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兴明 《阅读》2023,(71):58-60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功能。学校可以依托现有的课程,结合各类主题,有针对性地整合,形成各具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能将各类学科的不同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整合后的课程呈现出综合、自主、实践的特征,能激发学生积极探究的兴趣,也便于学校常态化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相似文献   

2.
丁伯春 《阅读》2024,(15):29-30
课后服务是义务教育学校落实“双减”政策的关键环节,也是满足学生多样化成长需求的重要阵地。提高课后服务的水平,需要将课后服务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作整体设计,系统谋划。通过成体系的课后服务课程,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学生的具身体验,推动学生的阅读和表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对学生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在实践中形成了课前预习、学案导学、课后延伸的上课模式,同时促进了学习评价的改进。但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实施也面临着困难,本文对如何进一步推进课程的实施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一、选题背景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的新型课程,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也是一个难点。其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决定它需要大量的信息资源作为保证,要有丰富的课程资源作为支撑。作为"无本"课程,许多学校都觉得实施综合课程活动最大的困难就是资源的缺乏。因此,  相似文献   

5.
教研风景线     
杨文华 《阅读》2014,(4X):2-2
<正>强毅力行创未来海门市常乐中心小学是由清末状元张謇于1904年创办的。自2006年以来,施洪若校长带领全校50名教师,将张謇的"强毅力行"定为校训。学校打造书香校园,让阅读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共涌现出南通市骨干教师3人,海门市学科带头人4人,海门市骨干教师、教坛新秀7人,在全市乡镇学校中独领风骚。学校是南通市信息技术学科基地,承办江苏省信息技术现场教研活动。学校课题《农村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有效性研究》成为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2013年度立项课题,南通市规划电教专项课题。学校编撰的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在省校本课程评比活动中获得一等奖,后又在全国综合实践活动优秀课程资源评比中获得一等奖。  相似文献   

6.
为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近年来高校师范专业陆续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该课程作为师范类专业教师教育课程,重点是培养师范生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设计与开发能力,因此其教学目标是高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本文结合笔者从事师范生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技能比赛和师范生课程教学经验,在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分析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现象并进行归纳和解释,提出培养整体设计科学规划课程的能力、创新教育教学手段形成良好专业素养等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职学校以培养专门的技术型人才为目标,导致文化课程受到忽视,尤其在一些理工科系的专业里,语文教学成为"鸡肋",陷入困境,因此,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应运而生。从多角度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探究,以期对中职语文教育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中,最早设计了"综合实践活动"这一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目的是要培养中小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但就目前农村学校的现状,尤其是条件相对艰苦的广大基层农村小学,在没有统一教材的情况下,如何有效的实施、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而使新课程改革落到实处;使从教的农村基层教师的教学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使农村小学的学生们喜爱并受益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为了实现教育的多元目标,笔者提出学科主导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研究,很好地将应试教育的显性目标与素质教育的隐性目标的达成结合起来,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为更深入地进行理论研究,笔者将自己的实践上升为课题研究,试图将研究成果做区域性推广,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导学常态化。  相似文献   

10.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改革的全新亮点,也是推进实施的重大难点 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体实施进程来审视,教师有效指导自始而终都内在地牵系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全面铺开与生发 时下,教师有效指导理念存在着学科本位思想浓厚与课程开发意识淡薄的双重枷锁,即存在着以课堂时空为局限,以系统知识获得为目的,以教师讲解为主,以"书本"为中心,以书面作业为主等缺憾 探索解决教师有效指导理念缺憾的应对策略,已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胜利实施的先导性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中小学开展体育课后服务的师资短缺问题,学界提出校外体育力量进校园的建议。该建议从理念到实践落实过程中会遇到新的困境,对困境的纾解有助于深化学界研究和推动体育课后服务高质量开展。运用文献资料法、文本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检视校外力量参与体育课后服务面临的困境,结果显示:引进校外力量的政策存在分歧;遴选校外力量管理主体模糊;学校引进校外力量的动力和压力不足;校外力量自身服务能力偏弱。基于现实困境,提出以下纾解策略:管理部门从法理层面完善校外体育力量进校园的政策;学校从学理层面深刻认识体育课后服务的多元价值;校外体育力量从实践层面提升自身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出现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它对当时美国的社会公共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服务学习"。服务学习是将知识学习和社会服务相结合的一种开放时代的学习方法。进入21世纪,台湾也开始重视服务学习活动,在各大高校间建立服务学习的计划,鼓励各大高校积极开设服务学习的学校课程。本文主要对台湾高等院校服务学习实践与学生参与态度展开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13.
何昌岳 《阅读》2023,(39):58-60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程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环节之一,但这一课程的实施效果并不出彩,属于“被埋没的金子”,还存在教师重视程度不够、管理评价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如何能让这块“金子”破土而出?在宏观层面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提供政策制度保障,加大监管和督查力度;在校本层面上,学校是课程实施的主体。因此,本文着重从学校实践的层面,研究和探讨“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校本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4.
1问题的提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的亮点和难点,大量鲜活的实例有力地证明了这门课程的育人价值。但总有人问,高中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高考有无影响?有何影响?我认为高考与实施新课程的价值取向是不同的,并不主张用高考成绩来衡量体现教育本质的新课程改革的价值。但如果"综合实践活动与高考成绩"作为一个问题的话,不妨做实证考察。  相似文献   

15.
课后服务是指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结束常规教学任务之后,以学校为主渠道,以社会教育资源为补充,为缓解家长焦虑、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而开展的一项教育活动,课后体育服务作为课后服务的重要组成是否发挥了该有效用,有待检验。该文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课后体育服务开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课后体育服务开展时间和频次相对稳定,对学生减负降压的作用明显,但学段、地区间差异较大,年级间的衔接不连贯;造成差异及限制学生参与的原因有政策规定的模糊性和政策更新的滞后性、主客观因素的限制性、教育环境的功利性以及管理机制的不健全性。针对现阶段课后体育服务的现状及问题,提出加强宣传、挖掘需求、补充师资、升级体系、加强督导和奖励等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以传统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活动设计只强调知识学习的系统性,忽视学生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训练,已经不满足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本文在知能课程理论指导下,结合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本身学科特性、课程实施的支撑条件等各种因素,设计了翻转课堂教学活动实施方案。主要环节包括是重新定位其课程教学目标,并结合网络教学平台的时空特点,从实践层面开展"主导—主体"教学模式教学活动,设计了包含"课前—知""课上—能""课后—思"三个教学活动在内的知能课程实施的教学活动总体方案,并进行了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7.
课程实践教学作为在新课程改革中得到重视并推广的教学手段,已经广为人知。各学校各专业都结合地区和学校本身的资源优势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法学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实践教学的关键性作用就不言而喻。但是,长期以来传统法学教学模式的弊端与当前实践教学实施中的问题仍然很多。因此,认清问题,深入分析,走出误区,以有效的实践教学法开展教学对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法律人才至关重要。笔者结合近几年"模拟法庭"实训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就"模拟法庭"实训课程教学谈谈体会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种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本文作者通过调查研究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存在问题,探讨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如何在没有统一教材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丰富教学内容,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解决办法,并付诸实践,作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9.
教育学中的"活动"理论虽在20世纪八十年代的苏联和美国如火如荼地被讨论和探索,但是真正进入中国高等教育还是在近几年.对于公共关系这门课程而言,以"活动"锻炼学生的理论知识应用,培养创新思维和公关策划能力几乎成为国内教育的共同选择.但却鲜有追溯"活动"理论的渊源,进而用该理论检验现有"活动"操作模式.为此笔者结合7年的公共关系教学实践,以本校公共关系课程班级46人为研究范本,首次运用芬兰学者恩格斯托姆(Engestr?m)在2001年针对学校封闭弊端提出的交互性活动理论进行调研、评估,从而对公共关系"活动"教学的具体操作进行反思和深入探索,最终结合调研数据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公共关系"活动"三周期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学生情感品质对其他非智力因素的调节作用,提出了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如何运用情感因素对其他非智力因素进行正向调节,从而优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式,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