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孕育智慧、催生思想、促进成长。从带着研修到走向自我修炼,从被动发展走向主动生长,从个体优秀走向教师领袖,主题教研成为中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永动机,不断引导广大教师从埋头苦干的沉寂走向理论到实践的争鸣,使教研活动走向一种教研生活,继而形成一种教研文化,成为助推教师专业发展和课改推进、质量提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教研、教科研、教师培训作为县域中小学教师专业引领的主要路径,其统合综效的不完善引发了我们对研训生态的关注,这三项职能工作能否通过一个更好的秩序来促进整体工作能效的提高?教研主题化、主题课题化、课题课程化、课程系列化就是基于这一思考与实践建立的县域生态研训机制,期待这一机制能力促科研、教研、师训工作从形式存在走向生态关系,发挥机制效应,更好地服务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3.
一、案例背景 校本教研是快速促进新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研活动形式得到了创新和丰富,而各种形式的教研都是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的。在一次系列教研活动中,从“台前”到“幕后”的角色转变使我能够从不同层面去理解教研活动促进教师成长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熊侃 《政治课教学》2008,(10):53-55
一、案例背景 校本教研是快速促进新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研活动形式得到了创新和丰富,而各种形式的教研都是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的。在一次系列教研活动中,从“台前”到“幕后”的角色转变使我能够从不同层面去理解教研活动促进教师成长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长治三中从学校的实际出发,面对基础相对薄弱,起点相对较低的校情,坚持以教师为主体,以新课程改革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种具体教育教学问题为切人点,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通过听课、评课、集体备课式教研活动,精品课、示范课、汇报课等教学观摩比武式教研活动,实操培训与交流研讨式教研活动,学术沙龙式主题教研活动和小课题研究式教研活动等形式开展校本教研,关注课堂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关注课堂有效性,有力地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学校如何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本文从校本教研的原点去追寻,从实践维度研究提升教师,运用“关注常态、案例剖析、反思生成、对话推进、主题引领、课题研究”等策略,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生长。  相似文献   

7.
与学科教研相比,班主任教研是尚未被深度开发的领域。相对于学科教师“公开课”“观摩课”“听评课”的教研优势载体来讲,案例教研对于班主任具有独特的优势。案例教研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的五个阶梯是:助力班主任全景扫描,从“小我”走向“大我”;助力班主任基础扫描,从“浅层”走向“深度”;助力班主任深度扫描,从“隐性”走向“显性”;助力班主任主题扫描,从“分割”走向“完整”;助力班主任特色扫描,从“常态”走向“创新”。案例的故事属性推动班主任专业发展,表现在故事的连续性助推班主任专业发展的“长度”、故事的差异性助推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宽度”、故事的续写性助推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厚度”。  相似文献   

8.
依托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应实现三个转向: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从学科教学向学科育人转变;从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重心向教育教学与教师发展质量并重转变。建构依托校本教研的教师发展模式:明确教师发展目标,建构专业发展课程,展开目标导行、主题教研、跨学科教研、特色教研四条路径,培育三根支柱:增强团队支撑、优化教研生态场、优化教研评价制度。依托校本教研,提供教师发展的目标导向、课程载体、实施路径、保障力量,实现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创新,赢得源自校本教研的教师专业发展引领力、激发力、内生力。  相似文献   

9.
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状态,直接影响校本教研的效果。我们通过“教师论坛”、“主题教研”、“网上教研”等形式,实行校本教研的全方位管理革新,坚持走“研训一体”之路,扎扎实实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让校本教研悄然融入了教师的生活、走进了教师的心田。从而,有效地引领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促进了其专业水平的提升和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0.
吕映 《教育评论》2015,(2):115-117
"诊疗式"主题教研是一种基于调查、观察、测试与分析,诊断课堂教学问题并寻求改进策略的主题教研活动。它以解决问题为核心,以课例研究为基本形式,借助科学的研究方法获得可靠的研究结果,使教研活动从经验性研究走向专业化研究,促进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的亲密合作、共同发展。操作过程主要包括确定教研主题、分析研究维度、观察与测试、诊断与反思等环节。"诊疗式"主题教研是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培训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1.
加强生态移民区校本教研活动研究对于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生态移民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针对生态移民区校本教研缺乏问题意识,校本教研主体边缘化,校本教研内容简单化,校本教研形式模式化,校本教研制度同质化等问题,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提出了解决路径:一是以问题研究为突破口,培养自主研究意识;二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确立教师主体地位;三是以多元生成为载体,建构校本教研内容;四是以具体问题为抓手,丰富校本教研形式;五是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完善监督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2.
赵宁  唐章蔚 《教育技术导刊》2012,11(10):173-176
教育科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传统的教研形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教师专业快速成长的需要。移动教与学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运用移动终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也已经从理论走向了实践。手机报作为一种新兴的即时媒体具有图文并茂、针对性强等特点并已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从教研活动组织机制、教研主题生成及其发布与反馈等方面提出并设计了利用手机报互动平台实现移动教研的模型,并针对此种教研形式运行的瓶颈提出了对策,旨在通过这种新的尝试探索教研质量有效提升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3.
开展主题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形式之一。本文以教研组一次有效的“课堂导入”主题教研活动为样本,就教研主题的确卑、资料收集与交流、进行实践反思等方面,展示了一次主题教研活动的开展过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首次明确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相关活动的要求和建议,凸显了教研的支撑保障作用。教研工作的顶层设计体现了教研的系统性和层次性,将学校教研、区域教研和区域教师培训机构有机地联合,并强调了教研系统与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资源整合,从不同发力点共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区域教研要提高教研工作站位和统筹教研工作格局;校本教研方式要从强制到吸引、教研主题从抽象到具体、技术支持从网络教研走向“互联网+教研”;同时要加强对培训者的培训,集合各方力量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  相似文献   

15.
校本教研的有效性如何直接关系到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找准切点,转变方式,在做中研、在研中做,对改变当下校本教研低效的现状,实现其从低效向有效到高效的转变,或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常态教研中,可以组织课堂实录。让教师“看到”自己;明确教研主题,逐个解决问题;开展课例跟踪,着力教师专业成长。只有不断创新实践形式并加以科学的引领。才能使校本教研的有效性得以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16.
实现高质量教研离不开高质量的教研生态培育,纵观当下校本教研,存在教研主体内驱力明显不足、教研方式与实效存在巨大反差、校本教研与教学质量缺乏本质关联、教研评价形式化导致教研行动空虚化等问题。建构赋能高质量的校本教研生态,学校侧重从校本教研关键要素优化及其有机关联,以及先进文化引领与科学机制撬动等处着力,从三条路径展开:搭建成长平台,激发教师校本教研的原动力;优化生态能量流动,推动校本教研互惠共生;激发创生协同力量,促进校本教研文化生长。  相似文献   

17.
校本教研的聚焦点应该在课堂,在课堂教学,它的旨归应该是促进教师实践智慧的提升。实践证明,问题会诊、理论答辩、教师论坛、视频教研、教育叙事等校本教研形式能有效促进教师的教学实践走向明晰、走向科学、走向开放、走向精致、走向睿智,从而促进教师实践智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大数据是精准教研的基石。教师教研正在从经验导向的传统教研向数据驱动的精准教研模式转变。文章采用大数据驱动研究视角,在分析精准教研数据来源、教研主体划分、教研主体需求的基础上,研究并设计了面向新手教师、胜任教师和成熟教师的教研模式。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检验了三类教研主体划分的合理性,以及三类教师教研模式的可行性。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大数据驱动的精准教研模式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韩伟珍 《中国教师》2014,(17):66-68,73
<正>以课堂观察指向的教学改进行动,使教研活动从个人实践走向了合作实践,从忽略证据走向了重视证据,从完成任务走向了注重研究,体现了对教师日常工作的专业化要求和对教师生活从职业走向专业的推崇。——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校本教研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形式,但农村小学的校本教研由于听课教师主体意识不强、任务取向不明确、议课流于形式及缺乏农村学校校本教研专家的引领等原因而存在较为严重的形式化现  相似文献   

20.
园本教研是“以园为本,基于问题”的学习与教研的一种组织形式,是以教师为研究主体,注重实践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促进教师和幼儿双向发展的实践形式.园本教研活动是幼儿园教师整体素质提高的重要手段,是幼儿园教师学习、成长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