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度学习是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高阶思维(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解决新问题的探究学习。教师要把握深度学习的内涵与特点,搭建学生学习活动的平台,引领学生深度学习,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具体路径是:创设认知失调情境,增加学生热爱科学知识的“温度”;重视知识内在联系,促进知识之间意义的“关联度”;利用问题化教学策略,拓宽学生解决问题思维的“广度”;挖掘知识背后的思想方法,感受科学文化内涵的“深度”;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提高解决新情境问题的“高度”。  相似文献   

2.
在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充分辨识与反思的基础上,以技术知识为探寻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范式转向的逻辑起点,提出了技术知识建构的独特规律:情境实践性、自主反思性、工作导向性和主体间性。据此,职业院校学生应在“情境”中学,体会知识意义;在“工作”中学,体验任务逻辑;在“团队”中学,体味视阈融合;在“反思”中学,体悟理实整合。  相似文献   

3.
以学生及学生学习为中心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是一种值得探索和研究的职业教育教学管理模式。谈体系以建构主义和情境认知学习理论为理论依据,在设计时使学生明确如何获得支持,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以及共享知识的平台。  相似文献   

4.
徐伟 《江苏教育》2007,(20):35-36
现代心理学认为,为学生创设适度、有效的学习情境,能唤起学生的学习思考和创造的欲望。《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  相似文献   

5.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自主发展的关键能力,是“学会学习”的必然要求,是深度学习的应然体现。初中科学课程中以“自主探疑—情境引疑—合作论疑—反思迁移—自主复习”为主要流程的学教模式,为学生提供合适的自主学习载体,引导学生有计划地开展自主学习,让学生带着自主学习成果走进课堂,在真实情境的激发下,以合作小组为单元进行组内和全班的自学成果展示、评议和知识建构,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培养了学生对物理持续深入的学习兴趣,促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以高中生物学“基因突变”内容为例,基于变构学习理论设计“创设情境,概念解构;多重对质,概念建构;调用知识,概念应用;启动元认知,反思性写作及评价”的深度学习教学程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生成与建构,实现认知、元认知、思维、情感与价值观的深度整合,发展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7.
小学数学创想学习是在小学数学学习情境下,借助合理的想象、联想等思维形式,沟通知识之间、知识和生活之间以及各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构想出新知识、新方法的学习样态。教师要着力从环境的营造、活动的组织和评价的落实等方面实施小学数学创想学习的教学,以帮助学生激活创想意识、积累创想经验、提升创想能力。具体可以营造开放的问题情境、自由的探索氛围、多维的活动场域,让学生“做”“想”“变”;进而制订评价标准,开展多元评价,促进成果迁移。  相似文献   

8.
刘亚雄 《湖南教育》2005,(15):30-30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而是在一定情境中,借助他人帮助,利用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知识。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如果能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必将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在情境中激发学习兴趣。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目前,课堂教学正经历从“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的转型。“素养本位”的课堂,呼唤学生的“深度学习”。情境阅读是学生深度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创设有价值的学习情境是学生学习由“浅表”走向“深度”的重要路径。所谓情境,是指“对学生有影响的一切环境条件”。“情境”不是“情”和“境”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客观的、外在的环境与主观内心心境的交融。基于情境的学习,不仅能让学生获得知识,  相似文献   

10.
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强调利用网络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情境”为平台发展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以情境学习理论为基础, 分析了情境学习理论的内涵与特征,探讨了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英语网络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1.
学习理论的发展与学习创新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自古以来,关于知识的来源及其获取的方法,一直存在着经验论与唯理论之争,这些争论后来成为20世纪学习理论两大流派——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哲学基础。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从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它为当今时代学习创新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在学习目标上,变知识传输为知识建构;在学习方式上,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情境学习;与此相适应,在教学上,也要从知识传授向全面促进学生的学习转变。  相似文献   

12.
陈广香 《教师》2015,(6):46
1.实施情境教学,搭建有效学习的平台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依据这一理论,英语教师应结合小学英语教学的实际,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丰富的情境,搭建一个既能顾及知识体系内在联系、又能适合学生成长的学习平台. (1)生活情境.人的语言应用离不开现实生活,脱离了生活就掌握不了语言.如在学习3B Unit 9 Shopping 的内容时,当学生学习本课的知识点后,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我在课前准备好一些日常生活用品,模拟supermarket的购物场景,让学生边表演边对话,不仅轻松地完成了学习任务,而且将课堂学习活动延伸至课外,拓宽了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相似文献   

13.
一、情境性学习策略 情境性学习策略是指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应不断地创设问题情景的问题空间,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达到新知识意义建构的过程。这种策略应让学习在类似现实情境的情境中发生,以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学习的内容要真实化,不能对其作过于简单的处理。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只能由学生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构建起来,它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这样学习能利用自己原有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新知识,引起“顺应”过程,对原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从而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强调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各种学习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化学活动的机会,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体验学习化学的价值.创设“学习情境”已成为化学课堂教学中常见的教学策略.然而,在实践中,因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或因对创设学习情境的曲解,导致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许多看似新颖却有违教学规律的情境创设,从而走人“创设情境”的误区.因此,有必要讨论“学习情境”的教学功能及创设策略.  相似文献   

15.
有效学习必须返回学习的原始状态,重新恢复知识与身体、知识与情感、知识与活动的本原关系.恢复知识与身体关系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亲身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尝试错误;恢复知识与情感的关系的目的在于使学习活动有意义,让学生热情求知,成为“当事人”;恢复知识与活动的关系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  相似文献   

16.
高中语文新旧教学方式的最大区别之一是基于教材建构语文学习情境,而基于教材建构语文学习情境具有三重意涵: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真实情境,体现教材意图的真实内容,引发师生互动的真实实践。然而,有些基于教材建构的语文学习情境存在着“自欺式”“缺锚式”和“过场式”等伪情境现象。因此,基于教材建构语文学习情境应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动机;提炼大概念,统整学习内容;沉浸角色代入,体验知识创生。  相似文献   

17.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是基于社会情境的一种活动,而不是一个抽象具体的对象;知识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一种交互状态,不是事实;知识是一种人类协调一系列行为,去适应动态变化发展的环境的能力。”笔者认为,基于情境理论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主要有以下几个策略: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引导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学习;引导学生在运用知识中学习。现结合《24时记时法》具体谈一谈。  相似文献   

18.
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人的认识本质是主体的建构过程,即主体借助自己的认知结构主动建构知识;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认为学习应在与现实情景相类似的情景中发生;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按此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尝试了利用案例材料来建构“情境”,并以此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9.
Spirit专题学习网站,是优越的网络教学平台,它不同于一般的“电化教育”、“教育技术”、“计算机辅助教育”、“多媒体教学”。英语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网络教学平台设计出类似美国Webquest的网络教学课。这种网络教学课,是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倡导教师是学生知识意义的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的理想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协作快乐学习。  相似文献   

20.
王学民  巩建英 《教育》2009,(4):56-56
教学是从创设一个个任务情境开始的。所谓创设任务情境,就是通过教师有目的地设置问题,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学习。“任务驱动式小组合作”教学是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是教的主体,体现在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与指导,即帮助学生实现认识过程的转化,从不知到知,并不断提高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知识,掌握技能,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