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五四时期开创了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新纪元,这个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相比之前任何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最大的不同在于: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经广泛传播后成为妇女运动的重要指导.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对五四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它最大的特点是要求把妇女解放同社会解放联合起来考察,五四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传播、发展并孕育了其最终的确立的土壤.  相似文献   

2.
“五四”前后一批作家所表现的新女性形象,探讨了妇女解放所走过的一条在曲折中前进的道路。从早期的具有浓重的悲剧色彩的女性形象到虽然软弱却依然举起个性解放大旗的小资产阶级女性形象,再到把个性解放与社会解放联系起来走上真正的妇女解放道路的女性形象。说明五四前后是"一个风云变幻和社会发展的时代,也是一个诞生众多女性形象的时代。  相似文献   

3.
“五四”运动前后是中国社会剧烈变革的时期,妇女解放是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中国社会主义者先是在新文化运动初期提出妇女解放的一般主张.对于婚姻家庭改革、妇女经济地位平等等方面发表了意见.继而在“五四”运动后,提出妇女解放必须与社会革命相结合、劳动妇女是妇女运动主力军的思想。社会主义者关于妇女解放的思想对于推动妇女解放运动的深入.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五四”一代女性作家群.在“五四”探讨妇女解放的舆论启发下,创作了一系列描写妇女生活的小说,塑造了一系列知识女性形象,展现了这一时期妇女的觉醒和精神面貌。这不仅丰富了中国文学史中的人物形象。开创了文学形象塑造上知识女性的先河。而且在当时。在今天都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探讨“五四”时期中国女性作家笔下的知识女性形象。对于今天已经获得解放的妇女在人生的道路上仍具有相当深刘的认识作用。  相似文献   

5.
妇女解放是近代中国社会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把妇女解放运动纳入到阶级和社会解放的大目标之下,一方面使中国妇女解放运动有了强大的推动力,实现了妇女性别解放与社会解放的良性互动,使妇女的社会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并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另一方面,由于革命的需要,推动妇女解放运动深入开展的决定力量并不完全出于女性的自觉,还出于革命的客观要求.而革命队伍中以男性为主导的现实状况,导致了婚姻关系、革命和家庭角色分工方面出现了冲突,凸显出妇女性别解放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所倡导的阶级解放和社会解放的内在张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妇女的觉醒从二十世纪开始 ,经历了短暂而漫长的发展。从时间上来说 ,五四新文学运动至今 ,不到百年的时间 ;而在女性觉醒的过程中 ,却经历了“解放妇女”与“妇女解放”的重要飞跃。女性觉醒曲折地发展到今天 ,在文学的进程中清晰地显示了它的进展趋势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女性文学在女性觉醒过程中的艰辛探索及其价值。一、中国“解放妇女”运动在文学中的反映中国女性的觉醒是从“解放妇女”开始的。解放妇女是来自女性自身之外的解放 (当然也包括女性自身觉醒的愿望 )。最初女性的觉醒并非真正地由妇女自身做起。它是以一种自上而下的…  相似文献   

7.
妇女解放的程度是社会解放的尺度 ,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妇女思想的现代化。胡适对封建礼教和封建教育对妇女的残害以猛烈的抨击和深刻的批判 ,倡导用现代文明教育妇女 ,培养女子的自立精神。胡适的妇女解放思想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推动了五四时期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戊戌维新运动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为代表的资产阶段维新派在进行社会变革的同时,十分重视妇女的解放,并把妇女解放作为资产阶段维新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倡导男女平等、反对缠足、主张婚姻自由、婚式从简、倡导晚婚晚育等一系列思想和主张促进了妇女的觉醒,从政治上,思想上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他们创办女子不缠足组织和兴办女学的社会实践,从行动上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尤其是妇女不缠足组织的和觉醒了的新型妇女积极参与维新运动,揭开了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帷幕,并为辛亥革命时期和五四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奠定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9.
中国妇女解放在新中国成立的65年中走过了辉煌历程。回顾过去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和半封建社会中妇女的被压迫历史,经过近代一批先进女性的引领,再看现代妇女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地位的逐步提升,迎来了一个社会发展的新局面。但是,随着经济发展,中国的妇女解放面临着新问题,需要新兴女性看清社会现实,以达到进一步解放。  相似文献   

10.
妇女的心理解放问题,说到底就是创造适应女性精神解放的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以及提高妇女的心理素质,并以此使妇女解放运动进入更深的层次问题。固然,妇女从旧社会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中解放出来,并且摆脱了法律赋予她们地位上的不平等,这标志着女性解放的进程走完了重要的历史阶段,但它并不意味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完结。由于各方面的因素所决定,妇女在争取心理解放的进程中所面临的阻碍必将更加严峻。  相似文献   

11.
在雅利安人入侵之前,印度大部分地区处于母系社会,妇女地位崇高。即便到吠陀时代,印度寡妇也并没有受到特别严厉的迫害;史诗时代到中世纪早期,是印度妇女地位急剧下降的时期,萨提逐渐成为印度传统的一部分,但同时印度的妇女自我解放运动也声势浩大;在现代,印度本土开明知识分子主张废除寡妇萨提传统,保护寡妇权益,寡妇的地位有所改善。这些都颠覆了当下西方主流知识分子所谓“西方殖民印度是印度底层与妇女解放开端”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女性怎样才能在爱情、婚姻和社会上取得与男子平等的地位?这是众多作家一直苦苦探索的重大社会问题。)在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三位具有强烈反抗意识和叛逆精神的女性正是在各自不同的爱情追寻中,展现了女性解放意识的发展历程,为妇女解放运动拉开了序幕。  相似文献   

13.
问题式思想追问的目的不是终极断言或真理答案,它是开放并不断发展的,整个社会是个开放的社会,女性解放问题亦是如此。可以说无论在时间还是空间上,女性都是备受压迫的群体,所以要实现女性解放必须开放地研究压迫女性的各种情境。我们要看清女性的处境,包括回顾历史处境和认识现实处境,加强女性的自主意识,即理解女性的自由问题,探索女性的发展途径,即女性的解放道路问题,包括不能走过去的“屈从’’之路,而要走“抗争”之路,自主、自立、自强,最后迭到与男性真正平等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一夫一妻制是迄今为止人类家庭史上最高级的家庭形态。真正的一夫一妻制是以爱情为唯一基础的家庭形式,它体现了男女平等和妇女的真正解放。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系统地阐述了一夫一妻制理论,并科学预见了一夫一妻制家庭在未来新社会的发展状况。在一夫一妻制基础上构建和谐家庭对于进一步推进妇女解放、实现男女平等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迅一直是站在女性的立场上,对父权社会加诸女性身上各种有形与无形的束缚进行抨击,成为现代妇女解放最热心的倡导者与最坚定的支持者。但作为男权中心社会的一员,他又始终无法摆脱男权意识的传统影响,这既体现在他的文学创作上,又存在于他的情感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16.
从社会,宗教和几个人物形象自身等方面对男女平等,妇女解放这个沉重的学主题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我们需要站在传统与现代相统一的高度,来认识中国的女性问题。男女矛盾,是人类社会普遍持久的矛盾。男女两性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社会关系,也是文明的基本动力之一。过去把封建社会的政治压迫简单地归结为政权、神权、族权、夫权是错误的,把妇女的身心解放简单地等同于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是不全面的,片面地把妇女获得解放的水平等同于就业水平的认识和政策是不正确的。我们需要从根本上端正对女性的看法,尊重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从认识上、道德上、制度上、法律上、社会保障上为建立真正保护女性的社会环境而努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作者认为只把《简.爱》视为一部描写爱情的文学作品是不够的。夏洛蒂通过塑造简.爱自尊、自信、自立的人格力量,发出了英国妇女解放的先声。《简.爱》揭露的英国社会的不公与苦难,是19世纪英国社会的一面镜子,所以更应把它看成是一部社会小说。  相似文献   

19.
女性翻身的“狂想曲”——陈端生和她的《再生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端生的长篇弹词《再生缘》以浪漫主义的人物和情节 ,表达了女性渴望翻身的理想 ,向男权社会提出了大胆挑战。在艺术上 ,也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相似文献   

20.
鲁迅的小说《祝福》,从多个角度展示了男女之间多个层次的不平等,从而形象地告诉读者,妇女解放既包括了经济上的解放,也包括了制度上的解放,还包括了文化上的解放.要实现妇女的最终解放,人类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