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21世纪本科培养计划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培养计划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规格要求的总体方案,它直接关系到21世纪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高等学校为了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素质高、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必须做好本科培养计划的制定工作。只有这样,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2.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其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57,自引:0,他引:57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在我国经济建设现代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推动下产生的一种新类型本科教育。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类型 ,必须具备由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过程、培养方式和评价标准构成的教育体系 ,但这种体系远未完成。定位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院校 ,大多是近几年升格的专科学校 ,在应用型本科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上 ,尚处于学习和试验阶段。我们在承担国家“十五”立项课题“21世纪中国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机械类子课题的研究中 ,通过探索与实践 ,初步形成了理念新、有特色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主要…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农学专业建设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农业人才的需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高等学校农业人才培养与农学专业的建设发展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在新时期高等学校农业人才培养与农学专业的建设发展,必须拓宽专业培养目标,改革专业课程体系,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抓住主要环节 强化质量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质量建设,至关重要,必须常抓不懈。多年来特别是扩招以来,我校始终抓住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环节,强化质量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学生英语四、六级通过率保持全国重点大学平均水平,考研录取率逐年增长,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95%以上,并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一、改革培养模式,推进人才培养多样化为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结合和协调发展,我校结合自身实际,对人才培养模式认真进行探索。明确了21世纪初人才素质要求的基本结构和规格  相似文献   

5.
课程体系通过培养目标折射着社会对人才的规格与要求。因而,要研究21世纪初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首先要搞清楚21世纪初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以及适应这些特征要求的面向21世纪初的人才规格模式、人才知识结构和人才能力水平。 一、21世纪初的社会主要特征 21世纪初社会特征体现在许多方面,本文主要是从对课程和人才培养有影响的方面,谈几点主要特征。 (一)经济方面的主要特征 1.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6.
制约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人才培养规格是职业教育服务于经济、社会的重要保证,人才培养规格是多种社会因素综合起作用的结果,要确定一个合理的人才培养规格,就必须了解制约会才培养规格的各种因素,为便于准确地把握制约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的各种因素,我们《21世纪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规划研究》课程组将其作为课题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建立解释结构模型(ISM)来分析各种因素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7.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时代、多元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时代.如何根据21世纪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要求,克服我国传统高师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培养出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摆在高师教育面前的一个艰巨任务和重大课题."高等师专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正是基于21世纪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改革的发展需要,对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结构进行了全面分析,对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定位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管理模式改革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  相似文献   

8.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与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学风建设必须适应社会需要的变化,具有前瞻性,对人才培养的新趋势和思路进行战略把握.  相似文献   

9.
论加强非经管类学生的经济管理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这就要求高校必须立足于社会现实,密切关注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动态,按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调整专业设置、科研方向和人才培养方式.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经济与管理问题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加强非经管类学生经济管理类素质教育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党中央作出了关于经济、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来,高等学校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根据党和国家提出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要求,高等学校与社会各界,与生产企业之间的联系也日益密切。当前各种类型、各种层次通过各种渠道建立的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的不断涌现,正在改变着我国传统和封闭的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正更好地向着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方向发展,同时也使高校科技较好地转向了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轨道,促进了高校教育、科研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教学模式单一,缺少实践性以及规范性等。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怎样建设英语专业,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基本定位就是服务当地经济,培养高级应用型技能人才。为完成培养目标,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应该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创新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12.
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应从办学实际出发,在培养定位上从"广电专门人才"向"大传媒应用型人才"延伸;在培养平台上从"实习基地"向"自主构建"拓展;在培养体系上从"单一性"向"层级性"升级。  相似文献   

13.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人才培养的设计蓝图和实施方案;是实现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首要保障。本文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在研究兄弟院校成功办学经验并结合我校人才培养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明确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规格”,并重构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4.
关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客观要求,地方高校应该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在落实培养目标时要突出应用型本科教学的实践性,依托企业,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同时加快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并提出创业教育应与专业教育相融合。  相似文献   

15.
发展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通过部分优秀高职高专院校升格发展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是一条简捷有效的道路。本文通过分析高职本科与专科在培养目标、人才规格、课程体系的差异,提出对高职院校发展本科层次高职教育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6.
高等职业教育升格为本科后,特别注重培养高层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客观上要求在教学上注重理论与实践技能兼顾的教学方式,文章将以物流管理高职本科为例,分析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的瓶颈,提出建设理实一体化的实验实训室的思路和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7.
转型发展本科院校给思政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思政本科应用型人才是人文性与应用性兼备的具有就业实力的专门人才,应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凯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对思政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进行了有益探索,试图理清培养思路,提出要通过加强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构建科学规范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有效的人才培养保障机制,使思政本科生树立专业自信,增强专业技能素质,真正成为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8.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的重要构成,其在发展中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所以在其可持续发展与特色发展过程中应该有效解决人才培养的选择问题。从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逐渐出现就业领域基层化、就业岗位的非专业化等发展趋势,这些特点为其人才培养的定位提供了重要基础。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切实注重应用研究与技术服务、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等方面的建设来切实推动其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培养的应是技术型或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通过对普通本科和高职人才培养规格的调查与比较分析,以及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情况调查分析,从而确定了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就业面向、主要工作岗位及岗位群、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以便对高职教育准确定位、办出高职特色、增强专业办学实力提供保障,并为进一步开展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改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的具有系统性的培养方式、方法和途径。民办本科高校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和改革重点:一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二是改革要有特色,三是改革要有针对性。完善民办本科高校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应采取的措施包括:一是优化培养方案和改革课程体系,二是强化实践教学和品德培育,三是引进“双师型”教师和加强师德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