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言:从一个有关中国期刊业发展的预言说起 大约三年以前,曾有人预言,像<知音>、<读者>、<家庭>、<故事会>这样的传统文化综合类期刊,最多只能再撑三五年,替而代之的将是蓬勃兴起的时尚、财经等全彩杂志,即所谓高端市场的期刊.然而今天,无论是高端市场的期刊,还是传统文化综合类期刊,都有了长足发展,如<读者>杂志的月发行量比三年前增长了50%以上,<知音>杂志从2003年起,月发行量结束了连续几年徘徊在430万份左右的局面,目前月发行量达到550万份.  相似文献   

2.
方仁 《传媒观察》2006,(5):11-13
1985年1月,《知音》诞生于武汉。《知音》坚持把创造鲜明的个性特色作为发展自己的战略,率先在中国期刊界推出了具有哲学理念的“人情美、人性美”的办刊原则,强调刊物要“深入生活、深入心灵”。引起了广大读的共鸣,创刊号即发行了40万份,当年最高月发行量突破100万份,创造了中国期刊史上的奇迹。《知音》崇尚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自创办之日起首开湖北省报刊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之先河,在风险中和压力下,建立了一整套有利于竞争的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其管理模式深为全国期刊界所推崇。  相似文献   

3.
本文选取知音传媒集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发展历程中的环节梳理,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总结其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企业战略与经营方面的市场化战略、跨领域多元化经营战略、新媒体战略、品牌延伸战略的四大主要战略,同时指出其当前面临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知音传媒集团的媒介融合策略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知音传媒集团为例,论证其媒介融合策略,进而为其他期刊出版集团开展媒介融合实践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
何新岭 《今传媒》2014,(5):77-78
在互联网及电子阅读瓜分传统期刊出版业市场份额,传统期刊生存压力剧增的情况下,2009年以来,女友传媒集团以"女友"品牌为依托,积极向复合媒体转型,并拓展多种发行渠道,开展文化活动,打造精品项目,取得了一定的经济、社会效益,在进行产业延伸探索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6.
在媒介过剩、信息过剩的时代,品牌成为传媒经营中十分关键的因素。媒体的品牌左右了人们的读报和收视(听)的行为甚至消费行为。正如美国营销学者亚历山大·比尔所说:"在实际操作层面,消费者喜欢品牌。品牌意味着‘打包',这些‘意味'形成一套快餐方式,使选择变得简单。"传媒品牌就如同传媒的形象,它标志着一种超越时空的品位和文化,对于传媒塑造良好的美誉度和公信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  相似文献   

7.
《今传媒》2011,(2):72
<正>1月18日,湖北知音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在武汉成立,标志着知音期刊集团完成整体改制。湖北知音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知音传媒)董事长胡勋璧介绍,知音传媒前身为知音杂志社,从1985年创办开始就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是湖北最早实行这一经营体制的  相似文献   

8.
陈瑞群 《中国出版》2012,(11):33-38
一、引言2003年年底,国务院颁布《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规定》,在全国范围内拉开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大幕。继全国经营性出版单位体制改革之后,非时政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也在加紧进行。在2009年8月召开的中国报业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上,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表示,要加快推进非时政类报刊出版体制改革,实现转企改制。2011年5月1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  相似文献   

9.
杨若雯  左敏行 《传媒》2013,(9):27-30
坐落于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169号的是一处让人过目不忘的"大家业":柏油路的尽头,绿荫葱葱之中,高耸着一栋白色的大楼,楼顶红色的两个大字分外耀眼——"知音"。围绕着这座大楼的是占地70亩、由6栋高楼组成的知音传媒集团。《知音》,这份在1985年创刊之初就创造了单期销量40  相似文献   

10.
11.
在传媒经营由单一媒体经营进入集团层面的整合经营时代背景下,本文以经济学的视角从中国传媒集团经营中存在的规模不经济问题入手,分析中国传媒集团的组建类型、资源配置方式及其与集团组建本质动因的背离,提出“整合”是目前我国传媒集团经营的一个核心话语。  相似文献   

12.
木东  王丽明 《今传媒》2009,(12):4-6
从回乡知青到民办教师,从团支书到宣传干事,从通讯员到记者,从编辑组长到总编辑,从社长到总经理……一个传媒人生活、工作历程的脉络是如此清晰可见。他就是知音杂志社社长、总编辑,湖北知音传媒集团总经理、总编辑胡勋璧。  相似文献   

13.
当前,广播传媒的生存、发展通常要面对着三重竞争:一是多种传媒在争夺受众注意力这一紧缺资源;二是传播技术高速更新和进步带来的新媒体、新样式(如互联网等媒体不断裂变出所谓的各种媒体形式和内容);三是同类传媒在有限的地域空间合纵连横、短兵相接。这三者都涉及到一个核心问题,即传媒靠什么做强、做优?怎么做强、做优?怎样实现注意力、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有机结合和融通?新闻传媒做强、做优的支点在于品牌经营。在这方面,广西交通广播做出了成功的探索。他们以品牌塑造为主干、以个性和品位为两翼的三角构架,构建了传媒良性经营和快速发展的可喜局面。  相似文献   

14.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的龙阳在《出版发行研究》撰文说:多元化经营的成功运作需要一定的条件和基础,盲目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可能会加大企业经营管理及财务风险。有鉴于此,目前国际上很多出版传媒集团开始撤出在无关领域的投资,转而全力发展主营业务。我国出版业还没有完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管理经验和经营能力还比较欠缺,因此,出版传媒集团应该以主营业务为主,  相似文献   

15.
近两年,电视民生新闻风行全国,从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安徽电视台的《第一时间》到湖南经视的《都市一时间》、成都电视台的《成都全接触》。从吉林电视台《守望都市》的扩版到海南电视台《直播海南》的筹办,全国各地电视台纷纷推出自己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武汉地区的民生新闻栏目也红红火火。湖北电视经济频道的《经视直播》经过一年的打磨,收视率也从刚开播时的不到1个点到现今已经突破10个点。  相似文献   

16.
肖景辉 《传媒》2006,(1):17-20
前不久,<计算机世界>报刚刚过完25岁生日.这25年办报岁月中,它留下一行清晰而美丽的脚印--计算机世界传媒集团从25万美元投资起家,发展到目前年销售收入超过4.5亿元;从一张报纸,发展成为拥有10多个子报子刊,拥有150多万的付费订户和2000多家广告客户;名列"中国最具商业价值品牌500强",成为包括广播电视、互联网站、报刊在内的中国所有媒体20强中唯一的专业媒体品牌,品牌价值达到31.5亿元.作为一张产业行业类报纸,不仅在中国IT领域镌刻下<计算机世界>的名字,也在中国报业史上书写下激情篇章.  相似文献   

17.
王成波 《今传媒》2006,(4X):45-47
随着传媒竞争的日益激烈化,有人形容时下的传媒市场已经进入了战国时代。在传媒市场竞争平台上,传媒集团纷纷使出撒手锏,争取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决胜而出,占据有利地位,进而取得“霸权”。有人认为现在的传媒竞争已经到了战略竞争的时代,“这个时代是品牌竞争的时代,建立在品牌基础之上的传媒影响力是战无不胜的……”传媒品牌无疑成为各家传媒追逐的重点,俨然成为立足传媒市场的制胜之道。  相似文献   

18.
征鹏 《今传媒》2013,(2):73-74
近年来在出版业"转企改制"进程中出现的跨媒体、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泛主业化"现象,是出版产业形态多元发展的结果。"泛主业化"是出版品牌延伸的内在需求,出版单位应正确认识其与"多元化经营"的联系及区别,积极努力创新产品、拓展渠道、整合营销,为打造出版品牌族群、强化出版品牌优势、提升出版品牌价值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早在1995年,哈佛大学商学院汉斯教授曾预言:“15年前,各公司在价格上竞争,今天在质量上竞争,明天将在品牌上竞争。”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电视传媒领域里的现实状况印证了这一预言。[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青岛报业传媒集团目前拥有三报、两刊、三网站和一份手机报,转企改制虽仅半年多,集团各方面发展已初见成效。2011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来青岛考察,对青岛的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提出要求:按照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