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俞彩娣 《物理教师》2009,30(4):49-51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在物理教学中v-t图像既能形象直观地反映物体运动过程,又能充分体现“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因此灵活运用v-t图像,善于用v-t图像来研究和解决物理问题,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内容与措施,也是学生学习物理的有效方法与手段.  相似文献   

2.
谢恩东 《物理教师》2010,31(4):54-55
图像法是高中物理处理问题一种基本方法,利用图像解题直观,物理过程清晰明确.利用物体的运动图像求解运动规律是处理运动学问题的常用方法.提到图像法,我们很容易想到物体运动的v-t图像,而x—t图线却在教学中很少用到.但是合理使用x—t图线,也能帮助我们解决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尤其在多物体、多过程的匀速直线运动中.以下例题重点分析如何利用x—t图线巧妙解决物理中难题.  相似文献   

3.
高中物理与运动相关的题型,一般都离不开对摩擦力的分析,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其大小、方向的求解和判断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1 摩擦力作用下物体相关平衡问题 1)动摩擦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问题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且物体间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这就是静摩擦力作用下的平衡状态.静摩擦力的平衡其大小和方向受到运动趋势的影响,且存在最大静摩擦力的问题.当物体相对于某一物体有相对运动时,就会产生动摩擦力,其大小与正压力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4.
“直线运动中的图象”是运动学的难点,是整个力学的重点,是高考的热点.位移和速度都是时间的函数,因此描述物体运动的规律常用位移-时间图象(x-t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v-t图象).高考要求:掌握x-t、v-t图象的特点并理解其意义;会应用x-t图象和矿£图象解决质点运动的有关问题.下面结合考点,对此类试题进行归纳、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刘丽 《物理教学探讨》2004,22(17):36-37
与往年不同,2004年高考物理科<考试说明>删去了"不要求会用v-t图像去讨论问题",预示出学生掌握v-t图像的必要性.另一方面,相对运动问题因常常综合力学的动量、能量等重点知识,物理过程复杂,高中生普遍感到困难.下面例析用v-t图像求解相对运动.  相似文献   

6.
物理图像能清晰、直观地表示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形象地表达物理过程,正确地反映实验结论,直观地呈现物理规律。图像分析法是一种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好方法,有着广泛的应用。v-t图像是学生进入高中后首先接触到的图像,v-t图像不仅包含与时间、速度、加速度、位移等物理量相关的信息,而且能直观地描述物理过程,清晰地反映出物体的运动规律。因此理解和掌握好v-t图像对学生物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后期的学习非常重要。本文以v-t图像为例进行分析,探讨图像法在中学物理学习中的三类应用。  相似文献   

7.
赵渭东 《学周刊C版》2013,(5):154-155
学生在学习了直线运动的规律之后,已能较熟练地解决单个物体的运动问题:找出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对物体的实际过程进行联系等。而对于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物体的追击和相遇问题,学生对实际问题很难联想,对问题难以抽象处理,不知如何分析,若教师此时能利用速度—时间图像(以下简称v-t图像)帮助学生分析实际物理过程,使运动形象化、具体化,  相似文献   

8.
与往年不同,2004年高考物理科《考试说明》删去了“不要求会用v-t图像去讨论问题”,预示出学生掌握v-t图像的必要性。另一方面,相对运动问题因常常综合力学的动量、能量等重点知识,物理过程复杂,高中生普遍感到困难。下面例析用v-t图像求解相对运动。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将动量内容以选修的形式呈现,从而大大减少了对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的多体问题的解答,而这类问题恰恰最能体现物理思想和方法,该类问题的缺失一方面降低了物理学习的难度,另一方面也制约了物理思维的进一步发展.对这类题目是不是不用动量知识解答就会更难更繁呢?答案是否定的!以"子弹打木块"模型为例,如果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恒力,比"动量+能量"简单的方法是v-t图像法,而比v-t图像法更简明的是相对运动法.  相似文献   

10.
正运动的描述是中学生学习相对运动的难点,笔者发现学生的学习困难主要是由于受到生活经验的影响。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描述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一般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所以学生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总是会以地面作为参照物。笔者认为,要想让学生深刻理解物体运动的相对性,必须要创设真实的情境、切换参照物来描述物体的运动。于是,笔者制作了相对运动演示仪,在教学中  相似文献   

11.
学习摩擦力这一节后,大部分同学感觉较难,难在何处呢?其实主要是物体间运动的相对性未搞清楚.尽管大家都知道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物体的接触面与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遇到物体在一维方向上的相对运动判断还比较清楚,但若遇到较为复杂的二维方向上的问题,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就不清楚了,为了让同学们突破这个难点,结合新的课程教材,设置下面几个题目,以此来强化、加深对摩擦力概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图象法是高中物理解决问题常用的方法之一,在高考的能力中就有“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象进行分析、表达”的要求。物体间的相对运动问题因为涉及牛顿运动定律、动量、能量等多个力学规律,物理过程变得复杂,学生普遍感到困难和容易出错。在v-t图象上画出每个物体的运动图线,来帮  相似文献   

13.
<正>图像法是高中物理中常见的一种解题方法,它具有简洁、直观、运算简单、思路清晰的优点。在许多使用物理公式计算较烦琐的题目中,通过v-t图像可以使问题得到简化,本文通过几个实例对比进行说明。一、关于v-t图像的物理意义(1)v-t图像反映了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意义①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②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加速度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正>物理图像能够形象、直观地反映出诸多物理信息.让学生具备识别物理图像中各种信息的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物理规律、快速解决物理问题.本文主要归纳了常见的几种物理图像的面积在高中物理中的应用.一、应用v-t图像的面积解决物理问题(一) v-t若是指速度—时间图像,图像与时间轴所包围的面积则表示做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位移.若图像在第一象限,则表示位移为正方向;若图像在第四象限,则表示位移的方向为负方向.  相似文献   

15.
<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纵轴表示速度v,横轴表示时间t,画出的图像就是v-t图像。v-t图像反映了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1所示:(1)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大小表示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正>2022年第二次T8联考物理第15题中出现了从相对速度-时间图像角度命制的动力学问题,这种命题角度比较新颖,对相对运动的精确理解或者说变换参考系的方法要求较高.解决这类问题或者说培养这类思维能力的办法可以通过在常规动力学问题的处理中,额外加上相对运动角度的理解方式,并画出相对速度-时间图像(v相对-t)进行题目的求解.在这样的尝试教学下笔者发现,从相对运动的角度进行理解,特别是画出v相对-t图像后,板块模型中的一些重难点问题比如摩擦生热、划痕、板最小长度等依赖于相对运动的问题会变得一目了然.下面就通过两道例题对比一下常规v-t图像法和换参考系下的v相对-t图像法在问题理解和计算上的优劣.不过我们先简单介绍下变化参考系的一些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7.
相对运动在解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秋发 《物理教师》2008,29(5):63-66
我们在研究物体运动时总是要选定一个假定不动的物体,以此来衡量其他物体的运动,这个物体称作参考系.事实上,我们总是在研究相对运动——物体相对参考系的运动,原则上参考系可任意选定,但是,在有些情况下特别是处理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间运动关系时,适当地变换参考系,考查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转换看问题的角度,可使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得到简化,从而方便于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8.
王静 《考试周刊》2014,(82):149-150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在曲线运动中,摩擦力提供向心力是必修二第五章学习的难点。本文就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改变以往口头阐述,用图示的方法解释说明,以解除学习困惑。  相似文献   

19.
两个物体A、B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时,它们之间一定有相对位移,这类问题往往会涉及到A不脱离(或脱离)B时,B的最小长度或A在B上留下的痕迹长度等相关问题。这类问题的求解方法较多,但如果运用v-t图像求解,则可使解题过程更简捷,思路更清晰。  相似文献   

20.
在初中《物理》课本中 ,摩擦力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因为确定某个教学内容是不是物理教学中的重点 ,不能离开学习阶段是初中还是高中这个前提 ,而确定某个内容是不是难点 ,也不能离开学习对象是初中学生还是高中学生这个因素 .要搞清摩擦力的概念 ,首先要知道它的产生条件 ,其次还必须弄清它的方向、大小与物体运动状态的关系 .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有两个 :一是物体间要相互接触 ;二是物体间要有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至于摩擦力的大小问题 ,因情况较为复杂 ,对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