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在儒学史上具有比较特殊的地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积极的意义。宋代《大学》居《四书》之首,达到与《五经》同尊的地步。《大学》纵贯儒学发展的两个主要阶段———先秦儒学和宋明理学,本文试研究《大学》与先秦儒学的关系。先秦儒学是儒学发展的第一阶段,从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学到战国末年直至秦汉之际,儒学有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儒学的产生有着深厚的社会根源,它在殷周文化大传统中酝酿,〔1〕适合中国的宗法社会和自耕自足的农业经济,所以有强大的生命力。先秦儒学在百家争鸣中成为显学,但它在先秦只是一个民间自由学术派别,…  相似文献   

2.
康漫红 《教师》2011,(32):123-124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儒学,儒学最为重要的思想体现在《论语》中。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研究《论语》的译介工作,对于将中国传统文化推向世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论语》的英译本较多,本文将探讨丁往道教授的《论语》英译本对关键字词、句子以及跨文化的处理,分析本译本的成功之处以及少数待商榷之处,以便让读者在分析手学习翻译中国古代典籍的经验,挖掘典籍翻译的某些规律。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儒学,儒学最为重要的思想体现在《论语》中。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研究《论语》的译介工作,对于将中国传统文化推向世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论语》的英译本较多,本文将探讨丁往道教授的《论语》英译本对关键字词、句子以及跨文化的处理,分析本译本的成功之处以及少数待商榷之处,以便让读者在分析中学习翻译中国古代典籍的经验,挖掘典籍翻译的某些规律。  相似文献   

4.
本刊编辑部 《运城学院学报》2010,(4):F0002-F0002,F0003
2010年5月21日至23日,《弟子规》与孝文化学术研讨会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新绛县召开。会议由国际儒学联合会主办,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中国实学研究会、山西省当代儒学会、运城学院协办,中共山西省新绛县委、县政府,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具体承办。  相似文献   

5.
人物介绍     
柳诒征( 1880-1956)字翼谋,亦字希兆,号知非,晚年号劬堂.江苏省镇江丹徒人.学者,历史学家、古典文学家、图书馆学家、书法家.中国近现代史学先驱,中国文化学的奠基人,现代儒学宗师.学术成就他是中国近现代史学的先驱、开创人.他编写的《历代史略》,是最早的一部近代新式中国历史教科书.《中国商业史》是最早的中国商业史专著.《中国教育史》是第一部中国教育史著作.1923年完成的《中国文化史》,为中国文化史的开山之作.他是现代中国文化复兴运动的国学导师.他创办《学衡》、《国风》、《史地学报》等学刊,致力于中华文化的昌明、发扬.他是现代儒学宗师.他认为:儒家经典《诗》、《书》、《礼》、《乐》,皆史也,皆载前人之经验而表示其得失以为未经验者之先导也;另一面,中国史学通贯儒学,儒学精神是中国古代史学的核心.他发表论著,对孔教正本清源,指出了儒学之于现代社会的意义,“以儒家之根本精神,为解决今世人生问题之要义”,“在现代科学昌明的物质状态下”,以孔教拯救现代社会,“不至以物质生活问题之纠纷,妨害精神生活之向上”,“此吾侪对於全人类之一大责任也”.  相似文献   

6.
《四书集注》继承和发展了孔孟思想,融汇了儒学、佛学以及中国的道家学说,提出了全民教育目标及体系,确立了儒家文化的道统地位,集中体现了朱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朱熹通过集注继承和创新儒学文化的方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彭林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国社科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历史文献学的研究,尤其注重对儒家经典《周礼》《仪礼》《礼记》以及中国古代礼乐文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韩愈在儒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他对于儒学的主要贡献是在文化转型时期明确建立儒学道统,对此,《读荀》已有明确表述,《原道》则正式提出;其次是以开放的态势使儒学包容其他学说,《读墨子》体现了此观点。  相似文献   

9.
《日本灵异记》作为佛教说话集编撰过程中借用了大量的儒学要素。通过对作品中的"丁兰木母"这一儒学典故的考察,可以发现其对中国的儒学接受除了通过引用儒家典籍的形式之外,往往还通过沿用与儒学融合后的中国佛教作品中的儒学典故。可以说,中国僧侣在编撰佛书的过程中通过借儒释佛的方式实现了第一次儒佛融合,在日本通过僧侣的创作实现了儒佛在异国文化语境下的再次融合。  相似文献   

10.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及文化的发展,一直产生着强烈的影响。虽然在不同时期,儒学一再受到批判、冲击,但它自身所凝聚着的儒家们的特殊智慧,潜藏着的丰富的思想财富、文化内涵,依然顽强地表现出自己的生命力。近年来,世界各国、特别是东亚又一次掀起推崇儒学,复兴儒学的高潮,甚至有人提出,“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来,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新加坡·陈德耀《古今人对孔子的评价》,见《走向世界》)这充分说明儒学在当今社会的影响。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成分,充分体现I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诸如人文主义精神;民族主义及爱国主义的献身精神;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  相似文献   

11.
胡才龙 《上海教育》2009,(12):60-61
学校的文化建设必然带来它的建设成果,成为或显性或隐性的学校文化。我校在构建并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正在逐步积淀儒学特质的学校文化,正在不断开发与之匹配的校本课程和物化环境。目前我们已经开发了《大成殿》《儒家名言录》《风骚百首详析》《孟子笔法赏析》《古文笔法详析》等校本课程,师生在感悟儒学文化中形成的心得也已汇编成文集,  相似文献   

12.
《论语》是儒家学说的经典文献,也是自春秋以来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经典典籍,而且它与《诗经》等许多历史经典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论语》作为儒学经典,阐述了孔子的言行和其价值观,其“《诗》学”思想在中国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将《论语》中出现的《诗经》内容,特别是孔子本人对《诗经》内容的阐述评价作为切入点,浅析《论语》“诗学”及其对古代文学理论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西方传教士是中西交通史上最早具备条件对中西文化进行较为深入、系统比较研究的群体。为了传教的需要,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探究。19世纪前期来华的传教士对中国文化经典的研究,侧重于把中国经书翻译为各种西方文字。德国传教士安保罗则是独辟蹊径,对儒学经典《四书》进行了白话文翻译和注释,即《四书本义官话》。其目的是让中国孩子、中国民众更容易的理解和接受他对基督教文化与儒学思想比较分析所进行的思考,更好的实施“孔子加耶稣”的传教策略。  相似文献   

14.
从熟知走向真知的尝试──《儒家理想人格与中国文化》评介邓红蕾《儒家理想人格与中国文化》一书,系上海同济大学副教授朱义禄所著。这部40万字的学术专著,作为国家“七五”规划的重点项目,在儒学研究中,选取了人生理想及其实现途径这一特殊的视角,采取宏观把握与...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时代背景、个人因素及其与前代相关小说的关系三个方面分析了唐临创作《冥报记》的因由,并运用比较的方法阐释了《冥报记》所反映的外来佛教在中国发展过程中与传统儒学相融合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6.
朝鲜与中国有5000多年的友好往来历史。公元前11世纪,中国商朝文化就传到朝鲜。公元一世纪初,就有朝鲜人背诵《诗经》、《书经》、《春秋》等中国儒学经典。《箜篌引》是朝鲜古代文学中唯一传世的最早的古典抒情诗,不论其诗题、诗语、韵调、风格,还是内容、情感,乃至表现手法都受容于汉乐府。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时代背景、个人因素及其与前代相关小说的关系三个方面分析了唐临创作《冥报记》的因由,并运用比较的方法阐释了《冥报记》所反映的外来佛教在中国发展过程中与传统儒学相融合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荀子》中《儒效》《非十二子》《天论》《解蔽》等篇对先秦诸子与儒学内部所做的学术批评为切入点,探讨荀子学术批评的主要对象及其自身的哲学立场。基于这一问题的分析,尝试对荀子哲学的基本性格提出一种新的解释。荀子的学术批评体现了西周礼乐文化与新兴的战国功利文化之间的斗争与张力;作为先秦儒学最后一位大师,荀子不单要针对新兴的战国功利文化提出回应,同时也必须对西周与战国的两型文化进行整合。  相似文献   

19.
《呐喊》与《彷徨》的创作主题,并不是学界原先所阐释的那样,被理解为攻击儒学“礼教”,而是通过一系列形象化的故事叙事,深刻地揭示文化个体与文化共同体之间关系的错综复杂性.鲁迅从“孤独者”与“狼子村”的思想对峙中,发现了构成乡土中国文化“长明灯”的历史原因:“庸众”与“庸俗”作为乡土中国的强大势力,一直都在以其强大的社会存在,与作为精英意识的儒学礼教形成对抗.因此在鲁迅个人看来,“庸俗”与“礼教”是截然对立的两个概念,反“传统”的重点也应首先放在反“庸俗”方面,这才是《呐喊》与《彷徨》改造“国民性”思想的真实表达.  相似文献   

20.
《明清小说与中国文化》最近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20万字,作者吴圣昔。是书着重从文化视角研究明清小说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从儒学、宗教、科举、法制、女性、侠、梦、星相占卜、民俗、旅游等十题入手,试图各方面地总结明清小说的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