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功夫"或"武术"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传播的一张闪亮的名片,武术影视作为世界影视的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向世界展示了东方独特的技击术和技击文化,同时也在传播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思想。本文通过对武术影视和电视以及相关武术娱乐节目承载的文化元素进行宏观的分析,对武术影视和电视传媒的价值取向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传播中国传统武术文化。  相似文献   

2.
21世界是一个全球范围的跨文化传播时代,"提高文化软实力"也被随之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起步于1958年的中国纪录片作为影视媒介的重要产品,经历了长期的低谷后重登时代舞台,逐渐显示出了在国际传播中能量巨大的优势。纪录片文化也成为构建国家形象的软实力文化中,最具竞争力和市场前景的传播载体。  相似文献   

3.
孟建 《现代传播》2001,(1):23-31
加入WTO,中国的市场将进一步开放,影视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这一机遇与挑战中,中国面临着的决不只是影视工业经济形态的巨大冲击,在文化领域,也将面临着"文化帝国主义"的巨大冲击.这一问题,不论从经济形态,还是从文化形态,都需要我们极其关注.本文对存在于世界影视中的"文化帝国主义",特别是美国影视的"文化帝国主义"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分析.本文认为,美国影视的"文化帝国主义"在文化形态上集中地体现一、对影视本性认识的根本性偏差,导致了美国影视的唯经济主宰;二、对高科技变成人类图腾的迷狂,导致了美国影视堕入滥用技巧的误区;三、对悠久历史文化的嫉妒,导致了美国影视呈现出极度的扩张欲望.针对愈演愈烈的美国影视"文化帝国主义"全球化,本文不但论述了法国率先提出的"文化反弹"理论,而且就"文化反弹"理论在影视界的影响,特别是对中国影视界的影响,进行了对策性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中国应当在三个层面上来确立自己的影视文化战略在影视文化观念形态上,我们一方面要看到"文化帝国主义"侵略的一面,也要充分认识到21世纪信息社会"世界文明"地图显示出来的文化沟通大趋势;在影视机制运作层面上,要尽快建立与世界影视工业接轨的市场运行体制;在影视的具体操作层面上,要在市场研究、影片创作、影片制作、影片发行的所有营运环节中,体现出中国影视产业体系的国际化特点.  相似文献   

4.
在视觉文化时代,人们似乎越来越迷恋电视、电影等媒介所营造出来的图像世界。文学作品也在商业大潮的裹挟下,与影视产业紧密地捆绑在一起。既有格局之变,也深刻影响到人们对文学作品的接受方式,形成了由意象到形象的"图像转向"。中文师范生要对这些文化趋势保持敏锐的触角,从汉语言文学专业出发,适应影视资源介入阅读教学的可能,培养基于媒介素养的文学作品改编剧鉴赏能力,更好地服务于教育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艺术不断发展,呈现出了新的文化指向:政治意识形态导向与大众娱乐调和,个性化创造与文化工业结合,本土文化凸显。阐释新的精神内涵和价值指向,对调整当代中国影视的生产机制及面对世界的叙事方式,促进当代文化的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尤达 《传媒观察》2023,(2):104-112
网络时代,土耳其影视行业通过跨国改编剧集再海外输出,使土耳其在剧集出口方面跻身世界第二,成为影视传播全球化时代秩序重构的重要力量。有鉴于土耳其独特的生产方式与传播机制,本文从这两个维度建立研究路径,立足“格式改编”理论梳理发展脉络,沿着“文化接近”理论研究实现路径,借助“文化中介”概念分析生成逻辑。最终,以“文化同质”的全球变化趋势探讨意义生成,重点关注土耳其凭借跨国改编提升剧集海外传播力这一策略对中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论组建广播影视集团的客观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在新的一千年 ,地球将显得越来越小 ,资源将显得越来越少 ,竞争将变得越来越激烈 ,发展将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共同话题。在这样的形势下 ,怎样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广播影视事业 ?我认为 ,要站在战略的高度研究实力问题。这种实力 ,是生产高质量广播影视产品的实力 ,是占领世界文化信息市场的实力 ,是具有产业发展后劲的实力。形成这种实力的重要途径 ,就是集团化发展。组建广播影视集团 ,不是我们的主观想像 ,而是我们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环境的客观要求。一、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要求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8.
江锦年 《新闻前哨》2022,(21):61-62
数字经济时代,移动游戏已经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移动游戏横跨多个文化领域,融合了文学、绘画、音乐、影视等诸多文化艺术形式的特点,从而具备强大的文化承载能力。移动游戏输出已然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径之一,有利于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也给予数字时代中国文化“走出去”重大启示。  相似文献   

9.
影视媒体是受众广为喜爱的视听传播载体。影视传媒以电视或者电影为主渠道,将文学、绘画、音乐、表演、舞蹈等丰富艺术形式用图片、声音、视频的方式呈现出来。当代中国,新生活的画卷正在新时代中徐徐展开,生逢伟大的时代,影视媒体应自觉运用艺术的手段向人类精神世界最深处开掘,从艺术维度上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拓宽精神空间,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方面担负起更为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影视传媒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现状做出分析,提出看法,希望能为影视传媒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贡献可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由于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在新的一千年,地球将显得越来越小,资源将显得越来越少,竞争将变得越来越激烈,发展将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共同话题。在这样的形势下,怎样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广播影视事业?我认为,要站在战略的高度研究实力问题。这种实力,是生产高质量广播影视产品的实力,是占领世界文化信息市场的实力,是具有产业发展后劲的实力。形成这种实力的重要途径,就是集团化发展。组建广播影视集团,不是我们的主观想象,而是我们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环境的客观要求。这种客观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市场经济体制逐…  相似文献   

11.
吴曼芳  符祎明 《传媒》2023,(22):62-65
推进建设中国特色北京“影视之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电影强国建设的强心铸魂工程,须在新时代新征程阶段对中国特色的内涵进行深化理解,在系统观念下锚定北京“影视之都”的四个独特定位,分析和应对其建设工作将遇到的挑战,思考并设计其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2.
张瑞琦 《今传媒》2016,(9):55-56
近年来中国IP热潮是中国影视商业创作模式趋于成熟的一个表现,是属于年轻大众的流行娱乐文化成为主流文化走向的标志。在这个大众消费的时代里,影视剧代表着大众文化,而大众并不是盲目追随着精英文化,他们也在创造自己的文化,这带给影视产业前所未有的颠覆。“IP”热是把双刃剑,享受“IP”热带来收益的同时自然面临各种问题,做到“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平衡是影视业有利进展的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13.
本文系“电视艺术理论名家系列访谈”之十。路海波先生在考察中国影视教育发展历史进程的基础上,既客观地分析了影视艺术教育扩招所引发的一些问题,又阐发了影视艺术教育在艺术教育、公众素质、文化建设等层面的多重意义;着重论述了中国影视艺术教育中技能本体与素质本体的互文关系,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形态的角度,表述了他对于中国影视艺术教育思维创新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4.
中国影视文化创意产业的三大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纵观世界电影、电视的发展历程,不同时期对影视的认知、解读和观念都体现着特定时代的内涵与特征.早期的影视被视为娱乐,后来又被视为艺术,再后来更被视为文化工业,当今影视则已经成为一种集艺术、商业、文化等综合元素与功能于一体的影视文化创意产业.  相似文献   

15.
著名教育家、历史学家柳诒徵云:"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即使自今以后,吾国国民同化于世界各国之新文化,然过去时代与孔子之关系,要为历史上不可磨灭之事实。"此番评述道出了孔子对中国文化的巨大贡献及其  相似文献   

16.
影视传播与文化贸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骏伟 《现代传播》2006,(2):143-144
一、文化传播的不平衡与中国影视贸易的逆差现状文化贸易是世界各国间为提高文化生活水平在文化产品和服务方面的互通有无,是精神财富的传播,是人类文化的共享。在过去20多年中,文化贸易额呈几何级数增长。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1980至1998年,印刷品、文学作品、音乐、视觉艺术、摄影、广播、电视、游戏及体育用品的年贸易额从950亿美元激增至3880亿美元。这个数字还不包括90年代多媒体、视听艺术、软件和其他版权产品的贸易。①由于影视传播速度快,传播量大,覆盖面广,影视文化贸易更是国际贸易和文化传播的重镇。从世界影视贸易市场上…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是令影视人心潮澎湃的时代:电影院线快速扩展,电视网络覆盖增强,影视人才需求倍增,影视院系遍地开花,影视作品收益可观,电影和电视步入产业化发展阶段,伴随着消费社会成长起来的影视艺术成为引领大众文化消费的排头兵之一,在生活工作中散发着巨大的影响力.纵观近些年中国电影电视的种种现象,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影视景观呈现出文化精神的商业化嬗变、芦肃命题的世俗化解构、艺术品质的娱乐化转向等特征.  相似文献   

18.
《中国广播》2006,(8):65-65
据中国广播影视报报道7月2日,由安徽人民广播电台编辑制作的英语专题节目《中国安徽之声》,在美国多元文化传媒集团旗下的华盛顿多元文化电台(WZHF)和马里兰多元文化电台(WFBR)同时播出。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媒科技》2014,(13):12-12
<正>7月23日,由《中国广播影视》杂志社主办的"时代之声——2014全国广播业综合实力大型调研成果发布会"在京召开,近百位来自全国各省市的广播媒体同仁参加了发布会。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社长、《中国广播影视》杂志社社长王卫平介绍,本届调研集中关注全国广播业从内容生产、频率节目管理、广告运营到团队建设等方面,全面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以来,随着电影、电视成为影响社会生活的"媒介",中国也步入了视觉文化时代.于是,影视文化和社会文化具有了事实上的同构性:影视文化参与绘制"文化地形图",社会文化也以影视为舞台展现其"绮丽诡异".具体而言,新时期影视文化呈现出了哪些变化?戴什么眼镜才能望穿这些迷障?当前的影视批评缺少了什么?以上便是陈旭光在《影像当代中国:艺术批评与文化研究》一书中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