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对于初学乒乓球的少年儿童,熟悉球性是入门的第一步,对球性的了解包括:球拍在击球时和摩擦时的弹性;球碰击球拍后的运动特征;球落到物体上反弹方向等弹跳规律和培养执拍手臂控制球拍的能力,使之初步建立良好的球感。其练习方法有:1.自抛自接:练习者手持乒乓球垂直向上抛起,待球下落时接住。待练熟后可将球高抛起,立即原地转体360度,再用手接住下降的球。2.抓反弹球:练习者一手持乒乓球站立,将球击向墙壁或地面,当球弹起即伸手向下抓球。3.连续抓放台面反弹球:练习者手拿  相似文献   

2.
王应 《体育教学》2008,(2):54-54
练习一:自抛自接 方法:学生将球置于左手掌心,在身体前垂直向上抛起80~100cm左右高度,然后伸右手接住球。在球被抛起到被接住的这段时间内,练习者可以做连续击掌动作来丰富此练习内容(图1、2)。  相似文献   

3.
对网球初学者来说,掌握一些网球球感的自我练习方法,是提高控球能力和技术动作的既省时又省力的最佳途径。在课堂的准备和结束热身与放松部分,穿插一些娱乐性的球感练习,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熟悉了球性,又能大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网球的积极性。笔者历经十多年的网球教学实践,总结到一些网球球感练习方法,希望能给学生的自学自练和教师的教学提供借鉴。1.自抛自接。(1)将球抛起,球落下来接住;(2)将球抛起后,快速击掌多次接球;(3)将球垂直抛起,立即原地转360。接球;(4)将球垂直抛起,一边多次击掌一边转体360。接球。2.两人抛接…  相似文献   

4.
一、羽毛球自身功能的开发1.自抛自击:原地手持羽毛球拍,连续向上击球(相当于排球的自抛自垫),看谁连续击球次数多为胜。建议:可比连续击球次数或连续击球时间的方法进行。2.自抛自接:将手中的羽毛球向天空抛出,在球落地前用手抓住。从中可结合转身数圈、击掌数次、下蹲数次、高抬腿次数的方法进行,看谁花样多、次数多,即快又稳。3.击球赛跑:划出一定距离,学生用球拍边击球边跑或边走,中途有掉球者,就地捡起继续,直至终点,以快慢判定胜负。4.左右开弓:学生双手各持一支羽毛球拍,用任意一支球拍将球向上击出后,在球落地前用另一支球拍再次击…  相似文献   

5.
短网教室     
(四)吊高球1.防守性吊高球基本技术练习让儿童位于端线,用正拍或反拍先做凌空掂球的动作(可以边掂球边移动),决定将击球时,让球自然落地,用球拍击球下方,将球高击出并落到对面场地的深远处(图91)。技术要求:击球前采用大幅度的后摆动作;采用固定手腕和球拍半开放姿势在球下方击球;注视  相似文献   

6.
汪俊 《网球天地》2013,(3):132-132
1初级球感 A1人 2)持拍 自己抛球,落地后用球拍接住。原地抛、高抛、远抛、身后抛  相似文献   

7.
李永安 《乒乓世界》2010,(8):102-102
在牛顿三大定律中,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适用于单个物体运动和力的关系,只有牛顿第三定律是研究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在乒乓球击球瞬间,必然存在球拍和球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只有将击球瞬间球拍和球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清楚,才能比较科学地认识击球后乒乓球的旋转规律和飞行轨迹。  相似文献   

8.
看过《体育教学》2001年第二期题为《想不到的体育“器材”———报纸》一文之后,对文中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手段,特别感兴趣,深受启发。因此,我在平日教学中,注意参考运用相关的内容,现将学生在活动中创新和总结出的方式方法展示如下:例1目的:1)体会起跑和起跑后加速跑技术。2)发展学生快速起跑能力及灵敏素质。3)培养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及动手动脑能力。方法:1)成团抛接:报纸揉成团,前抛起动接住。2)后抛转身接:报纸揉成团后抛,转身起动加速接住。3)飞机抛接:学生自己叠成飞机,前(后)抛起动接住。4)…  相似文献   

9.
汪俊 《网球天地》2013,(5):130-130
1初级球感 B二人练习 2)持拍 相互用球拍抛接球(距离逐渐拉远)。 练习方法同上,但需在地上的指定“落点”区域中完成。一人用球拍轻托落地球,另一人用球拍;麦空接住球(起1初可颠几次直至球在拍面停住,逐渐熟练后便可直接接住来球)。  相似文献   

10.
你知道吗?     
在击球时,乒乓球和球拍接触时间最短的仅为千分之一秒。在大力扣杀时,球的速度为每秒47米。上旋球时,乒乓球每秒围绕自身的轴心旋转五十次。在大力扣杀时,球和球拍接触的瞬间将承受重达一吨的压力。在搓球时,球的速度为每秒7米。  相似文献   

11.
短网教室     
(二)放短球 1.化解网球冲击力的练习 放短球是下旋击球的一种打法,必须首先学会缓冲化解来球力量的技巧。让两名儿童站在相距6~8米的空地上对打落地球,规定一名儿童击球后,另一儿童待球落地后不直接回击,而先用球拍化解来球的冲击力,将球“放”到自己的身前,待球落地再度弹起后抽击给对方。练习时,要求放短球应假装做抽球的姿势,击球前依然做大幅度的后摆球拍动作,在放短球一瞬间才用短促的手法触球,以迷惑对手。放短球后,球拍不要有大幅度的随挥动作,只需让球通过短促  相似文献   

12.
<正> (111)上抛转体360度动作要领和图解说明(图111): 1.双手持球的底部,左右脚前后开立,身体重心落在左脚。 2.双手将球向上抛起球离头顶约二米。尽力垂  相似文献   

13.
一、技术方面 1.正反拍击球时,尤其是击快速球时,由于侧身击球的动作未完成。往往将球击出了对角线外而失分。同时,也由于侧身转体不够,很难击出直线球。 2.在还击对方打来的低球时,由于身体重心下降的低度不够,因而难于将球准确地击在球拍的中心(即甜点),以致造成失误。  相似文献   

14.
<正>一、降落伞学生将布巾团成一团,双手用力将布团向上抛起,待布巾展开落下时(好像降落伞徐徐落下),再用双手接住它。学会投接布巾的技能后,需要不断地增加游戏的难度。比一比,谁接得准。例如,用腿接、脚接、肩接、头接等等。  相似文献   

15.
<正>一、单手运球抛接水瓶练习练习方法:两脚左右开立,一手拿矿泉水瓶,一手拿球。练习者一只手原地运球,同时另一只手向上抛接水瓶(图1)。练习要求:练习者运球时,重心降低,运球高度不得超过肩膀。进阶练习:初始阶段,练习者抛接的高度由低到高,并由原地运球至行进间运  相似文献   

16.
短网教室     
2.发球的练习(1)位于前场发球的练习让儿童站在发球线做发球的准备姿势,然后,把球拍放置于背部(肘关节向上、拍头下垂)。抛球前,先用球拍框沿轻轻碰自己后背两下,随即将抛起的球击出。如果能够用球拍熟练地把球击出就要求把球发到对面发球区内。这时,每次击球过程中尽量运用手腕的活动,带动球拍由下向上、再向右的急速挥动,利用球拍侧面对球的急剧磨擦,使球在强烈旋转中越网坠落至发球区内。假如每次发球都具备正旋的性能,并熟练腔制命中的话,即可用同样手法进行直线和斜线的击球。如果达到正确熟练控制击球线路的要求,再  相似文献   

17.
发球是乒乓球运动的一项基本技术。比赛双方每一球对抗、每一分胜负都是从发球开始的,熟练掌握和充分运用各种旋转多变的发球,是进行抢攻、争取比赛主动的有效手段。怎样才能使发出的球旋转强、速度快、落点好、性能多变以利于先发制人呢?这就有必要了解在发球时球和球拍的相互作用过程和相互作用原理,从而有的放矢地指导实践。一、发球时球的旋转过程比赛开始运动员将球上抛即是发球的开始。球经过上抛,至最高点下落,用球拍击球,球离开球拍按一定的旋转和弧线运动,直至对方还击均是发球过程。具体来讲可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8.
在学习排球垫球准备姿势和移动后 ,进行势球教学 ,可采用以下方法练习。使用这些方法 ,既可作为技术练习手段 ,也可进行趣味竞赛。一、手臂放球法。练习者做好准备姿势后用双手互握的手指拨球 ,让球沿手腕向前小臂方向滚动 ,待球滚动到手腕上5—10厘米的前小臂处停止 ,同时双臂夹紧上拉 ,双手互握手腕下压 ,做成垫球的静止动作30秒钟。目的 :使练习者明确垫球一瞬间时身体 ,双臂双手腕的动作正确做法 ,了解手臂垫球的正确部位。二、自抛自垫法。练习者做好准备姿势后把球上抛 ,迅速含胸、夹臂、挺肘 ,双手互握手腕下压 ,待球下落 ,进行…  相似文献   

19.
乒乓球是一项技巧性较强的运动,很多技术动作不仅要在极短的时间里完成,而且还要符合战术运用的需要,但不管怎么变化,其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能准确击中球。经过在实践中不断反复探索,笔者认为需要身体自然放松并做到各部位协调配合,才能提高击球的准确性。一、身体自然放松有些人打起乒乓球来显得轻松自如,富有节奏感,其原因之一,就是善于放松。放松主要是为了更有效地移动步法和发力击球。乒乓球击球前的准备姿势是:“两膝微屈,前脚掌着地……”就是为了腿部既放松又具有弹性,使之能突然起动,以利发力击球。乒乓球的发力击球,主要是爆发力。它要求击球前持拍手的上臂、前臂、手腕,手指都自然放松,只有在挥拍迎球,球拍即将触球时才作突发性的用力。当球离开球拍后,文要及时放松,顺势挥拍及回摆。这就是说,手臂在击球前要放松,击球后也要放松,特别是直握球拍的人,一定要注意手腕和手指的放松。如果击球前后手指压拍不放松,那就会造成击球时拇指和食指的对抗用力,影响反手和正手击球的迅速变换拍形。如果手腕不能自然放松,这不仅会直接影响手臂的发力,而且对大角度球、追身球、台内球都将很难处理。  相似文献   

20.
《网球》2006,(4)
解决之道:当你由低到高的挥拍时,你用球拍上方的拍框(而不是球线)去击球。也许一开始你会感到困难,但是这种夸张的做法,更容易让你体会到垂直向上刷球的感觉。接着,你再试着用领先的球拍上部边缘球线去击球,记得,这次是用球线击球。这时,你的击球就会充满旋转。如此练习多次,把注意力放在旋转上,而不是击球的落点上。即使是职业球星也可能使用这样的上旋挥拍方式,比如:纳达尔,在防守时,常常由于击球点靠后的缘故,他的正手大上旋随挥能将球拍甩到自己的脑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