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看完这本书后,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本书的作者是一位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海伦·凯勒。马克·吐温曾经说过:“19世纪有两位奇人,一位是拿破仑,一位就是海伦·凯勒。”海伦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的孤独岁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讲述了海伦·凯勒传奇的一生。海伦生于美国,1岁时,她突然生病,高烧不退。医生们诊断的结果,是急性胃充血以及脑充血,他们宣布无法挽救。在一个清晨,海伦的高烧突然退了,她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但是,…  相似文献   

2.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写的一篇阐述人生哲理的优秀散文。海伦·凯勒,著名的美国女作家及教育家。她出生19个月时就因重病失去了视力、听力,不久又变哑。对她来说,拥有和正常人一样的世界已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梦。但海伦·凯勒始终有坚定的信念:努力奋斗,生命的光彩依然夺目,她最终成为全世界残疾人成功奋斗的典范。《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细细读过了好几遍,每次阅读都被海伦·凯勒的顽强精神所感动,被她乐观的人生态度所感动。“只有那些瞎了的人才更加珍惜光明”这句话更震撼着我,时时鞭策着我。每当我想偷懒的时候,想…  相似文献   

3.
一、课文悟读一个人假如失去了视觉,失去了听觉,失去了语言,永远生活在黑暗与寂静之中,那将是多么的可怕和不可想像的事啊。海伦·凯勒,就遭遇了这样极大的不幸。但她却是一位生活在黑暗中而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姓;一位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的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绝岁月的弱女子,以其勇敢的方式和杰出的成就震撼了世界的人类的“精神楷模”。那么,海伦·凯勒巨大的生命力量究竟源自何处,奇迹又是怎样出现的呢?《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使我们找到了答案,了解了海伦·凯勒的精神源泉,那就是她对生命的珍爱,对生…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就是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绝岁月的弱女子。 然而,正是这么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创造这一奇迹,全靠一颗不屈不挠的心。海伦接受了生命的挑战,用爱心去拥抱世界,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面,然后又把慈爱的双手伸向全世界。 海伦·凯勒的故事感动过无数的人。这里是从华文出版社出版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摘录的,有关海伦·凯勒拍摄电影的片断,以飨读者。 ——编者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海伦·凯勒(1880~1968),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绝岁月的弱女子。正是她,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海伦·凯勒为我们勾画的能见光明的第二天,感受这个笑看人生,热情拥抱生活,勇敢面对困境的奇女子的光明世界……  相似文献   

6.
[材料]著名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曾在她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问道:“假如你只有3天的光明,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想到3天以后,太阳再也不会在你的眼前升起,你又将如何度过那宝  相似文献   

7.
如果我们只拥有三天的生命,在这短暂的时间里,我们会忙不迭地干些什么,体验些什么,联想些什么?在回首往事时,我们又能领略到何种快慰,何种悔恨呢?有时我想,如果我们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来度过的话,或许会生活得更加精彩。这样的处世态度会明显突出生命的价值。我们就会高雅地、朝气蓬勃地、感受强烈地来度过每一天。就让我们跟随海伦·凯勒的笔触,走进她最后一个拥有光明的日子中……  相似文献   

8.
光明的启示     
我这个人视力很不好,大概是遗传了妈妈深度近视的缘故吧。以前我甚至还有一个愚蠢的想法:要是世界上没有眼镜,那我一定会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瞎子,这样的人活着还有什么意义?美国作家海伦·凯勒曾感叹: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其实我们谁都知道自己难免一死,但是这一天的到来,似乎遥遥无期。当然人们要是健康无恙,谁又会想到它,谁又会整日惦记着它?  相似文献   

9.
一、激情洋溢的课题导入
  师: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说过:“19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拿破仑试图用武力征服世界,他失败了;而海伦·凯勒试图用笔征服世界,她成功了。”海伦一生写了14本书,毫不保留地把她的经历、奋斗、思想展现在世人面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自强不息。今天,我们就通过欣赏她的著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走近这位虽失去光明,却带给人光明的使者--海伦·凯勒。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独岁月的弱女子。然而,正是这么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到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马克·吐温说,19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伦,一个是海伦·凯勒。创造这一奇迹,全靠一颗不屈不挠的心。海伦·凯勒接受了生命的挑战,用爱心去拥抱世界,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厄运,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  相似文献   

11.
一、文思导引海伦·凯勒出生 19个月后 ,因病致残 ,变成了盲、聋、哑人。但她没有失去生活的勇气。从 7岁开始 ,她刻苦练习说话和写信 ,后来学会了五种文字 ,上了大学 ,成为美国著名作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以一个盲人的幻想为基础 ,描绘出一个靠她的触觉和想象认识的美丽世界 ,告诉人们要珍惜拥有 ,把握现在 ,热爱生命。文章从五个方面展开。一、提出给人三天视力“最希望看到什么东西”的问题 ,给人强烈震撼的是将“有眼睛的人所能看到的东西其实很少”与“我这个瞎子”“在树林走一个小时”“光凭触觉就能发现数…  相似文献   

12.
精品导读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20世纪,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就是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子,一个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的孤独岁月的弱女子。然而,正是这么一个被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竟然毕业于哈  相似文献   

13.
生命的角度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长袍,上面爬满了虱子。”张爱玲不愧是站立在俗世之外冷眼看这滚滚红尘的人,她一语道破了生命的天机——有些美丽,有些缺憾。生命的内容如何,要看你观察它的角度。海伦·凯勒看到的是一袭华美,虽然有几个虱子,可又怎能遮掩得了长袍的风采?于是她选择了坚强地活着,而且活出了生命的美丽。而海子却只看到了丑恶,尽管袍子如此华美,可在他眼中却爬满了肮脏的虱子,于是,他选择了自杀,在让“虱子”无处附生的同时,长袍也破碎了。他们是两种人,一个看到美丽,一个看到缺憾;一个面对半瓶酒惊喜地说:“还有半瓶呢!”一个却悲伤地说:…  相似文献   

14.
被称为“中国的海伦·凯勒”的周婷婷日前被美国的波士顿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同时录取为博士生。最后,她选择波士顿大学的特殊教育系主任担任自己的博士生导师。周婷婷开始攀登自己人生的又一座高峰。美国人海伦·凯勒,是一位又聋又盲的残疾女性。在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中后叶,她为人们演绎了一场蔑视苦难、战胜苦难从而创造璀璨人生的感人故事。同样是残疾人,今年24岁的两耳全聋的中国姑娘周婷婷,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同样在描绘着自己的成功轨迹。她被人们称为“中国的海伦·凯勒”。“爸爸,我也挺厉害的吧?”在接到录取通知书后,她做的第一…  相似文献   

15.
《当代学生》2012,(18):60-61
本期"微阅读"书目:《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美]海伦·凯勒译者:孙笑语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她以一个身残志坚者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该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此外,本书中收录的《我的人生故事》是海伦·凯勒的自传性作品,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请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假如只有三天光明,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三天以后,太阳再也不会在你的眼前升起,你该如何度过这宝贵的三天?你会让你的目光停留于何处?  相似文献   

16.
她,看不见阳春白雪;她,听不见雨打芭蕉。她只能把手浸在湍急的溪流中,去感觉溪水丁冬的流淌;她只能在百花芬芳宜人的香气中,去想象五颜六色的春天。就是这样一位失去了视觉、听觉的人,却用她的心,写下了很多曾打动过无数人的作品。《假如给我三天的光明》就是她———海伦·凯勒的代表作。能获得“三天的光明”是作者的设想。正如文中所写:“只有聋子才渴望听力,只有瞎子才体会到能看见东西的种种幸福……只有失去了才知道重要……”海伦渴望能看一看这个世界,哪怕只有三天也好。这是一位残疾人内心简单而真切的向往。海伦,用充…  相似文献   

17.
大家一定听说过海伦·凯勒吧.她的一生令每个人都感到不可思议。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说:“19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另一个就是海伦·凯勒。”海伦到底奇在哪里呢?看完了她的自传后,我才恍然大悟。  相似文献   

18.
海伦·凯勒:有时我想,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有多好啊!这就更能显示出生命的价值。如果认为岁月还相当漫长,我们的每一天就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我们对生活就不会总是充满热情。上海市文绮中学郭黛妮:你生命中的88个春秋,有87年是活在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独环境中,但你以独特的生命个体震撼了世界。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中我认识了你——海伦·凯勒。在盲聋哑的世界里,你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不仅为自己的人生找到了光明;你还到处奔走,带动着许多人一起为残疾人送去快乐和光明。…  相似文献   

19.
最近,我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看完后,我从书中读懂了许多……这本书是海伦·凯勒的自传本。海伦·凯勒生活了88个春秋,却有87年生活在黑暗当中。但是,这样一个处在盲、聋、哑世界中的人,却毕业于哈佛大学,并用全部的精力建  相似文献   

20.
感谢生命     
我看到了一棵狂风中屹立不倒的树,让我想起了海伦·凯勒。那是一个双目失明,住在美国长岛的森林中感受生活、感受生命的人。她以她的行动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