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交大的一位教授近日呼吁 ,理科大学生必须加强人文修养 ,而文科大学生必须学点自然科学知识 ,加强文理交融 ,防止出现大学生“有知识没文化”的现象。这位教授举了两个例子。一次 ,他曾在一所名牌大学作关于“武王伐纣”的讲座 ,当场有一个女生站起来问他研究这个有什么用 ;还有一次一名学生在他谈到大学生要学点人文知识的时候 ,反问他 :“现在我要考GRE ,要考托福 ,要打工 ,要做课题 ,要谈女朋友 ,哪里有时间去搞什么文理兼通啊 ?”现实中 ,人们常常以为 ,有知识就是有文化 ,有知识的人都是文化人。然而 ,在我们的周围 ,一些有知识…  相似文献   

2.
一、从“应试性”看“人文性”的失落建国以来,我国选拔人才基本上采取应试方式。由于要应试,教育者不得不在“考试指挥棒”的控制下肢解、标签课文机械抽空、架空教材,形而上学地死搬硬套。于是,语文教育蜕变了,人文教育退居一角,逐渐被人遗忘。二、从“功利性”看“文学性”的失落我国语文教育功能化倾向十分明显以致淹没了应当努力张扬的文学性。一堂语文课讲什么、学什么,不是依据课文的内容与学生的需要而定,而是考什么学什么,不考的再好也置若罔闻。三、从“统一性”看“诗性”的失落目标统一,重难点统一,考试统一……在种种“统一”…  相似文献   

3.
“思政课”教学与人文教育融合的路径及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出,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那么,在“思政课”教学中怎样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在教学中融入人文知识的作用如何?笔者认为,要在现有的大学课程体系中加入足够的人文课程是不大现实的,但在现有的“思政课”教学中融入较多的人文知识,实现“思政课”教学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则是一种可行的选择。“思政课”教学融入人文知识的作…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普遍存在的人文教育滑坡现象,重振大学人文教育,成为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基于对大学教育人文内涵缺失的理性反思,人文素质教育成为大学素质教育的热点。与专才教育重在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不同,人文教育的重心是“做人”教育,帮助大学生精神成人,培养一种理想人格。那么,大学人文教育的目标是什么?也就是说,人文教育最终要使大学生具有怎样的理想人格?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包括哪些精神内涵?这是大学人文教育首先要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试图从历史和现实语境出发,对此做一初步探讨。 一 大学人文教育首先要对…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化概论”课定位与教学视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文化概论”课是进行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要充分发挥该课程的作用,必须进一步明确其性质、功能的定位。笔者认为,“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面向高校各类专业开设的人文类基础核心性课程,应当着眼于文化知识的认知、文化情情的熏陶、文化价值的衡判和文化生活的创造,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该课的人文内涵与人文魅力。  相似文献   

6.
张俊 《教书育人》2005,(1):66-67
针对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普遍存在的人文教育滑坡现象,重振大学人文教育,成为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基于对大学教育人文内涵缺失的理性反思,人文素质教育成为大学素质教育的热点。与专才教育重在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不同,人文教育的重心是“做人”教育,帮助大学生精神成人,培养一种理想人格。那么,大学人文教育的目标是什么?也就是说,人文教育最终要使大学生具有怎样的理想人格?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包括哪些精神内涵?这是大学人文教育首先要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试图从历史和现实语境出发,对此做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浅谈语文新课标下如何构建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大学生伤熊事件,云南大学生马加爵残杀同室学友,这些大学生做出惨无人道的事件令人震惊,令人深思。使人哀叹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低下,从而哀叹中国人文精神教育的丧失。当国人在讨论教育中的人文精神何在时,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的性质界定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是一件令人高兴、振奋的事。“人文性”与我们经常谈到的人文精神是相吻合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为了民族的振兴、历史的传承和提高人文素质,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大学语文”介绍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和杰出的历代作家,成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大学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大学语文”贯穿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应当包括传统人文主义、中和的民族文化心态、追求崇高人格的精神、优良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汉字文化教育。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要掌握客观的、历史辩证的原则,并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进行。  相似文献   

9.
大学教师与人文素养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人文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人文知识的积累与内化的结果。如果不读人文方面的著作,特别是中外古今文化名著,要有人文素养,那是不可能的。一、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其中有一项任务,即“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  相似文献   

10.
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论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不仅要注重专业教育,而且要注重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的教育,使大学生除了应具备本身所学的专业知识以外,还需具有人文知识和人文修养,其主要是指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的修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们对如何进一步搞好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问题的进行了一些调查研究,现就大学生人文知识和人文素养欠缺问题的原因及其对策等方面谈几点看法。一、大学生人文素质欠缺的基本原因大学生人文素质总体上看是欠缺的,究其原因有如下三个方面:第一,从历史发展来看,现代化建设的逐步开展,引起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虽…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充分体现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要求,“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用优秀文化培育大学生”。这一重要论断,对于创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思路和方法,有着重要指导意义,这也深刻启迪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高校德育的一个新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12.
实践科目与文化科目考试作为检验学校办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 ,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科学技术、文化知识 ,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但二者作为不同方式的考试 ,又有着明显区别 :首先 ,出发点不同。文化科目考试在于以考促教、以考促学、以考促研 ;而实践科目考试在于以考促建、以考促配、以考促用。过去由于忽视实践学科教学 ,重理论轻实践 ,理论和实践脱节 ,教师常常是“四个一” (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一本教科书 ) ,教师教的死 ,学生学的死 ,一张试卷定终身 ,考什么 ,教什么 ,学什么 ,高分…  相似文献   

13.
北师大钟敬文教授在一篇关于读书的文章中写道:“读书要使已有知识与所学新知识产生化学变化。”能不能有这种化学变化,关键在读书者本身有没有自主、主动的精神。实施素质教育,最终要实现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是任何外力都代替不了的,必须靠人的自身自主、主动地去追求和完善。要扎实地推进素质教育,最终实现人的发展,培养自主、主动的精神是关键。一、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追求学习的真谛传统的教育观念是“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这就导致教育过程是灌输和模仿,机械重复和延长时间;教育的结果是高分低能。这不能…  相似文献   

14.
论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师范院校的大学生担负着二十一世纪的教育使命 ,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后备军。教育部1998年下发的《关于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 ,肯定了近几年来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尝试 ,表明了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必须加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 ,必须加强高等师范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 ,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这是时代的迫切需要 ,也是振兴民族优秀文化的迫切需要。一、高等师范教育的现状需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人们崇尚“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教育的地位在不断提升 ,…  相似文献   

15.
科学与人文相融则利,相离则弊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今天我很高兴与广东艺术师范学校的师生共同探讨科学与人文的问题。我报告的题目是 :“科学与人文相融则利 ,相离则弊”。也可以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则利 ,相离则弊”。科学在此指的是科学技术 ;人文 ,包括文化和艺术。报告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 :引言 :要培养中国的大学生。第二部分 :人文教育占有基础地位。第三部分 :科学与人文相融则利 ,相离则弊。第四部分 :要把学习、思考、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一、引言 :要培养中国的大学生在中国高等学校开展人文教育之所以比较顺利 ,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 ,国家教委 ,即现在的教育部的高…  相似文献   

16.
加强国学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是当前高等学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教书育人的举措。探讨国学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有利于推动国学教育进入现行高等教育体制;有利于弥补国学教育知识体系的现代阐释的不足;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不仅认识到国学教育具有工具性,而且认识到要把国学知识内化为个人的思想意识、文化创新和行为准则;有...  相似文献   

17.
人文素质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信息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开放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然性和特殊性;开放教育“两个分离”的特征,决定了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必须突出大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教育;开放教育课程开发和内容的多样化、趣味性和延展性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强化审美教育提供了可能;开放教育中技术媒体的重要性决定了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要注重信息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18.
论进一步搞好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 ,不仅要注重专业教育 ,而且要注重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的教育.我们对如何进一步搞好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问题进行了一些调查研究 ,现就大学生人文知识和人文素养的基本情况、产生问题的原因及其对策等方面谈几点看法。一、大学生人文知识和人文修养的基本情况为了比较真实地了解大学生在人文知识和人文修养方面的基本状况 ,我们利用上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机会 ,对2001级工商管理、信息系统和市场营销专业等11个班850多名学生进行了问卷测试并选取1个班级进行了重点统计。测试题目及测试结果是这样的 :(一 )《共产党宣言》、《反杜林论…  相似文献   

19.
高校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之一,是增开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但学生通过选学这些课程,仅是增加了人文知识,真正要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就必须使其所学的人文知识“内化”为其稳定的素质和自觉的行为,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和传授人文知识时,在课程的“实效”和知识的“内化”上下功夫。一是要合理安排与设计课程的架构;二是要以因材施教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三是要正确处理好教学中的知识性与趣味性的关系;四是在考核中应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  相似文献   

20.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提示我们 ,在当前深入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中要特别注重“三提高” ,即 :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 ,提高广大教师的文化素养 ,提高大学自身的文化品位。这是我们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   1 注重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文化素质主要是指文、史、哲、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 ,加强这方面的教育旨在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文化品味和人文素质。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 ,是我国高等教育面向 2 1世纪教学改革的重要思考和探索。多年来 ,我国在高等教育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重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