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立军 《辅导员》2014,(9):9-11
正一、探究学校德育的核心内涵学校德育内容庞杂,德育工作者首先要理清诸多德育内容之间的关联。道德是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学校德育的核心内容。道德包括文明礼仪、集体主义、纪律和法制教育等。文明礼仪是人与人相互尊重的行为规范,集体主义是如何处理个人与集体关系的行为规范……如果这些关系处理不好,会导致人的  相似文献   

2.
德育建设是我国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常抓不懈的一项宏伟工程,它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不可忽视的精神力量和价值观导向。但是,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是一种“人际教育”,强调的是如何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忽略了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包括人与其他生命体的关系的教育内容。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树立生态道德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共识。生态道德教育为传统道德教育增添了新的内容。本文就增强生态道德观的现实性做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德育主要是围绕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组织其教学内容,忽略了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及生态的关系,面对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此起彼伏的环境问题,高校生态道德教育这种新型的德育活动的提出,弥补了大学德育内容的空缺,同时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4.
德育建设是我国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常抓不懈的一项宏伟工程,它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不可忽视的精神力量和价值观导向。但是,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是一种“人际教育”,强调的是如何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忽略了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包括人与其他生命体的关系的教育内容。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树立生态道德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共识。生态道德教育为传统道德教育增添了新的内容。本文就增强生态道德观的现实性做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5.
社会的转型势必影响到青年学生道德的形成和发展,如何增强学校德育的实效性是摆在学校德育工作者面前急待解决的问题。首先,要在教育中指导学生处理好三种关系。一、指导学生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二、指导学生处理好理想价值和功利价值的矛盾冲突。三、指导学生处理好社会道德现状和自身道德修养目标的关系。如何处理好这三种关系,增强新时期青年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效,主要应从四方面入手。一、德育目标层次化。二、德育主体自律化。三:德育内容现代化。四:德育活动社会化。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如何处理好与“以人为本”密切相关的人际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关系、人类社会关系以及人自身身心和谐发展关系入手,浅谈创建和谐社会需要处理的五大关系.  相似文献   

7.
学校德育的顶层设计有三个价值取向:从学科特性来看,德育要符合学科自身的本性;从学校教育来看,德育要融于整体办学理念之中;从社会发展来看,德育要符合现代社会对德育的要求。与其他学科相比较,我国德育内容显得比较庞杂,许多德育活动还是在课堂之外开展,德育里面个性化、创造性的空间非常大。但是,为了提高学校德育的科学性,本文提出,学校德育在施展"自选动作"的时候需要有个顶层设计,而顶层设计需要在三个方面加以思考:一是要处理好德育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二是要处理好德育与整个教育之间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三是要处理好传统做法与现代走向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学校德育长期以来只把培养学生形成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思想和品质当作目标,而忽视了培养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生态道德品质。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国家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学校德育面临新的课题。学校必须重视生态德育价值,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生态智慧、生态意识和生态能力,培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9.
社会的转型势必影响到青年学生道德的形成和发展.如何增强学校德育的实效性是摆在学校德育工作者面前急待解决的问题。首先,要在教育中指导学生处理好三种关系。一、指导学生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二、指导学生处理好理想价值和功利价值的矛盾冲突。三、指导学生处理好社会道德现状和自身道德修养目标的关系。如何处理好这三种关系,增强新时期青年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效,主要应从四方面入手。一、德育目标层次化。二、德育主体自律化。三:德育内容现代化。四:德育活动社会化。  相似文献   

10.
学校德育长期以来只把培养学生形成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思想和品质当作目标,而忽视了培养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生态道德品质.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国家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学校德育面临新的课题.学校必须重视生态德育价值,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生态智慧、生态意识和生态能力,培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1.
冯友兰先生的"天地境界"说包含着丰富的环境伦理意蕴。人不仅应对社会承担责任,而且也应对宁宙自然承担责任;人类不应一味地征服自然,而应该顺应自然。从冯先生天地境界说的角度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对我们体悟人生境界及人生意义是一重要的指导和参照。  相似文献   

12.
魏明  郝理想 《考试周刊》2009,(24):154-155
共生是人类之间、自然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形成的一种相互依存、和谐、统一的命运关系,而道德作为一种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决定了二者之间的密切联系。本文从日常生活、学生管理和师生关系三个层面,借助共生理念寻求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削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加强环境保护教育也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传统道德观只关注人的利益,人的权利,学校德育的内容也主要是围绕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来组织的。根据有关的资料调查分析,目前的小学生对环保意识的参与热情不高,对环保总体认识水平和道德意识更是不够。小学生正处于人格的发展阶段,对他们加强环境道德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空间,总是要与大自然朝夕相处。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并未真正重视和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和人类社会要永久地依存于大自然,这是任何力量,包括现代科学技术也无法改变的事实。只有真正弄清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才能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才能构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而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人文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如何认识自我,其中包含了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高等院校通过开设人文课程以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其文化素质,对营造具有浓厚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落实“以德治国”方略,就是要在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的基础上,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建立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关系。而要做到这些,关键问题是要切实抓好教育这一环节,而其基础性工程就是学校德育。“以德治国”方略的提出和实践,为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更好的契机,制定了新的更高的目标。学校德育是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基础性工程;“以德治国”方略是学校德育建设的强大的精神动力;“以德治国”方略对学校德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正当前,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脱节,学校德育忽视学生的独立性、独特性和差异性,严重制约了学校德育的有效性。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从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三个层面去研究,构建了"体验—内化"生态德育模式,探索出五条有效策略。模式  相似文献   

18.
当前,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脱节,学校德育忽视学生的独立性、独特性和差异性,严重制约了学校德育的有效性。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从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三个层面去研究,构建了“体验一内化”生态德育模式,探索出五条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9.
<正>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向纵深发展,社会价值目标体系和道德评判结构被打破。由于社会利益分配不公和价值观念的扭曲,一部分人的心理与行为失衡,趋利意识占据了不少人的头脑,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靡之风等思潮极易滋生和蔓延。作为学校德育主阵地和主渠道的思想政治课,应着重帮助学生处理好两组关系:等价交换与乐于奉献的关系、物质利益与精神理想的关系。如何教育和引导学生处理好这两组关系,是社会发展对思想政治课提出的两大课题。  相似文献   

20.
一、正确理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和谐社会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三大矛盾的协调统一的社会状态。其中,人自身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前提,同时又是自然与社会和谐的产物。造就和谐的人,就是要使人有健全的人格,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合理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各种关系,做到人与自然、社会融洽相处,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