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陈星彤 《大观周刊》2011,(44):125-125
现代越来越多的住宅设计非常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传统书法艺术作为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之一,常常在住宅设计中被作为直接或者间接的元素来使用。而中国的书法又有着数千年的历史,集儒、道、佛三家哲学文化于一身,蕴含了深邃的文明,并且有着极为丰富的艺术形式,因此,在住宅设计中,恰到好处的融入传统书法艺术,能对住宅环境的美起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姜紫微 《大观周刊》2012,(23):54-54
本文思考我国“传统装饰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现状以及发展方向。如何将传统装饰元素与现代设计思维相结合,已经成为当今设计界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并指出将我国传统装饰元素与现代设计相融而成的作品将会成为“世界的中国”设计的一种文化身份识别。我国的设计不应仅仅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沦落为单纯的“消费品”,而应该是带有“本土精神”的一种文化的传承与象征。  相似文献   

3.
论文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平面设计中中国元素的运用,进而探讨了平面设计中传统元素的多元性以及把中国元素融入平面设计的重要性。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文化传统一脉相承,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充盈着旺盛的生命力和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只有不满足于照搬符号,以及形式上的简单摹仿,着力于对民族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心理的把握,站在时代的高度进行综合创造,设计出来的作品才能自然而不做作地流露出东方文化气韵。  相似文献   

4.
"中国味"可以理解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文气息的中国元素。中国传统元素有着悠久的历史及独特的文化艺术内涵。在儿童图书装帧设计上,怎样将"中国味"与现代的图书装帧设计两者间进行有机的结合,以充分体现出中国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以及民族个性,赋予作品时代特征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这已成为童书装帧设计者所面临的课题。本文将从"中国味"表现形式中的图案、文字、色彩等角度阐述"中国味"在儿童图书装帧设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沉淀中,传统吉祥图案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在其精彩纷呈的艺术形式下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思想和情感,最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传统吉祥图案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这些经简单处理的旧元素与当代审美形式产生了脱节,无法传递当代设计理念与时代精神,造成了视觉元素滞后于形式与观念的更新。  相似文献   

6.
吴晓敏 《大观周刊》2012,(50):35-35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民族智慧积淀而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长期延续性的文化。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给社会带来了飞速的发展,广告作为一种经济和文化行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广告引领者大众的消费行为的同时传递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传达着其特有的人生观、价值观,影响着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本文首先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进行了阐述,其次分析了现代广告招贴设计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传承,最后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广告招贴设计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赵元刚 《大观周刊》2012,(10):19-19
传统文化是一个社会的灵魂,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必然应建立在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基础之上。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韵味,出现具有深刻象征意义的各种元素。中国平面设计应对传统文化作深入而系统的研究,重视对民族本土性的开发,运用有意味的元素,创造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作品。把握传统文化的精神,把它融入设计中,在设计中创造出具有民族精神和美感的优秀设计,是每个中国设计师所追求的。  相似文献   

8.
卢岩  王雪飞 《出版广角》2013,(23):60-61
书籍设计象征着一种民族文化,它具有一定的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与影响力。在我们进行书籍设计时用到的每一个传统元素都并不简单,他们都象征着一种文化、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思想文化象征与文化积淀。书籍的出版设计是一门艺术,某种程度上来说,书籍设计的好坏会体现出一个国家的文化和工艺水平的高低。如今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都日趋国际化,要想在我国现代书籍出版和设计当中体现出来自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和  相似文献   

9.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史传统影响深远,民族文化元素早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之中。书籍是记录人们思想和文化的主要载体,随着民族传统文化的全面复苏,我国传统文化元素对书籍装帧形态的影响与日俱增。如何更好地认识、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开创现代书籍装帧设计的新面貌,是现代书籍装帧设计面临的重要课题。中国古代书籍及其装帧演变古代书籍之美,体现在其从整体的编排设计、纸张材料的运用及整体书籍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中的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丹 《大观周刊》2011,(23):37-37,39
书籍作为历史的产物,是文化的结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源。书籍装帧设计伴随着中国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变换着角色,从单纯的“传道受业解惑”到现代需求复杂的“内外兼修”,甚至发展到强调视觉审美需要的范畴,其间有着太多的转变。随着物质条件需求的增强,人们渐渐的疏远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对于现代的书籍装帧既要有中国个性,又要能够满足当代国人的心理需求。如何从传统文化入手,为读者指明一条心灵回归之路。  相似文献   

11.
当今我国社会高速发展,全球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频繁的政治、经济交流活动导致民族艺术特征的缺失和大同,由此引发我们重新认识传统文化艺术的迫切感.本文着重于对我国现代书籍设计中本土文化元素的分析和研究,从文字、排版、工艺、材质等方面列举近些年优秀的书籍设计作品,同时,倡导书籍设计师挖掘和发扬民族化、本土化的视觉元素,以期在国际上获得更高的“辨识度”,创作出既有民族精神又不失时代特征的书籍设计作品.  相似文献   

12.
张明方 《出版参考》2010,(16):26-26
在现代平面设计中,设计师们越来越强调民族性和传统特色,而如何更好地运用汉字这个传统元素,来体现我国文化的本土性也是现代中国书籍设计需要重视的。  相似文献   

13.
任慧 《中国传媒科技》2012,(24):249-250
在科学与技术、文化与艺术不可避免地受着全球化巨大影响的当今。现代设计作为它们的载体也很大程度地受到影响。然而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全球化对现代设计产生多大的影响,而在于在全球化的影响下我们应该如何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强化民族文化意识,使民族传统与艺术得到继承和发展,寻找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中的最佳切入点。在这里,我要重点说的是在我国现代包装设计中的传统文化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实践,提出书籍设计要注重整体性,形式与内容统一;注重合理性,共性与个性协调;注重以人为本,艺术性与实用性结合;注重创新性,将传统文化元素创造性地转化为现代人的审美符号。  相似文献   

15.
李名亮 《大观周刊》2012,(41):61-61
中国的传统设计元素是东方文化的一处独特的景观,她不仅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历史悠久,而且还可说是开创了独特,多元的设计风潮,特别是宝相纹的历史渊源跟酒的文化寓意不谋而合,传统宝相花的纹样有着她传统的美学观,她能够给设计者提供大量的营养,可以说运用好传统的文化,对中国以后的设计及中国在国际设计地位的影响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书籍装帧是具有文化内涵的设计,体现传统文化精神。中国传统元素富有历史久远的华夏特色。恰当将中国传统元素运用于现代书籍装帧设计是重要的审美需求。书籍装帧设计中,应注重跟随世界装帧设计的步伐,更应借鉴中国传统元素表达:从传统文字、书法,传统图形,传统色彩,中国画,传统书卷气等方面寻找突破点,以形成新时代书籍装帧设计特有的魅力,使书籍迸发出由内而外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传统图形重塑与材质、工艺的创新应用角度来思考传统视觉元素在现代书籍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并寻找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最佳契合点,进而创造出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的书籍设计,提高书籍设计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张力丽 《中国出版》2012,(20):44-47
按照相似关系、对等关系和功能关系等分类方式对传统剪纸的创作元素和现代装帧艺术的设计要素进行关联式编码后,可寻找到两者之间建立科学联系的设计点,进而通过移植的方法,将剪纸的造型规范、结构程式和审美意向等纳入书籍的文字、插图和版面设计当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剪纸艺术和装帧设计在视觉与文化上的对接。  相似文献   

19.
周威 《大观周刊》2012,(23):48-49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岁月承载着历史的脚步;大地积淀了文明的精华;当代的设计师们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及设计理念融入到现代设计中,有利于展现出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室内设计风格。室内设计中的民族传统元素与现代文化并不是孤立和对立的,而是一个随着社会的需要而不断发展和互动的过程;使得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互相融会和整合,从而使得我国的现代室内设计更加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20.
索昕煜 《出版广角》2013,(21):64-65
现代图书的装帧设计要获得较为长远的发展,并且立于不败之地,就应当注重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创新,并将其应用到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我国的传统文化符号具有丰富的图像资源,对于我国现代设计的发展来说,是一种非常巨大的话语资源和文化资本。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研究,并将其应用到现代图书装帧设计中,对于我国图书装帧设计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