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品味父爱     
早就想写父亲,在我的眼中,父亲的情感总是隐藏在铁骨铮然的外表下,不易被察觉。8岁时的一天,我发高烧,家中只有我一个人,持续的高烧使我不支,晕倒了。当我醒来时,身边守着的是一脸焦急的父  相似文献   

2.
人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生活、学习或者活动的,为了表现人物的思想或性格,往往需要通过描写环境来烘托。那么,如何借助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呢?同学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环境描写烘托人物的情绪。人物生存离不开具体的环境,而特定的环境总是能烘托人物伤心、悲  相似文献   

3.
<正>情绪辅导是指在同理心(即站在对方立场、角度思考问题)基础上,仔细察觉、把握、处理人的情绪反应,通过合理有效的规范措施,使人摆脱眼前的情绪状态,进而以稳定的情感投入目前事件处理的一种育人过程。在以往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家长和教师只注意以成人的情感开展的正面引导、教育,却忽视了学生和孩子的一切情绪存在的合理性。久而久  相似文献   

4.
家庭系统排列是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领域一种新的家庭治疗方法。家庭系统中存在隐藏的、不易被人察觉的潜在动力,其背后存在整体原则、序位原则、平衡原则、事实原则和流动原则,当家族中每位成员都恰如其分时,爱就会健康、有效地流动。  相似文献   

5.
音乐之声     
影片生动刻画了主人公热情活泼的形象,其中歌舞构成剧情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本片的摄影也颇具特色。导演和摄影师大胆运用直升飞机拍摄法,先是从高处宏观摇摄全景,然后急剧下降,推至人物的半身特写。这就不仅烘托了人物的内心状态,而且使影片充满了诗情画意。同时,还充分利用光和影的变化来烘托情绪。  相似文献   

6.
在我们的生活中,父爱也许不如母爱耀眼,因为它总是藏在你不易察觉到的地方;父爱也许不如母爱热烈,因为它总是被不动声色所隐藏;父爱也许不如母爱美丽,因为它常常呈现出与生活同样的原色……父爱给你什么样的感受?请以"父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7.
<正>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它不仅可以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还对更深层次的情感表达具有烘托作用。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人物的活动离不开环境,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场所,也是人物情感表达的基础。在写作时巧妙运用环境描写,会让文章内容更加丰富、饱满。  相似文献   

8.
在我们的生活中,父爱也许不如母爱耀眼,因为它总是藏在你不易察觉到的地方;父爱也许不如母爱热烈,因为它总是被不动声色所隐藏;父爱也许不如母爱美丽,因为它常常呈现出与生活同样的原色……父爱给你什么样的感受?请以"父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9.
客笔与蓄势     
烘托 ,“此是借旁形 ,正如烘云托月一般”(蔡元放《水浒后传读法》)。前人曾将“借旁形”的“烘托”归纳为“客笔”和“蓄势”。客笔。纯借客观物象来烘出主体 ,所谓“正面不写写反面 ,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 ,顺知睹影知竿乃妙”(刘熙载《艺概》)就是这个意思。客笔包括以景物烘托人物 ,以人物烘托人物和用环境气氛描写烘托人物情绪、处境等手法。“马上看将军 ,花间看美人。”用景物烘托人物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技法。《陌上桑》中罗敷的形象就是通过景物烘托出的。“青丝为笼系 ,桂枝为笼钩”———清晨 ,她迎着喷薄欲出的朝阳 ,身披霞…  相似文献   

10.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写作文时,如果能用到景物描写,不但能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还能够烘托人物的内心及情感,不直接表现人物,通过侧面烘托是不是效果更好呢?  相似文献   

11.
《有所思》是一首表达男女情爱的诗。这首诗通过典型的行动细节描写和景物的比兴烘托来刻画人物,表现了一位女子在遭到爱情波折前后的复杂情绪,把主人公因爱而思、由爱而怨、因怨生恨的情感以及忠贞、倔强、爱憎强烈的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是一首久传不衰的情诗绝唱。  相似文献   

12.
基于Matlab的信息隐藏课程的仿真实验设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根据信息隐藏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的困难,选用Matlab作为仿真工具,设计了信息隐藏仿真实验,并对实验结果(安全性、不易察觉性和鲁棒性)进行了分析.该仿真实验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增加了学习兴趣,理解了课堂内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自然环境描与是文学创作中非常普遍的一个现象,创作者通过自然环境向读者交代作品主人公生活的地域背景知识。虽然自然环境描写有时也被用来抒发作家或主人公的情感,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它们被认为只是文学创作的一个附属,是用来烘托人物情感的。然而,随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日益遭到破坏,人类越来越多地感受到一种生念危机,  相似文献   

14.
莎士比亚戏剧对《圣经》典故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巧妙运用,有正用、反讽、戏仿和偷换概念等等。这些化用,给其戏剧带来了含蓄隽永的美感效应,极大地烘托了戏剧效果,表现了剧申人物在特定环境氛围下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并使其戏剧语言更加生动形象、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5.
所谓隐含条件,是指题目中含而不露的已知条件,它们常常巧妙地隐藏在题设的背后,不易被人们所察觉.在解有关根式问题的时候,要注意发掘隐含条件,使题设的所有条件明朗化、具体化,以避免发生忽视隐含条件所造成的错误,从而提高解题的正确率.下面以中考题和竞赛题为例加以说明,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日常写作中,我们经常会描写天空,以此烘托其他景物或借景抒情,而大多数同学在描写天空时往往千篇一律,比如写白昼的天空——太阳高高地挂在天上,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小鸟在空中飞翔。写夜晚的天空——晚上,一轮圆月挂在天上,周围的星星一闪一闪的。这样的景物描写,只是简单地交代了常见的景色,没有表现出它们的特点,也无法表达作者的情感,发挥景物描写的作用。生动的景物描写,可以达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目的。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绪。  相似文献   

17.
最先提出气质学说者是公元前四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家希波克拉特,他将人的气质划分为四种类型:胆汁质——表现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容易冲动,心境变化激烈,外倾;多血质——表现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喜欢与人交往,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容易变换,外倾;粘液质——表现为安静,注意力稳定难以转移,能忍耐,内倾;抑郁质——表现孤僻,行动迟缓,情绪体验深刻,善于察觉一般人不易察觉的细节,内倾。儿童表现出来的不同气质与他们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有直接关系。苏联生理学  相似文献   

18.
温庭筠的词华美浓丽,多通过一系列外在物象来烘托人物的情思心绪,给人无限深远自由的想象;韦庄的词则多对人物的情态心理作直接的刻画,真切率直地抒发自己的情感,情深语秀。  相似文献   

19.
兰斯顿.休斯在短篇小说《早秋》中,以对比和烘托的写作手法,揭示了隐藏在简短叙事和平和对话下的强烈情感和多变的心理活动,将内在的情感加以外化,从而艺术地显明和提升了小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   

20.
教师工作有情绪时,往往会无心工作,因此,适时体察教师的情绪是非常必要的。运用情感管理,体察教师情绪,有助于防止职业倦怠。一是鼓励教师适当表达自己的情绪。只有教师表达了情绪,管理者才能察觉。同时,要让教师明白正确表达情绪的方法:情绪的表达不是蛮横地咆哮,无聊地埋怨,而需要用心地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