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优质课例做观察与分析不仅能为教师提供宝贵的学习经验,而且有助于教师及时反思自己教学中的问题,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以4节初中信息技术部级优课为研究样本,从课堂目标、课堂结构、课堂互动、教学评价4个视角分析优课的内容与特征.研究发现:优课课堂目标采用三维表述,但行为主体指向有误,目标可操作性较低;课堂结构采用"主导+主体"相结合的形式,但部分教师对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不够;师生课堂互动良好,但有一些学生缺乏主动提问意识;教学评价具有主体多元化、内容多元化和方法多元化的特征.这启示教师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应针对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制定行为主体指向学生的、可观测、可评价的课堂目标;善用小组合作法、提问法,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营造提问环境,培养学生的主动提问意识.  相似文献   

2.
薛雯 《学周刊C版》2019,(19):58-58
在初中阶段,道法课程在课堂上难以引导学生投入课堂中,学生在情感上不能得到满足,从而限制了对道法课程的喜爱。教师要让道法课成为学生爱听的课程,让“情感”融入课堂中,让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本文主要对初中道法教学中融入情感教学的策略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人,新的教学思想和观念已深人人心,课堂上教师用课改的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这是一件非常可喜的事情。特别是一些示范课、竞赛课,这些课堂可谓精彩纷呈,令人心旷神怡。但是,在平时推门听到的一些常态课中,许多教师仍在课堂上“穿新鞋走老路”,应试与功利贯穿于整个课堂,“以人为本、合作探究、情感交流”等理念根本得不到体现。我们知道,常态课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4.
周智 《教学月刊》2010,(8):47-48
“生命课堂”是相对于传统的“知识课堂”而言的。“生命课堂”以其关怀人和发展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的特征,显著区别于传统“知识课堂”仅仅满足学生认知培养、以“知识为本”的教学。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要让学生的潜能、情感得到发展,人格得到尊重,并与学生在充满民主和谐的交流对话中实现教学内容和智慧的动态生成,引发教学的思考、探究和实践,从而让“生命课堂”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5.
中学英语写作课的教学行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教育界倡导的“自我反思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师日常教学能力及科研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它指的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行为为思考对象,审视、分析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做出的种种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转变教学行为,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自我反思教学模式”的主要实践途径是教学行动研究。教学行动研究指教师对自己课堂中的教学现象进行考察、研究,并从中获得知识、改进教学的一种探索性活动。近年来,国内关于教学行动研究方面的著述越来越多,已经成为外语教学与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教学行动研究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包括观察分析、计划、实施、反思等环节。因此,我们可以设计出可操作的研究步骤:  相似文献   

6.
TPACK框架作为可以指导教师将技术融入学科知识和教学法结构中的理论之一,不仅能有效地提升教学效率,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而且有助于满足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文章在“一师一优课”平台上选取10节2019年部级优课作为案例视频,运用视频分析法,量化分析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教学行为与教师TPACK结构,探究优质课堂中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TPACK结构特征,并对教师TPACK发展提出建议,以期为教师教学反思和专业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一线课堂”活动,通过“一线故事听变化”“一线走读访样本”“一线收获话真知”“一线成果展风采”等推动思政课教师成长与思政课教学发展,实现了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校外和校内、教师和学生、统一性与多样性,以及过程和结果、“做得好”与“讲得好”的结合。“一线课堂”活动,有助于高校思政课教师深化政治自觉与家国情怀、拓展实践视野与历史视野,有助于为高校思政课教学充实鲜活资源与示范课例。巩固和拓展高校思政课教师“一线课堂”活动成果,需要完善活动方案、强化组织落实、激励全员参与、推进成果转化、健全保障条件。  相似文献   

8.
朱盼玲 《科教导刊》2022,(16):133-135
“对分课堂”是我国原创的一种教学模式,主要包括讲授、内化吸收和讨论等环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师生平等对话。将“对分课堂”应用在高校“概论”课中,既能增强其亲和力和针对性,又能加强理论知识与现实社会发展变迁的联系。文章基于教学改革实践,厘清了“对分课堂”在“概论”课程应用中的目标、工作重点,并进行了具体的课堂设计。最后,通过学生评价和教师自省,反思了该模式实践中的优势与不足,以期在后续教学中改进。  相似文献   

9.
思政课课堂形象的组成要素包括教学内容、教师、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各个要素之间构成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关系。从形象美的角度,对高校思政课课堂的内容美、教师美、方法美、教学环境美等课堂形象进行分析,提出优化思政课课堂形象美的四个方面策略:一是大中小内容协同,注重培养职业胜任力,体现教学内容美;二是内在素养“6+8”,注重外在形象,体现教师美;三是多种教学方法互相配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优化教学程序,教学交往相互尊重,体现教学方法美;四是优化教学空间,美化教学环境,维护课堂秩序,体现教学环境美。  相似文献   

10.
教师发展离不开课堂。教师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上好课、育好人。当前教师培优工程名目虽多,但却鲜有“课与人”的整合。教师发展应建构“课本位”机制,以课堂教学为大本营,以教学评价为指挥棒,以教学研训为助推器,引导教师关注并提升“课品”、“课能”、“课质”、“课感”,建构“课本位”的教师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1.
严虹 《江苏教育》2024,(11):7-10
在中学数学新知课中的概念课和命题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构建“教之有温度、引之有广度、导之有深度”的数学课堂(简称“有温度、有广度、有深度”的“三度”数学课堂),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增强数学课堂教学育人功能,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该文先对慕课、翻转课堂、慕课翻转课堂“混合式”三个概念简要叙述,然后分析慕课翻转课堂“混合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并从促进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方式的发展、激发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的兴趣、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三个方面介绍“混合式”慕课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最后从教学准备、课程设计、教学评价三个方面详细阐述“混合式”慕课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应该如何实施,为更多大学英语教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高校要理直气壮地办好思政课,善用“大思政课”铸魂育人,需要通过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水平、形成思政课质量提升长效机制,建设形成思政课的良好生态。构建良好的高校思政课生态,提升教学质量是本体圈层,加强顶层设计是基础圈层,营造良好氛围是条件圈层,提升服务水平是保障圈层。在构建高校思政课良好生态的过程中,要树立“大思政课”的系统观念,坚持“跳出课堂看教学”的辩证思维,贯彻“围绕教学抓落实”的战略举措,切实解决高校思政课建设中存在的落实中央要求不力、课堂监管流于形式、教师业务能力提升不畅、学生思想认识不到位、其他课堂不能与思政课堂形成合力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泛在大环境下,从学生的成长规律看,初中生情感倾向、认知水平决定他们的兴趣取向在于“新鲜”--新鲜事物,津津乐道;初次体验,印象深刻;创意想象,奥妙无穷……让学生“尝鲜”“品鲜”并不是个别教师的专利,关键是如何做到“创鲜”“保鲜”,已引起学生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达成教育教学目标。我想要做到“保鲜”,就应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在教学设计上做文章,打造充满诱惑力的课堂。  相似文献   

15.
蔡琼波 《考试周刊》2023,(44):143-146
文章通过介绍在微课的概念和信息技术教学中使用微课的优势,探讨了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包括将课堂“交”给学生、将微课教学和趣味教学结合、通过微课形式还原教学情境、采用“微课+层次教学”的教学方法以及将微课教学与信息技术学科综合平台进行结合等方面。文章旨在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提供参考,并促进微课教学与信息技术教学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到来,推动了网络学习平台的开发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成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渠道,如何提高其教学质量成为当前思政课教师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在分析思政课“金课”内涵及标准基础上,借助翻转课堂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经验,以“形势与政策”课程为例,从教学内容设计、网络授课平台选用、翻转课堂建设、课堂教学组织管理、教学反馈与组织保障等方面入手,打造一堂思政课在线“金课”。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提问”,是联系师生情感的纽带,是沟通师生认知的桥梁,它将教师的意图传达给学生,又将学生学习的情况反馈给教师。显然,课堂能成为学生主体参与的、交互的、和谐的、高效的、完整的学习过程,“提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操作性的技巧方法问题,而且涉及道德教育思想观念。也就是说,“提问”的内  相似文献   

18.
“云端课堂”是教育技术快速发展衍生的产物,思政课构建“云端课堂”具备教学形式多样、教学手段现代的内在优势,但在课堂系统性、实效性与教师信息素养等方面也存在不足。教学改革的推进,为思政课构建“云端课堂”提供了机遇,同时也面临投入有限及教学环境复杂的外部挑战。文章基于SWOT,从立足内外优势、补齐自身短板、规避外部风险等方面,探索了思政课构建“云端课堂”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微”时代悄然到来,微课也应运而生.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资源形式,微课有力地推进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在教育教学中日益显示出其独特作用,并成为教育界研究的热点. 心理课作为一门课程,有其独特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运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以帮助学生获得情感共鸣,增强情感体验.其中,视频赏析这种教学方式最为常见,也最受学生青睐.微课是以教学视频为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视频课程,具有易接受性、娱乐性及趣味性、短小精悍等特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不仅能够以一种教学资源和手段应用于传统高中心理课堂,也是对高中心理课的补充和拓展.  相似文献   

20.
在“两课”的教学中,单纯依赖传统第一课堂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根本没有办法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与认同,相反容易导致学生的逆反与抵触心理,影响教学放果,最终导致新课改方案流于形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探索建立根据授课内容,利用不同的教学情境参数创设相应的情感氛围,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第二课堂活动课程体系,以期能最大限度释放“两课”所具有的思想培育、价值现塑造功能,解除现行教学思想、秩序、技术等方面的干涩乏味。本文仅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为例,阐述教学情境参致在高校“两课”第二课堂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