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四册教材第三单元“万以内的减法”中安排了“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这类应用题。怎样帮助学生掌握其数量关系呢?有两种思考方法。第一种,假设法“第一行摆10根小棒,第二行比第一行少摆3根。第二行摆了几根?”  相似文献   

2.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两行”论断深刻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联系,在“能-好-两行”的整体结构中深刻把握“两行”论断的基本要义,是在“归根到底”的意义上对“两行”论断进行学术论证和学理阐释的基本前提。历史唯物主义在科学解释世界与积极改变世界统一性基础之上建构人类新文明的功能论,从作为理论原理的功能和作为方法论的功能两个方面为“两行”功能提供彻底的理论分析,从而在学理层面进一步夯实了“两行”的理论根基。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功能论观之,“两行”必将迸发出蓬勃生机和旺盛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一) 九年义务教育四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第二册第十六课《狼》一文中,有两处标点,笔者认为欠妥: 第一处:原文是“途中两狼,缀行甚远。”这是一个单句,“两狼”是主语,“缀行”是谓语,“甚远”是缓行的结果,为补语。“途中”是谓语动词“级行”的地点,是状语;而绝不是主语“两狼”的定语。“途中”做状语,渲染了气氛,使气氛更加紧张。因此,此句应点为“途中,两狼级行甚远”。  相似文献   

4.
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两个行”的重要论断具有丰富的真理意蕴。其中,“马克思主义行”着重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科学性与实践性,“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着重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具体性与发展性。从“一个行”到“两个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与发展真理、追求与践行真理问题上的辩证统一,以及对理念论、教条化、独断论等错误真理观的自觉拒斥。“两个行”蕴含的真理观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昭示着21世纪创新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与前进方向。具体来说,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要以坚持马克思主义为前提,以人民立场为根基,以实践检验为路径。  相似文献   

5.
在“基础”课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中,引入一种“德行教化”的教学理念,可以从一个侧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问题进行有效的回应,同时亦可以使《决定》所提出的两种教育要求在内在融通中得以落实.所谓“德行教化”,主要基于以下两个维度的思考:一是通过呈现“德教”内容体系的总体框架,在理论教学中解决“融入”的问题;二是通过构建一种“行教”机制,在实践教学中解决“融入”的问题.“德教”与“行教”内外相成,在“内化”与“外化”的统一中达成“融入”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说“行”     
“行”字的意义很多,本文所说的“行”的基本义是“能干”和“可以”。这两个意义的“行”的词性如何,是一个词还是两个词,目前说法不一,且未见明确的论述。本文试图从语法和语义特征的区别上论证一个是形容词,一个是动词,文中分别称之为A行和V行。本文还将A行V行跟词性相同的“可以”作些比较。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两系杂交粳稻 70优 0 4制种实施“父本栽插苗数”、“父母本栽插行比”、“生物激素使用”和“父本偏施氮肥”四项试验 ,明确了该组合制种父本适宜栽插苗数为穴栽 2粒种子苗 ,行比以 2∶1 2为宜 ,九二○最佳用量为 2 40 g/hm2 。分析了父本适当偏施氮肥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一、彩电行输出管与电源开关调整管的代换问题学生实习打开电视机的后盖后发现行输出管(下文简称“行管”)和电源开关调整管(简称“开关管”)的外形完全一样,而且都加有散热板,说明两种管子容易损坏,于是有的学生就问行管和开关管损坏后能否互相代换的问题。在彩电中这两种三极  相似文献   

9.
说“行”     
“行”字的意义很多,本文所说的“行”的基本义是“能干”和“可以”。这两个意义的“行”的词性如何,是一个词还是两个词,目前说法不一,且未见明确的论述。本文试图从语法和语义特征的区别上论证一个是形容词,一个是动词,文中分别称之为A行和V行。本文还将A行V行跟词性相同的。可以”作些比较。一 A行的基本义表示能干。 A行能够受“很、挺、更、太”等程度副词修饰。①这帮年轻人挺行的。②你比他们更行。  相似文献   

10.
统编小学算术第二册第八十八页第15题:“五年级同学在校园里种了9棵小松树,平均分成3行,每行4棵,他们是怎样种的?”可做两种分析: 一、平均每行种4棵,种3行,需12棵树,但只给了9棵还少3棵。说明在3行树中,每行有一棵需数两遍,才是12棵。  相似文献   

11.
“假借”和“通假”是有关汉字用字现象的常见术语。两者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以同音字或音近字相替代。然而其替代的性质并不相同。“假借”相对“本字”而言、“通假”相对“正字”而言。它们分别是从文字学和训诂学两个学科的不同视角看问题的结果。从具体实例看,两者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在逻辑关系上部分属不同的层面,不应把它们视为同一现象的具有互补关系的两个侧面。  相似文献   

12.
文学思潮的"特性",即是指只有在"文学思潮"状态下才能得以充分显现的东西.只有当各种因素的"共同倾向性"呈现出容易被人们感知的"群体"样态时,"思潮"的生命过程才算开始."共同倾向性",既表现为"共时性"的各个完整系统之中的各环节或部分,又表现为"历时性"衍化而成的"家族相似"式的纵向现象异变中."文学思潮"的"群体性",既可以是某一特定时期以平行方式排列的集束"现象",也可以是一种现象以跨时空(指不同文化时段)排列呈现为纵向性的"现象"群体.文学思潮的"扩张性"特点,意味着它总体上不是内敛,而是外扩并具有强大的辐射性.由"点"到"面"的变化过程亦就是由单个的"思"之于群体"潮"的生成过程."点"的重要性在于,它可能最先呈现了某种趋向,潜含了外扩的潜能及被多角度接受的可能性.它首先体现为对存有"小异"的"同质"因素的"吸附",其次表现为对在对抗中日益弱化的因素的"招降"或"改编",同时也相应产生对"传统"因素的"改造"."整合性"是文学思潮"扩张性"特征的重要内涵,也是"扩张性"功能外化的主要策略."整合"中的"呼应性"和"矛盾性"(对抗性),可谓文学思潮扩展历程中最有活力的两个因素.  相似文献   

13.
"来""去"的位移阐释与"起来""起去"的不对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道锋 《巢湖学院学报》2003,5(6):95-97,123
“来”具有“朝着说话人所在的地方靠近”的语义特征,“去”具有“离开说话人所在的位置或者文学作品中某一特定位置向另一地点运动”的语义特征。在“位移变化”的语义特征上,“起来”偏离了“来”,而“起去”与“去”却保持着一致。这种语义上的差异导致了“起来”起去”语法功能的不对称,主要表现为“v起来”和“v起去”中“v”的范围不对等。  相似文献   

14.
关于“文章学”与“文学批评”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文献学、古代文学理论方面考察,现代"文学批评"与古代"文章学"歧异分明。郭绍虞等囿于所处时代环境,以"文章"非"文学"的先行观念为主导,试图在"文章"中清理出一种纯粹的"文学"概念,实则是不能完全成立的。实事求是地还"文章学"、"文学批评"以本来面目,是中国现代学术重建的首要工作。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老子》为语料,对其中第一人称代词"吾"和"我"从句法功能和指代意义两方面进行辨析,并进一步讨论了"吾"与"我"在《老子》中共存的意义。"吾"在《老子》中可以做主语和定语,"我"可以做主语、定语和宾语;"我"是得道之人,是圣人,"吾"是未得道之人,是"道"的追求者;"吾""我"共存清晰地展示了"道"是"德"的目标和归宿,"德"是"道"的实践和追求。  相似文献   

16.
"农校对接"供应链接模式发展前景广阔,积极有效地促进了农校双方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基于"农校对接"多赢模式的释读与运行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困境分析,提出"农校对接"模式良性循环发展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7.
老子认为,"道"不是常人所能言说的,只能是道家的人采用道家的语言才能予以言说;斯宾诺莎认为,"实体"难以规定,因为"规定就是否定",但是采用逻辑的语言也是可以阐述的。"道"和"实体"都是以自身为原因的,这就没有给意志之神留下任何地盘。"道"是以"反"作为其运动变化的方式,而实体却是静止不变的;老子追求的是"道"的境界,而斯宾诺莎却以理智的方式追求真理。  相似文献   

18.
“兴”的审美效果有高下之别。“兴”有不同的类型。兴是“诗缘情”理论的实践及发扬,是一种独特的生命省察方式,是中国古人混沌思维、巫术思维的具体体现。探讨兴的原始发生可以看到,最早的兴句可能是人对神的致敬、问候,是诗歌权力性质与一般口语的标志性区别之一。将“兴”规定为“物”“我”的审美互动可以具有普遍的解释功能。  相似文献   

19.
在Government and Binding Theory框架下讨论汉语中表示强调的“是”字句的词性及其所处位置.在树形图的描述上,运用LuigiRizzi关于splitComp假说中的理论,印证了“是”是焦点标记词的观点;同时,根据splitComp假说发展“是”是焦点标记词的观点,认为“是”是FocusP的中心语,位于“是”之前的成分是从TP生成然后显性移位到TopP位置上,而被强调成分隐性移位到[Spec,FocusP]的位置获得解释.  相似文献   

20.
校本课程发展是一个由"回应"走向"自觉"的过程。从思想理论、知识伦理、课程实践三个方面来考察校本课程发展之源中的"回应"之由,校本课程发展在理论层面、实践层面与发展层面上理应做出"回应","回应"为后来的"自觉"集聚能量,人员因素、学校文化与支持系统支撑起了"自觉"的基础。由"回应"走向"自觉"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从而实现校本课程发展提升理论、推进实践与文化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