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近年来在中考题中出现了许多决策性问题,有些决策性问题可应用不等式(组)的知识来解决,现举数例.  相似文献   

2.
学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以后,我们可以利用不等式组解决许多与实际密切联系的问题.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要找准不等关系,从  相似文献   

3.
4.
在我们的生活中,不等关系普遍存在着。因此,常需用不等式(组)解决问题.如:  相似文献   

5.
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不等关系非常普遍.因此,利用不等式(组)解决问题是常见的方法.一般说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一、“决策类”问题例1(2004年常州)某商场在促销期间规定:商场内所有商品按标价的80%出售.同时当顾客在该商场消费满一定金额后,按如下方案获得相应金额的奖券.消费金额a(元)的范围200≤a<400400≤a<500500≤a<700700≤a<900…获得奖券的金额(元)3060100130…根据上述促销方法,顾客在商场内购物可以获得双重优惠.例如,购买标价为450元的商品,则消费金额为450×80%=360元,获得的优惠额为450…  相似文献   

6.
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有些事件的发生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如生产某产品受到原材料、加工能力、市场需求等条件的限制.因此对这类问题的讨论也是热门的话题,此类问题可以利用不等式组找出最佳的决策方案.  相似文献   

7.
学习数学,就是学习数学思想,学习建模方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就是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与数学建模的很好结合。利用数轴总结归纳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的四种情况,从而引导学生编出口诀,把口诀模式化,推广到解题过程中,以此提高学生解题的效率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正有些物理习题,由于约束条件的限制,制约了某些物理量的取值范围.这些物理习题,如果我们根据约束条件建立不等式或不等式组,就能删繁就简快捷解决问题.1.物体在凸透镜前30 cm处,通过凸透镜在另一侧12 cm处的光屏上成像,当物体向凸透镜靠近10 cm,所成的像A.一定是实像B.一定是放大的像C.一定是虚像D.一定是缩小的像解析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物体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的像一定是实像,物距u=30 cm,像距v=12 cm.  相似文献   

9.
项燕 《考试周刊》2012,(70):64-64
当前,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中考的必考题.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这类题常以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经营决策等热点问题为背景。本文从实际出发谈谈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在经济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有些物理习题,由于约束条件的限制,制约了某些物理量的取值范围.这些物理习题,如果我们根据约束条件建立不等式或不等式组,就能删繁就简快捷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1.
12.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问题历年来是中考命题的热点之一.现以2003年的中考题为例,对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的典型题归类并  相似文献   

13.
(本讲适合高中)数论与不等式是奥林匹克数学的两个重要分支,在解数学竞赛题时,需要解题者将这两方面的知识与技巧融合起来,如一些不定方程需要利用不等式估计来求解或研究解的性质,反之,在一些上下界估计的问题中,除了代数技巧之外,还需要借助整数的特性.本文主要针对后者展开讨论,即通过一些例题,介绍数论性质在上下界估计中的一些应用以及相关的问题.文中所使用的记号约定如下:(a1,a2,…,an)表示正整数a1,a2,…,an的最  相似文献   

14.
导数是我们解决有关函数问题的有力工具.导数与函数的最(极)值问题、函数的单调性问题联系比较紧密.是较多知识点的交汇处,甚至在数列证明、不等式证明(恒成立)问题中都有着比较重要的位置.尤其在解决不等式的问题中.若能及时构造出适当的函数.再利用导数的方法研究函数.最后得到所要结论.更会有事半功倍之功效。  相似文献   

15.
有些物理问题看起来似乎条件不足,难以入手求解.其实此类问题常常可以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进而便可顺利求解.下面举例分析,希望学生能够从中受到有益的启示.一、求解力学问题例1如图1所示,某人站在到公路垂直距离为d  相似文献   

16.
<正> 随着高考综合科目的确定,联系各个学科的试题将会不断出现,尤其是作为工具性学科的数学,与其它学科的联系更为密切,本文通过具体的例子来介绍几道平均不等式与物理相结合的例子.  相似文献   

17.
18.
严循跃 《新高考》2009,(2):34-36
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用逆向思维指导解题的基本特点是:从已有思路的反方向去思考、分析问题,表现为逆用定义、定理、公式、法则;逆向进行推理,即顺推繁复时考虑逆求;反向进行证明,即直接解决较困难时考虑间接解决;从反方向形成新结论,即探讨可能性或合理性存在  相似文献   

19.
与不等式组有关的中考题,除了考查不等式组的基础知识外,还考查同学们运用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现归纳有关不等式组的考点,供同学们复习时参考。一、解不等式组例1解不等式组,并把解集在数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