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林斤澜档案祖籍——浙江温州出生地——浙江温州百里坊出生日——1923年6月1日逝世日——2009年4月11日原名——林庆澜,曾用名林杰、鲁林杰职业——作家、诗人、评论家生平经历——林斤澜出生在一个温州小镇的教师家庭中,父亲是教员,兄弟姐妹十人,是个多子女的家庭。林斤澜从小学时就开始阅读文学名著,童年的阅读修养和少年的独立生活体验,为他日后走上文学创作道路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他15岁起就离家独立生活。15岁的林斤澜在温州中学初中部毕业后,因抗日战争爆发,离开学校参加抗日宣传工作,不久便转入温台地区的地下斗争。1943年至1945年在四  相似文献   

2.
林斤澜是少数的可以成功横跨十七年文学和新时期文学的老作家,愈到晚年,林斤澜的创作愈是老到。正是由于温州地域文化和方言的进入,令林斤澜上世纪80年代以后的小说创作得以别开生面,《矮凳桥风情》系列小说是林斤澜最具地域特色的作品。正如汪曾祺所概括的那样:和许多人一样,林斤澜在新时期前的文学写作,像是说着别人的话,用别人也用的方法写作。从《矮凳桥风情》开始,他才有了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感情,自己的语言,自己的叙述方式,于是也有了真正的林斤澜小说。  相似文献   

3.
著名作家林斤澜的散文《春风》仅一千来字,但读后能给人多样收获。一提春风,人们想到的多是和煦。于是,有了赞美。人们赞美的就是和煦的春风啊!像这样,再写一篇关于春风的散文,没有新鲜东西,还有谁愿意去看呢?深谙写作之道的林斤澜当然不会老调重弹。那他怎么办?只有标新立异了。他有一双慧眼,看到了人  相似文献   

4.
中新网湖北新闻11月5日电备受文坛关注的第二届林斤澜短篇小说奖于11月3日在温州揭晓,本刊主编、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国家一级作家晓苏获奖,并被授予优秀短篇小说家称号。林斤澜短篇小说奖以已故著名作家、温州籍短篇小说大师林斤澜先生的名字命名,由人民文学杂志社和温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属全国性的短篇小说大奖,两年评选一届,表彰两年内在短篇小说创作上取得突出成就的短篇小说作家。  相似文献   

5.
历来写春风 ,人们似乎总是想到江南 ,风吹草长 ,繁花似锦 ,绿满大地 ;在春风的吹拂下 ,一片盎然的旖旎风光。而林斤澜的《春风》却以其南方人的独特视角和审美观照 ,为我们绘出了一幅壮阔的北国春风图 ,谱写了一曲北国春风的礼赞。作者林斤澜 ,浙江人 ,我国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春雷》、《林斤澜小说选》,文论集《小说说小》,系列短篇小说《矮凳桥记事》等。这篇《春风》则显示出作者驾驭散文的写作功力。首先 ,作者以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结构全篇。文章先抑后扬 ,先写南方人对北京 (北国的代表 )总是起风刮土的春天表示出极大的不…  相似文献   

6.
林斤澜与汪曾祺被称为“文坛双璧”,他们的创作对于现代汉语写作意义重大。林斤澜作品中表现出的冲淡平和之美与幽深孤峭之感,既有对传统文化的借鉴吸收,又是作家受温州方言与北京方言熏染而成的结果,作家在传统与现实的交融中确定出自己的坐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语言风格,开辟了汉语表达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文明的尺度     
梁晓声  陈罡 《教师博览》2013,(11):49-50
上世纪80年代我曾和林斤澜、柳溪两位老作家访法。有一个风雨天,我们所乘的汽车驶在乡间道路上。在我们前面有一辆汽车,从车后窗可以看清,车中显然是一家人,丈夫开车,旁边是妻子,后座是两个小女儿.  相似文献   

8.
含泪忆斤澜     
林斤澜大哥走了。永别之痛,万箭插心,哀伤之情,难以言表。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俩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创作组工作,都还没发表过什么作品。1951年奉派参加“中央土改团”,分赴安徽和湖南参加土改。我们在外地期间,“北京人艺”进行改组,创作组取消了。我先回京,被调到了北京文联。过了些天,我上王府井大街,意外地见斤澜迎面走来。  相似文献   

9.
林斤澜在他的小城小说《矮凳桥风情》中,自觉地表现出对女性的深切关怀,女性与自然同为一体,女性成为了与男性和谐共存的强者,企图构建一种女性与自然、女性与男性的新型和谐关系,展示出作家超前的生态女性主义哲思。  相似文献   

10.
林斤澜在他的“矮凳桥系列小说”中,自觉地表现出对女性的深切关怀。尤其是在《丫头她妈》中,批判了父权制文化将女性“他者化”的现象,表现出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构筑起女性与自然、女性与男性和谐融通的美好图景,展示出作家强烈的生态女性主义哲思。  相似文献   

11.
林斤澜和汪曾祺以不同的美学风格而闻名,然而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来看,他们的小城作品却表现出共同的价值取向:都关注自然和女性的同一性,都批判女性"他者化"的现象,都企图构建一种女性与自然、女性与男性的新型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为了你好     
我非常高兴地收到了著名作家林斤澜先生为“家教话题”写的文章。这篇短文以荧屏所见的儿童形像为切入点,用幽默的笔法描述了家庭教育中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即家长在“为了你好”的口头禅掩盖下,给孩子带来无穷无尽的苦恼。望子成龙的愿望是美好的,但实际效果往往是适得其反的。我们在林斤澜先生的字里行间,听到了一个真诚的忠告:为人父母,应该懂得怎样尊重孩子的意愿。作家的思考是耐人寻味的。欢迎家长朋友们来信谈谈你们的想法。  相似文献   

13.
他和汪曾祺趣味相投,并称"文坛双璧"。他是著名短篇小说家,素有"短篇圣手"之誉。他语言风格独特,认为小说应该在语言上下功夫。2007年9月25日,由北京作协主办的第三届北京文学节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84岁的他获得终身成就奖,授奖词说,他一生致力于小说艺术的探索,在小说语言、小说艺术及理论方面有独到发现与见解,对中国当代白话文创作极具启发意义。他在发表获奖感言时称,获奖是对他创作一生的肯定,他为此感到光荣。这位在写作之路走出一道人生风景的老作家就是:林斤澜。  相似文献   

14.
文明的尺度     
上世纪80年代,我曾和林斤澜、柳溪两位老作家访问法国。一个风雨天,我们所乘的汽车驶在乡间道路上,在我们的前边有一辆汽车,从车后窗可以看清,车中显然是一家人。他们的车轮扬起的尘土,一阵阵落在我们的车前窗上。终于到了一个足以超车的拐弯处,前边的车停住了,那开车的男子下了车,向我们的车走来。  相似文献   

15.
文明的尺度     
梁晓声 《课外阅读》2012,(24):22-23
上世纪80年代我曾和林斤澜、柳溪两位老作家访法。有一个风雨天,我们所乘的汽车驶在乡间道路上。在我们前面有一辆汽车,从车后窗可以看清,车中显然是一家人,丈夫开车,旁边是妻子,后座是两个小女儿。他们的车轮扬起的尘土,一阵阵落在我们的车前窗上。而且,那条曲折的乡间道路没法超车。终于到了一个足以超车的拐弯处,前边的车停住了。开车的丈夫下了车,向我们的车走来,为我们开车的是法国外交部的一名翻译,法国青年。于是他摇下车窗,用法语跟对方说  相似文献   

16.
父亲在北方有许多朋友,每次去北京,最想看望的是林斤澜伯伯。我们父子一起去京的机会不多,在南京聊天,父亲总说下次去北京,带你一起去看你林伯伯。忘不了有一次,父亲真带我去了,我们站在一片高楼前发怔,北京的变化实在太大,转眼之间,新楼房像竹笋似的到处冒出来。一向糊涂的父亲,一下子犹豫起来,就  相似文献   

17.
2002年黑龙江省中考语文阅读第(二)题的对比阅读的B段是摘自林斤澜的散文《春风》。为了帮助同学们整体感知全文的内容和形式,特选此文,并请专家赏析,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笔记小说作为一种文体,源于先秦始于魏晋.它充溢着中华民族丰厚的精神气质,拥有独具个性的小说观念和创作方式.它是短篇小说园地里的一株微纤而又极富生命力的菁英.至于新笔记小说的出现,却是八十年代中期的事情.其首创者是汪曾祺、孙犁、林斤澜等文坛老将,紧随其后的文坛新秀贾大山对该种文体也进行了有成就的尝试.他以《梦庄纪事》为题,连续推出了十数篇,展映出新笔记小说的绰约风姿.  相似文献   

19.
春风(节选) 林斤澜北京人说:“春脖子短”。南方来的人觉着这个“脖子”有名无实,冬天刚过去,夏天就来到眼前了。最激烈的意见是:“哪里会有什么春天,只见起风、起风,成天刮土、刮土,眼睛也睁不开,桌子一天擦一百遍……”  相似文献   

20.
林斤澜说,建国后,沈从文的处境就非常艰难.当年鲁迅就不喜欢沈从文,但鲁迅毕竟是鲁迅,中年时改变了,和美国作家斯诺谈话,点名几个优秀作家时,提到沈从文.茅盾对沈从文的偏见,是文学观念向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