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惠敏 《江西教育》2024,(18):32-35
<正>阅读单是推进整本书阅读的有效支架,它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形象呈现阅读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练习预测、想象、推理、比较和联结等阅读策略,提升阅读、思考、表达的能力,进而提高整本书阅读的有效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把“整本书阅读”作为拓展型任务群之一,在这一任务群的推进过程中,很多教师通过阅读单的形式引导学生阅读整本书。然而,笔者注意到,  相似文献   

2.
<正>小学整本书阅读,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阅读,是学生的自主阅读。在学生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整本书阅读过程的推进,有针对性进行引导,落实好“三部曲”。第一部曲:读前引导课在学生进入整本书阅读之前,教师要教好“读前引导课”。读前引导课,教师要专注激发兴趣、把握整体、制定计划三个关键方面。1.激发兴趣。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的兴趣永远是第一位的。温儒敏强调,  相似文献   

3.
课程意义上的整本书阅读,对学生的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学生如何读,教师如何导,成为推进整本书阅读的难题。实践证明,运用“支架式教学”理论,能助力学生顺利穿越“最近发展区”,在阅读整本书的预读、通读、研读、展示的不同阶段,为学生提供支架,助力学生读起来、读进去、读深刻、读出来。  相似文献   

4.
“双减”背景下,小学整本书阅读更有其开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对其实施也提出更高要求。借助情境理论,以任务驱动方式,区分课型实施,取得整本书阅读最佳教学效果。以小说《童年河》为例,分课型设计了读前导读课、读中推进课、读后拓展课。导读课带领学生走入作品情境;推进课引导学生与文本深度对话;拓展课促成阅读成果的转化,促进学生综合能力进阶发展,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韩娣 《考试周刊》2024,(16):1-6
基于小学阶段“整本书阅读”的现状,文章提出了针对二年级学生“三环节七课型”的模式进行阅读引领,立足“整本书”,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提升阅读力为总目标。课题以社团活动为据点,确立阅读目标和书籍,采用行动研究、调查法、经验总结法,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以“据点激趣课”“读物概览课”“情节梳理课”“讨论交流课”“方法指导课”“读写结合课”“电影欣赏课”这七种师生共读课作为引领开展实践研究,关注二年级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整体性、有序性,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语文素养,为后一阶段阅读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借助导读课,唤醒学生整本书的阅读期待;依托推进课,强化学生整本书的阅读进展;凭借指导课,提升学生整本书的阅读效益;紧扣主题课,积淀学生整本书的阅读成果,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阅读思考。  相似文献   

7.
利用支架式教学理念,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抓住要点设计问题,搭建“探究式问题支架”;利用学生的兴趣点,搭建“兴趣式支架”;选好范例,搭建“示范式支架”;借助多媒体,搭建“影像式支架”;创造实践机会,搭建“实践式支架”;为学生阅读整本书提供方法和途径,使其读有兴趣,读有方法,读有收获。  相似文献   

8.
【教学设想】《儒林外史》人物众多,故事繁杂.在整本书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有所取舍,分阶段找准切入点,步步推进深入阅读:第一阶段,导读激发兴趣,让学生“要读”;第二阶段,设计任务单,让学生“深读”;第三阶段,专题探讨,让学生“会读”.导读课前,笔者制作了阅读学情调查表,摸清学生的阅读情况,并紧扣“讽刺小说的阅读”这一点,利用教材中的“导读”信息,整合有效资源,以六张邮票为切入口组织导读教学,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指导阅读方法.  相似文献   

9.
陈金钱 《学苑教育》2023,(33):70-7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对整本书阅读的课型、内容、方法、程序、活动等进行研究,可以提出三种课型(“指导课”“推进课”“分享课”),从而构成一个体系,为学生创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在“三课”教学中,教师有目标地组织、安排,能使学生更好地进行整本书式的学习。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讲好“三课”是最根本的方法,它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值得广大教师去探讨。因此,本文将从“指导课”“推进课”“分享课”的角度出发,浅谈上好“三课”如何能够让整本书阅读真实发生,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文章梳理了“高中课标”及“义教课标”对整本书阅读考试评价的要求,从测试内容要点和测试形式类型两个方面对整本书阅读考试评价工具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理想的整本书阅读考试命题应注重整体意识、能力迁移和提供任务支架,研制了整本书阅读考试命题例题,对整本书阅读考试命题实践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李凤 《湖北教育》2022,(9):41-42
<正>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主要功能在于激发阅读兴趣、指导阅读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持续的、有深度的阅读。在读前指导课、读中推进课和读后分享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有效的问题指导学生阅读,可以提升整本书阅读教学效果。一、读前指导课问题设计读前指导课重在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余鳍 《广西教育》2024,(1):107-109
新版语文课标明确提出整本书阅读教学要求。教师应以“课内外一体化”为原则,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主线课程内容,立足学生视角,以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为依托,重组整本书阅读文本内容,强化整本书阅读内容要素的完整性、连续性、层次性。  相似文献   

13.
秦敏 《小学语文教学》2023,(Z2):117-119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以三个层次六个学习任务群来组织和呈现课程内容,其中,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在“教学提示”部分提出的评价建议是:“注意考察阅读整本书的全过程,以学生的阅读态度、阅读方法和读书笔记等为依据进行评价。教师可以围绕读书的主要环节编制评价量表,制作阅读反思单,引导学生从阅读方法、阅读习惯等方面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改进。”细读此建议,就可以梳理出“整本书阅读”学生任务群四个方面的评价特点,根据评价特点实施评价,实现以评促学。  相似文献   

14.
<正>在核心素养的时代语境下,2022年版课标在继承了前版课标的基本精神上,将整本书阅读郑重写进课标,进一步提出“整本书阅读”作为独立的学习任务群来呈现,并首次以具体内容描述的形式明确了目标、内容及要求。可见,整本书阅读越来越受重视。然而,在实际阅读中,学生缺少过程性的指导和引领。“放羊式”阅读的现象大量存在,学生读没读,读得怎么样,阅读情况千差万别。教师的指导也大都停留在让学生说说感动的情节、喜欢的片段,分享一些阅读的感受和体会,这样浅层的阅读教学效能低下,效益有限。如何推进整本书有效阅读?我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找准着力点。  相似文献   

15.
“整本书阅读”作为拓展性学习任务群,在低年段教学中要突出趣味性,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开好启动课;落实养成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做实推进课;深化体验性,丰富学生阅读体验,激活分享课。要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核心,通过有序推进的方式,促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16.
<正>一、“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实施困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十分重视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构建了各学段整本书阅读的内容体系和能力体系,指出了教师导读的时空及方法、学生阅读的途径及活动如何整体推进。但由于教师自身的阅读理念、教学经验有不足,加之新课标理念并没有深入人心,再加上整本书阅读内容多、时间长、指导要求高,“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境。  相似文献   

17.
统整式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大单元教学是以“统整”为纲、以语文学科大观念为统领、以核心素养为取向的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其以课标、教材要求为依托,以“统整”为关键,化散为整,循序推进,以期为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的一线高效教学提供实操性、流程化的参考与借鉴。推进策略有二:一是立足教学情境,实现读导一系、读写一体、读评一致;二是关注学生发展,实现激趣入文、探究入性、迁移入用。  相似文献   

18.
何捷 《江西教育》2024,(18):10-12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设置了“整本书阅读”这一拓展型任务群,提倡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多读书,读整本书,持续读书。从此,“上好整本书阅读课”成为每一名教师的必修课。“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直接提出,教师要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有时间阅读整本书。至此,会上整本书阅读指导课,成为“新课标”对语文教师的“保底要求”。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深入推进,整本书阅读评价越来越受关注。探索核心素养取向的整本书阅读命题思路与策略,可充分利用区域教学质量监测平台。依据“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的学习目标与内容,以评价学生建构阅读整本书经验的情况为重点,从情境创设、材料选取和语文实践活动整合三方面,阐释区域阶段测评的命题思考:创设多样情境,激活学生阅读整本书的经验;选取典型材料,为学生提供“经验”表达的支撑;整合实践活动,展现学生“经验”运用的成果。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倡学生读整本书,而整本书阅读离不开教师的“导读”。“激趣—推进—展示”是合理、高效的导读思路,三步融通,步步深入,而读中推进尤其需要策略的支持,形成行之有效的读中推进课。文章以《水浒传》导读为例,围绕读中推进课的教学策略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