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岁月携着盈实的金色之梦 ,伴我走过 2 0个春秋。 2 0年风风雨雨 ,春华秋实。本溪电校图书馆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 ,如今已成山城本溪地区中专图书馆的一朵奇葩。本溪电校成立于 1979年 7月。学校建校初期 ,办学条件十分艰苦 ,校舍是三栋“大跃进”时期的红砖平房 ,宿舍靠火墙取暖 ,用水要到小河沟去取 ,当时的图书馆为简单的图书室 ,面积不足百平方米 ,藏书几千册。我是在这种条件下走进电校 ,后又走进图书馆的。1 老校长语重心长的一番话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1979年 8月 ,我从辽宁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 ,分配到电校任教数学课。虽然当时学…  相似文献   

2.
无悔追求     
告别校园,回到家里,心里特别难受。但我并未因此而消沉。相反,却更激起了我奋发向上不甘落后的勇气。在农村,我通过经常看报纸、听广播,心中便萌生出一个理想,当一名通讯员!起初,我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试着给市电台投了一篇题为《山洪无情党有情》的新闻稿,未想到,不几天就采播了。于是,我在村子里便成了乡亲们眼里很有才气的人。打这时起,我就与新闻结下子难解之缘。 由于写作水平有限,采访经验不足,往往是写得多用得少。但我毫不气馁,自费参加函授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层次的新闻写作培训  相似文献   

3.
无悔的追求     
1无知方困惑 1982年10月,我从贵州大学数学系毕业后被分配 在遵义师专图书馆工作。初进馆时,我满以为到了一个 天堂,每天有读不完的书,但现实与现象中往往是矛盾 的,身临其境,感受就大不相同了。首先,由于此时我 国的图书馆事业发展比较缓慢,没受到有关部门的足够 重视,社会地位和收入较低,这自然就给我们这些本科 生带来了烦恼。每当碰到熟人问起大学毕业后被分到图 书馆工作时,总认为是“大材小用”,“浪费人才”,图 书馆在他们眼中似乎只是简单的借借还还,用不着大学 生去搞,这不能不使我感到委屈,我真不愿听见惋…  相似文献   

4.
周涛 《军事记者》2013,(12):7-8,13
金秋十月.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举行孙晓青军事新闻作品研讨会.恰逢其时.实至名归。我代表总政宣传部并以个人的名义.向孙晓青同志表示热烈祝贺!  相似文献   

5.
张康康 《图书馆论坛》2004,24(4):199-200,37
父亲是我一生中最敬重的人,无论学识或是人品,都令人仰慕。小时候父亲常常对我讲起他的许多童年轶事,从中我了解到他的博学多才、为人的正直、坚韧不拔的精神、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学校图书馆。因此,从我懂事的时候起,图书馆就是我心中神圣的殿堂。在上学的时候我就常常到县城唯一的图书馆去阅读,同时也非常羡慕图书馆员的工作,虽然那时还没有真正理解图书馆职业的内涵,但是我已感受到图书馆员的工作是多么崇高而又有意义,并且梦想着有一天能够成为一名图书馆员。1980年12月,高中毕业的时候,父亲的冤假错案得以平反昭雪,被调到当时的重庆师专(现渝西学院)工作,我自己也被照顾安排在学校图书馆。安排我到图书馆工作的情形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起初我被安排在学校财务室,得知这一消息后我感到非常失望,于是我就一再向领导提出要到图书馆工作,表明自己从小以来就有的心愿,就是做一名图书馆员,最后,我的真情终于打动了领导,圆了我进图书馆工作的梦。我暗自下定了决心,要珍惜命运给我带来的这一良机,做一名出色的图书馆员。  相似文献   

6.
当业余通讯员3年。当初只是“自娱自乐”时,便有人奉劝:“要发表了才算数”。后来开始发表一点消息、通讯时,又有人提醒:“要在《人民日报》发表才算‘够格’”。不久自己的名字居然真的上了《人民日报》、《国防》杂志、《半月谈》,这时又有人指出:“搞新闻,不获奖,光是能登出来有啥用。”果真就有10来篇文章获奖。“指导者”又“出题”,要当上编辑才真算是“新闻界”,后来我创办了《十直信息》,投入了采编工作,自封了个“官”:可借3年一瞬间,报道组的“老手”们多半下海。“这年头,写稿子能赚几个钞票?”回首来时路,…  相似文献   

7.
我于1983年7月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跨入湖南日报大门,转眼已经14年。14个春秋,14度风霜,岁月无情蛀蚀着青春的年华,皱纹悄悄爬上光洁的脸颊,回首新闻生涯,如嚼一枚橄榄,酸、甜、苦、辣,味味俱全。一我到湖南日报社后,被分配到长沙  相似文献   

8.
无悔新闻路     
8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迷上了写作,从此与新闻结下了不解之缘。8年来,他笔耕不缀,执著为文,先后在国家、省、市报刊发表稿件千余篇,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成了河南电力系统小有名气的"笔杆子",被河南电力报社评为2004~2005年度优秀通讯员、十佳通讯员;2006~2007年度优秀记者;2007年又光荣地被中国电力报社评为河南电力系统仅有的3名先进通讯员之一。临颍县电业局也因此连年被县委县政府、河南电力报社授予"新闻宣传先进单位"、"中国电力报优秀通讯站"、"文化宣传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9.
齐国强,新野县城郊乡的通讯员,在20余年的新闻生涯中,他在中央、省、市、县级报刊台发表稿件2000多件,连续10年被县委评为宣传报道先进工作者,并有12件作品先后被评为国家、省、市一、二等  相似文献   

10.
带着对档案事业的憧憬和渴望,带着对档案工作的执著和追求,在档案天地中走过了人生的15个春秋,在这里留下我无悔的青春和浓浓的档案情缘。  相似文献   

11.
《编辑之友》1998,(6):64-64
读者诸君见到本期刊物时,大约已近年尾,每逢此时,除了筹划新的一年还难免要回顾一下这过去了的三百多天,环望世界放眼全国当然需要,但更具体的倒是要自我检视,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今年做了些什么。身在出版圈内承负着编辑这一社会角色,是组织编发了一些有利文明...  相似文献   

12.
7月27日,我被平顶山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新闻)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不少同行向我投来羡慕的目光。能获此殊荣,我觉得是因为我没有把新闻报道当“敲门砖”使。我把新闻报道看做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载体,看作是神圣的使命,看做是生命的一部分。 我读的是师范,1968年毕业后回乡当了中学语文教师。没条件当记者就下决心当通讯员。一接触实际便发现,在语文课堂上给学生讲的写作方法大多是写作的共性,对于写新闻并不十分管用,没有新闻写作专业知识是不行的。但是,在那非常时代,新闻专业书买不到。我经常拿自己的稿子与报纸上的报道比…  相似文献   

13.
张建忠 《新闻三昧》2003,(10):46-48
新闻写作对一位婚后受尽折磨多次遭到公婆和丈夫极力反对的农家妇女来说,真是何等容易?然而她历尽艰辛,毅然走她的风雨无悔新闻路。  相似文献   

14.
15.
恍然不觉,二十六岁已经来临,根本没有时间让我去精心准备。看着窗外花开花落,仰望天空云卷云舒,任凭岁月的手来翻阅我人生的书页,我既无法翻回上页,也不能提前看到下页,但我将从人生的第二十六页开始,书写出精彩篇章。追忆两载,我踏上了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工作岗位档案工作。人生旅途,两年的光阴弹指间,可对我来说成熟了许多。曾为工作的枯燥而烦恼与无奈,但我知道,什么也不能改变我对档案工作的热爱,在人生道路上不管留下的是带“尘”的足迹还是疲惫的身影,我不屈的双脚始终要踏着坎坷的道路向前迈进。我不去想明天的路是平坦还是崎岖,既然…  相似文献   

16.
1986年卸下军装的吴若权初入职场的第一份工作是到IBM担任行政管理,这是他职场人生的开始.如果再回到那个出发点,即便有天大的预知能力,全心全意想成为上班族的吴若权,无论如何也无法想象,自己将以畅销作家的身份名扬两岸,受到无数年轻人的崇拜.  相似文献   

17.
卞吉 《北京档案》2008,(4):18-20
四月的北京,阳光明媚,春意盎然.适值北京市档案馆即将迎来建馆50周年之际,本刊记者就市档案馆半个世纪来的光辉历程,走访了部分老同志.  相似文献   

18.
那年夏天,我16岁,怀揣着四川大学档案系的录取通知书,憧憬着五彩缤纷的大学生活。更抱着对“档案”的渴望和好奇,走进了档案天地,从此,与档案相识,与兰台结缘。这一走,就走了16年。在这里,留下我在档案领域中成长的点点滴滴,在这里,留下我无悔的青春和浓浓的档案情缘。  相似文献   

19.
人们对美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对美的新闻的追求也是无止境的。在这方面,我有过一番尝试。3月22日,《新疆军垦报》第三版刊登了小通讯《老杨脱盲记》。我深深被四十二岁的工人杨让喜发愤脱盲的精神所感动。但是,这篇二百多字的小通讯,不解渴,觉得言尽而意未尽。我想再写一下,怎么写?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再写一篇《老  相似文献   

20.
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赣州有线电视与赣州电视台实行两台合并,从近期举行的赣州电视台中层干部公开选拔、竞岗演讲答辩到省广电传输公司赣州市分公司举行部门负责人竞聘演讲会,我们身临其境、感慨万千,可谓是先道可敬、后生可喜,顿觉:改革声浪拍岸起,广电人才竞相来。一首广为传诵、脍炙人口的闽南歌,深入浅出地道出了人生价值的哲理和成就事业的真谛,它以优美的旋律昭告世人:“爱拼才会赢”。望文生义,拼即搏。搏,是赢得成功的根本途径,是攀登胜利之巅的崎岖之路,是人生价值的真实内涵,是事业追求的艰辛磨砺。搏,反映一个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