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人类文明伊始,道德就与人类如影随形,它整肃生活的和谐有序,呵护生命的静静流淌,牵引生命走向最终目标——幸福。而道德教育对理想人格的健全、德行的培养成就人类生活由理想走向现实,人们呼唤走向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与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并不必然导致道德教育的高效,根源在哪?笔者认为传统的道德教育偏离了道德教育的本质,离开道德教育的本质来谈回归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是隔靴搔痒,道德教育应当走上回归生活世界的寻根之路,即以道德教育本质为出发点来探寻其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一、教育本质:人的教育 关于教育的本质。我的朋友蔡朝阳有过精彩的论断——没有什么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区别,只有“人的教育”和“非人的教育”的区别——所谓回归教育本质.就是回归到人的教育;所谓草根教育,就是自发生长于社会土壤,自觉地进行人的教育和自我教育,它隐含的对立面就是官方的灌输教育。  相似文献   

3.
由福建教育杂志社主办的第三届“我与新课程”征文颁奖大会暨第二届“智慧·互动·成长”全国青年教师教学风采展示活动终于落幕了。这次活动既不是赛课、选秀,也不是为了交流做课技巧,而是旨在与大家一起探讨在常态教学中如何科学地理解数学本质,关注学习本质,把握教学本质,开展真实有效的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4.
认为人的本质是个体与类的对立统一,比把劳动规定为人的本质更为恰当,因为:(一)“本质就是事物的根本性质”的规定并不适合于人;(二)用人的本质是个体与类的对立统一才能全面说明人类的发展;(三)人的两类基本现象就是对立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5.
关于教学本质的各种论说表明教学的本质的研究是充分开放的,并不应该拒斥某一个方向之外的别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因为理论是多元的,是允许各种不同的观点并存的,只要能够自圆其说就行。多元观点的交流互补更有利于对教学的本质的理解。本文由教学的定义推导出一个自己以为是新的关于教学的本质的观点——教学属于人类掌握世界的实践——精神的方式,以此得出“教育的钟摆”的一个解释,推导出教学发展对于教学政策的依赖性,从新的角度论述了教学改革是教育的永恒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诸多人性属性的根本,应当从“关系”来理解人的本质。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论述是从“自由自觉的活动”到“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并不是后者对前者的否定,而是科学的进程,它首先研究人的一般本性,然后再研究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劳动实践是人的本质存在的实在方式。  相似文献   

7.
在教育学领域,“生成”理念是一种崇尚回归生活世界的思维方式,主张教育是通过引导学习来促进人的自我生成的实践活动(即从知识技能的掌握上升到态度、观念和价值观的生成,从知识的习得上升到社会生存实践),使个体走向社会化、成熟化。它打破了预成性思维统治下教育的诸多局限和束缚,还原了教育的本质。[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结合实践探索了基于概念本质的“形成弧度制概念”学习路径,即在“如何用长度度量角的大小”这一关键问题的驱动下,经历“走向等半径”“走向弦长与垂线段长”“走向单位圆”“走向弧长”“走向比值”“回归单位圆”六个阶段,形成弧度制概念。该学习路径凸显了弧度制引入的必要性,突出了弧度制概念的本质。提出以下建议:教材编写可以参考该路径;教师要引领学生经历用长度度量角大小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弧度制引入的必要性、感悟弧度制的本质。  相似文献   

9.
“生成”(Becoruing)的意思是“变成某物”(Coming to be)。“生成”是现代哲学的最强音,也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强烈呼唤。在教育学界,“生成”理念是一种崇尚回归生活世界的思维方式,主张教育是通过引导学习来促进人的自我生成的实践活动(即从知识技能的掌握上升到态度、观念和价值观的生成,从知识的习得上升到社会生存实践),使个体走向社会化、成熟化。它打破了预成性思维统治下教育的诸多局限和束缚,还原了教育的本质。“生成”理念既强调了教育的过程性、发展性,也重视教育的结果性和实效性;既关注主体在适合情境中的发展,也关注客体的干预行为;它对差异的关注甚于对同一的关注,对创造的关注甚于对规律的关注,这对于特殊教育的指导意义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心理的本质应该是“知”(觉知),因为“知”乃是一切心理意识现象的特征品质,且与其是性命悠关的:有“知”则有心理在,“知”一丧失则心理也消失了。但其他各种别的“心理本质”,如理性、自由、反映和意向性等实际都不够心理“本质”的资格,因为还存在着多种非理性、非自由、非反映性和非意向性的心理意识现象,故这些性质不是一切心理现象皆具备的。“知”(觉知)是最基本的心性,常被熟视无睹,但它却是最深奥的概念之一,因而也最适合表征心理的本质。对“知”的长期忘忽已经耽搁了对心理意识的本质把握和深入理解,并造成了许多不当的纷争。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当代学发展中两个概念的简单梳理,提出了对与“学本质”相关问题的看法,并指出“学性”概念对当下学发展的意义,以期学发展在与现实的充分对话中日益走向本身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以高校学理论的教学与研究为切入点,针对学理论学科中存在的“本质主义”的质疑进行了反思。认为只有将“本质”悬置起来,学理论才有可能走出当下“失语”的困境,而真正获得“实践性品格”。  相似文献   

13.
党圣元先生根据拙文《“文本的悬置”:文学理论学科性之反思》,指认笔者是“反本质主义论者”,“本质的悬置”说是“反本质主义论”的首要特征。笔者不认同党圣元先生。“本质的悬置”并不具有反本主义的内涵,其初衷是希望论争的双方能携手为文学理论体系的更新与建构做一些切实可行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我的教学本质观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而产生的新教学,既与传统教学有一定联系,又与它有很大区别。新教学的本质在于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创新精神等方面都得到主动的发展。我们要树立育人为本的教学本质观,故我们既不赞成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本质观,也不同意“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  相似文献   

15.
身体在伊瑞格蕾(Irigaray)的“女人话”(parler-femme/female language),西苏(Cixous)的“女性写作”(ecriture feminine/women's writing)和克里斯蒂娃(Kristeva)的“符号界”(the semiotic)理论当中都占有重要位置。但前两者所强调的女性话语依然是建立在本质主义的女性身体基础上的,因此在颠覆男性-意识/女性-身体这个西方传统二元对立项的同时又无形中使之强化。克里斯蒂娃则摆脱了本质主义的身体,倡导回归母性空间和身体性的符号界。这就取消了原有的二元对立,使女性话语成为男性和女性都可以介入的反男性中心话语和理性主义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6.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观点一直以来就有很多,但是在众多的观点中,我认为只有马克思的看法和表述具有科学的规定性,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并不是只强调人的社会属性。而是应该把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有机统一起来。只有从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中全面地考察和研究人的本质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尤其在当代中国,在强调“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下。对人的本质的研究为我们解决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观点一直以来就有很多,但是在众多的观点中,我认为只有马克思的看法和表述具有科学的规定性,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并不是只强调人的社会属性。而是应该把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有机统一起来。只有从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中全面地考察和研究人的本质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尤其在当代中国,在强调“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下。对人的本质的研究为我们解决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生成式的AI”或“生成式的人工智能”(AIGC)的角度看,需要关注“自然生成”“人工智能生成”“社会生成”或“伦理生成”之间的关联和区分。人工智能具有确定性与生成性,它从一个侧面体现了being与becoming的沟通和统一。从传统意义上的人禽之辨到人机之辨,体现了重要的转换,但二者在本质上都关乎何为人的追问。人工智能所体现的理性具有非原创的意义,人所具有的理性推论能力作为人的本质,则具有原创性。相对于人而言,AI作为一种机器,归根到底还是属于“器”,只具有工具意义,不具有独立的人格,也难以获得伦理主体的地位。此外,人工智能主要表现为人的创造的一种结果,真正的原创意义上的智能只有人才具有。从这一意义上说,只有人才是原始的创造者,把人工智能看作比人更高级的动物,并不合乎事实。人工智能发展可以取代很多人的工作,这在本质上如同在近代工业的发展过程中,机器不断取代手工操作,二者情形相近,原理也一致。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说,这也是人不断地走向人性化的社会、达到真正自由存在形态的一个环节或前提。科技的发展可以使我们对世界的细节、对某些方面越来越深化,但是总体上对世界的把握离不开哲学。另一方面,科学...  相似文献   

19.
在现实的教学当中,有些教师在扎扎实实地“实践”着新课改的理念,在他们的眼里新课标就像一本“圣经”,完全照本宣科、按部就班。笔者认为,新课标理念并不是孤立地存在着的,而是根植于当下的教育教学之中。教师要善于汲取新课标中的精华,形成自己的一种独特的教学见解,而不是被动地让新课标牵着鼻子走,为新课标所累,失落了自我。  相似文献   

20.
教学回归生活日益成为教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但回归生活的生物学教学需要在明确如下问题的前提下,把握其真实本义:(1)中学生物学课程在性质上属于科学课程;(2)回归生活的生物学教学不同于STS教育;(3)正确区分“生活化教学”和“教学生活化”;(4)“回归”的目的不是“降到”而是“升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