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言文学习难度较大,如果让学生死记硬背课文和字词含义,学生会觉得很吃力而且学习过程也很枯燥,这就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文言文的信心和兴趣.但如果教师能够通过故事、成语等巧妙导入课文,增加学习文言文的趣味性,那么就能促使学生进入积极、愉悦的学习状态,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当下学生戏说语文学习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的确,文言文历来就是语文教学的老大难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文言字词生僻不易懂,教师唯恐学生不理解,总是“多多益善”地讲;另一方面学生整天听老师在解字释词上打“持久战”,“觉得很没意思”。如此恶性循环,文言文教学自然而然就陷入了两难境地。其实,  相似文献   

3.
中学文言文教学是个难点,多数教师认为难教,学生觉得难学,导致文言文教学一度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因此如何让学生轻松学习文言文并爱上文言文,就是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高中阶段的语文涉及面非常广,诗词歌赋、散文骈文等都有所涉及。其中文言文的内容也很多。由于文言文与现代文有一定的区别,在用词、用意方面较之现代文有更多的含义,阅读起来比较困难,也不容易理解真正的意思,所以,大部分学生觉得文言文很难,很枯燥,对其学习兴趣并不大。在此情况下,高中语文教师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让文言文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喜欢上文言文,有探究的兴趣是本文要探究的问题。期望通过此次探究能给同仁一些教学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
文言文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不仅学生觉得文言文难学,有些教师也觉得文言文难教。针对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现状,采用读的方法进行教学,对学生感悟语言美、理解古人思想以及对古人的正确评价都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21,(50):47-48
作为中国的母语,语文的总分值在中高考中占比较高。其中,文言文的分值在整张语文试卷中所占的分值也举足轻重。因此,学生想要拿到高分的话,必须要将文言文这一部分的内容掌握透彻。但是,学生在文言文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的问题。比如说,可能会觉得文言文比较难懂。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文言文内容教学的过程中,能够采取适当的教学手段与策略。例如,教师可以采取情境式教学的教学策略,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提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极大兴趣,让学生觉得文言文的学习并不是那么的困难,这其中也有一定的乐趣。  相似文献   

7.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占着比较重要的地位。一直以来,学生都觉得文言文很难学,教师也觉得文言文很难教。笔者根据多年来的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一、激发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万事开头难,而兴趣则是开好头的最好法宝。因此,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利用一切好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去营造有趣、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总是保持着较高的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8.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语文的“软肋”,语文教师一直在苦苦探寻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由于年代的推移,语言的演变,生活的变化,信息源的扩展等因素,现在的学生离文言文是“渐行渐远”,虽然老师也花足了心思,但效果却很不理想,很多学生根本没有培养起学习文言文的能力与兴趣,只觉得学习文言文是个苦不堪言的差使。[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现代生活,人们都是用白话文交流,因此面对课本中出现的文言文时就会觉得晦涩难懂,其中对于小学生而言尤为如此。教师在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进行文言文教学时会有很多的困难,解决这些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文言文是教师教学的关键之处。将对此做出一定探讨并给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笔者发现有不少学生不喜欢文言文,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觉得文章难懂。由于文言文与学生目前使用的语言相去甚远,使得他们认为文言文深不可测,从而产生畏惧心理。二是课堂枯燥乏味。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基本上都是教师串讲这种模式,这样的课堂学生自然缺少兴趣。要改变初中生不喜欢文言文的状况,教师就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激趣导入是其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1.激趣导入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初中文言文教学中,背诵是一个重要的要求。这在师生的心目中,是很明确的。但是,对它的处理,往往流于简单化、形式化。教师在布置上说得多,在指导上做得少。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完成背诵任务,提高背诵技能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四方面做起:一、复述大概,解除心理压力大部分文言文篇目都有明确的背诵要求,这在教师学生的心目中是个很醒目的“任务”,教师的提醒强调,更使学生觉得任务之苦,任务之艰。心理负担重了,学习主动性没了,效果自然差了。为此,我在教学文言文时,总是明里降低要求,暗中训练能力,让学生去搁下“背”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钱梦龙在《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中写道:"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1]古典诗词教学在中学课堂中普遍存在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古诗词教学变身为"说文解字"课。许多教师觉得古诗词离学生太遥远,于是照本宣科,逐字逐句把古诗词翻译成白话文,教师辛苦,学生收获甚微。  相似文献   

13.
孙琴 《考试周刊》2010,(4):50-50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许多教师的难题,大多数学生的痛苦。教师备课时花大量时间弄清每个字词,然后在课堂上很费力地逐字逐句讲给学生听,课堂气氛很沉闷。久而久之,学生对文言文学习根本提不起兴趣,而对于课外文言文的理解更是难上加难。  相似文献   

14.
李欢 《孩子天地》2016,(4):273-274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的文言文,这些文言文都是古人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学生学习这些文言文可以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培养自己的感性思维。对于教师来说,如何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效率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文言文与现代语言不同,它的内容非常的复杂,学生学习这些文言文就好像在学习一门新的语言,如果学生不能够及时的掌握一些文言文知识,那么学生就很容易跟不上教师的脚步。本文主要阐述的就是当前文言文教学的现状,探讨出现这一系列情况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从而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5.
纪塬慧 《考试周刊》2013,(54):34-35
目前,学生觉得"学文言文难,难于上青天",文言文教学"少、慢、差、费",课堂氛围沉闷。传统教学方式已严重束缚学生的思维,遏制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因此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成为当下语文教师迫在眉睫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堂很有创意的文言文教学课.上世纪60年代我刚踏上讲台,也尝试过让学生把白话文翻译成文言文,觉得很好玩,结果文化大革命惹来了一身大字报,说我把学生引入死胡同.其实容老师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更熟练、更扎实地掌握已经学过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相似文献   

17.
汪媛 《考试周刊》2012,(55):41-42
在语文学习中,一直有个不好的现象,就是学生不愿意学文言文,认为它枯燥无味,认为它没有现实的使用价值,因而教师教学时很吃力。但是,国家对文言文的学习越来越关注,高中教材的每本必修都会有一到两个单元的文言文,高考中文言文所占的比例也有上升的趋势,教师和学生必须扛着这座大山。  相似文献   

18.
于璞利 《考试周刊》2014,(87):28-28
<正>学习文言文,可丰富学生的文学积累,培养语感和发展思维,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文言文在初中课本中占教材的30%左右,对语文教师来说是一块"心病",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文言文是谈"虎"色变。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导下,文言文到底该如何教学呢?一、摸清学生的文言文基础有些教师对学生已有的文言文基础知识基本情况了解得很不够。比如,学生学过多少篇文言诗文?能够背诵的有多少  相似文献   

19.
由于时代的间隔,加上文化快餐等因素的冲击,学生对文言文普遍缺乏学习兴趣.而为了应试,教师"字字落实,句句清楚",唯恐学生遗漏一词半句,课堂上没有互动,没有激情,学生听教师打"字词持久战","除了背还是背",更是觉得很没意思.如此文言文教学就步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形成了"少、差、慢、费"的现状:少,课堂容量少;差,教学效果差;慢,学生形成积累慢;费,课堂教学费时费力.  相似文献   

20.
对于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内容,不仅学生怕学,部分教师也怕教。学生怕学,那是因为文言文这种语言形式跟现在社会相距甚远,学生在阅读与理解的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文字障碍。而教师怕教,我觉得主要原因也许是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存在着“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