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而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是校企深度合作的一种重要模式。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有助于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以服务国家与地区战略需求为导向,以创新创业为主导,以科研项目驱动,以订单式培养的校企育人模式是广西财经学院探索的主要模式。以此为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2.
针对机械职业技能人才培养不能满足职业技能人才需求的问题, 提出以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培养核心,通过校企合作、学校与企业导师一起指导学生的模式,创新“校企双主体办学、双导师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创新现代学徒制的教学形式,构建双线交织的课程体系,实行“全程化监控+ 双向介入评价”的教学评价与监督。这种工学交替的现代学徒制教学方法能够较好地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学徒—员工”的无缝对接,是培养“工匠”型人才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根据食品设备自动化专业群的服务域,确定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确立专业群“校企融合五对接”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构“一线五岗,岗证融通”的课程体系。通过与企业的全方位对接,学校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学校为企业输送大批优秀人才,企业为培养学生提供资源和实践就业岗位,从而达到校企共同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正>产教融合视域下推进学校思政教育全面发展,对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落实“三全育人”理念,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思政教育的持续性创新,有利于健全大学生人格,促进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校企协同育人是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对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重要价值,有利于优化人才培养工作,是学校提升青少年素质的核心办法。校企协同育人旨在借助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满足多元主体发展诉求,促进校企在协同育人过程中强化信息共享,以实现资源互补。强化对校企协同的分析,是解决当前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有效办法,可快速提升学习者职业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张跃东 《江苏教育》2023,(26):21-22
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近年来深化产教融合、强化校企协同育人,在专业建设中落实产业、专业、人才、创新“四链融合”育人理念,构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设计“课证融通”课程体系,组建“结构化”教学团队,建设“智慧”教学资源,打造“三合”课堂生态,创新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持续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6.
积极探索高校与行业企业合作育人的新形式,是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校企协同创新、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要举措.湖北省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校企合作联盟超越传统的校校办学联盟、校企科研联盟模式,基于专业建设“校校企”合作联盟,全方位探索校企合作育人的新形式,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7.
校企合作是当代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更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实现校企双方共赢的有效途径。高校加强校企合作,推进产学研结合,把企业的需要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选择是学校发展的方向。在高校旅游人才培养方面,要树立“以教学为基础,以技能培训为推动环节,以科研为发展导向”的大旅游教育观,构建教学-实训-科研一体化的开放式、拓展型旅游人才培养新模式,走高校只有与企业联合之路,实现与经济共同发展,达到教师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汪希  张铠 《科教导刊》2023,(26):14-16
文章分析了校企文化内涵相互融合度不高、学校培养目标与产业需求相互结合度不深、校企师资专家相互融合度不强等问题,提出推进校企合作、工匠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人才培养方面,搭建“三全育人”新平台,实现校企双主体育人;专业建设方面,对接产业发展,推进课程改革;教学组织方面,建立产教研平台,形成“产教研学”融合机制;师资队伍方面,优化产教资源建设,促进校企师资有效协同。  相似文献   

9.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已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之一。校企“双元”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正在火热进行中。从“双元”育人模式的概念、国内外校企“双元”育人的研究现状、校企“双元”育人过程凸显的问题等方面进行阐述,并以长江职业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校企“双元”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为例,阐述如何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置、实践体系构建、育人团队打造、育人成果评价等方面实施校企“双元”育人。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双元”育人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在“政行校企”各方配合下,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0.
校企“双元”育人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有效解决社会人才供需矛盾的必由之路,是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校企“双元”育人存在企业参与校企“双元”育人的内生动力不足以及校企“双元”育人前瞻性不足、权益保障不足、针对性不足的问题,人才培养质量无法适应我国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建议欠发达地区深化高职院校内部改革,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双元”育人的内生动力,提高校企“双元”育人的前瞻性;校企共建嵌入式校企“双元”育人体系,保障校企双方的权益;校企深入实施人才培养全过程,确保校企“双元”育人的高质量。  相似文献   

11.
高职混合所有制改革是要使校企联系更加紧密、实现校企协同育人的有效途径。“引校入企”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可以提升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有效性,两者的结合是职业院校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践创新。通过对“引校入企”模式的内涵解读和实践运行,表明“引校入企”可以实现企业和学校的深度合作共赢,可以实现学生德技兼修的全面培养,可以为职业教育改革提供案例支撑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2.
订单培养模式是典型校企合作的形式之一,网络技术专业订单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可以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体系的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实训基地的建设、面向行业的人才培养、校企“双主体”育人以及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探索,高职院校应积极主动寻求适合自己的订单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曾珍 《成才之路》2024,(10):49-52
为解决校企双主体育人难以真正落地、学校教学内容和企业实际需求脱节、学校职前人才培养和企业职后员工培训的衔接不畅等难题,校企双方应共建产业学院,坚持职前学校教育和职后员工培训共进并举,在学生培养和员工培训过程中互促互动、共享资源。建立“互促互动”的校企运行机制,构建“分层分类”的精准人才培养路径,学校和企业互融共生,双双得以长足发展,可以真正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4.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新型的育人模式,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学校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相关企业需求为起点,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理念入手,建立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参与,共同建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以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为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视觉传达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文章主要阐述了中职旅游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指出“订单”培养是根据学校与企业签订的“人才订单”为导向.校企共同制订并完成人才培养目标.共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这种“订单”,而是涵盖人才培养整个流程的培养安排,是一组广义的“订单”的集合。  相似文献   

16.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是新时期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根本要求。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不仅包括技术操作层面的变革,更重要的是发挥学校文化的育人功能,构建一种文化育人的新模式,以学校文化的变革来带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我校通过构建“花园、学园、乐园”的“三园”学校文化,在学校文化中渗透创新人才培养的价值理念,进而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行为,逐步形成不拘一格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7.
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是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的重要方向,也是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基于校企双主体协同,深化职业教育“三教”改革,破解“三教”改革中纵深不足、落实不力等问题,以校企双主体协同与“三教”改革的逻辑关系、内在机理为切入点,提出转变职教办学理念,树立社会化育人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建“岗课赛证”相融合的综合育人机制;完善师资引育制度,构建校企双主体教师培养机制;创新教材建设模式,建立校企共同开发的教材编写与更新机制;围绕校企双主体育人,构建现代化教学方法等实践路向。  相似文献   

18.
《滁州学院学报》2017,(5):90-93
本文在深层次校企合作背景下,以信息类专业为例,围绕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与质量监控展开研究,从培养主体、培养环境、分层育人及考评等方面,探讨了应用创新型信息类人才培养的模式和质量监控机制,初步形成了"教学-科研-创新-生产"四位一体的校企育人联合体,建立了学校、学生、企业"三赢"培养模式,并通过实践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朱劲松  姚丽霞  胡梅  张华  陆超顺  张娴 《职教通讯》2022,(7):F0003-F0003
“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是推进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着力点。江苏省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作为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过程中,经历了从“校企‘二元合作’初探索到外企校‘三方联动’提质量”逐步完善的探索与实践之路,于2015年基于“职责驱动、体系同构、立体培养”的机制架构设计原则,创新性地提出了建立“三元二区”融创中心平台及融合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20.
随着智能制造引领产业升级成为主流,职业本科院校承担起体现创新与工匠精神的综合素养创新型人才培养这一艰巨任务。制造业转型下职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在层次逻辑上需要转变思维与方向、明确协人才培养层次定位、人才规格和培养模式。鉴于职业本科教育起步较晚,存在着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体制不完善、与产业匹配度不够、创新融合度不高、评价机制缺乏等现实困境,结合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校企协同育人实践案例,提出健全明晰政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共建“四个双向”协同育人模式和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