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宁薇  焦冰洁 《今传媒》2024,(1):88-91
社交媒体环境下,受众情感的共鸣与认同是历史类微纪录片传播效果提升的关键所在。本研究基于共情传播理论,以央视历史类微纪录片《国家记忆》官方抖音账号为研究对象进行内容分析,梳理总结了其在共情传播方面的策略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创新形式、调动受众参与热情,丰富内容、满足受众情感需求,积极互动、回应受众情绪等共情传播策略,旨在助推历史类微纪录片讲好历史故事,引导受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形成科学的历史认知与价值共识。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6家省级对农电视融媒体平台为研究对象,对其"两微一端"运行情况进行调查,按照传播力指标,从融媒体平台自身实力、信息生产能力、信息传递能力以及对受众的传播效果等层面进行分析,发现其在平台、内容、渠道及受众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亟需在要素投入、人才引进、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实现新突破,从而推动对农电视媒体融合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微纪录片,从诞生之日起,就带有移动终端的基因。随着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发展、网红经济的出现,纷纷涌现的各种短视频平台,逐渐改变着受众的信息收取途径和阅读习惯。那些反映现实生活、加上艺术化剪辑和包装的短视频已经有了纪录片的雏形,微纪录片的产生也就成了顺其自然的事。作为身处媒体融合大潮中的主流媒体,在转型过程中,如何运用微纪录片这种既可以讲好中国故事、又顺应当下传播新形态的视频产品,已经成为专业电视人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4.
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二更、抖音等以短视频为核心的媒体平台取得了迅速发展,对传统纪录片的传播发展空间进行了抢占。面对短视频的冲击,纪录片需要寻求适合的出路。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对媒体融合背景下纪录片受到的冲击展开了分析,提出了生产微纪录片的转型发展方向,并对纪录片类型形式创新、移动媒体新助力的提供等转型发展路径进行了探讨,从而描绘纪录片发展的新图景。  相似文献   

5.
赵丽维  李明扬 《传媒》2021,(1):34-36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微纪录片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原创短视频内容平台二更的系列微纪录片,坚持以社会主流价值为导向,关注小人物、透视大社会,通过制作有温度的内容,传播深入人心的普适价值观,赢得了观众的认同和喜爱.二更通过整合全网传播矩阵,用公益微纪录片撬动主流媒体资源,打造全媒体传播体系,引领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形成,由此探索出微纪录片持续发展的创新方向.  相似文献   

6.
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实现中国军人形象对外传播,需要运用全媒体技术,依托"巨媒体"和"微媒体"平台,寻求适宜于媒体融合语境下的报道形式;要在信息传播流中实现国内外受众的参与式传播,让受众参与人物发现、人物选择和人物报道环节;要注重挖掘国内外受众资源,提升我国媒体的议程设置能力,让国内军事明星"走出去",实现主动传播人物形象和引入外媒正面报道相结合,促使军人形象对外传播效果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马遥 《传媒》2017,(17)
当前,网络自制旅行纪录片在视频网站和社交媒体上,都形成了与自身品牌个性相符合的传播机制,成功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受众关注与认可.本文重点分析了网络自制旅行纪录片的品牌传播特色,以期为其今后的创新发展提供重要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
融媒体时代,新兴视听内容形式不断更迭。Vlog与Vlog化微纪录片因两者在内容和形式上有许多共同点、具有重叠的观看群体而呈现融合趋势。本文以Vlog化微纪录片为研究对象,从内容创新、传播创新两个维度分析Vlog化微纪录片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9.
无线网络、视频平台和智能终端等新媒介迅速应用普及推开了大众媒体新时代大门,带来受众获取渠道和媒体传播语境的变化,记录、再现现实和历史的表现方法发生改变,这都需要大量简短精炼的视听影像来填补满足市场需求。微纪录片因此应运而生并得以蓬勃发展。究其根由,从历史与时代双重视角审视,微纪录片因其沿承内地纪录影像创作意识、满足民众个体话语表达场域需求,并成为主流媒体投合新时代传播环境、新兴媒体增强影响力的最佳载体之一。  相似文献   

10.
林茜 《传媒》2022,(5):64-66
<正>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媒体终端的广泛使用,受众的信息接收方式以及影视行业的发展方向也发生了变化。“微纪录片”作为影视行业的新起之秀,其投资少、传播快、精而美的独特艺术魅力吸引了受众的广泛关注,传播范围越来越广,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如果国宝会说话》是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制作的一部百集文物类微纪录片。该微纪录片一共分为四季,每季25集,每集时长5分钟。在有限的5分钟时间内,运用3D扫描、数字传拓、多光谱采集、表面微痕提取等新型先进影像技术,以新颖的方式展示我国现存国宝,讲述与国宝有关的历史故事。  相似文献   

11.
刘钊 《出版科学》2015,23(2):34-37
融媒体文化的出现,重构着传媒业的传播特质和编辑思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后呈现贴近受众、微传播、用户生产内容、碎片化、平台化等发展趋势.编辑在融媒体传播视域下,应建立跨媒体、以受众为本和出版人的传播意识,深入挖掘新媒体大数据,实现媒体融合的划时代传播.  相似文献   

12.
苟宗财 《传媒》2021,(19):39-41
央视体育、央视影音等移动客户端以及央视网自2020年2月24日起,同步上线了5集冬奥纪录片《冰雪道路》.该纪录片以"冰雪运动"为主题,通过专业化视角和权威性报道实现由"小众爱好"到"大众聚焦"的受众群体破圈,带来了别出心裁的冰雪运动专业知识"教科书".本文聚焦央视网原创纪录片《冰雪道路》的内容创作及传播创新,为媒体融合背景下纪录片的创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微媒体平台的交互性传播模式,加快了新冠肺炎疫情信息传播的速度、广度和深度,体现出全天候、全介质、全覆盖的传播能力。随着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APP)等新兴媒体的发展,以“微”“小”为特征的“微时代”(Micro Era)到来,基于微信、微博等微媒体平台的微内容(microcontent)成为受众在碎片化时间接收信息的主体。微媒体平台的交互性传播模式,加快了新冠肺炎疫情信息传播的速度、广度和深度,尤其是微信、微博和抖音平台的疫情信息传播体现出了更明显、更灵活的时效,性,体现出全天候、全介质、全覆盖的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新的媒体传播格局呈现以下几个特征: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互链接,多种开放式信道吸引受众参与媒体节目制作,媒体正在与受众联手实现媒体品牌的塑造、创新和运营。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媒体与受众的角色开始出现了微妙变化:  相似文献   

15.
集体记忆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历史进程中沉淀下来的情感、文化和信仰。纪录片为传承与建构民族集体记忆搭建了纪实平台。"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随着传播语境的变化,媒体的内容生产、传播渠道与受众接受信息的习惯也随之发生改变。互联网信息时代催生了碎片化、视频化的阅读体验。微纪录片简短精巧,兼具视听作品立体形象的视觉表现以及迅捷的分享互动,适应了互联网的传播逻辑和语态。微纪录片成为主流媒体建构集体记忆并创新性表达的新形态,以新华社《国家相册》为例,从现实语境和叙事策略方面阐述微纪录片对我国唤醒民族集体记忆的影像叙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怎样才能破局,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媒体融合,提升主流媒体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和舆论引导能力?江苏广电总台出品的大型全媒体新闻纪录片《你所不知道的中国》做了一次成功的尝试,被誉为是新老媒体融合的年度成功范例。值得特别研究的一个维度是,这些尝试的核心依据,都是依从对受众心理的分析,实现将受众转化为用户,将传播改进为服务,将互动本身融进节目,最终将节目作为产品来打造。  相似文献   

17.
2011年1月1日开播的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是中央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其时代责任与使命是积极传播国家形象、增强国家媒体的品牌力量、推动纪录片产业繁荣发展、平衡社会文化生态和满足受众的多元需要。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各类新媒体应用也层出不穷,各平台之间不断融合寻求创新。融媒体环境的到来,使得单一传播信息的形式成为过去式,各平台利用自身的优势与其他传播平台进行合作,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使得更多更准确的信息及时有效地传递给受众。在融媒体时代到来之际,新闻在传播效率方面所达到的成就并不是瞬间实现的,其需要依靠新闻编辑在创新方面维持良好的状态,在创新的引导下进行更多、更深入的报道,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更好地创新编辑思维和提升融合传播的能力。基于我国目前融媒体环境中新闻编辑创新和融合能力的不足,本文通过分析这一现状,对融媒体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和融合能力的提升提出相应策略,以期能促进各平台之间更好地融合发展,让新闻编辑工作者为受众带来更多精彩的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省级媒体近两年在新冠疫情防控报道方面的探索及实践,探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主流媒体如何进行传播策略的创新,实现彰显媒体公信力和传播力的目标:畅通信息渠道,弥补信息缺口;主动设置议题,抢占话语权;创新表达构建新的话语传播体系;通过“新闻+政务+服务”增加受众黏性;强化叙事能力吸引受众注意力。  相似文献   

20.
陈真 《东南传播》2021,(12):53-55
随着新媒体发展的浪潮,传统媒体必须转变传播理念和传播形式,以应对新形势、新要求,对台媒体也不例外.为了满足台湾受众的新需求,不断扩大受众份额、提升竞争力.东南广播公司等传统对台媒体全力推动新媒体改革走向深水区,充分运用数字技术,全面创新传播理念和方式,精准服务受众,不断开拓传播渠道,实现了传播力和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