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对语文课教材内容的两点改革意见我1938年到延安之前,曾在旧社会的中学和师范学校教过七年语文课(有时也兼教中外史地)。但当时只是就课文教课,对语文教学未做过认真研究,也没有写过这方面的文章。从1938到1949年,我在陕甘宁边区教育厅期间,一直在编写教材和审阅教材书稿,当时对语文教学写过一些文章,主要是在教材编写方面。那些文章现在手头只有一篇,题目叫《今年儿童节的感想》。在这篇文章中讲了语文教材改革的两个大问题:一个是语文教材中关于政治思想与阶级观点的改革,一个是关于农村儿童沿用城市儿童教材的改革。现在就用一些实例来说明问题。  相似文献   

2.
陈小燕老师的课,让我们清清楚楚地知道了什么叫生态课堂,什么叫"言语实践",什么叫"实事求是"。一、聚焦学习内容认认真真解读教材教什么,怎么教,一直是令语文教师感觉很困惑的问题。其实,每篇课文都是独具特色的"这一个"。因此,作为教师,就要善于发现"这一个"的独特之处,要做到"任凭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选取最鲜明、最典型、最有价值的内容去教。从《画杨桃》一课来看,我认为陈老师较好地解读了教材,为创建活力高效生态课堂奠定了基础。1.选择了最有价值的语文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语文的重要凭借,是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依托。教师应摒弃教教材的思想,树立用教材教的新理念。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例  相似文献   

4.
高初中语文知识的教学如何分工和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语文知识教与不教,教多教少.教什么不教什么的争论一直就没有间断过。于是,左的时候,弄的教材几乎就只剩下语文知识,如1956年向苏联学习时汉语、文学分科的教材;右的时候,语文知识又销声匿迹,如大跃进时候编写的教材;中立的时候,教材里面附录了部分语文知识,如根据新课标编写的教材。但是,关于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必须兼具的思想,现在基本上已经趋于统一。  相似文献   

5.
关于语文教学一直存在争议,语文用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一直没有固定标准,回归语文教材,用教材教语文是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最好体现。用教材教语文,教学生基本语文知识和阅读方法,思考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将语文工具性运用于实际生活中,更好地体会语文的人文性。  相似文献   

6.
杨蕾 《辽宁教育》2011,(9):45-45
一、用教材教语文,以文本为媒介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用教材教语文,是建设高效课堂必不可少的驾驭教材的能力。课文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材处理指的是在准确理解语文教材的基础上选择教学内容、利用教学资源的教材组合过程,它解决的是"教什么"的问题。语文教材处理艺术指的是科学地、动态地、高效地从课文中提炼与组合最佳教学内容的艺术,它解决"教什么最好"的问题。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因此说,处理好教材是上好课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正>叶圣陶先生曾经有一句广大语文教师熟悉的名言:"教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句话道出了语文教学中教材的作用。目前,不同地区的语文教材比较复杂,有人教版、苏教版、粤教版等等,但不管哪一种教材,其实在教学中和作用都是一样的。在此,笔者以人教版语文教材为例,谈一谈如何使用好教材的问题。一、准确把握教材的体例许多教师在使用教材,往往只关注所教课文的相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教三年数学后调入邳州市教师进修学校工作,领导让我教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对于我来说,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很难教,一是我不喜欢语文,二是我没有上过一节小学语文课,三是教学对象是中师函授班、师资班、高研班学生,他们不好教。硬着头皮接下此课,只有多看书、多读杂志、多看录像、多到一线  相似文献   

10.
朱先云 《学子》2013,(1):62-63
语文到底怎么教?用教材教呗。语文教材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之本,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之基。可是,我们有多少教师真正全面地审视过教材?相当一部分教师对教材缺乏最基本的了解。笔者曾对几种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进行过比较,单就数量上来说,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12册教材,课文284篇,古诗(包括练习中的)51首,其他版本课文数量上相差无几。试想,在人生宝贵的童年时期,孩子平均用6天时间才学一篇文章或一首古诗,语文素养怎能得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总有一些教师以为“教书”即教书本(教材),把语文教材作为教学的唯一内容,把理解课文内容作为教学的唯一目标。为了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他们总是把教材肢解得支离破碎,变着法让学生进行所谓的基本功训练。结果学生死记了课文中的一些内容,而语文素养却得不到应有的提高,这是典型的“教教材”。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教材观,明确语文教材的功能与作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一、“教读”——让学生读准、读通、读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  相似文献   

12.
彭昕 《教师》2008,(17):22-23
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编写的小学语文教材提供了大量优美短小精练的文章。可教材本身只是个范例,如何巧妙地运用教材,让教材为我所用,应该成为广大语文教师认真研究和努力践行的方向。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的方式必须也应该是师生互动,是教师用语文教材去教,而不是仅仅教教材。  相似文献   

13.
高培权先生在《语文学习》2006年第10期发表了《“教教材”与“用教材教”辨析》(以下简称《辨析》)一文,文中列举了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三类现象,借此批评“用教材教”这个理念“缺乏科学性,谈不上先进性,实在难以操作,只能使人难识语文教学的本真,陷入表面的虚浮”。由此,他提出了用“走进教材”和“走出教材”来代替“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见解。而钱林波老师认为,高先生对自己所要批评的对象认识得并不全面,甚至存在着不少误解。  相似文献   

14.
沈建军 《教学月刊》2012,(11):28-31
语文教材是教师组织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蓝本,然而实际教学中这个蓝本所发挥的作用有限。如今对语文教材的处理存在三大怪事:教材中有什么就教什么,面面俱到;想怎么教就怎么教,天花乱坠;考什么就教什么,按部就班。这些机械或随意地处理教材的做法,导致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却学得无味。可悲的是,这种现象在语文界早已见怪不怪,成为我国语文课程的痼疾。  相似文献   

15.
野莽 《教学随笔》2013,(Z2):1-3
<正>早些年我写过一篇小说,题目是《我的三个中学老师》,这三个中学老师一个是教语文的,一个是教数学的,一个是教历史的。教语文的老师姓胡,叫胡家新,前年夏天带师母来京看"鸟巢",被我接到家里住下,我还对他提起当年他对语文教学的改革。他教语文的方法有些独特,别的语文老师每上新课模式如下: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语文的重要依据,是开展语文活动的重要依托。新课改下,教师的教材观渐渐地发生了改变: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教师要努力尊重教材,但不做教材的奴隶;教师要善于重组教材、包装教材,要形成“大教材”的意识。然而,这种对教材的“二次开发”并不是随意的增删和重组,而是要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来深度解读教材、宽度拓展教材、薄度回归教材。  相似文献   

17.
教材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却容易被轻视的一个部分,一名语文教师要上好一堂语文课,对语文教材的解读和研究极为重要。目前,中学语文教师处理教材的策略各不相同。在新课程背景下,更加倡导语文教师们要学会用教材去教,而不是简单地去教教材。借助语文教材这个跳板,应当试图达成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终极目标。语文教材可以是个性化的阅读篇目、可以是理解语文知识的例子、也可以成为语文学习的媒介。在教学后更是要积极反思,充分发挥课程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处理语文教材不仅要深入挖掘语文课文的主旨内涵,更是要立足课标、立足学情、立足未来,让教材成为指导教师更有效地教、学生更高效地学的基础性工具。为践行课标中不同维度的要求,语文教师应当学会在教学实际中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教材处理策略。  相似文献   

18.
这一两年来,小学语文教师一直在积极研究三类课文的教学。就高年级来说,三类课文的区别究竟在哪里呢?这就要从通用教材的小学高年级语文课本为什么要安排三类课文谈起。从编写的意图看,高年级课本把课文分成讲读、阅读(也叫半独立阅读)和独立阅读这样三类,主要目的是为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要经历一个由教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材处理指的是在准确理解语文教材的基础上选择教学内容、利用教学资源的教材组合过程,它解决的是“教什么”的问题。语文教材处理艺术指的是科学地、动态地、高效地从课文中提炼与组合最佳教学内容的艺术,它解决“教什么最好”的问题。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因此,我认为处理好教材是上好课的前提。在当前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应该把传统教学理论与新课程理念结合起来,选择最佳的教材处理艺术,以求语文课堂的高效率和较佳效果。  相似文献   

20.
2004年4月,粤教牌普通高中《语文(必修)》1-5册教科书,经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批准在全国课程标准实验区使用。这是百年来南粤教育界破天荒的大事,因为自语文单独设科以来,广东还没有过自己编写、出版并在全国使用的高中语文教材。为什么粤教版语文教材能够独领风骚?主要因为有三大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