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高校图书馆"学科分馆-学科馆员组合"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传统图书馆与二级学院资料室并存所存在的诸多弊端,提出“学科分馆—学科馆员组合”模式,即按学科构建集成化、专业化的学科分馆,实行学科馆员服务机制,旨在完善学科馆员制度,开辟更为科学合理的图书馆服务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文章结合华南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图书馆实行的创新服务模式,介绍了"学科分馆--学科馆员"组合服务模式下学科分馆的岗位设置、职责分工及能力要求,指出了目前该服务模式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文章结合华南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图书馆实行的创新服务模式,介绍了“学科分馆——学科馆员”组合服务模式下学科分馆的岗位设置、职责分工及能力要求,指出了目前该服务模式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学科馆员制度是创新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新举措,阐释了高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必要性,探讨了"学科馆员"的工作模式和服务内容、服务手段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文章认为,高校图书馆是高校文献信息资源与信息服务的集散地,必须对高校图书馆学科分馆的信息服务模式进行有效整合,优化学科分馆用户参考咨询工作,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图书馆的用户信息服务能力,从而满足用户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李芳  彭赞 《大众科技》2021,23(10):153-155,144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双一流"大学图书馆提供的学科服务成为图书馆主动对接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枢纽,高校图书馆应转变观念,深入支持学科建设.文章对"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内涵进行了探讨,分析当前高校图书馆在学科服务开展过程中,存在着学科服务制度不健全、服务内容不深入、学科馆员队伍建设不合理等问题.文章提出从建立健全学科服务体制机制、丰富学科服务模式、深化学科服务内容、加强学科馆员队伍建设、制定科学的学科服务评估机制和评估指标体系等途径来提升学科服务的质量与水平.  相似文献   

7.
谈图书馆学科馆员的服务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党校教研人员和学员对其所需信息的要求,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工作便在信息时代的环境下产生了。论文通过对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工作的特点以及学科馆员应具有的相关素质的分析,阐述了做好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工作的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目的在于改变党校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方式,以更好地满足教员和学员对信息资源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唐开 《情报探索》2013,(1):124-126,129
分析了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的现状,以华北科技学院图书馆为例,阐述了图书馆开展学科馆员服务的定位、主要服务内容、服务模式与服务方式以及学科馆员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9.
景晶 《现代情报》2007,27(4):181-183
学科分馆是按照学科分类对文献信息进行收集、整理、研究和开发的新型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建立学科分馆大大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质量,体现了人性化、专业化、科学化的服务模式,成为高校图书馆发展的趋势。本文以华南师大大学城校区图书馆学科分馆为例,阐述了学科分馆的概念、建设、管理、服务特色、优势及建设中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刘金立 《现代情报》2011,31(1):113-116
学科馆员服务既是一种新的服务模式,也是高校图书馆管理上的一种创新。本文对我国八所涉海高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服务模式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涉海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学科馆员在为对口学院或学科进行学科服务时的信息咨询方式、工作模式以及服务内容与国内多数大学图书馆基本相似,但从提供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及专业性来说还是不够理想,迄待提高。  相似文献   

11.
李桂贞 《现代情报》2014,34(3):147-151
为解决泛在知识环境下学科服务的供需矛盾,高校图书馆应开展多元协同学科服务。多元协同学科服务机制包括管理协同、资源协同和技术协同,其具体实现模式有图书馆与学校相关部门、院系之间的协同;学科馆员服务团队成员之间的协同;学科馆员与其他馆员的协同;学科馆员与用户的协同;学科馆员与资源提供商的协同;以及学科服务馆与其他服务馆之间的协同等。  相似文献   

12.
美国著名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国外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模式,对美国10所著名高校图书馆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国外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已将咨询服务、学科网络导航建设、课程网站建设、研究帮助等服务成功地嵌入到用户学科信息获取环境中了,希望这些研究工作能为国内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模式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许芹 《现代情报》2010,30(10):105-108
本文从学科馆员制度、学科信息门户、学科知识库、学科导航、学科知识服务平台等模式对目前全国财经类院校图书馆采用的学科化服务方式进行了调查。大部分学科化服务方式都存在服务不够深入、服务效率低、信息更新慢等问题。应通过重新构建组织架构、创新服务内容、加强信息素养教育、加强学科馆员的交流学习、构建学科知识服务平台等手段提高财经类院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4.
彭亚飞 《现代情报》2012,32(8):78-80,117
调查了国内20所高校图书馆的学科导航(网页)、学科博客、学科馆员服务方式情况,分析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分析用户需求、综合运用各种服务模式、构建专门的学科服务平台、借助Web2.0技术的应用及网站的建设和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5个方面对国内高校图书馆学科导航服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试论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服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念平 《现代情报》2010,30(5):115-117
自1998年清华大学图书馆设立学科馆员制度以来,这项源自美国高校图书馆的深层次信息服务得以推广和普及,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经过10年的实践,许多高校图书馆在具体实施上仍停留于表面,学科馆员的服务效果与设置初衷差异较大,许多学科馆员自己也没有一套规范的、行之有效的服务方法来开展工作,因此,有必要对学科馆员的角色定位、服务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借以推动学科馆员制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对当前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绩效评价研究的基础上,将DEA方法和平衡计分卡理论引入学科馆员服务绩效评价中,结合运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多种方法,构建起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绩效评价的DEA模型。并针对西南大学图书馆的学科馆员的服务绩效评价进行实证研究,找出影响学科馆员服务绩效的差距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学科馆员服务绩效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17.
学科馆员兼任学术秘书制度对学科馆员的自身发展和图书馆建设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学术秘书的任职条件、工作职责以及图书馆现有人员配置上阐述了学科馆员兼任学术秘书的可行性,并对图书馆实施该制度提出若干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周静珍 《现代情报》2009,29(4):107-109
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从营销管理的视角,借鉴先进的营销管理理念——4R理论来探讨学科馆员服务,以期全面提高服务水平,适应新世纪图书馆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9.
王勋荣 《科教文汇》2014,(6):203-204
高校的发展离不开图书馆的支持辅助,一支优秀的馆员队伍是图书馆开展工作的重要前提,如何加大培养馆员的力度,积极创造和完善工作学习环境,为他们的发展创造和提供条件成为图书馆发展的前提。文章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员发展面临的困难以及整个图书馆界目前的困境,并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学科专家:知识经济时代参考咨询服务的新角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学科专家这一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新角色,从探讨其内涵出发,进而对其咨询模式进行了构建--学科专家的选择标准、选择范围、选择方式及学科专家的咨询形式、咨询流程等.引进学科专家参与高校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服务,可缓解馆内人力资源的不足,提高用户的满意度,提升图书馆的形象,使其在外界强大的竞争之下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