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知识是课程的基础性源流。课程知识观包含课程知识主体观、课程知识本质观、课程知识评价观,它们分属课程知识的意识形态、选择与组织以及评价问题。基于课程知识观三方面的相互关系,依据课程知识主体类型可将西方课程知识观划为社会意识形态课程知识观、个人意识形态课程知识观和个人—社会意识形态课程知识观三种类型。在逐一梳理与批判三类知识观的基础上,借助中国文化的历史性向度,重建一种新的课程知识观,即个人—社会辩证伦理主体的课程知识主体观、辩证唯物主义课程知识本质观与辩证唯物主义课程知识评价观。 相似文献
2.
课程与知识密切相关,知识观的发展变化影响着课程知识体系的创建。传统知识观导致语文课程知识体系单一化和静态化,语文教学关注确定的理性知识;现代知识观提倡知识的创建性和生成性,语文教学不仅关注陈述性的知识,也要关注程序性知识、语用学知识、缄默知识,建构全新的适合学生发展和社会需要的语文课程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3.
课程与知识密切相关,知识观的发展变化影响着课程知识体系的创建.传统知识观导致语文课程知识体系单一化和静态化,语文教学关注确定的理性知识;现代知识观提倡知识的创建性和生成性,语文教学不仅关注陈述性的知识,也要关注程序性知识、语用学知识、缄默知识,建构全新的适合学生发展和社会需要的语文课程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4.
科学知识是科学课程的核心要素,传统的对科学知识客观性、价值中立性、普遍性的理解决定了教师、学生的科学课程知识观的价值取向。随着科学知识社会学对科学知识的文化性、相对性、多样性、建构性、境域性品格的揭示,引领了科学课程领域的一场思想革命,催生了由封闭、单一、科学本位的科学课程知识观向开放、多元、人文、生态课程知识观的转变,对科学课程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章汛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17(5):1+10-1,10
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通过培养人来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人的发展服务的。但培养什么样的人,以什么作为培养人的根本任务和目标?这个问题可以说是教育的本位问题。教育应以什么为本位,它与教育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密切相关。人们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认识过程。 相似文献
6.
7.
在以往的现代汉语教学改革的讨论中,缺乏整体的课程观意识,重建现代汉语课程观需综合利用教育学和语言学的研究成果.现代汉语课程观的具体内容包括: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价值观,语言运用能力和语言研究能力相结合的目标观,语言理论和语言应用相结合的内容观.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实施观以及知识评价和人文评价相结合的评价观. 相似文献
8.
在以往的现代汉语教学改革的讨论中,缺乏整体的课程观意识,重建现代汉语课程观需综合利用教育学和语言学的研究成果。现代汉语课程观的具体内容包括: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价值观,语言运用能力和语言研究能力相结合的目标观,语言理论和语言应用相结合的内容观,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实施观以及知识评价和人文评价相结合的评价观。 相似文献
9.
10.
知识与教化:课程知识观的重建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郭晓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21(2):11-18,41
时代的知识状况和现代哲学对传统知识论的超越,迫切要求课程领域建立一种以知识与人的意义关系为核心内容的课程知识观。“教化”是人的精神的转变,强调人既走出自身与知识和人类文化等客体精神交往、又回到自身的双向历程。在“教化”的视野里,知识从有待人去占有的对象物转变为人实现自我超越并与世界建立完整意义关系的手段,课程成为人与知识“相通”的可能情境。在这样的课程里,人的存在方式发生了变化,知识由规训人的强制力量转变为参与人的精神转变的促进者。构建这样的知识环境需处理好知识与精神自由、知识与智慧以及知识与生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李红亚 《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5,4(4):134-136
系统反思现代课程知识观演变的历史轨迹,把握其内在关联是为新基础教育课程知识观确立历史视野的重要途径。为此,以适应“新课程”为基本取向来构建一种相对稳健、适应性较强的新课程知识观,其内容大致如下:1.从课程知识的本质上看,课程知识应是以课程文本为平台的社会文化与学习者经验的复合。2.课程知识的价值定位:在自我解放发展与社会解放发展平稳推进指针下,建立动态的、“四价值”综合平衡的价值观格局。3.课程知识的学习:一种课程文化、课程文本、学习者主体的三体互动状态——“对话”中的“建构”。 相似文献
12.
知识历来同教育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方面,教育是知识筛选、传播、分配、积累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知识又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与载体,离开了知识,教育就会成为无米之炊。”毋庸质疑,一定时代背景下的知识观,将影响人们对教育活动的认识,甚至成为决定教育活动质量的重要理论根源。从知识观的角度审视语文课程改革,也许会在理论与实践地碰撞中,摩擦出思想的火花,点燃创新的思维,照亮实施语文课程改革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郑晓娟 《中学语文(读写新空间)》2004,(6):6-8
在知识总量快速膨胀和知识在个人生活及人类社会中的作用迅速提升的今天.人们如何面对知识、获取知识、占有知识的观点和看法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如果将人们较为熟悉的理性知识观视为传统知识观.把近年来出现的建构主义知识观视为现代知识规.那么本文将探讨在知识观转型的今天.语文课程知识观的重建。 相似文献
14.
综合职业能力的课程观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建立综合职业能力课程观是职教课程发展趋势。综合职业能力课程观的建构隶属于能力本位的范畴,其主要特点是:课程目标由“知识客体”转向“学生主体”,教育导向由“教育专家导向”转为“企业专家导向”,教育程式由传统的“教程”转为“学程”。 相似文献
15.
知识观的转型与课程观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长林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4):113-116
人们对知识的认识由客观性、价值中立性、普遍性向文化性、相对性、多样性、建构性、境域性的转变,引领了课程领域的思想革命。催生了由封闭、单一、科学本位的课程观向开放、多元、人文生态课程现的转变。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知识与课程现的解构,虽然能够扩展课程改革的视域和理路,但它决不是课程变革的圭臬。 相似文献
16.
综合职业能力的课程观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建立综合职业能力课程观是职教课程发展趋势.综合职业能力课程观的建构隶属于能力本位的范畴,其主要特点是课程目标由"知识客体"转向"学生主体",教育导向由"教育专家导向"转为"企业专家导向",教育程式由传统的"教程"转为"学程".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通过分析20世纪60年代后,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职业能力观的变化.指出在我国现阶段,职业能力观仍以知识本位居多,也有部分涉及能力本位,这与现阶段的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不相符合.因此,笔者认为,只有在明确职业教育目的的同时,不断改革与创新,寻求适合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形成与时俱进的职业能力观,才是走出我国职业教育困境的必要选择. 相似文献
19.
岳定权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7,24(6):137-139
新课程改革中,新的知识观对我国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很大影响。但现在对知识观与课程关系的研究出现了一些片面现象。因此,对知识观与课程关系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明确研究的思路和框架,并指出研究的不足和研究的方向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应晓红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1):73-75
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以现代职教观为指导,精心进行课程教学设计,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一个好途径,现代职教观的核心是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在现代职教观指导下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评估设计等,对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