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变革枣核儿———记蓟县城关小学优秀班主任董亚静●周新民热腾腾的西红柿鸡蛋汤和冒着热气的枣馒头,端上了晚饭的餐桌,还有一碟炸小鱼和一盘炒菠菜。丈夫和儿子吃得津津有味,而董亚静吃着吃着,却望着吐出的枣核儿发愣。枣核儿,两头尖,中间大。这枣核儿形象地反映一...  相似文献   

2.
想过做一个神童的母亲 ,绝不想做一个自闭儿的妈妈 ,但我却偏偏成了一个自闭儿的妈妈。当不幸临到的时候 ,我哭 ,甚至于不吃不睡……看着依然可爱的儿子 ,尤其是他那双明亮的大眼睛 ,我不能接受他是一个自闭儿的事实。为此 ,我痛失一段及早干预孩子自闭行为的宝贵时间。我很感谢幼儿园的老师 ,是她们帮助我认识到孩子确实异常 ,同时又是她们鼓励我重新站立起来。我深深地认识到 ,如果我倒下就等于是放弃了孩子。我调整自己的情绪 ,首先接受孩子是一个自闭儿的现实 ,也勇敢地面对这一残酷的事实。我们踏上了一条要让自闭儿康复的艰难征程。由…  相似文献   

3.
枣核的妙用     
邢成同学问:《枣核》中,枣核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枣核》是著名作家萧乾的一篇很有特色的叙事散文。文章叙事朴实,通篇含情,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文中对“枣核”的妙用是文章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正夏天来了,天气越来越热,衣服很有型,发型也要换。齐腰长发、蘑菇头、板寸头统统上阵,"三千烦恼丝"也会给我们带来乐趣。天很热,我的齐刘海儿长到遮住了眼睛,实在受不了了,就把刘海儿打湿,全部梳到了右边,用吹风机吹了下就去上课了。刚进教室,一同学就说:"你这发型就像《神雕侠侣》里边那个吐枣核的……"吐枣核的……是公孙绿萼她娘!  相似文献   

5.
莲儿的表现说明她是一个聪明可爱而又非常诚实的孩子。当莲儿“揭发”妈妈以后,老师可采取如下做法。 1.老师可以问莲儿:“莲儿,你觉得妈妈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莲儿的回答、老师的讲解,不仅可以强化“花儿好看我不摘”的道理,同时,也可以让家长意识到,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为了孩子,家长应以身作则。 2.当莲儿指出了妈妈的错误时,老师可婉转地告诉小朋友,大人  相似文献   

6.
    
滴滴答答的雨儿在枝头荡秋千风儿一吹都“哗哗”地落下雨儿,雨儿走遍世界滋润了多少干涸的角落雨儿过后草地,树枝和花朵像一个个孩子洗了澡的孩子点评:这首小诗写得也很好,第一节里,雨滴儿,在小诗人的笔下,像个爱玩的小朋友在树枝头荡秋千。第二节里,雨儿是一个有爱心的人,走到哪里,就滋润着哪里。第三节里,小诗人没有像前面两节里把雨儿直接拟人化,而是描述了雨儿过后,世界的变化——草地、树枝和花朵都像洗了澡的孩子,是那么美好、纯洁。提问:写诗是需要用敏感的心来触摸这个世界的一草一木的,你会吗?雨@张央乔 @谭旭东~~…  相似文献   

7.
特级教师宁鸿彬板书设计上图为聚焦式《枣核》板书设计。课文内容的中心也是板书的焦点,就是很不起眼的枣核。文章内容的发展脉络就是开头设置悬念,一位美籍华人托人捎枣核而用法蹊跷;接着再次设置悬念,写了枣核的秘而不宣;最后点明中心,解释捎枣核实为种枣核,表明...  相似文献   

8.
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不少学生在作文时往往是枣核儿解板——没有几句(锯),写出来的文章干巴巴的,可读性太差。为此,我特别注重教给学生如何让人物血肉丰满起来,让事件充实起来,让景物生动形象起来的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9.
    
儿时的某个午后.伙伴们聚集在房后的空地上。小朋友们总是喜欢玩丢手绢的游戏,且乐此不疲。大伙儿一个拽着一个,手拉手儿围成了一个圆圆的圈.一个孩子绕着圈儿跑,随时不露声色地将那枚系成团的手绢丢到某个小朋友的身后。  相似文献   

10.
有个家长说:现在的孩子难教得很,整个儿像阶级斗争,我们松一松,孩子就会变着戏法闹革命。晚上孩子写作业,他坐在旁边当看守,整个儿一个警察,他去拿报纸走开几分钟,孩子便有几分钟不做作业。这种经历我们做家长的是太有感受了,还有个家长半开玩笑地对我说,我的孩子把毛主席的游击战术运用得炉火纯青:"我进他退,我疲他  相似文献   

11.
萧乾的《枣核》写的是一个美籍华人朋友跟自己要几颗故乡的枣核试种以寄托思乡之情的故事,借此表现中华民族深厚的民族意识和丰富的民族情感.文章中的枣核是一条贯穿全篇的叙事线索,更是一条凝聚乡情的感情线索.它一线穿珠,使文章结构精巧,使得海外华人的思乡感情更见醇厚和凝重.然而教学参考书上却没有更具说服力的资料显示小小枣核如何能承载起如此厚重的民族感情.这不由引起了我的沉思.  相似文献   

12.
《枣核》是一篇精读课文,所在的单元专题是“中华儿女”,单元的人文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课文以枣核为线索,描述了一位美籍华人要几颗故乡的枣核试种,以寄托思乡爱国之情的故事,反映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深厚民族意识和怀乡恋国情结的民族。以小见大、托物言情是课文的主  相似文献   

13.
森然 《小学生》2008,(5):17
从前,有只狮子,名字叫做“糟糕”,因为,他懒得够呛,从来也不肯洗澡。 他头上的鬃毛,像蓬麻线乱糟糟,不用等他走近,你就能闻到臭臭的味道。有一只小松鼠,在树上吃着甜枣,一不小心,枣核儿掉进狮子的鬃毛。  相似文献   

14.
乡愁是人类溯源追根的一种文化现象,是游子思乡时精心构筑的心灵圣地。无论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怅惘,还是“人言落日是天涯,望尽天涯不见家”的无奈,乡愁,从遥远的过往一路流淌,吟唱千年,成为漂泊者永恒的精神家园和文化记忆的版图。萧乾的《枣核》,是当代乡愁系列中的经典之一,文章设悬精妙,情节生动[1];语真情深,天机自流[2];以枣核为线索,索枣核--见枣核--话枣核--议枣核[3];以小见大,小小的枣核寄托了一位远离祖国近半个世纪的美籍华人思恋故土的民族深情[4]。  相似文献   

15.
钓鱼的学问     
两个城里的孩子到一个农民家中做客。农家孩子邀请新伙伴去池塘垂钓。在池塘边,只见农家孩子不停地收线,扔线,鱼也一条接一条上钩,而两个城里孩子的浮漂儿却一动也不动。农家孩子觉得很奇怪,就问:"你们  相似文献   

16.
甲和乙是两个爱画画儿的孩子。甲的妈妈给孩子一沓纸、一捆笔,还有一面墙,并告诉他:你的每张画都要贴在墙上,给所有来我们家的客人看。乙的妈妈给孩子一沓纸、一捆笔,还有一个纸  相似文献   

17.
前几天去好朋友倩儿家串门,见脾气火爆的倩儿正在那里电闪雷鸣般地教训她4岁的女儿,她女儿在她的训斥下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得正伤心。将倩儿劝开,帮小宝贝擦干眼泪后,我问倩儿,因为什么事要这么训孩子。我不问不要紧,一问,倩儿的脾气又上来了:"别人家孩子是越长越聪明,我们家孩子是越长  相似文献   

18.
×××同学问:本文以“枣核”为题,小小枣核作用大。你能具体说说“枣核”在这篇文章中的作用吗?小小枣核无论表现作品的主题还是安排作品的结构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一,小小枣核表现了深刻重大的主题。思乡之情这个主题,有些作者是通过气势磅礴的重大事件来表现的。本文作者却另辟蹊径,通过几枚小小的枣核去表现。一位美籍华人,是“我”的旧时同窗,去国离乡日久,如今已是风烛残年,得知“我”即将访美,于是万里飞鸿,再三托“我”访美时带去几枚枣核,试种一下,以慰乡思。他到车站迎接  相似文献   

19.
东东的名字     
起名字时要破除迷信“臭蛋儿”一类的名字在农村很普遍。有人认为,孩子越金贵,越要给孩子起个贱名,有贱名的孩子好养活,这叫“贱名贵养”。所以,不少男孩儿的名字就叫狗剩儿、狗臭儿、臭蛋儿什么的,还有的给男孩儿起个女孩儿的名字,也是认为女孩儿命贱,这样一来就好把男孩儿养成人。  相似文献   

20.
<正>叙事文是初中生比较熟悉的一种文体,也是写得最多的一种文体,但是好多学生还仅仅停留在写清楚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层面上。一篇文章要想出类拔萃,胜人一筹,立意上必须新颖、独特、深刻,而叙事文立意的升华往往是在对结尾的处理。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叙事文写作结尾处如何提升主旨做了几点归纳。一、在抒情议论中升华大凡优秀的作品,往往能先从一个小的切入点来记叙事件、刻画人物。并在文章结尾处发表感悟,提升主题。萧乾的《枣核》叙写一位海外华人索枣核、得枣核、话枣核的过程,所写事情简单而又细小,但文章的结尾议论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