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活动目标1.通过了解海洋鱼类的多样性,培养幼儿的分类和概括能力。2.使幼儿了解各种感官和多种方法对学习的作用,培养幼儿概括、有序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爱动脑、爱探索的良好习惯。3.教育幼儿热爱鱼类,增强环保意识。活动准备1.“海洋鱼类”及“海洋污染”的VCD光盘。2.海洋鱼类模具每组若干。3.字卡:“海洋鱼”“学习”“看”“听”“说”“做”“想”“眼”“耳”“嘴”“脑”“手”。4.要求幼儿提前一周收集有关海洋鱼的资料,每人至少带一本书,了解1~2种海洋鱼。活动过程一、激发兴趣导语:小朋…  相似文献   

2.
《农业职业教育》2004,(1):48-48
淡水池塘80:20养鱼技术是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与美国大豆协会合作,于1993年从美国引进的一项水产养殖新技术。其技术的核心内容是在淡水养鱼池塘中,80%的产量来自于某一种能摄食人工配合颗粒饲料的杂食性鱼类,如斑点叉尾鱼鮰、罗非鱼等;而另外20%的产量来自于某一种或几种服务性鱼类,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物教学》2017,(14):67-68
<正>《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中的生态部分是高考的重点,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则是生态部分的重点和难点。能量流动的考查主要包括能量流动图形分析、计算及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等。现就能量流动图形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一难点。能量流动图形有很多种,如果考查食物链中不同营养级能量流动过程,则较为简单,直接按教材图记忆即可(图1)。  相似文献   

4.
肖志平 《科学教育》2007,13(5):43-44
在03、04年连续两年上海高考都出现了有关“吃十长一”的问题。原题如下:考题1:“若生产者有5000Kg,按能量最大传递效率计算,位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可增加_______Kg”(2003年上海卷.第40题);考题2:如果一个人食物有1/2来自绿色植物,1/4来自小型肉食动物,1/4来自羊肉。假如传递效率为10%,那么该人每增加1Kg体重,约消耗植物________Kg。(2004.上海第21题)参考答案分析:考题1要求按能量最大传递效率即20%计算,下一营养级可以获得上一营养级的20%的能量,按此类推下一营养级可以获得上一营养级的20%的有机物重量。故第三营养级的生物可增加重量…  相似文献   

5.
<正>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节是"生物与环境"一章中的重点内容,有关能量流动的计算是本章节的重点和难点。有的学生常常因概念理解不透彻或关键词把握不准导致计算错误。下面结合有关例题对相关概念和关键词进行诠释,以便学生掌握。先看能量流动图(图1):  相似文献   

6.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3分,共120分) 1.目前我国饲养的鱼类,主要是温水性鱼类,其中以_鱼类为主。 A.鳗科B.鲤科 C合鳃科D.鳅科 2.我国特有的四大家鱼是指 A.鲤、娜、编、纺 B.青、草、链、翰 C.鲤、娜、链、编 D.青、草、编、纺 3.娜鱼是_鱼类。 A.草食性且肉食性 C杂食性D.滤食性 4.长江流域四大家鱼主要产卵时间是 A.3一5月B.5一7月 c.7一9月D.9一11月 5.在一天时间中,通常__时候水中溶氧量最低,往往鱼在此时发生“浮头”。 A.黎明狄早晨 C.中午D.傍晚 6.在四大家鱼…  相似文献   

7.
<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人教版(2019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模块的教学内容.作为高考的核心考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特点常会结合图形进行考查,特别是涉及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试题具有一定的难度.本文通过建构模型,帮助学生分析、理解能量流动过程,有助于学生模型构建和科学思维的培养.一、“箭头法”构建能量流动分配模型对于第一营养级——生产者而言,能量流经该营养级过程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8.
人们一提起鲨(sha)鱼都会异口同声地说:那可是海洋里的霸王,它还吃人哪。要说鲨鱼是海里的霸王还算称得起,要说鲨鱼吃人,这可就使大多数鲨鱼蒙受了不白之冤(yuan)。鲨鱼可以说为杂食性的鱼类,至于说吃人,那只是少数几种鲨鱼:大青鲨、双髻(ji)鲨、锥(zhui)  相似文献   

9.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鱼类朋友——翻车鲀,你们也可以叫它太阳鱼、月亮鱼、头鱼、翻车鱼。呀,它的名字还真多啊!它到底长什么样呢?翻车鲀属于大型海洋鱼类,是海洋中超级大的硬骨鱼,并且是非常少见的恒温鱼类。翻车鲀是一种特别的鱼,它只有背鳍与臀鳍,没有腹鳍,也没有尾鳍,整个身体呈椭圆形,乍一看,好像只有头没有身子。  相似文献   

10.
浩瀚的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这里有绚丽多彩的海洋植物,美丽多姿的珊瑚,五光十色的贝类,更有着千奇百怪的鱼类和形形色色的海兽。今天,我就向大家介绍两种“神奇”的鱼。  相似文献   

11.
<正>能量本身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能量流动也是抽象的。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对于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更是生疏,因而能量流动成为其认知上的难点。教学过程中可利用图解法帮助学生加深对能量流动的认识和理解。1"拼图法"(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分析)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W_1)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了(A_1),另一部分则用于生产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B_1+C_1+D_1)。而后一部分能量中包括现存的植物  相似文献   

12.
知识卡片     
鱼类之冠  海洋中最大的鱼类是鲸鲨 ,因其躯体庞大可以与鲸相比故得名 ,长达 1 8米 ,重数万千克。海洋中最小的鱼是栖息在马尔绍群岛的刺虾虎鱼 ,成鱼也不过 1 .5厘米 ,重量 2毫克 ,堪称世界上最小的脊椎动物。海洋中最凶猛的鱼是白色死神——噬人鲨(又称大白鲨 ) ,以伤人而闻名 ,故名噬人鲨。海洋中最毒的鱼是印度洋和太平洋热带水域里的毒科鱼类 ,其鳍棘基部有毒腺 ,人被蜇伤 ,数小时即可毙命。海洋中产卵最多的鱼——翻车鱼 ,一次可产 3亿粒卵 ,是最会生孩子的“妈妈”。海洋中分布最广的鱼是鲱鱼 ,几乎全世界海洋都有分布。海洋中游…  相似文献   

13.
高级中学《生物》(全一册)教材的一、二、七章中多处涉及到能量的释放、转移、利用和能量流动的问题。由于“能量”这一概念对于学生来讲,比较抽象,往往讲到这些内容时,学生常因感性认识不足而导致这部分内容难于掌握。我们知道能量代谢往往伴随着物质代谢,能量的释放、转移、利用也就是物质的分解、合成等过程。我从与能量有关的物质着手,进行这部分教学,效果不错,我总结了以下与能量有关的物质:1葡萄糖是细胞内的重要能源物质。2淀粉是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3糖元是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4糖类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  相似文献   

14.
初中植物第九章“植物的主要类群”中讲了几类植物:藻类植物、苔薛植物、藤类植物和种子植物。记忆它们的特征是学生较头痛的问题,但它们是按由低等到高等向前发展的,我们在教学时可以把它们串起来,以便于学生记忆。1.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薛植物有了拟茎、拟叶的分化;截类植物和种子植物则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从这方面看,植物是由低等向高等发展的。2.藻类植物、苔燕植物均无输导组织,而藤类植物有了输导组织,种子植物的输导组织更为发达。3.藻类植物、答薛植物、新类植物统称为抱子植物,受精过程必须依靠水,大…  相似文献   

15.
一、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能量传递效率=第N+1营养级的同化能量/第N营养级的同化能量×100%。例1下图是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解。图中A、B、C代表三个营养级,数字均为实际测得的能量数,单位是百万千焦。已知该生态系统受到的太阳辐射为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物教学》2017,(14):63-64
<正>"能量流动"是高中生物学的难点之一,也是高考的热门考点之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不少困惑,对能量流动的过程理解不够透彻,对能量流动的有关计算不够熟练。笔者对历年来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归纳如下,以便更好地开展"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这节内容的教学。1对能量流动的理解(1)能量是生态系统生存的动力,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功能之一,是从绿色植物把太阳能固定在体内开始的,流动的起点应该是生产者,而不是太阳。  相似文献   

17.
生态系统中能量单向流动并非绝对性顾宏祥众所周知,生态系统中能量是单向流动的。但实际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并非绝对是单向的。在生态系统中,平常所见的食物链育3类:一是捕食链。它是通过相连两营养级的捕食关系形成的。如植物→鼠→蛇→鹰形成的一种食物关系。在捕...  相似文献   

18.
<正>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5章第2节的课题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也是此章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尤其是有关能量流动的计算题,成了很多同学的绊脚石.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各种题型缺乏归纳整理,所以仍然存在一些含糊不清的问题,如有关能量最值的计算、能量流动的途径、相关图解分析等,学生未能彻底理解.本文结合教材以及具体相关试题对这一重要考点进行  相似文献   

19.
<正> 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关于能量流动的计算问题也是高中生物教材中的一个重点,笔者就此谈点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和体会,供同仁参考。1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这部分能量是生产者体内的能量、生产者呼吸消耗的能量、下一营养级摄取的能量以及未利用能量之和。例1 图1是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解。  相似文献   

20.
保护海洋     
地球表面将近3/4被海洋覆盖,海洋是人类生命的摇篮,人类的生命线。在这辽阔无垠、波涛起伏的海洋世界里,生活着鱼类、虾类、海洋植物等约十六万种生物,这是人类最宝贵的天然蛋白质“仓库”。海洋还蕴藏着无数的矿产、石油、天然气、海洋能源和海洋旅游等资源。海洋是人类生命系统强大的支柱,已成为人类第二生存空间,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