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世明 《今日教育》2013,(11):52-52
什么样的课堂才是孩子们留恋的课堂?让孩子留恋的课堂是释放自由的课堂。自由是人的天性。孩子的身心是否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都有赖于他们的自由空间的大小。真正的学习应当是自觉、自愿和自由的学习,在自由的氛围里,孩子的心灵才能自由舒展和放飞。但遗憾的是,对于那种能让孩子体验到自由与欢乐的学习,我们往往认为那根本不是学习。  相似文献   

2.
在绘画中,如何让孩子自由表现、自由探索,使之增强自信、得到快乐,值得家长反思。正确对待孩子的绘画,家长要科学评价,让孩子画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给孩子自由发挥的空间,学会倾听,做孩子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相似文献   

3.
家教倡导“五多”,即:多留些机会,让孩子自由决定;多留些权利,让孩子参与选择;多留些漏洞,让孩子自己思考;多留些时间,让孩子自由支配;多留些事情,让孩子去做。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我们的家教必须讲究科学性。  相似文献   

4.
《母婴世界》2012,(3):10-10
本期的特别企划是关于给孩子立规则。规则的制定势必会限制孩子一部分自由,而我们不是一直都主张让孩子自由地生长吗?矛盾乎?  相似文献   

5.
三年级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的写作要求,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半独立性写作实践,引导其摸索作文的一般规律,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神秘感,从而引导三年级学生作文起步.现在最需要给孩子的就是自由的空间,多让我们的孩子在自由的空间里说自己想说的话,多让我们的孩子在自由的空间里写自己想写的东西.为了让孩子能在自由的空间里说话、写话,我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努力尝试着.  相似文献   

6.
《父母必读》2009,(10):26-36
玩,让孩子逐渐认识了这个世界;玩,让孩子学会了如何解决问题,也变得更加聪明;玩,还让一个孩子逐渐拥有了一颗自由的心。不光是孩子,我们也该爱玩、会玩。生命不息,玩心不止。  相似文献   

7.
其一,广泛阅读。先从读图开始,图片能让孩子的思维自由驰骋,让他们自由想象,促使孩子创新。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可以开始读一些插图故事、小童话,然后就是古今中外的名著。要做到勤记多写,反复去阅读、品味文章中精华的部分,熟读成诵,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8.
钱玉芬 《考试周刊》2014,(82):190-190
文章认为,可从培养孩子动手的兴趣、提供孩子动手的空间和给予孩子动手成果的认可三方面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为了让明天的花朵更加娇艳,请大胆放手给他们自由的空间——让孩子拥有自己的双手。  相似文献   

9.
正现在有不少教育专家提出,应该尊重孩子的天性,让其自然发展。著名文学家冰心甚至说过要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但也有很多教师、家长认为,现在的孩子好像越来越任性,似乎自由过度了……怎样看待孩子的自由度,这是当代的现实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现提出我的如下看法与大家探讨。自由不是放纵"民主、宽松、自由"是好东  相似文献   

10.
当今社会一直在提倡要尊重孩子,强调培养孩子的个性。为了发展孩子的自主性,让孩子有充分愉悦的体验,我们是否就应该漠视或否定规则意识的重要性,让孩子在无任何约束的情境中自由活动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那么,应  相似文献   

11.
周微冬 《教师》2011,(2):120-120
当今社会一直在提倡要尊重孩子,强调培养孩子的个性。为了发展孩子的自主性,让孩子有充分愉悦的体验,我们是否就应该漠视或否定规则意识的重要性,让孩子在无任何约束的情境中"自由"活动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12.
<正>自主性是指人在活动当中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它表现为个体自由地、独立地支配自己言行的一种状态。一、给孩子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家长应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和能力,扩大孩子自由活动的空间,如鼓励他自己找朋友玩,让他在这个空间里自己当主人。  相似文献   

13.
作文是一种思维的舞蹈,教师巧妙引导构思、学会批改,让孩子自由表达、畅快地跳舞,让孩子易于动笔,乐于写作,真正体现"教学"的价值和意义,让作文教学美丽转身。  相似文献   

14.
惩罚是"要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目的是让孩子对自己的过失负责。而整个惩罚的过程是尊重孩子的过程。惩罚有很多种方式:家长可以剥夺做错事的孩子的某些自由,如让酷爱看电视  相似文献   

15.
金芳 《幼儿教育》2002,(12):27-27
孩子应该是快乐的小鸟,教师应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使孩子的心理需要得到满足,由此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让孩子在活泼、自由的气氛中轻松地飞翔。一、鼓励和支持鸟儿自由地飞翔在鼓励中长大的孩子满怀信心,在支持中长大的孩子勇于创造。教师是孩子眼中的权威,而孩子非常重视权威  相似文献   

16.
给孩子一块绿地,让他们栽花种草;给孩子一片绘画壁,让他们自由描绘;给孩子一片饲养园地,让他们感受动物的可爱;给孩子一个健康的学习心理,让他们尽情享受学习的快乐。走入孩子的心里世界,注重学生的心理需求,创设和谐的精神环境,落实学习的心理辅导。  相似文献   

17.
<正>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心智自由的人。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卡尔·罗杰斯提出:"理想的学校教育,就是为学生创造自由学习的环境,让学生能够自由地学习。"小学阶段作为人生发展的"黄金期",启迪孩子的自由之心,培育孩子的自由品质,让孩子的生命状态更有力量和质量,应该成为教育承载的首要任务。课堂作为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它应该是快乐的、有趣的、有创意的。如何在这样一个童趣世界中基于对生命意义的反思和关照,在自由的状态中激发儿童的潜  相似文献   

18.
正在很多人眼中,美国是自由的代名词。殊不知,在那里,对于儿童的教育,规则不仅依然存在,而且还有很多。而事实上,规则无他,只是为了孩子能够更好地获得自由。网上有个妈妈说:我希望给孩子美国式的教育,即让孩子像小鸟一样在蓝天中自由飞翔,愉快成长。因此,我从小尊重孩子,不过多约束孩子。结果,当孩子到了三年级的时候,一直很难适应小学的生活,开始上课不听,作业不做,后来迷上电脑。我很困惑,不知道哪里做错了?像这样对自由的教育存在着误解,或者是把自己的理想投射到自由教育中去的父母大有人在。其实,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没有规则的自由不能称之为自由。规  相似文献   

19.
青春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过渡阶段,孩子由不成熟开始过渡到成熟。这个阶段的孩子充满了矛盾冲突,渴望独立与自由,但又无法很好地约束自己,行为和想法常常脱节。这个时期的很多家庭也因此矛盾重重。给孩子立界限,可以让父母变"教育"孩子为"应对"问题。事实上,对这个阶段的孩子,单纯地教育常常显得苍白无力。立界限能让孩子在一定的范围内享受自由,但同时又不缺乏规则的约束,孩子在"责任田"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后果自己承担,既享受了想要的自由,又在界限之内合乎道德地生活,真正做到负责任地在爱中成长。和孩子立界限是青春期家庭教育的一条成功法则。  相似文献   

20.
黄雪英 《福建教育》2014,(1):117-118
“每个孩子都是可爱的天使,我们的一切努力都要为了让这些天使变得爱学习、会学习;让教室成为每一个孩子自由舒展和健康成长的乐园。”怎样让每个孩子都变成爱学习的天使呢?《第56号教室的奇迹》给我以下几点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