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珺 《江苏教育》2022,(37):7-9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要通过书法综合艺术素质的培养,来提升学生书法文化素养。广东省中山市东区朗晴小学在开展书法教育时,将代表中华艺术精髓的“国宝”的美学鉴赏,适当地安排到课堂教学中,辅助说明书法艺术美的特征,以此来提升学生整体的美学涵养,感受汉字和书法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省教育厅在《关于加强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意见》中指出:“书法教育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热爱,加强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理解,增进学识修养,提高写作技能。全体教师都应以认真的态度高度重视书法教育,加强对学生书法素养、能力的培养和书法活动的组织开展,并以正确、规范、美观的书写做学生的表率,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3.
书法文化教育是书法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增强学生文化自信不可或缺的内容。《书法》教材中的“知识链接”板块具有篇幅短小、语言凝练的特点。教师可以此为衔接点,在书法技能教学中融入书法文化教育,以“经典碑帖、书法名词、字形演变、书法历史”等书法常识为依托,采用直观的教学方式,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熏陶,让学生初步感知书法作品的文化内涵,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4.
金心瑶 《江苏教育》2022,(29):55-57
在《书法练习指导》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还应举一反三,让学生感受汉字结构之美,感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因为六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书写和审美基础,因此,在《女字旁与女字底》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在理解“女”字由来的基础上,初步了解汉字演变的规律与女字旁、女字底在构字搭配时的变化,同时讲练结合,融一通十,进一步引导、启发学生感悟汉字之“妙”。  相似文献   

5.
王涛 《辽宁教育》2013,(11):7-11
“基于学生自主发展理念下的书法教育研究”主要着眼于《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与规划(2010—2020)》中关于创建学校特色的要求,着眼于《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写字教学的要求,着眼于我校“为了每一个学生终身发展而奠基”的办学理念,着眼于我校学校特色的定位“自主发展教育”。本课题的研究旨在如何以自主发展教育理念为支撑,在提高学生的书写技能和通过书法文化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过程中,做到“突出自主,注重动力,着力内化”,从而进一步推进书法教育的发展,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提升学校发展内涵,建构自主发展的教育文化,打造自主发展教育的学校特色。  相似文献   

6.
传承书法传统文化是当前义务教育阶段的一个重要任务,依据《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以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为凭借,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用一个班做课堂书法教学实践。努力在学生中普及书法教学,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提升学生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书法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有着传承民族文化,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文化修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语文和书法相互融合,密不可分,语文教师应该明确自己在贯彻落实《纲要》《意见》中肩负的责任,提高书法教育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自觉开展书法教育。  相似文献   

8.
《诗经》是民族文化的源头,是培养核心素养宝贵的课程资源。《诗经》的“整本书阅读”可以采取专题研读的方式进行,以专题概念为载体整合内容、方法、目标和评价,引领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在学习共同体读写互动中促进深度学习。“草木之歌”专题教学以草木切入,由认识草木,到感受先民情怀,到品味手法,给学生提供了进行“整本书阅读”的操作支架,收到良好的阅读效果。  相似文献   

9.
陆天梦 《江苏教育》2022,(29):58-60
美,是人们一直的追求。在基础教育阶段,把字写规范是基本要求,把字写美是更高的标准。在书法教学中,帮助学生把字写规范、写美观,是教学的基础。要让学生在写好字、写美字的基础上,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然渗透,得到丰厚文化、丰富技法和丰盈形式的熏陶。学生感受的不仅是书法之美,更是人文之美、精神之美。在校本书法课《上善之美》的教学中,结合学校的“上善”办学理念和“公朴”精神,通过欣赏、讲解,让学生了解“善”字的起源和字体演变;通过图像识读引导和笔法、结构书写解析,让学生掌握“善”字的书写方法;通过“上善”书签创作和善文化的融入,让学生感悟书法作品章法之美、上善品格之美。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 ,我校针对苏南农村已基本小康及农村小学生的特点 ,根据新课程改革和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积极开展书法教育 ,形成精品意识 ,努力培养“书法特长生” ,对传承传统文化 ,创造学校特色 ,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美育素养和促进农村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发挥了积极作用 ,收到了明显效果。   一、全面理解“书法特长生”的内涵 ,正确定位工作重点  结合新课标中写字教学的要求 ,我们在书法教育 ,特别是培养书法特长生工作中十分重视“三个把握” :一是以《课程标准》为起点 ,源于“课标” ,源于“课堂” ,但高于“课标”要求 ,把追求…  相似文献   

11.
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汉字书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它对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智力和思维、提升语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小学,是学生学习的起始阶段,更是学生识字写字的重要基础阶段。2013年,中国教育部颁布《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纲要中提出院“要遵循书法学习循序渐进的规律”“注重培养学生的书法基本功”“重视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态度”。  相似文献   

12.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与相关文化是音乐课人文属性的集中体现,是直接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领域,它有助于扩大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促进学生对文化的体验和感受,培养学生鉴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因此,音乐课堂教学应提倡多元文化渗透教学。  相似文献   

13.
<正>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与魂。中国书法独特的精神气韵彰显着中华文化的基因。《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书法教育的总体目标与内容:“学习和掌握硬笔、毛笔书写汉字的基本技能,提高书写能力,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感受汉字和书法的魅力,陶冶性情,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激发热爱汉字、学习书法的热情,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感。”这一目标阐述了书法教育的育人功能,也是书法课程设置的初衷。笔者以全包围“国”字的教学为题,从弘扬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出发,让书法教学回归立德树人的初心。  相似文献   

14.
本期导读     
本期力图通过不同内容的教学设计,诠释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学生体验凸显文本价值》———文章强调语文学习应该营造一个浓浓的情感世界,要引领学生带着各自的情感和想象去感受、体验文本传递出的文学意象,感受那充满魅力的迷人意境。《把握特点品味文化》———《 世纪宝鼎》一课的教学设计,以开放的教学视野,引导学生在交流互动中把握“鼎”的特点,感受“鼎”的文化,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感悟:在“工具”和“ 人文”的视界中自由徜徉》———阅读教学如何引导学生去“感悟”?被誉为“小于永正”…  相似文献   

15.
古诗词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一词,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几个"文化小贴士",将词与中国画、古曲、书法等中国文化元素有机整合在一起,给学生一份文化大餐,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一、明确书法教育的功能定位和责任归属当下中小学书法教育,常常是重毛笔轻硬笔、重艺术轻实践、重技法训练轻文化渗透,长此以往,书法教育很可能异化为追求作品获奖的手段,而丢弃了“普及、推广、全面提升”的初心。我们应当意识到,义务教育阶段的书法教育就是培养学生一笔一画写好字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对书法学习的兴趣、感受书法审美和传统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古语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也有“字如其人”的说法。前者剖析了阅读的内涵,而后者则阐述了写字的重要性。阅读与书法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学会阅读、学会写字,可以点燃学生心中的热情,从涓涓细流中感受中外文化的魅力,在“横竖弯钩”中展现个性。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师的视角切入,对如何让学生爱上阅读和书法进行了分析,为后续的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背景】《十六年前的回忆》这一课中,带“刂”的生字较多,如“刑、钊、制、剧、创”,它们大都代表了一种力度,一种精神,这正好与本文的思想吻合。所以,在学完了《十六年前的回忆》后,进行“刂”的书法指导,目的有二:一是让学生明白在写字之前,要先读帖,明确读帖的重要性;二是掌握“刂”及带“刂”的字的书写方法,并且掌握这类字的思想内涵。在达到这两个目的的前提下,初步感受汉字的文化历史,渗透真诚、严肃地对待汉字的思想,并且通过书写,感受汉字独特的神韵,热爱汉字,激励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相似文献   

19.
平时教学实践中,有的老师在上必修三《文化与生活》时,觉得文化很“虚”,上课很“水”。笔者认为其实不然,只要教师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捕捉学生成长的兴奋点,利用各种资源,照样可以上得很“实”,让学生在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中感受文化润物无声的影响,收获行云流水的喜悦,达到教书育人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书法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双减”的政策背景,本文结合《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围绕深度学习理论,尝试对书法校本教学策略进行梳理与总结,以其更好地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