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东剧变和"颜色革命"对中国传媒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崇防 《现代传播》2006,(1):112-113
新闻媒体已成为美国对外搞“和平演变”和策动“颜色革命”最得心应手的工具。这一情况值得我们高度重视。苏东剧变和“颜色革命”给中国传媒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启示。一、舆论阵地绝不能让舆论宣传是国家权力的重要资源。苏联、东欧国家的惨痛教训表明,舆论阵地绝不能让,更不能丢,让出舆论阵地,就是丢权的开始。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媒体倾力传播西方价值观和颠覆信息以影响苏联政局的当口,戈尔巴乔夫开始推行毫无限制的“公开性”、“民主化”,为西方媒体进入苏联从事颠覆社会主义的活动大开了方便之门。与此同时,苏联国内的反对派加紧抢占舆论…  相似文献   

2.
张中云 《现代传播》2006,(1):109-110
苏联东欧反对派上台前打着“新闻自由”的旗号拼命争夺舆论阵地。在他们夺得政权后,便马上反其道而行之,实行媒体专制主义,大力封杀左派的媒体和声音。1991年8月,叶利钦在打垮紧急状态委员会以后,立即派人接管了塔斯杜、苏联新闻社、中央电视台,并勒令多家共产党报纸停刊,同时停止了俄共的活动,限制了苏共活动。一些被勒令停刊的报纸,只有在改变性质后,才被准许复刊。有的媒体评论说:“现在,苏联共产党失去了报纸、电视、广播等传播工具”,共产党“成为哑巴党了”。在立陶宛,反对派掌握政权后,设置各种限制来打击左翼媒体。立陶宛共产党的机…  相似文献   

3.
从苏联时期开始,媒体的职能与属性就被定位在如何协助振兴经济与发展国力.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媒体的定位集中在新闻自由与媒体集团等概念上面,倡导公共媒体与公共利益.本文简要论述俄罗斯媒体理论回归服务国家社会的内因要素与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发现俄罗斯媒体仍循着一条既定的规律在运行.  相似文献   

4.
“草根媒体”的兴盛,是一种新的传播文化现象.“草根媒体”是一种自编、自审、自传,且“零成本”的自媒体,是一种散发着主人公气质的公民媒体. “草根媒体”的异军突起也催生了传统媒体转型和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5.
发展融媒体是地市广播电视台的重要工作.媒体融合要充分利用媒介载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打造“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融媒体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内容产品”,“扬优”是融媒体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地市广播电视台在发展融媒体的道路上还处于探索阶段,正在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  相似文献   

6.
张屹 《青年记者》2016,(2):92-93
“Social Media”,在国内有“社交媒体”“社会化媒体”“社会性媒体”等不同的翻译方法.“微信”“微博”“陌陌”“易信”,这些媒体的演变历程和特征,的确是具备中文语义中“社交”和“媒体”两方面基因的.将这类媒体翻译为“社交媒体”,虽概括得有点宽泛,但是贴合中文语义,符合其本质属性.①因此,本文采用社交媒体这一说法,重在分析情绪在社交媒体营销中的价值与功能.  相似文献   

7.
无视舆论关切和现场媒体记者的强烈诉求,是巨大的策略漏洞. 今年全国“两会”一如既往是中外媒体关注的焦点,这里既有规定动作,也有自选动作.很多媒体都派出精干的记者队伍扑上“两会”现场,“两会”现场成了新闻媒体的赛场,各路媒体记者各显神通,竞争异常激烈.但是,并不是每家媒体都有均等的机会,有的媒体近水楼台,有的媒体的则山高水长.为了不虚此行,不少媒体记者拼了,甚至用上“美人计”,用美女记者“诱敌深入”,可谓用心良苦.新闻信源稀缺,僧多粥少,稍有一点新闻资源,媒体记者就会扎堆上去抢食,一些媒体人“吃相”难看,影响观感.这固然与媒体人的职业素养有关,但实在是生存压力太大,一些媒体记者顾不上举止斯文、端庄了.  相似文献   

8.
转型期俄罗斯新闻业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苏联解体以来的“社会转型期” ,俄罗斯新闻业经历了一场裂变 ,死而复生 ,却又命运多舛。具体体现在 :管理模式从垂直管理到平行管理 ,媒体性质从事业单位到商业机构 ,媒体角色从印刷媒体唱主角到电子媒体唱主角 ,新闻理念从马列主义到西方理论。作者通过对以上变化的分析 ,探明俄罗斯政治变革乃至整个俄罗斯社会运行的轨迹  相似文献   

9.
一个人需要通过定期体检观察健康状况,一家媒体也需要. 有研究机构最近开展了“媒体健康度研究”,增加了很多指标,比如“覆盖度”“公信力”“产品体验”“内容影响力”“思想性”“事件传播影响力”以及“品牌口碑”等等.与其说是提出了一种新的评价体系,不如说是对近几年媒体评价体系反思的一种总结提炼.它意味着中国媒体正在摆脱过去对发行量、收视率、收听率、流量的过度痴迷,而有了顺应媒体变革潮流的健康发展意识.  相似文献   

10.
王晖 《新闻前哨》2014,(9):18-20
日新月异的传播手段,带来媒体格局的深刻调整和舆论生态的重大变化.平面媒体实现了从“翻阅时代(纸质媒体)”到“点击时代(电脑媒体)”再到“触摸时代(移动媒体)”三次大跨越.以此相对应,传播形态呈现出社会化和碎片化的特征.江西日报社高度重视媒体融合发展,积极探索推进媒体融合的途径,力求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的共享融通.  相似文献   

11.
认真梳理各级各类媒体开展的“走转改”活动,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本文着重对当前媒体“走转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当前媒体“走转改”存在的主要问题问题一:有的媒体为了应付检查,把新闻专栏改头挟面,往往是换汤不挟药“走转改”,哪里是基层,如何“走”?“转”什么、“改”什么?这是摆在新闻媒体面前的重大问题.一些媒体缺乏研究,仓促上阵,导致报道缺乏新意.一些媒体片面追求“走转改”报道的量,把原有的栏目改头换面,打上“走基层”的栏花,内容是换汤不换药,报道乏善可陈,这有悖于开展“走转改”括动的初衷.  相似文献   

12.
提升领导干部的媒体素养,是关乎政府执政能力的一项紧迫任务.笔者在文中提出提升媒体素养的迫切性,并剖析领导干部需要具备哪些媒体素养.最后提出,提升领导干部的媒体素养,要通过内修外练,优化“内在素养”、提升“外在技能”,要注重“道”与“术”的全面培养.  相似文献   

13.
张玉川  陈力丹 《当代传播》2021,(6):64-67,80
作为"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之一的哈萨克斯坦,与中国新疆有着广泛的经济、文化交往,但我们对于该国新闻传播业的认知却比较匮乏.哈萨克斯坦的新闻传播业开始于沙俄统治时期,经历了苏联时期俄文媒体的强势影响、苏联解体后的多元扩张,以及如今当权者对媒体直接与间接的控制,争取独立自主一直是哈萨克斯坦新闻传播业发展的主题.  相似文献   

14.
2016年,媒体还会发生变革,本文提出“七大猜想”,聚焦媒体变革. 猜想一:媒体秩序.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区分,会在融合媒体的概念之下,实现整合、统一.在融合媒体的形态下,会诞生出以内容或服务的差异化进行分割的媒体品类. 在融合媒体的形态下,媒体大与小、高与低的影响要素会发生变化.以往媒体秩序下的一些媒体价值要素,会显得不再重要.媒体的“去行政化”将更彻底,“媒体级别”的高低,将不再是媒体影响力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5.
“社交”“媒体”两个概念下对社交媒体的界定,以及“社会性”“媒体性”两个要素下对社会媒体的界定,都使得“Social Media”在概念无法统一的基础之上更面临范围模糊的困境.在原有的界定规则无法满足社交媒体范围划分的情况下,寻找新的规则对社交媒体进行重新界定显得尤为重要.将“社交”属性由外在的互动形式转向个体社会关系的建立,并将建立的基础看作是个体之间价值共识的达成,成为社交媒体界定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基层是县级融媒体和基层社会治理的同心圆,要加快推进县级融媒体融入基层社会治理.近40年,县级媒体历经辉煌又陷入衰落,关键在于与本地群众和基层政府失去连接.新时代县级融媒体的发展进路,在于重建本地用户连接、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不仅要从“喉舌”变成“喉舌”+“耳目”+“参谋”+“尖兵”,更要从摇旗呐喊的“啦啦队”变成上场奔跑...  相似文献   

17.
林功勋 《传媒》2015,(16):21-23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用唐代诗人岑参的这句诗来形容当下“媒体电商”的热闹景象恐怕再准确不过了.2013年7月2日正式启动的央视网商城号称是第一个提出“媒体电商”概念的,此事无从考证,不过,确实是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媒体电商”才开始成为一个热词.而2014年10月,“中国报商联盟”的成立,则可视做“媒体电商”成为媒体转型的新宠,正逐渐走到媒体转型舞台中央的标志性事件.  相似文献   

18.
近来,有好几家院校邀我同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座谈交流“全媒体”、“媒体融合”时代传媒的记者素养问题.作为一个在媒体集团负责“媒体融合”工作的实际推动者,我愿把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感悟,以“寄语”的方式,同未来的传媒“同行”们做个交流,也是共勉.  相似文献   

19.
杨蓉 《传媒》2015,(4):79-80
媒体是国家形象传播的重要工具.在媒体中塑造“中国形象”的主体呈现二元结构,在国内媒体之外,又有作为“他者”的国外媒体.以“他者”的视域进行反观,在实证的基础上了解“他者”视域中的自我,进而解读其生成的原委,将有助于丰富“中国形象”的内部结构,强化媒体在国际传播中的针对性和目标性,避免主观臆断或误读误判,为“中国形象”的塑造争取更为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尤其在工业方面,基础薄弱,技术和人才匮乏.苏联第一个与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1950年2月,中国与苏联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3月,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苏联专家在中国工作条件的协定》.聘请苏联专家指导,无疑成为我国学习先进技术和经验的 条捷径.从1949年11月至1960年7月,先后有几十名苏联专家来到石景山钢铁厂(以下简称“石钢”)帮助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石景山钢铁厂于1966年9月10日改名为“首都钢铁公司”,简称“首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