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习近平新时代观从新时代坐标、新时代特征、新时代任务、新时代精神、新时代主题、新时代理论等维度,运用历史观点和世界眼光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临的各种理论与实践问题,构建起涵盖历史方位变化论、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论、价值目标升华论、文化繁荣兴盛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论、思想方略创新论的严整的逻辑体系。习近平新时代观全面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时代观,为新时代应对新挑战与推进新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南和方法论指引。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新时代观立足新时代,从国际和国内两个维度阐述了当今时代本质、时代主题、时代大势、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新时代的历史使命、主要矛盾、发展目标等问题。其历史逻辑体现为它是对中华民族复兴史、科学社会主义史、现代化史探索的必然产物,鲜明地标示了中国新的历史方位;其理论逻辑体现为它是对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继承与发展,是逻辑与历史、时代特色与实践特色的统一;其实践逻辑体现为它是对新时代历史使命的科学回应、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回应和解决、对人民群众利益的关切和回应;其内生逻辑体现为它是对"以和为贵"的理念、"和而不同"的智慧、"天下为公"的理想等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3.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理论与实践辩证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美好生活观.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美好生活观有其丰富的理论内涵,主要包括实现中国伟大梦想的奋斗目标、满足人民多层次需要的现实任务、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主题、依靠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实践路径以及倡导世界各国共建共享的治理方案等具体论域.新...  相似文献   

5.
6.
习近平妇女观是习近平为解决新时代中国妇女发展面临的难题和挑战而提出的关于妇女解放和发展的新观点和新举措,是新时代中国妇女发展事业的科学指南,在情感、理论、历史、实践方面具有内在的生成逻辑。从情感维度看,是习近平高度尊重和重视妇女发展的宣言和行动;从理论维度看,是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中国优秀传统妇女思想的最新理论成果;从历史维度看,是中国妇女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必然产物;从实践维度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解决妇女发展问题的时代需要。  相似文献   

7.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道路思想内涵丰富、意义重大。历史、现实、未来是贯通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道路思想具有历史、现实与未来三重逻辑,而这三重逻辑也从本质上规定了中国道路的具体样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道路思想不仅有清晰的出场逻辑与未来指向,而且在实践逻辑上规定了实现新时代中国道路思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孕育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于时代转变的现实基点,这一伟大思想的生成逻辑有着鲜明的特质和指向。守正创新是其生成的基本理论逻辑,笃实力行是其重要的实践逻辑,增进福祉是其根本的价值逻辑。理解与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生成的重要逻辑内涵,有助于从历史方位与现实变革的时代意蕴中整体认识其形成的逻辑起点和精神实质,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  相似文献   

9.
程婧 《江苏高教》2024,(3):116-120
美好生活作为一个蕴含多重维度的复杂矛盾统一体,内在要求以唯物辩证法对其进行全面把握。多元思潮和亚文化以形而上学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将美好生活各维度进行肢解与分裂,导致大学生美好生活观出现“盲从化”“物欲化”“虚无化”“私利化”“享乐化”等价值偏离。要实现大学生美好生活观的价值回归,需要超越形而上学的遮蔽,使美好生活各维度摆脱彼此分裂的二元对立,以开放和包容的方式实现内在统一。  相似文献   

10.
进入新时代,伴随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美好生活成为人们奋进追求的目标。围绕美好生活建构问题,从多个层面展开逻辑探讨,极具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从人的内在超越本性出发,探寻其理论逻辑;从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初心出发,探寻其历史逻辑;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出发,探寻其现实逻辑;从以人民为中心、团结依靠人民群众与激发个人意志相结合的矢志奋斗出发,探寻其实践逻辑。这样,就可以有效推动新时代美好生活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民主的重要思想,深刻植根近现代以来革命、建设与改革伟大实践,助推社会主义民主在新时代下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新时代民主观站位人民立场,将人民当家作主作为本质特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作为实现形式;将依法治国作为重要保障;将党的领导作为根本保证。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发展,推动了社会主义民主理论创新,开辟了社会主义民主道路的新境界,为世界提供了民主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新时代科技创新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关键一招,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与我国历代领导集体的科技创新思想以及中外传统科技创新思想是一脉相承、相互呼应的。习近平分别从主体、方向、功能、保障、路径等方面对我国科技创新事业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规划,并针对我国科技创新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作出了精准合理答复,为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提供方略引导,为中国科技创新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规律借鉴,为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了新的方向指导。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已正式命名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已经写入党章和宪法,成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和思想引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见证了新时代波澜壮阔的历史性成就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性变革,是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顶层设计和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表述方式主要体现为“思想”“重要论述”“重要思想”“指示批示”等,它们构成了相互贯通、相互融合、逻辑严谨、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执政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4.
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需要从意识形态维度、生成逻辑维度、发展逻辑维度全面把握其理论逻辑。从意识形态维度分析,她是当代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内在地包含着中国共产党的价值取向、目标体系、政策方略;从生成逻辑分析,她是解决新时代中国问题的系统思路,解决新时代如何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心课题;从发展逻辑分析,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青年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理论逻辑看,它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从历史逻辑看,它是对自身成长的思考和执政实践的经验总结;从实践逻辑看,它是新时代青年发展和青年工作的根本遵循。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习近平青年观的三重逻辑,对于做好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未来观是习近平立足伟大时间历史与伟大历史时间而形成的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理论创新,合历史逻辑、时代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于一体,显现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品格.历史逻辑,以历史、现在和未来相贯通的逻辑,体现了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时代逻辑,以新时代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逻辑,演绎了思想在时代潮流中的发展和创新;理论逻辑,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逻辑,展现了科学理论的继续发展;实践逻辑,以"将到哪里去、如何去"和"那里怎么样"的运行逻辑,回答了"人类社会应该向何处去".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未来观是习近平立足伟大时间历史与伟大历史时间而形成的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理论创新,合历史逻辑、时代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于一体,显现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品格.历史逻辑,以历史、现在和未来相贯通的逻辑,体现了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时代逻辑,以新时代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逻辑,演绎了思想在时代潮流中的发展和创新;理论逻辑,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逻辑,展现了科学理论的继续发展;实践逻辑,以"将到哪里去、如何去"和"那里怎么样"的运行逻辑,回答了"人类社会应该向何处去".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未来观是习近平立足伟大时间历史与伟大历史时间而形成的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理论创新,合历史逻辑、时代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于一体,显现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品格.历史逻辑,以历史、现在和未来相贯通的逻辑,体现了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时代逻辑,以新时代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逻辑,演绎了思想在时代潮流中的发展和创新;理论逻辑,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逻辑,展现了科学理论的继续发展;实践逻辑,以"将到哪里去、如何去"和"那里怎么样"的运行逻辑,回答了"人类社会应该向何处去".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走进学校,围绕新时期教育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一系列有关学生教育工作的主张,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习近平新时代学生观。习近平新时代学生观以时代精神、家国情怀和文化积淀作为产生背景,从学生地位论、学生本质论、学生素质论、学生发展论和学生评价论等五个维度阐述了其科学内涵,从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有关教育理论,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指导了我国新时期学生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以"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指引民族团结工作的原则,分别从目标、途径、政策措施和制度等方面讲述了民族团结所要做的工作。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团结思想、列宁的民族理论以及中国历届领导集体的民族理论构成其理论渊源。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团结观进一步发展和充实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思想和民族团结理论,具有鲜明的战略性、创新性和时代性;巩固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理论;丰富和创新了民族团结的实现形式,是新时代维护国家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理论指引,为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