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认知的角度来说,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饰的手段,更是人类认识和表达世界经验的一种普遍的思维方式。隐喻的翻译是源语篇章到目的语篇章的映射。当源语篇章和目的语篇章读者对隐喻具有相同的心理运行机制时,译者可采用映射对等翻译策略。但由于不同语言文化的隐喻具有异质性,当源语隐喻的源域和目标域在目的语中无法找到对应的源域和目标域时,应采用偏移的等效翻译策略和语用等效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认为隐喻的翻译不仅涉及概念的理解,也涉及原文和译文文化意象转换。英文经济语篇中含有许多隐喻表达,从认知语言学翻译观的角度对英文经济语篇中的隐喻翻译进行研究,有利于指导我们来探讨隐喻翻译的原则与方法,从而促进英文经济语篇的翻译。  相似文献   

3.
从概念隐喻理论出发,围绕对等映射、转换喻体、结合喻底和只译喻义四种翻译策略,对《围城》典故性成语英译的认知机制进行探讨,能够帮助我们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研究如何将富有中国特色文化的典故性成语翻译为英语。分析发现,若保留源语隐喻不影响译文读者从来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则采用对等映射;若保留导致译文读者无法实现从来源域到目的域的映射,则要么采用结合喻底以传播中国文化或达到某种文学效果,要么采用转换喻体或只译喻义使译文读者快速理解其意。  相似文献   

4.
姜林依 《现代英语》2023,(21):92-95
文章立足莱克夫和约翰逊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结合夏弗纳关于隐喻的翻译策略,从实体隐喻、结构隐喻和方位隐喻三个方面,对龚景浩的《将进酒》英译本中概念隐喻的认知机制及翻译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了与跨域映射有关的三种翻译策略:转换源语意象目标域为目的语意象目标域,转换源语意象目标域为目的语的对应意象始源域,省略源语意象。研究结果表明,认知语言学为诗歌隐喻的英译提供了新的解释路径,为《将进酒》的英译和欣赏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隐喻在思维和语言表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济语言高度隐喻化的特征使隐喻成为经济语篇极为重要的语言组成部分。本文从隐喻理论的角度对两则经济语篇进行分析,探讨隐喻在经济语篇中的构建功能。结果表明隐喻是一种有效的语篇策略。隐喻的系统性和连贯性赋予了经济语篇在概念层面和语义层面的连贯性。  相似文献   

6.
作为人类基本的认知方式之一,概念隐喻是人们认识和理解抽象概念、进行抽象思维的主要工具。经济语篇中方位隐喻的广泛使用能形象地描述相对抽象的经济运行与发展,帮助人们更深入地理解经济现象和经济运行规律。研究以Lakoff&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为框架,选取经济类主流报刊的经济语篇为语料,分别从语义角度总结出"上、下"方位隐喻的四种结构类型,并进一步将其归纳为十种隐喻映射类型,从物理基础和社会文化基础两方面进行认知解读,探求汉语经济语篇中概念隐喻的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7.
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也是人类认知的重要方式。隐喻独特的跨域映射机制和系统性特征决定了隐喻更是一种语篇策略。通过以奥巴马的就职演说为具体语料,探讨基于认知语言学和语用学隐喻的语篇功能。研究表明,隐喻通过源域向目标域的结构映射可以构建认知框架,使语篇按照特定的主题发展延伸,构成词汇衔接网,保证语篇的连贯性。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5,(79):38-39
概念隐喻是日常生活中的普遍现象,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鉴于以往的概念隐喻研究主要局限在词汇和句子层面,本文从隐喻认知与语篇界面着眼,对概念隐喻的语篇连贯功能进行初步探索。从语篇的层面研究概念隐喻,不但可以揭示概念隐喻的功能,而且可以阐释语篇信息的发展、语篇组织机制和语篇的衔接、连贯性,从而能进一步丰富语篇研究的内容,扩大语篇研究的范围。  相似文献   

9.
政治家通过态度的构建实现沟通和说服的人际意义,而隐喻是重要的表态资源,因此政治语篇中隐喻翻译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从概念隐喻以及评价理论态度系统出发,搭建基于态度的政治隐喻翻译模型。以该模型为基础,提出判定政治隐喻翻译有效性的三种情形:隐喻+态度共同映射、有限映射、映射失效,总结了三种翻译策略:本域映射、换域映射和去域映射,并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本为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
隐喻从最初被人们视作的一种修辞手段,直到现在国内外学者都认识到隐喻是一种基本的人类认知方式。在翻译中,处理好隐喻的翻译可以向目的语读者准确地传递原语中隐喻要表达的语义特征和认知方式。通过回顾隐喻研究及隐喻翻译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和变化以及其在国内的影响进行概述,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出发,将认知语义学下的四种隐喻意义结构为基点,试图提出认知语义结构下的隐喻翻译策略,以期对隐喻翻译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陈明惠 《文教资料》2009,(25):47-49
语篇连贯是基于语篇本身的连贯,是语篇接受者在语篇语言信息的基础上进行认知加工处理的结果.语篇连贯有层级性和创造性,但其解读不具任意性.概念合成理论能分析读者通过隐喻映射和概念整合建构语篇连贯的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认知隐喻研究的逐步发展,隐喻研究逐渐从词句层面跨越到语篇层面。概念隐喻具有概念性、认知性、互动性和系统性。通过类比转移机制、始源域和目标域的互动结果,使语篇在语义和结构上实现衔接和连贯。本文旨在结合概念隐喻研究和语篇分析研究,分析《阿拉比》中概念隐喻是如何组织和构建语篇,从而帮助读者理解主题内涵,提高语篇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3.
文章根据概念隐喻理论、认知翻译假设和隐喻翻译模型,归纳出动物隐喻翻译主要的三种模式:对等映射、归化映射和喻义映射,并用以分析《红楼梦》中的动物隐喻翻译,归纳出四种情况:重合隐喻、平行隐喻、冲突隐喻、空缺隐喻,探讨动物隐喻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4.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人类认知世界和表达思想的普遍方式。中医术语中存在大量概念隐喻现象,正确理解和翻译隐喻,能帮助目标读者更好理解中医内涵。本文从认知角度出发,通过翻译实例,探讨了隐喻的翻译策略,认为有效的译文应当为目标读者所感知。  相似文献   

15.
经济新闻语篇中存在着大量的隐喻表达,这些语言层次的隐喻表达背后隐藏着系统的概念隐喻映射。这些概念隐喻植根于人们的身体经验和社会经验,人们依据熟悉的概念构建抽象概念。英汉经济语篇中主要的几种映射模式有健康隐喻、战争隐喻、婚姻隐喻。这些概念隐喻在英汉语篇中存在着概念映射层面和语言表达层面的差异,受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认知语言学将隐喻提升为人类一种认知方式和推理机制,其概念隐喻认为隐喻是借助已知事物认识体验未知事物的普遍性思维和认知手段。隐喻翻译是一种跨文化认知活动,受到地域、历史、宗教及文化等的影响。它涉及到两种文化共性和差异的理解与把握。在翻译中应以认知的角度分析隐喻产生的心理基础及所含的文化信息,根据源语的隐喻化过程采取异化和归化策略,使译文既能完整准确地传达源语文本信息,又能为目的语读者所接受,从而促进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7.
随着对隐喻研究的不断深入,隐喻不再仅仅被看作是一种修辞手法,而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新事物的一种思维方式,而正确的隐喻翻译手段有助于在译文读者中唤起原文预期的心理联想。文章以金融英语语篇中的隐喻为研究对象,从对等理论出发,探讨如何对原文隐喻喻体进行取舍,方能以最贴切自然的方式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对等的认知体验。  相似文献   

18.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一种人类思维和认知的基本方式,通过映射有助于人类从源域到目标域来认知世界。《围城》中"人是动物"概念隐喻及其翻译的定量和定性分析证明:人类共同的身体经验和英汉两种文化模式的异同决定了有些隐喻可译,有些隐喻不可译,以及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英汉隐喻完全移植的实现是翻译过程中求"同"忽略"异"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经济语篇中存在着大量的专业术语和经济现象,往往令普通读者费解。概念隐喻通过具体、已知的源域来解释抽象、未知的目标域,从而帮助读者理解这些复杂的经济现象。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出发,分析了自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经济学人》杂志关于中国经济文章中概念隐喻的意义产生机制及其功能,旨在帮助普通读者以及二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经济现象,增强经济类语篇的词汇和文本意识。文章从实体隐喻、结构隐喻、方位隐喻三类概念隐喻出发,通过分析可得,三种类型的隐喻在《经济学人》杂志关于中国经济的文章中均有出现,其使用与经济领域活动的复杂性和隐喻的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20.
《邢台学院学报》2015,(1):138-140
以一则英语经济报道为例,探讨了经济语篇中常见的概念隐喻类型及概念隐喻如何构建经济语篇的语篇连贯。单个隐喻的内在系统性为语篇连贯提供了完整的内在结构及语篇信息流向前推进的框架,不同源域或不同目标域隐喻间的共有蕴含实现了隐喻间的语义连贯。通过对所选语篇的分析可知,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概念隐喻是构建经济语篇连贯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