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刊中报     
探一堂数学课上 ,我安排学生做练习题(五年制数学第五册练习十)。忽然这样一句悄悄话传入我的耳朵 ,“第12题是星号‘ ’题 ,不用做了。凡是这类题都很难 ,况且也不考。”我随之一震———星号“ ”题真有那么难吗?在习题中 ,星号“ ”题与其它题相比是有一定的难度。但实际上对于所有学生来说 ,星号“ ”题不一定都是难题。如果一道题带上了星号“ ”往往会使学生产生“难”的感觉 ,也容易形成一种“恐惧”心理。学习成绩好一点的学生或许会抽时间做一做 ,而学习差一点的 ,认为前面的题还不太熟练 ,更不用说星号“ ”题了。结果…  相似文献   

2.
关于“难”有两种.一种是为了使学生达到巩固或纯熟而设置的反复练习,类似的习题让学生做上几百几千道.其实,教的内容并不难,而难就难在学生要克服这种单调乏味又无穷无尽的“操练”.这种百题练、千题练的重复劳动不仅增加了学生笔头机械练习的负担,  相似文献   

3.
教师若能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也教给一些学习的方法,教学往往事半功倍。我的体会有三。一、读懂例题———求博更重求精在系统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多做题能提高数学成绩是大家的共识,然而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并没与所做题目的数量成正比,究其原因有多种。如有的喜欢钻牛角尖,整天埋头于难题怪题;有的不按教学进度,教几何时做代数,题到手就做;有的做题没时间观念,慢慢吞吞,考试时紧张起来头脑一片空白……所有这些不良学法,教师给予针对性指导应容易矫正。但大量做题而不见成效的根本原因是“重量而轻质”。好多同学进行习题训…  相似文献   

4.
唐泽光 《广东教育》2002,(10):48-49
通过多年的教学和平时听课,我觉得当前山区小学应用题教学存在下面几重几轻的问题:1.重教法,轻学法教师从备课到上课大都侧重于思考怎样教,即比较专注考虑“怎样讲”,学生才会“听得懂”,对教材例题,习题中有哪些内在的知识迁移因素,如何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积极探索,启发学生自己寻找解题路子,就考虑得较少或不周。结果学生只会“照本画葫芦”地解答“复现题”,而不会解“变式题”或“变叙题”。2.重例题,轻习题有些教师对教材研究不足,钻研不深,对练习题中的“复现题”、“变式题”、“发展题”缺乏认真的区别和有的放矢的…  相似文献   

5.
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第64页有一道习题:指出下表中哪些是真分数,哪些是假分数。再指出哪些假分数等于1,哪些假分数大于1。我在让学生做这道题时,将题目要求稍作改动:观察下表,在真分数的下面注上“.”,在假分数的下面注上“√”,再在等于1的假分数上打上“□”。学生在理解了真分数、假分数的概念后,很快做完了习题。  相似文献   

6.
教材中的例题、习题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载体。教材例题、习题的二度开发充分体现了“用教材教”的课改理念,利于学生发展数学思维。教师要借“题”发挥,适度开发,以“题”链“点”、以“类”串“题”、循“序”变“题”,真正实现对学生的减负提质。  相似文献   

7.
我们经常听到学生反映:“听课时都懂,考试时,不会做。”这种“听课易懂做题难”的现象确实是当前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它直接影响着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我想从“教”和“学”两方面探讨这个问题形成的本质原因。一、从“教”的方面分析学生听课易懂,主要是由于教师下了功夫,把课讲的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教师重视基本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想方设法要把基本知识教好。教师明白,如果学生掌握不好基础知识,就谈不上运用知识去解题。但是学生听懂了课,不一定会做题,这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1、从认识论看,听课与做题是学生认识事物的两个过程。听…  相似文献   

8.
<正>一、关注整体性,让作业设计从“线面”进阶到“立体”1.科学使用教材习题,点燃学生的兴趣点。认真领会每道题的“意图”,教师除了对于教材中习题的理解之外,还要认真翻阅教师教学用书,研读每道题需要学生达到什么程度。如果需要对习题进行“升级”,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学情进行个性化改编,真正实现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理念转变。  相似文献   

9.
中学历史教材习题创新浅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 8 0年代以来 ,我国中学历史教材习题在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也存在一些问题。从心理学角度看 ,科学而有效的习题的主要功能是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 ;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而健康的情感 ;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历史习题在创新上要注意的问题 :习题的难度要体现“最近发展区”的理论 ,习题的编制要注意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境 ,习题的形式要丰富多样 ,要形成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思考题和活动题在内的多层次、多维度、多样化的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一直以来,数学都是我最喜欢的一门课,数学的乐趣在于做题,做题的乐趣在于发现错误,总结错题。周围很多同学都偏爱整理那些复杂的难题,那些要花一页纸才能做完的题。记下了这些难题,就感觉心里好踏实。我对这些“踏实题”着实不感冒。  相似文献   

11.
1研究的起因
  在日常教学中高三教师有一种普遍的感受,就是学生基础题做不扎实,影响中高档题的正确率,即使是优秀学生,做教材题时的错误也常令人意外。代表性例子是2011年江苏高考第18题,该题“题根”是数学选修2-1第37页习题4,变题后作为一道高考中档题命题,是几年里江苏高考解几试题中较简单的一道,然而全省得分率只有45%,满分率小于10%,这显然说明学生没有真正理解教材中例题习题所蕴含的知识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期中考试刚刚落下帷幕,学生就来找我,说:“老师,这次考试数学试卷蛮难的.有些题目,我连题意都没有读懂,我怎么做题……”我说:“你们先说说看是哪些题,我们共同分析读不懂题意的原因,找出问题的症结,然后再寻求怎样才能读懂题意.”  相似文献   

13.
一教师在教学七册“商不变性质”以后,要求学生做课本上“练习十一”的 1、3、4题,而第2题: 根据31200÷2600=12,很快说出下面各题的商。 312÷26 3120÷260 1560÷130 15600÷1300 312000÷26000 156000÷13000却不要求学生练习。课后,笔者与执教老师交谈,问:“第2题为什么要跳过去不要求学生练习呢?”答:“这道题有难度,学生解题有困难,以后再说。”这使我很快地想起平时听课中,也常发现一些教师处理课本中较难习题的一些情况:有的出补充例题,先编制与“难题”大同小异的例题,再作详细讲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试题具有“源自教材,但高于教材;题在书外,但根在书里”的特点,因此,在课堂解题教学活动中,需要时刻立足教材,对课本中有潜质的习题进行变式;例题、习题的变式问题是对教材的合理补充和拓展,也是在学生思维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教学,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开拓解题思路,激活数学思维方法.笔者以课本中的一道习题为例,来谈谈对课本习题变式的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5.
在传统习题教学中,往往是学生做老师讲的模式。“说题”活动是教学双方在精心做题的基础上,阐述对习题解答时所采用的思维方式、解题策略、依据及解题后的感想。“说题”教学与传统习题教学的最大区别在于课堂上的主角是学生,不是老师,变老师的“一言堂”为学生的“群言堂”,凸显科学的“过程与方法”,发动学生全面参与,归纳讲评总体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张骊减轻学生负担与要求学生做足够数量的习题,往往是教学中的一个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一般常用的办法是“精选”适量的课外补充题。但我认为充分发挥教材习题的作用,运用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同样也是解决这一矛盾的一个有效方法。以下试举二例...  相似文献   

17.
洪伟 《教学月刊》2007,(5):59-62
一、现状初中“科学”总复习阶段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情景:教师总有布置、批改不完的习题,学生总有做不完的作业;教师疲于找题讲题,学生劳于做题听讲。“题海战术”是当前初中“科学”总复习中常见的习题训练方式。这种高强度大题量的训练方式使投入与产出很不相称,而且容易形成思维定势,真正实战时,许多学生做题时连题目  相似文献   

18.
统编语文教材课后习题的设置是单元目标落实和课时目标达成的实践转化,是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部分。课后习题中的“选做”内容是统编语文教材的创新,1~6年级课后习题中设置的“选做”内容,指向表达与交流、阅读与鉴赏、梳理与探究等具体的语言实践活动。选做题为弹性作业设计和差异化教学提供了思路,教师应将选做题与课堂教学整合,与课后作业结合,与学生生活融合,从而有效落实语文素养培育。  相似文献   

19.
<正>一线教学老师都知道,书本是最宝贵的教学资源,也会不折不扣地用足书本里的每道题目,笔者就听到一位有经验的老师说过:数学书里的每道习题,我都让学生做过,然后会每道题目批改,错误的要求学生订正,做到题题过关。如此可见,教材中的习题在教师心目中的分量与地位。然而,每道题目都要求学生做过,且题题过关,不说教师工作量大,就学生来说学习负担也太重了。为此,我们老师应该在用足习题的基础上,合理地解构书本每道习题的内在价值,在解构的基  相似文献   

20.
不少学生认为学习数学就是不断地做题、做题,从而陷入“题海战”,题做多了,却不得要领,这就会伤了数学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因此“题海战”不可取,当然,学习数学,做题是不可少的,但是,做题首先应精选题目,注重题目的典型性和针对性,注重题目的新颖性、创新性、应用性和探究性等;而不是一味地钻研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