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在教师"赋权增能"、实现角色转换、促进学校持续改进,以及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专业学习共同体"以多重聚合为共享愿景、以相互介入为运作方式、以合作学习为根本动力、以专业支持为有效保障。"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关键在于明确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共同愿景、变"个人英雄主义式的领导"为"联合领导"、形塑教师之间合作学习的共同体文化以及建立规范化的专业学习共同体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2.
教师领导日益成为教师发展与学校变革的核心主题,其与有效教学的关系也日益受到关注。已有研究主要探讨了教师领导的内涵与特点、教师领导与学校组织变革、教师领导的多元角色以及发展策略等方面,综合文献研究、调查研究与行动研究,着力探讨教师领导与有效教学之内在关联的研究尚未发现。教师领导涵盖了教师参与学校事务的影响力、个人在同事中的威信力和对自身教育教学工作的驾驭力等层面。研究表明,教师领导与有效教学存在内在关联,教师领导力的提高能够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为发展教师领导,学校需要积极变革组织,尤其是以分布式领导理念改进学校,拓展教师参与学校决策的深度与广度、积极营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为教师发展赋权增能,提高其专业自主性。  相似文献   

3.
学校组织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课程文化和管理文化的建设。乡村学校课程领导的组织机制不健全现象比较普遍,虽然不少学校对教师课程领导的赋权、增能、承责、协作、分享有一定要求,但多数教师崇拜"行政化的专业权威",校长课程领导仍占主流,难以实施分布式课程领导。教师课程领导的落实需要学校从组织架构、制度规范、团队建设等方面去促进组织文化的自觉。课程改革需要有教师课程领导场域,需要营造协调合作、自由创新、规范共享的组织文化,赋予教师专业领导角色和课程领导职责。  相似文献   

4.
学校课程领导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领导的落脚点,它直接影响着学校课程的发展,决定着新课程的实施和课程改革的成败.在新课程改革和推进过程中,可采取如下措施确保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转变校长的课程领导理念,加强对教师的专业指导和支持;创建学校共同愿景;塑造以对话、支持、合作、共享为特点的开放型学校文化;为教师赋权,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5.
相对传统教师发展的范式,即自上而下的发展模式——校本教师发展强调教师为改革的中心,教师发展应立足于教师工作的环境和脉络之中,以课堂和学校为本位。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则关注教师发展的脉络化,强调通过在学校中建构专业学习共同体,实现教师学习和实践的共享,从而提升教师质素,并实现学校向学习型组织的转变。校本教师发展与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在学校脉络这一平台上实现融合,教师在学校的专业学习共同体之脉络中,借由分享领导、集体学习、共享实践,并最终形成教师发展的学校本位之系统建构。  相似文献   

6.
构建“专业学习共同体”,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业学习共同体有成员平等、共同愿景、合作学习、成果共享等特征。专业学习共同体能够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发挥学校领导的作用,鼓励全校教职员工积极参与体育专业学习共同体,确立共同愿景,营造合作文化的氛围,组建多元运动项群的教师团队,提高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等,是构建体育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合作"、"共享"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教师学习共同体是教师间合作的有效组织,在教师专业发展中起着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意识、丰富教师个体知识、构建教师协作文化的作用。健全学校制度,对教师学习进行考核奖励;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对教师的学习共同体进行专家引领等是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8.
教师发展学校是在原学校建制内,大学和中小学校合作建立的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学习与发展共同体。教师发展学校具有鲜明的人本取向,努力赋权教师,强化人性的因素,关怀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建设植根于实践,实现教学相长是教师发展学校建设的中心。制度建设是教师发展学校的必要保证,也是教师发展学校不同于教师培训的一个重要方面。建设教师发展学校的具体实践可归纳为与理论、与实践、与原有经验以及合作评估的多重对话。  相似文献   

9.
教师"赋权"运动的兴起与美国的学校改革运动与教师专业发展运动密切相关。近年来,教师赋权运动呈现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更加关注如何增强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水平。在这一新的趋势下,教师赋权中的"权力"观也发生了变化:从权力的掌控、权力的运作到权力的共享与权力的内发。这种新的"权利观"更加强调以共享、合作、自主的方式,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让教师真正成为自己。这种新的"权力观"启示着我国教师教育改革、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注重提升教师自身专业能力,唤醒教师进行自下而上教育改革的专业自主意识,以及营造合作共享的专业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0.
"合作"、"共享"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教师学习共同体是教师间合作的有效组织,在教师专业发展中起着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意识、丰富教师个体知识、构建教师协作文化的作用.健全学校制度,对教师学习进行考核奖励;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对教师的学习共同体进行专家引领等是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与情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学校组织文化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文化情境之一,但并不是什么学校组织文化都能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激发教师高层次的需求、体现人本特色的制度设计、发挥教师的群体效能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组织文化的三个特征,而适当赋权、立足校本、提倡反思和对话、构建教师专业共同体则构成了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组织文化的机制。  相似文献   

12.
刘兰英  张洪飞 《福建教育》2009,(7):21-22,64
分布式领导是分布于学校组织中的领导者、追随者和特定情境交互作用网络中的一种领导实践理论。最核心的特征是赋权、分享领导和团队合作,其核心目标是让每个个体在拥有共同愿景和融洽气氛的团体中都能取得成功。也就是说,领导者的角色不再限于个体而是整个教育共同体的成员,包括校长、教师、学生等;领导方式从单向度、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上海地区四所小学的田野调查,考察教师在“赋权增能”政策条件下,如何处理课程改革中所面临的问题,及其所处教师共同体的影响。研究发现:课程改革给教师造成的压力客观上推进了教师发展和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构建;课程改革在赋权增能的同时赋予教师高度问责,造成教师不愿承担赋权,而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以群体分责来支持教师的赋权增能;未来课程改革应当寻求赋权、增能和问责的平衡,并推进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建设,从而支持教师真正成为课程改革的“代理人”。  相似文献   

14.
王艳 《文教资料》2012,(31):140-141
全国第八次的基础课程改革的推行,对于我国中小学中的学校课程领导给予了重点关注。在当前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我国中小学的学校课程领导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校长的课程领导相对不足和教师的课程领导有待加强。作者对此提出了六个建议,即加强校长自身的课程领导,转变领导观念,放权给教师,重建学校为学习型组织,重塑学校文化,形成合作与分享的教学文化;注重发展学校中教师的课程领导,增强教师课程领导的技能,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教师参与学校课程领导提供机会和条件,重视教师在学校课程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教师赋权,使他们具备一定的决策和管理权力,并组建有效的教师团队,实施学校课程的团队领导;转变传统的封闭型学校文化,塑造以对话、支持、合作、共享为特点的开放型的学校专业文化;重视和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师教研和培训活动并增强其实效性:整合和充分利用学校内部资源.积极争取获得学校外部资源和外在支持力量,建立学校与大学等科研机构的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专业学习共同体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一种教师专业发展形式,对于促进学校的文化变革和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具有重要价值。构建专业学习共同体需要校长、教师、学区管理者等相关各方立足于自身的角色和地位,突破发展目标不明、评价标准缺失、资源和制度保障不足、文化多元与文化共享关系失衡,及教师赋权不足、缺乏参与决策的意识和愿望等诸多困境。  相似文献   

16.
组织学中的"边界"概念为分析教研员的桥梁作用提供了理论视角。教研室作为边界组织,面临着"同时满足教育行政机构与教师专业群体的需求"、"保持学校之间的差异与寻找系统变革的共享目标"的两大张力。教研员作为边界工作者,需要成为独立的边界工作者,实现互惠问责;学会管理实践共同体,发展分布式知能;开发边界物,促进教师实践的改变。  相似文献   

17.
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特质体现为分享的决策、分享目标感和关注学生、协作活动及去个体化实践、教职员支持与合作,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具有促进教学改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动学校向学习型组织转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在当前的教育生态中,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通过实施转化型管理、建立U-S合作机制、创造内部激励机制、建设教学技艺库、推进知识管理建构等路径,营造适合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管理环境,撬动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建构,促进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高效合作,实现有效教学技能的共享,形成知识交流的多元形式。  相似文献   

18.
教师专业发展的开放性、网络化、协作化、资源整合化多元化需要农远项目学校重构合作的教师文化,为每一位教师的成长提供机会。本文在分析农远项目学校合作文化亟待重构的背景基础上,提出了TELSC(分别取教师Teacher、专家Expert、领导Leader、学生Student、社区Community英文单词的首字母)多元化学习共同体的建构模式。该文化共同体具有参与者、助学者、学习主题、结构模式、资源模式、发展性评价等方面多元化的特质;在操作策略方面,TELSC多元化学习共同体强调在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信任、规模适度、成员配合合理的原则基础上,通过分步、谨慎授权、明确授权、信任、信息畅达、宽容、适度控制等教师赋权、全员参与策略实现共同体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学校共同体通过参与学校之间的知识传播、吸收、转化和利用,提升办学质量,获得共同进步。义务教育学校共同体通过群体动力形成多元主体共同治理学校公共事务的网络化组织和"战略—团队—知识"三维互动的协同发展路径:战略协同,通过政府引导和牵头学校的引领,塑造义务教育学校共同体的发展愿景和组织运行框架,为知识共享、利用奠定基础;团队协同,通过激励机制建设,促进不同学校管理人员、教师的交流互动,提升参与者的知识吸收能力;知识协同,通过搭建知识协同平台、建立微型课题研究平台、畅通知识转移渠道,实现知识的吸收、转化和利用,促进学校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学校共同体通过参与学校之间的知识传播、吸收、转化和利用,提升办学质量,获得共同进步。义务教育学校共同体通过群体动力形成多元主体共同治理学校公共事务的网络化组织和"战略—团队—知识"三维互动的协同发展路径:战略协同,通过政府引导和牵头学校的引领,塑造义务教育学校共同体的发展愿景和组织运行框架,为知识共享、利用奠定基础;团队协同,通过激励机制建设,促进不同学校管理人员、教师的交流互动,提升参与者的知识吸收能力;知识协同,通过搭建知识协同平台、建立微型课题研究平台、畅通知识转移渠道,实现知识的吸收、转化和利用,促进学校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