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高考是一项偏重于考查能力的选拔性考试.数学是一门思维的科学,是培养理性思维的重要载体,通过空间想象、自觉猜想、归纳抽象、符号表达、运算推理、演绎证明和模式构建等诸方面,对客观事物中的数量关系和数学模式作出思考和判断,形成和发展理性思维,构成数学能力的主体.  相似文献   

2.
用极坐标解决数学问题有独特的优势.在极坐标(P,θ)中,P表示线段长度,灵活方便,并且能从极坐标方程中求出;θ表示角度,可使有关运算转化为三角函数式,计算有公式可循,因此它与直角坐标相比,有独特的功能,特别在处理圆锥曲线的弦、半径等问题中,极坐标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本文用它来解决2007年高考试题,别具风格.  相似文献   

3.
《数理天地(高中版)》2010,(10):16-16,18
圆锥曲线的统一极坐标方程ρ=ep/1-ecosθ,利用此方程,可以简化计算,迅速求解过焦点的有关问题,现以2010年高考试题为例说明.  相似文献   

4.
利用图象法解相对运动问题,比起常规方法,有直观、形象、计算简单等优点,可以节省时间,提高做题效率.  相似文献   

5.
在2006年高考全国卷中选择题第12题是这样一道题:函数f(x)=n=1∑^19|x-n|的最值为( ).  相似文献   

6.
今年高三复习中我用简便方法求解了2005年天津理综第24题,博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下面把解这个题方法的形成过程介绍一下.  相似文献   

7.
高考数学试题,非常重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整体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用它来指导解高考题,能使问题获得快速、简洁、巧妙的解决,本文拟从六个方面阐述整体思想解高考题.  相似文献   

8.
有一些高考题,从题设条件和求解结论中得到启发,构造出一些新的数学形式,通过对这个数学形式的研究,可以得到解题的思路,从而达到解题的目的,本文拟从七个方面阐述用构造思想解高考题.1 构造函数根据题目的特点,构造函数,利用函数思想和方法,常可使问题得到灵活的解决.  相似文献   

9.
高中教材引入导数以后,利用导数解决函数的单调性、求最值问题及求曲线的切线等就变得比较简单,学生也易于接受.请看导数在  相似文献   

10.
用能量观点求解高考题,主要体现在应用能量守恒和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这两个方面. 一、能量守恒1.要搞清能量的来龙去脉,会算能量帐,即能量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 例1(2000年全国高考第13题),假设在NaCl蒸气中存在由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靠静电相互作用构成的单个氯化钠NaCl分  相似文献   

11.
猜想是解某些数学题的一种重要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猜想题目的结果有些题目,先考虑它的特殊情况,再把所得的结果推广到一般情况,猜想特殊情况的结果也就是一般情形的结果。例1 已知MN是边长为a的正△ABC中平行于BC的中位线,P是MN上任一点,BP与AC交于R,CP与AB交于S。求证: 1/CR+1/BS=定值先引导学生猜想这个“定值”是什么。我们取P点与M点重合这个特殊情况来考  相似文献   

12.
在许多科技发明的过程中,猜想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猜想在几何难题的求解过程中,常常令人豁然开朗.下面从一道难题的思路分析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3.
一、原子守恒 例1(二.8)体积为V升的密闭容器中通入a摩No和b摩O_2,尺应后容器内氮原子数和氧原子数之比为A.a/b B.A/2b c.a/a 2b D.a/2(a b) 解析;在化学反应前后组成物质的各种原子始终是守恒的。在密闭容器中,不管NO和O_2反应后是否有气体剩余,也个管是哪种气体剩余,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会改变。因此,反应后容器内氮原子数和氧原子数之比就等于通入密闭容器中的氮原子物质的量与氧原子物质的量之比,因a摩NO中有a摩N原子和a摩O原子,而b摩O_2的2b摩O原子,故答案为C。  相似文献   

14.
用三种不同方法(直接套用,拆凑活用,升幂处理)剖析均值不等式在解答部分高考试题中的妙用。  相似文献   

15.
用三种不同方法(直接套用,拆凑活用,升幂处理)剖析均值不等式在解答部分高考试题中的妙用.  相似文献   

16.
圆锥曲线有两种定义,第一种定义展示了三种圆锥曲线各自的几何特征,第二种定义用统一的形式揭示了圆锥曲线的内在联系,使焦点、离心率、准线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在解决涉及焦半径、焦准距等有关问题时,灵活运用圆锥曲线的两种定义,往往能使解题过程简洁明快,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王文亮 《物理教师》2008,29(7):43-44
图像在物理中应用十分广泛,它能形象地表达物理规律,能直接地描述物理过程,能鲜明地表示物理量之间的依赖关系.从近几年高考命题特点来看,直线运动一直是重要的命题题材,这类题型能很好地考查学生运用匀变速运动规律和牛顿运动定律的能力.这类题中物体的运动情况比较复杂,若能灵活地运用速度一时问图像对解题会很有帮助.下面以六道高考题为例阐述速度一时间图像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2005年高考数学试题20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矩形ABCD的长为2,宽为1,AB,AD边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A点与坐标原点重合(如图所示),将矩形折叠,使A点落在线段DC上,(1)若折痕所在直线的斜率为k,试写出折痕所在直线的方程;(2)求折痕的长的最大值.解:(1)同参考答案.(2)运动观点:1.当A和D重合时,显然折痕PQ的长是2,DPCQ2.当A从D往C运动时,折痕点P、Q在矩形的两边AD和BC上运动,显然折痕PQ长大于2,DC但当折痕点Q到达B时,折痕PQ的长达到最大值42-3.3.接着折痕点P、Q在BA、AD上运动,此时折痕PQ长由大变小.当折痕点P…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波利亚《怎样解题》中的"怎样解题表"为依据,结合重庆市2013年理科第22题,阐明了解题表中给出的"你必须理解题目"、"未知量是什么"、"已知数据是什么"、"条件是什么"、"盯住目标"、"回到定义去"、"你以前见过它吗"、"有什么方法可以利用"等一系列提示语在解该题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胥华 《考试》2006,(10)
我们在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时,有时若能合理地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法解题,要比用一般常规的逻辑推理、证明容易得多。原因是把抽象的推理问题转化成直观的计算问题来解决。尤其用“向量的数量积为零”来证明线线垂直:用“平面的法向量”解决有关角的问题时,显得格外简单。如在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中理科(19)题,文科(20)题:如图ll、l2是互相垂直的异面直线,MN是它们的公垂线段,若A、B在l1上,C在l2上,AM=MB=M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