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1 毫秒
1.
这篇文章原本应当是由我的学长从维熙或韩少华撰写的.因为,常文艳是位兼耕于教育和文学两块园地的"教师作家",那两位学长不仅知名度高,而且有着类似的经历,又是散文大家,为常文艳的散文集<沁芳集>作序是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2.
忽然收到徐雁学长的短信,惊悉朱天俊老师不幸因病仙逝,顿感怅然若失,心痛不已.回想起种种往事,朱老师的音容笑貌和谆谆教诲不时涌上心头.8月3日下午,我陪同徐学长及其在京实习的两位研究生弟子张思瑶、朱琳前往老师府上吊唁,在遗像前深深地鞠躬致哀.  相似文献   

3.
出版界的一位学长嘱我在本刊《圈外人语》栏上写稿,我满口答应了。一来是长者之命,不好推辞;二来是自己心里也在为让讲点外行话而暗自高兴。后来一想,不好了,圈外人冷眼旁观,爱说风凉话,是不讨  相似文献   

4.
十几年前,一位写小说的学长约我小酌.酒过3杯,老兄话多了:你别看我红,可在编辑眼里,我只是他们门口的石狮子而已.一家杂志到北京来,说是宴请作者,把我也叫去了.  相似文献   

5.
3月9日上午,接师兄李修宇电话,告之学兄赵世良去世的噩耗,一时间不知说什么好,这太突然了,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 我是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50年代末的学生,赵世良是我的学长,那时他在黑龙江省图书馆工作,自然无缘相见.  相似文献   

6.
与<环球经典名曲导读>一见钟情 2004年年底,我是从昔日的学长,当时任环球唱片公司中国首席代表周瑞康先生那里见到了<理查·施特劳斯>,那是第一本英文版环球系列唱片.唱片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那本厚重的说明书,和里面图文并茂的解说,特别引人人胜,也就从那时起我对这个选题一见钟情了.  相似文献   

7.
庄森 《新闻世界》2008,(5):54-54
20世纪初的北京大学令人敬佩,不是因为学术成就,而是因为倡导民主与科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民主与科学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是文科学长陈独秀。而正是蔡元培,慧眼聘陈独秀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由此创造了北京大学辉煌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我手头有一封1984年11月18日胡乔木同志写给萧乾和我的信。这是复印件,原件已捐给清华文库永久保存。说来,胡乔木还是我的清华学长呢。  相似文献   

9.
《文汇读书周报》1996年一二月摘要发表了两章《追忆逝水年华》,现在全书已由北京三联出版,但在出书前一两年,书中提到王浩、周珏良、许国璋、吴景荣、王佐良几位学长,又都随“逝水年华”而去,加入了古人的行列。因此,对健在的师友或他们的子女,我就赶快把书送去,并且加上几句题词,作为纪念。  相似文献   

10.
这里有几张画是批评有些文章的文风的.我既是一些文章的读者,又担任一点编辑工作,因而又算编者,不论是读者和编辑,最怕看那种空洞难懂而又很长的文章.写了文章总要人家看得下去,使人望而生畏,不愿意看,文章也就失掉了作用.但是做编辑的没有办法,只好硬着头皮,看得眼睛发痛.这些画也算是代读者和编辑的呼吁.这几幅画还有毛病,给人一看似乎单纯在反对长文章.这就有片面性,因为有内容的长文章同样受到人们的喜爱.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篇迟发的访问记,当它和《新闻与写作》的读者见面的时候,敬爱的绍棠老师已于1997年3月12日晨不幸病逝,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绍棠学长,你只有61岁啊!你是带着中国乡土文学的一面旗帜走的,你是奉献出了倾尽心血刚刚完成的长篇力作《村妇》后走的。作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和北京市写作学会会长,你的走,给中国文学和写作事业留下了太多的遗憾;给热爱你的作品的千千万万的读者,留下了太重的悲凉……一年前,我刚刚调到《新闻与写作》编辑部工作,绍棠学长曾抱病约我长谈,给了这本刊物很多关注和支持。今年本刊第一期,他的大作《中国人点头才算数》刚发出不久,我们还等着他的新作,然而,他却匆匆离我们而去了…… 欲哭无泪,谨以此文,送敬爱的绍棠学长远行!  相似文献   

12.
当我写这篇文字的时候,产生了一种忐忑不安的感觉。因为无论从年龄、学识还是种种其它原因,由我写这篇东西都是极不合适的。不仅仅因为李仁臣同志是我们的老总(我们大家都习惯称他老李而不叫官衔李总,这应该算是人民日报的一个优良传统吧),也不仅仅因为老李是我复旦的学长(比我高了许多届),更因为他的文字功底与人生经历都比  相似文献   

13.
与陶小爱同处一个大院十多年,见惯了她风尘仆仆的身影,似乎她总是有忙不完的事情,神情似乎也总是蛮凝重。在我与她交往的回忆中好像只有两次她是自然而然的呵呵大笑,那笑声让人明显地感到一种女人的幸福和满足。 1986年下半年,学长带我去她家,这是我第一次认识和知道陶小爱,她及她的丈夫、学长和我,四个对世界认识尚浅的年轻人,海阔天空,天南地北,神吹海侃,不亦乐乎。待到情绪高亢时,学长高深莫测地讲了一些经济方面的理论,记得陶听得很认真,不时地点点头,轮到我,那时毕业出道不久,没什么多的表现,只好根据学校时的爱好背了屠格涅夫《猎人笔记》一篇中的一小段,陶小爱听完了背诵,笑呵呵地鼓了几下掌,如同大姐鼓励小弟弟一般,轮到她那位了,有着诗人一般冲动的先生站起来,捋了捋额前的散发,深吸一口气,诵读起了据说是前一个晚上刚写就的诗作。忽然间,房间里除了诵读声之外,没有任何声音,一切仿佛停下来了一般,学长用手捅捅我,朝陶小爱指指,我一眼望过去,那边的陶小爱只手轻柔地托着下巴,嘴微张,稍歪着头入神地望着先生,过了一阵,诗朗诵完了,先生  相似文献   

14.
四年前岁梢的一次浙江永康之行,得闻当地知名学人、藏书家陈寒川老学长的文名,遂请永康图书馆馆长徐关元先生导行拜谒,竟赴其独乐轩中得一夕欢晤.此行也,获学长所赐赠之处女集<独乐轩集>五十册毛边本编号第二十五册,乃其2001年8月以"莹雪书屋"名义自印五百册者.拜读之下,方知学长不惟善文,亦能诗词者也.  相似文献   

15.
我与晓帆同志相识大约是在1989年年底.那一年,湖北省县市报好新闻的评选活动在仙桃市举行.我作为县市报的顾问,被邀参加了这次评选工作,而负责接待我们的,正是仙桃市报的负责人吴晓帆.在预选优秀稿件的过程中,一篇署名晓筱的杂谈《挨骂·褒扬·考迹》吸引住了我.我为县市报能有这样的言论文章而欣喜,但又料想晓筱可能是笔名,于是便打听作者叫什么名字.有人告诉我,晓筱就是吴晓帆.这似乎让我略感意外,因为作为一个基层党报负责人的文章,竟没有板着面孔说话的架式.结果,这篇文章被评委们评为全省县市报一等奖.这篇文章以《浅层思维方式的隐忧》为题,发表在湖北日报的《大家谈》上,又被评为当年湖北优秀新闻作品二等奖和全国县市报一等奖.从这时起,晓帆同志在我心目中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相似文献   

16.
杭迅 《航空档案》2005,(3):82-84
程宝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1937—1939年抗日战争初期,在重庆沙坪坝中央大学机械特别研究班里,有一位年轻英俊而谦和的学长给我印象颇深,他就是徐舜寿。他20岁毕业于清华大学,22岁毕业于中大研究班,学习成绩一贯优秀。  相似文献   

17.
篮球运动员的架势,一米九的大高个子,人们见赵泽隆一面就能记住他.80年代末,我们在一次燕京大学校友返校节中相识.他是母校新闻系的高班学长,他毕业后,我才进燕大.我1948年在香港大公报实习过几个月,因此,特别高兴结识这位1949年就入大公报的副总编兼新晚报总编辑.以后,年末我们常互寄贺年片.1994年岁尾,我在贺卡中附言:“1995年3月,我访问新、马、泰王国后,归途经香港,希望有机会见面.”  相似文献   

18.
某报登了一篇题为《弱女洗冤记》的报道,揭露了某妇女被丈夫欺凌的事实。报道是以受害者“我”的追述形式展开的,但在追述过程中,不少论断是不恰当的,有的甚至是很错误的。现将其中一段摘抄如下: “他与我结婚后,依然公开同他的妻子同居,我去他妻子的家里堵截他们,他竟一拳把我打翻在地。”从整个文章来看,文章中的“我”是文章中的“他”的合法妻子,而文章中的“妻子”则已经不再是文章中的“他”的妻子.可是在这段文字里,“我”固然是“他”的妻子,但却又同时也称不是  相似文献   

19.
这旬话是从哪儿来的?告诉你吧,读磕牙的文章,就让我想起这句话.不讲其他因素,只讲文字和文章产生的阅读感受.我最怕读两种文章.一类是纯净度高的文章,一类是含沙量大的文章.纯净度高的文章,一般与"精神"和"讲话"相联系.这类文章,每句话都非常正确,每句话都无可非议,但是从头读到尾,在一堆"既要……又要""不仅……还要"之后,感觉十分重要之外,一般不知道到底想说什么.这类文章,一般需要领会"精神实质",这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等到这个过程差不多的时候,又有新的"精神"需要人们放下刚深刻领会到的,去重新领会另一种精神.  相似文献   

20.
伍皓 《出版参考》2010,(8):38-39
我能够跨入新华社的大门,与超人的关心分不开。也可以说,超人是引领我走上新闻道路的领路人。超人是我的老学长,1988年,当我从大巴山区的偏僻农村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第一堂课就是“系史教育”,教师绘声绘色地向我们讲述了超人进藏工作14年,艰苦奋斗终成一代名记者的传奇经历,我被深深地吸引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