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正>【设计理念】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明确指出,人际交往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包括亲子交往、师生交往和同伴交往。同伴交往的主要作用是给学生提供学习知识技能、交流经验的机会,对儿童的社会化具有一定影响。同桌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同伴关系,同桌之间物理距离近,心理距离却因人而异。本课运用心理剧技术,以《米小圈上学记》为载体,引导学生探索与同桌相处的方法,提升同伴交往质量。  相似文献   

2.
<正>【设计理念】初中阶段是个体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增强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个体渴望获得关注和尊重,更愿寻求同伴的支持和陪伴,因此,同伴关系对青少年的社会支持感、亲密感的获得以及自我概念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本节课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方式带领学生掌握拥有好人缘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积极的自我调整,从而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3.
林秀苗 《江苏教育》2022,(80):61-64
<正>【设计理念】DNA-V模型是美国心理学家路易斯·海斯基于正念、接纳承诺疗法和积极心理学构建的青少年心理灵活性模型。该模型提出,个体具有三种功能性行为角色,分别是探索者(D)、观察者(N)和建议者(A),这三个方面都为价值(V)服务。其中,观察者能够帮助青少年从多个角度看待事情,更清晰地认识自己,更准确地理解他人。“内外视角”指内在视角和外在视角。内在视角指内心的感受、想法,外在视角指外在的行为表现。  相似文献   

4.
吴昊桐 《江苏教育》2022,(32):61-63+67
<正>【设计理念】随着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小学高年级学生开始对生命有了更深入的思考。这个阶段,学生的学业压力增加,情绪情感体验逐渐深刻,部分学生觉得生命“无意义”。本节课围绕五年级学生的生命发展需要,让学生在认识和思考生命过程的基础上,通过分享生命故事,初步思考生命的意义,感受生命的丰富与多彩,从而欣赏生命、珍惜生命,形成良好的生命观。  相似文献   

5.
<正>【设计理念】随着性意识的萌动,初中生开始对异性产生朦胧的好感,愿意跟异性接近。恰当的异性交往有利于学生的情感交流、个性的全面发展以及智力上的取长补短。但是由于年龄、社会经验等原因,他们还未透彻地理解社会、情感和人生真正的含义,会遇到不少困惑与苦恼。如果不能把握好异性交往的度,容易影响其学习和生活。针对此现象,笔者所在学校开设了青春期异性交往的系列课程,本课作为第一课,旨在帮助学生把握异性交往的"度",  相似文献   

6.
陈晓芳 《江苏教育》2022,(88):57-59
<正>【设计理念】小学五年级是学习的关键期,随着学习内容的加深,学生成绩会出现明显的分化现象。有些学生虽然努力,但学习成绩并未得到显著提高,原因在于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还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潜能。本课通过体验性活动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7.
陈晓芳 《江苏教育》2022,(32):68-70
<正>【设计理念】小学六年级学生已经步入青春期。这一阶段,学生与人沟通时会表现出冲动性的特点,有时会说出一些过激的话,这些话可能会发展成为语言暴力。语言暴力指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的语言,致使他人的心理受到侵犯和损害。在校园生活中,有一部分学生时常受到语言暴力的影响,容易产生愤怒、羞愧等负面情绪,导致自我认同感降低,更有甚者会对他人使用语言暴力。因此,为了避免语言暴力,掌握正确的人际沟通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正>【设计理念】学习动机指引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使之指向一定学业目标的一种动力倾向。积极的学业情绪能够提高学习动机,增加学生的学业自信。小学生在面对学习内容单调、时间长、学习难等情况时易产生沮丧、畏难甚至回避、自暴自弃等情绪和行为。这些消极情绪不应被压抑,而应被看见和转化。  相似文献   

9.
郑嫦 《江苏教育》2022,(96):58-61
<正>【设计理念】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前期,自我意识快速发展,开始对“自我”有所思考,关注外表、人际关系、学习等方面,进而形成了基本的自我认知。但这种认知不稳定,很容易受他人评价的影响。他人评价是认识自我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既要重视他人的评价也要客观冷静地分析,既不盲从,也不忽视。本课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在乎他人评价、面对负面评价时会产生过度的情绪反应等问题,通过前期调查,结合积极心理学理论、  相似文献   

10.
曾永青 《江苏教育》2022,(24):63-66
<正>【设计理念】2021年11月15日,教育部印发《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旨在将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全面融入中小学课程教材,实现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系列化、常态化、长效化。其中,“珍爱生命”是核心要点。笔者根据《指南》中的学段要求,结合当前小学生生命教育现状,设计活动放松、材料解读、风险分析、情景表演等教学环节,帮助学生认识到生命是美好而珍贵的,带领学生体验生命中的“脆弱”,  相似文献   

11.
张红燕 《江苏教育》2022,(80):54-56
<正>【设计理念】五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自我意识增强,他们与父母的冲突也开始加剧。如何引导他们理性面对青春期的亲子冲突,学会与家长沟通,是心理健康教育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本课运用心理剧的角色扮演和替身技术,引导学生感受父母言行背后的爱,学习亲子沟通的方法,体现了“心理课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理念。  相似文献   

12.
孙琼 《江苏教育》2022,(72):68-69+73
<正>【设计理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要求,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调整学习心态;引导学生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异性同伴关系,扩大人际交往的范围。六年级学生对生活中的挑战与失败有了自己的思考,并开始探索如何应对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挫折。本课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放映室”情境,带领学生探索应对挫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正>【设计理念】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容易产生诸多心理矛盾,一些学生会追求享乐、沉迷网络甚至荒废学业,从而迷失自我。因此,培养初中生的自律能力尤为重要。本节课在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大卫·库伯的体验式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整合"墙上角色""欲望彩虹""定格画面""思路追踪"等多种教育戏剧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自律,感受自律的重要性,找到自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设计理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包括充分开发学生潜能,培养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对高中生来说,学会积极应对各种压力、问题、困扰是人生中的必要成长。然而,不少学生在面对困难时容易停留在问题层面,忽视既往努力或已有资源,导致缺乏应对的力量,形成自我“内耗”。本课运用后现代心理辅导的核心理念与技术,通过外化问题、寻找例外、重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设计理念】助人行为是亲社会行为的一个方面。培养儿童的助人行为,对儿童社会适应及自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移情能力的训练和榜样示范有助于儿童助人行为的形成。本节课通过活动体验引导学生结合助人情境开展讨论。通过榜样引领,营造人人助人的良好班级氛围。在授课过程中,积极强化学生的助人行为和助人感受,引导学生体会助人的快乐。【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6.
魏兰蕴 《江苏教育》2022,(56):68-71
<正>【设计理念】高中生处于生涯发展阶段的探索期(15~24岁),正尝试综合认识和考虑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与职业社会价值、就业机会,开始对生涯规划进行初步探索,根据自身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尝试确定职业生涯目标。本课旨在唤醒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指导学生科学对待生涯规划,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生涯倾向,树立正确的生涯规划意识。  相似文献   

17.
王鹤 《江苏教育》2022,(32):75-78
<正>【设计理念】生命历程中总是伴随着丧失。丧失可以归纳为3个层面:丧失亲人、丧失各种可能性、丧失生理的某些部分。本节课讨论的层面主要是“丧失各种可能性”。丧失会破坏我们基本的生活信念,破坏安全感、信任感、掌控感和自尊,这些都是我们的重要心理需求。因此,丧失会带来情绪、认知及行为的相关反应,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如果不能很好地应对丧失,  相似文献   

18.
<正>【设计理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要帮助小学高年级学生克服学习困难,正确面对负面情绪,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良好个性心理品质。勇气存在于学生的生活情境中,但是五年级学生极少关注自身的勇气。勇气是一种积极心理品质,它涉及一个人在面临外部或内部反对力量时达成目标的意志,是一个人直面问题的品质。因此,关注并探索发现自己的勇气资源是学生成长的需要。本课以“勇气瓶”为线索,  相似文献   

19.
黄健 《江苏教育》2023,(30):81-83
<正>【设计理念】小学生对生命已经有初步认知。本课结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通过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并感悟生命诞生和成长的奇妙过程,体验生命的成长和不易,从而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教学主要环节及设计意图】一、感受生命诞生的奇妙教师:同学们,生命是如何诞生的?我们先来看个视频。教师播放绘本视频《小威向前冲》。  相似文献   

20.
殷小燕 《江苏教育》2022,(16):57-60
<正>【设计理念】生命教育的目标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使他们自尊自信,能够善待他人。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小学三年级学生能否正确地了解自己来自哪里,能否感受到生命成长的力量,直接影响着他们健康个性和心理的形成。本课设计了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奇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