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今年全国两会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在新华社党组坚强领导下,新华社全国两会报道团全体同志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全力以赴、全情投入,打造了一大批精品力作。据统计,今年全国两会新华社共推出各种形式报道7400多条,最高采用达7662家次,新华网和新华社客户端两会融媒体专题页面浏览量分别突破1.7亿次和7亿次,  相似文献   

2.
2021年全国两会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十四五"开局之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召开的重要会议.新华社党组高度重视今年两会报道,成立两会报道领导小组,组建前后方报道团,坚持高站位要求,突出高质量发展,彰显高起点融合,做到高强度冲刺,紧紧围绕大会主题和议程,播发各种形式报道8200余条.总书记报道浓墨重彩,亮点频现,20个融媒体产品全网浏览量过亿,近40组报道被全网置顶;程序报道准确及时,全程领跑,单篇最高采用5100家;对内重点报道龙头压阵,占据各媒体终端重要版面页面时段;对外报道主动发声、有力引导,报道总采用6万条次,单篇最高采用近300家;融合报道创新突破,推出全网浏览量过亿产品41个,较2020年两会增长46%.新华网和新华社客户端两会专题浏览量分别突破6亿、7亿,新华视点微博主持的两会主话题"全国两会2021"总阅读量超5.8亿,海媒平台两会报道总浏览量超2.35亿.新华社两会报道主题鲜明、重点突出、丰富多彩,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主力军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充分彰显国家队实力和新型主流媒体气质.  相似文献   

3.
曹阳  谢希语  吴丹 《传媒》2018,(7):14-16
2018全国两会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一次重要会议.新华社紧紧围绕大会主题和议程,共播发各种形式稿件3.2万余条.其中,对内报道牢牢占据各报刊网站重要版面页面,单篇稿件最高被2172家媒体刊播;对外报道被全球数千家媒体广泛转载转引,外文文字报道采用率刷新全国两会报道采用纪录;新媒体报道应用多项前沿技术,推出10组浏览量过亿的融媒体产品.系列报道勾勒出新风拂面、团结奋进的两会画卷,充分彰显了国家通讯社舆论引导主力军主阵地主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4.
新华社今年3月初播发的长篇通讯《震动资本市场的“粤海重组”》和“新华时评”《“窗口公司信用”该结束了》,经由二十多家中央和地方媒体的广泛刊载后,立刻在“两会”内外形成热门话题。中央电视台等有关媒体纷纷找新华社记者了解报道的采写过程、背景,并就  相似文献   

5.
全方位整合报道资源——记新华社"两会"报道策划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成功在于策划,策划的成功在于有成果,请大家把想到的都谈出来,形成一批重点报道题目系列……”副总编辑夏林给新华社“两会”报道策划会定了个畅所欲言的调子。 一年一度的“两会”报道是对各家媒体的一次考验,新华社也以“两会”报道为契机,探索深化新闻业务改革的路子。2月18日,新华社“两会”报道领导小组召开报道策划研讨会,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以及一线记者,进行了跨编辑部的报道策划。  相似文献   

6.
2006年两会已经结束。在社党组正确领导下,在这场战役性报道中,新华社播发的一批重点稿件引人注目。2006年新华社播发的采用家数在100家以上的99篇两会稿件中,重点稿占27篇,而2005年采用超过100家的两会重点稿仅有5篇。两会期间,新华社营销总平台和分平台组成了39个小分队赴39个报业集团,对各大报业集团采用新华社两会稿件情况进行专项分析,每天提前将《稿件采用情况统计报表》送给前方报道组。用户认为,今年两会新华社重点报道既具有权威性又有较强的可读性,方针政策分析解释到位,选材真正做到了“三贴近”。一、悉心经营一批题材重大的报…  相似文献   

7.
2022全国两会是主流媒体创新报道理念,应用前沿技术,革新报道样态,竞相展现媒体融合成果的重要平台。本课题组连续8年观察全国两会融媒体产品,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四家中央主流媒体及政务新媒体中国政府网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以及客户端发布的两会融媒体产品作为研究样本,综合参考全国各层级主流媒体、政务媒体以及商业平台的典型报道产品进行分析研究,对8年来全国两会融媒体产品的发展变化进行特征和创新趋势总结。研究发现,2022年两会融媒体报道呈现技术“X”变量持续赋能、对话式报道加强、液态化融合、媒体跨平台协同合作等特征,为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我国时政报道和政治传播创新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廖靖文 《青年记者》2017,(30):69-70
近年来,随着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兴媒体在移动互联网上的影响力不断攀升,传统主流媒体的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传统主流媒体如何立足自身优势,探索媒体融合的新路径,成为必须回应的新课题. 每年的全国两会都是一场“新闻大战”,2017全国两会报道更是媒体深度融合后的一次全面检阅.广州日报将全国两会报道视为“重中之重”,提前三个月谋划,挑选百余名精兵强将,集结成九大全媒体战队.从平面到全媒体,从报纸到AR(增强现实)、机器人、H5(第五代应用超文本标记语言)、VR(虚拟现实),广州日报在全国两会报道中探索媒体融合的新路径,得到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媒体发文称赞.  相似文献   

9.
<正>3月12日0时29分,随着最后一条两会稿件发出,新华社国内部2024年全国两会报道收官。国内部两会发稿中心共播发文字通稿270条、各类融媒体报道303条。不少报道实现了镇版刷屏、破壁出圈的效果,纪录片《倾听》总浏览量达2.3亿,“两会中国经济问答”系列报道开篇《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几何?》总采用量达3581家。在新华社两会报道领导小组组织指挥下,国内部参与两会报道前后方近200名采编人员共同谱写的“春之声圆舞曲”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10.
发稿1.8万余条,优秀稿件被624家媒体刊播,被100家以上媒体刊播的稿件多达148条??今年两会期间,新华社牢牢把握迎接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这条主线,突出体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量大面广和权威有效的"集束式"报道取得了精彩纷呈、亮点频现的效果,被媒体和受众认为打造了一批纸质媒体的"镇版之作",在新兴媒体形成"刷屏之效",为两会胜利召开提供了有力的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在轰轰烈烈的抗非典宣传报道中,全军和武警部队紧急抽调医护人员支援北京市组建小汤山非典定点医院的报道,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6月23日,短短60天内国内外有160多家媒体对小汤山医院的工作进展、医疗动态、科研成果和先进事迹等进行了报道,共刊播各类报道2860多篇(幅);新华社播发的50多篇动态消息和各类报道、130多幅图片,被国内200多家媒体广泛采用;解放军报在一版刊发20多篇消息和通讯的同时,专门开辟了“小汤山定点医院记者守望札记”专栏,每天连续刊发来自小汤山战斗一线的跟踪报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新闻与…  相似文献   

12.
媒体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短视频已经成为受众最为广泛、互动性最强的传播媒介之一。全国“两会”作为备受关注与热议的重大会议,自然成为检验主流媒体深度融合及转型升级成果的舞台。《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等中央级主流媒体在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的相关短视频报道中,报道样态实现了多元创新,受众体验完成了全面升级。  相似文献   

13.
国际政治传播是以国家为政治共同体进行的国际间的政治传播,是国际传播的核心.作为中国人民政治生活重要内容的全国两会是进行国际政治传播的宝贵资源,也是国际社会一年一度解读中国的重要窗口. 2016年两会期间,《人民日报》《环球时报》、新华社、CCTV News、 《China Daily》五家主流媒体以及隶属于国务院新闻办的中国网,在美国社交网站脸谱网以统一的#CPPCC #NPC #2 sessions #China Politics标签形成报道矩阵,通过图片、音频、微视频、漫画及各类可视化呈现,是“联接中外、沟通世界”、寻求国际政治文明共振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时秀芙 《青年记者》2017,(12):91-92
今年两会报道,无论是央媒、地方党报还是市场化媒体,都亮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两会报道呈现出可视化、互动化的特点,视频、H5、AR等新媒体新闻产品成为各家媒体的标配,创新多样的报道形式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作为地方党媒,广州日报今年的两会报道同样十八般武艺俱全,我们挑选了百余名精兵强将,组成京穗两地的九大全媒体战队,形成了广州日报“中央厨房…北京采访中心”“驻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基地”三大采编中心,运用视频、H5、AR等多项先进传播技术,全方位立体式地报道了两会,精彩的报道内容和大胆创新的报道方式不仅获得广东省委宣传部、广州市委宣传部的高度肯定和表扬,还获得了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央媒的点赞和刊发.  相似文献   

15.
<正>全国两会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也是主流媒体一年一度的“沙场点兵”。如何在两会报道的“同题较量”中出新出彩,是各大主流媒体共同面临的一道“必答题”。在多部门的精心部署和全力协同之下,新华社今年的两会报道稳步推进、圆满收官,一批重大报道与栏目创新破圈刷屏,备受瞩目。  相似文献   

16.
李晓萍 《传媒》2015,(9):41-43
2015年“两会”传播中的一个特色和亮点是中央主流媒体纷纷设置了虚拟人物形象,利用这种虚拟人物拉近与受众的距离,传播重大政治主题.这个创新举动在《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新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中央主流媒体中集体亮相,可以看做是中央媒体在面对新媒体冲击时的主动应对之策,并且在新闻的议程设置、传播方式、传播效果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新华社的“小七”、中新社的“小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小笙”和《人民日报》的“小明”为当下传统主流媒体的转型、融合做出了有益探索.以下详细分析此类报道的创新和亮点.  相似文献   

17.
读者反馈意见说,多年两会的热点报道新华社做得很到位、很深入,特别是关系民生的热点、焦点,新华社都做了比较全面详实的报道,新华社的自采视频,做到文字、图片、音视频联动报道.如3月8日新华社播发的<濮存昕建言监察部:公款烟草消费很严重应明文禁止>;3月9日播发的<代表委员"会诊"房地产领域"腐败综合征"><央行高层:利率还有调整空间二套房贷政策未放松>均采用文字、图片、音视频的联动报道.  相似文献   

18.
曾祥敏  董小染 《传媒》2016,(6):32-35
在媒体融合的变革转型期,当前国内许多媒体已经在生产机制、组织、渠道、产品、用户关系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度改革,尤其是在生产机制和产品形态上不断创新,重新探索与用户连接的关系。诸如《人民日报》的“中央厨房”、新华社的“全媒体报道平台”等所进行的平台、产品的实验与改革,从某种程度上说,都是媒体融合发展进程中的具体做法。而作为中国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动,每年的全国“两会”不仅受关注度高、信息量大,成为众多媒体抢新闻的重地,而且也成为近几年来媒体争相试验新的报道技术、新的报道方法与手段、新的产品形态的信息场。尤其是从2015年全国“两会”开始,基于技术基础上的可视化产品不断创新突破,成为中国媒体融合进程中的亮点,正是基于此,本文选取了2016年3月2日至16日全国“两会”期间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央视网4家中央级媒体及腾讯、网易2变革创新中的具体操作路径。  相似文献   

19.
近三年来,由江苏电台牵头,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体共同参与,打破门户界限,互助、互动、互补,在“两会”主会场联合推出《新春旋律——“两会”报道现场直播》特别节目,开创了江苏乃至全国“两会”报道多家媒体合作之先河,取得了资源共享、多方共赢的良好效果,被同行们誉为江苏新闻改革与创新的成功尝试。目前,《新春旋律》已成为江苏省委宣传部肯定的好形式,成为代表委员欢迎的好阵地,成为社会上有影响的品牌栏目。一、走“三贴近”之路“两会”报道历来是各媒体新年伊始的重点报道任务,是各家比拼实力、扩大影响的良机,也是新闻改革、…  相似文献   

20.
会”报道,一般都是各媒体当年报道的重大“战役”。可会议年年开,报道年年做,长久以来总是少有新意。然而今年“两会”报道,却让人耳目一新,全国不少媒体均有出色表现,有不少让人眼睛一亮的好稿子,也有不少引人回味议论的新观点。报道内容形式变化,背后的新闻观念变化更加耐人寻味。本文试以国家通讯社新华社今年的“两会”报道①为例,作简单分析。一新华社今年的“两会”报道,按内容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会议报道、议案与提案报道、代表生活报道、相关评论。单从体例上看,与往年差别并不大。然而细读之下发现,报道角度、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