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学作品为选材的现代阅读题在近几年的高考中连续出现,这符合语教学加重学性的要求,也在《考试说明》所规定的范围之内。仅从全国高考来看,《世间最美的坟墓》(1991年)、《报秋》(1998年)、《长城》(2000年)、《门》(2001年)、《话说知音》(2002年),这些散作品都成了命题材料。特别是这三年来,每年必考一篇散的阅读,且基本采用简答题和多选题这两种题型命题。对于散的阅读,检测的重点是放在“赏”“析”二字上。顺利完成这一类考题就必须学会阅读和鉴赏散。(1)准确把握散作品的立意。(2)准确感受作所抒发的情感。(3)分析散的结构特点。(4)认真品味散的语言。(5)分析表现技巧。概括地说,要学会从语言感受入手,把握艺术形象,从艺术形象入手,把握作品的情和意,从情和意入手,把握表达上的风格特色。  相似文献   

2.
2001年的高考《考试说明》告诉我们,现代阅读考查主要考虑两种类别的阅读:一是以鉴赏和陶冶情操为主要目的的学作品阅读;一是以获取知识和信息为主要目的的阅读。这一信息说明,学作品阅读的考查,将在高考中占有更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3.
学作品,既是对人类情感的全方位揭示,又是人类理性的产物,情与理共同构筑学作品从感性到理性的统一体。学作品要么重情,要么重理,要么情理并重,但它都处于由情与理所构成的正常区域之内。非正常的学作品都因为对情或理的拒绝,而游离于情与理所构成的区域之外。  相似文献   

4.
范小虎 《现代语文》2006,(12):124-124
2006年高考已尘埃落定,学作品阅读继承了近年“守正出新”的特点。学作品命题的改革建立在两个背景之中:(1)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2)高考从全国统一命题,逐渐过渡到地方自主命题,试卷出现多元化倾向。纵向比较全国卷自身的变化,横向比较全国卷和各省、市卷的异同,可以看出学作品命题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5.
学是以语言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学欣赏就是通过作品的学语言把握艺术形象,具体地认识形象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面貌和本质,体会其中所蕴含的作的思想感情,从而感到欢快愉悦。学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形象性,因此,学欣赏始终不能离开形象。正是这个原因,读在阅读学作品时的感受和认识,就显然和阅读科学论时不一样。阅读论是被它的确凿的论据和充分的论证所折服,而阅读学作品,则是被作品的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所吸引,所感染。  相似文献   

6.
施晓燕 《现代语文》2006,(2):116-116
学作品在语课本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语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阅读学作品包含理解和鉴赏两个层次。理解,指搞懂学作品的词义、句义、全大义。亦即弄明白它说的是什么意思。鉴赏,指鉴别和欣赏学作品的语言、写作方法、篇章结构,将别和欣赏它的思想感情和主题的社会意义,并对于这一切作出恰当的评价。亦即体会它写得怎么好,怎样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品味它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7.
语教学和评价都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考试作为一种重要的评价方式,自然也应该把“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作为自觉追求的目标。面对近年来中考试卷里频频出现的学作品阅读,本试从选和命题两个方面谈谈如何更好地发挥考试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学语教学大纲》写道:“高中阶段……能比较熟练地阅读……艺读物,初步具有鉴别欣赏学作品的能力。”《考试说明》也说:要“具有初步的学鉴赏能力。”这些都在告诉我们,高中生不仅要有读懂、理解学作品的能力,而且还要在此基础上,通过不断地阅读实践,形成一定的鉴赏能力,从而达到发现美、体味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目的。“鉴赏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章的思想内容和作的观点态度”,都有一些“现成话”可资利用。笔特收集,整理鉴赏评价学作品常用词语多条,现分类辑录如下,以备同学们不时之需。  相似文献   

9.
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在阅读作品时,疏远了甚至隔绝了泪水?  相似文献   

10.
学作品是社会生活的集中反映,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学作品里一种专用手段,对于完成教学任务具有独特的作用。运用学作品必须服务于教学目的,并根据学作品反映历史真实程度,适当运用。  相似文献   

11.
学欣赏是在阅读学作品时所产生的披入情、动情观照的精神活动,它一方面包括对作品形象技巧、语言以及表达的情感、体会和认识,另一方面也包括对作品整体价值的评价、探寻、开拓。要更好地欣赏古代诗词,就要把握学的本质,顺应学规律。  相似文献   

12.
训练点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1)文学作品的形象文学作品的形象,就是作品中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激发人们思维感情的生活图景,通常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一般来说,文学形象大都指小说、戏剧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诗歌、散文也涉及形象的问题。它既包  相似文献   

13.
学作品阅读活动实质上是读与作以本为媒介的交往活动。只有把读作为主体,让其能动参与,作品才有意义。读与作的交往是作品意义理解的前提。作品意义的深度取决于本所显示的形式和内容的客观深度与读所具有的感悟和情感体验的主观深度的相互作用,因而,作品意义具有无限性,理解没有绝对标准。这一阅读规律要求学作品的课堂教学应建立一种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形成一种开放性的教学过程,构建以对话为主要方式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新编高中语教材大量选入了学作品,将培养学生学鉴赏能力着重地提了出来,故如何侧重于学教学方式教好这些作品便为适应和落实新教材的一项亟待探索的课题,依据现代学理论对学作品结构的认识,从语言层、图式化层和美韵层可以拓展学教学方式的教学空间。  相似文献   

15.
“召唤结构”是接受美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由德国美学理论家伊瑟尔在英伽登的“不确定之域”理论的启发下,在其名的论《学的召唤结构》中提出的。该理论的要点是:(1)学作品中包含着许多“不确定点”和“空白”,它是沟通创作意识与接受意识的桥梁,是前转换为后必不可少的“中间站”。(2)学作品由于不确定性和空白的存在而产生一种“活力性”(张力),  相似文献   

16.
阅 读 《 妹 妹 , 永 远 的 遗 憾 》完 1-5 题 。 ( 1 ) 穿 上 庄 严 整 齐 的 军 装 ,我 走 进 了 大 学 。 我 这 个 高 大 的 男子 汉 , 却 禁 不 住 泪 水 一 行 行 滚 落… … 我 想 起 了 妹 妹 。 ( 2) 我 们 家 只 有 一 个 妹 妹 ,她 小 , 倒 数 第 二 , 其 余 四 个 都 是男 孩 。 父 亲 已 年 过 半 百 , 母 亲 则患 有 间 歇 性 精 神 病 。 在 我 们 那 还未 富 裕 起 来 的 小 山 村 , 我 们 家 属贫 困 之 列 。 ( 3) 我 们 兄 妹 五 个 , 都 是 读书 勤 奋 的 学 生 。 而 我 们 贫 困 的 家庭 的 确 …  相似文献   

17.
好的学作品都有丰富的内涵,它们向读讲述作对人生、对社会,对宇宙万物的感受、思考与探索,从而引起读强烈的共鸣和深刻的思考,给读以启迪。然而,传统的学作品教学是建立在肢解了学作品教材并赋予主观认识的基础上的,这不利于学生对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化的学习和吸收。  相似文献   

18.
曹旭明 《现代语文》2006,(2):106-106
众所周知,由于每位读立场、观点和角度不同,对同一部学作品的理解也各有千秋。正像那句名言讲到的一样:一千个读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现代建构主义认为,读在与作品的交流对话中,建构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和价值判断。因此,不同的读对同一部学作品的理解才各有不同,是多元的。也正因为如此,一部学作品才从多个侧面折射出耀眼的光芒。但是不是每位读的理解都正确、合理呢?笔认为,在提倡学作品多元理解的同时也要注意价值取向。具体说来,在教学中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题。 为什么天地这般复杂地把风盟塞在中间?硬的东西把它挡住,软的东西把它牵绕住。不管它怎样猛烈地吹;吹过遮天的山峰,洒脱缭绕的树林,扫过辽阔的海洋,终逃不到天地以外去。或者为此,风一辈子不能平静,和人的感情一样。  相似文献   

20.
性格在学作品中犹如血液之存在于人体,人物性格是学作品中人物塑造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作品中没有无性格的人物,也没有无人物的性格,本从人物性格的重要性,人物性格的表现,人物性格与典型环境三方面对人物性格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