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童心     
成熟了 ,却不世故 ,依然一颗童心。成功了 ,却不虚荣 ,依然一颗平常心。兼此二心者 ,我称之为慧心。童心和成熟并不相互排斥。一个人在精神上足够成熟 ,能够正视和承受人生的苦难 ,同时心灵依然单纯 ,对世界依然怀着儿童般的兴致 ,这完全是可能的。我不认为麻木、僵化、世故是成熟 ,真正的成熟应该具有生长能力 ,因而毋宁说在本质上始终是包含着童心的。儿童的可贵在于单纯 ,因为单纯而不以无知为耻 ,因为单纯而又无所忌讳 ,这两点正是智慧的重要特征。相反 ,偏见和利欲是智慧的大敌。偏见使人满足于一知半解 ,在自满自足中过日子 ,看不到自…  相似文献   

2.
父与子     
人生美学和美德,在儿童身上是存量最大的,只有思想成熟并保持一颗童心的人,才是美的成年人。儿童和儿童愿望,不仅是一个社会最重要的保护目标,更是成人精神最珍贵的营养品。  相似文献   

3.
父与子     
人生美学和美德,在儿童身上是存量最大的,只有思想成熟并保持一颗童心的人,才是美的成年人。儿童和儿童愿望,不仅是一个社会最重要的保护目标,更是成人精神最珍贵的营养品。  相似文献   

4.
陈万勇 《师道》2002,(6):22-23
教育必须把培养富有儿童的纯真、鲜活的特质的人作为自己最根本的归宿,不得用成人世界的生活经验和实用技巧来催化人的所谓的成熟,不得以牺牲人性中最美好、最鲜活的童心作为成长的代价。  相似文献   

5.
孟子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怀藏率直、纯真、善良、热爱生命、好奇而富想象力之"心"的人,才能成为成就大事的人物;老子也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认为单纯的心本身就是一种美德.与纯真、纯情、纯洁的儿童世界相比,成人世界更多的是工于算计、讲求功利.《羚羊木雕》一文生动地展现出这种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的冲突.  相似文献   

6.
一、欣赏,品读孩子的纯真大文豪苏轼传授给葛延之的作文秘笈是:一物摄之,意是也。“意”就是思想、观点,体验和感受等。任何一个人写作,都是要表达自己的“意”。对生活,儿童有自己不同于成人的观察和体验,有自己的“意”。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应该尊重和欣赏童真、童心和童趣。其次应该创设轻松的写作氛围。  相似文献   

7.
一童心就是儿童的心灵,而不是天外飞来的、或只在某一类人身上才会有的特殊的东西;童心既简单又丰富,既朴素又华美,但并不神秘。人类中一切对真善美的探索和追求,一切对过去的坚守和对未来的创造,都无不发自童心。如果说那些伟大的、被人们所敬仰的人们都意味着某种成熟的话,这成熟的内核就是童心;我们说时代性,时代性即是少年性,凡鄙视时代性者,必蔑视少年精神,必不屑于童心。所以,孟子说:“大人者(有德行的人)不失其赤子之心也。”赤子之心就是童心。童心人人都有。童心的可贵或难得,不在于仅仅是它的存在,而在于它的展开和发展,只有展开…  相似文献   

8.
为童心点赞     
微博上曾热传过这样一个帖子:世界上排名前十的奢侈品,你拥有几样?排在第一的,便是一颗生生不老的童心。早在明代,理学家李贽《童心说》便云:“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今天,人们把童心列为人生十大奢侈品之第一,其实也就是对真诚淳朴的自然人性的再呼唤。葆有童心,也就是葆有一颗赤子之心、一腔率真之情。这对于一般人来说是奢侈品,但对于教师来说,却决计是一件必需品。  相似文献   

9.
童心教育 一、引言 小学教育是对人的童年成长实施的教育。在这一成长的过程中.“童心”是万万不可缺失的。童心的宝贵在于何为童心。《辞海》解释:“儿童的心情,孩子气。”引申为真心,真实情感。明代思想家李贽云:“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又云:“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  相似文献   

10.
关注儿童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成人是文化的创造者,儿童也是。“大狗叫,小狗也叫”。儿童也有自己的“声音”,而且儿童的“声音”是成人叫不出的。在文化交响乐中,儿童的声音是成人的声音无法替代的。2.我国古代的老子曾认为圣人的精神状态宛若婴孩,他的着眼点在于婴孩生命天人合一的自然状态。在西方,《圣经》指出在天国里的都是像孩子一样的人,这种隐喻、象征的说法与老子似乎不谋而合。但总起来说,在人类历史上,儿童一直被看做小大  相似文献   

11.
黄耘 《广西教育》2009,(25):24-25
童心是儿童拥有的本纯之心,拥有童心就意味着拥有了纯真、好奇、想象力、探索心……对于童心的可贵之处,德国儿童文学之父凯斯特纳就曾说:“只有拥有童心的人才是完整的人。”因为拥有童心的人拥有了人最本质的品性,也拥有了人最诗性的眼光。从教育领域而言,儿童的发展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发现、了解并理解儿童发展的特点,就掌握了教育引领儿童自然成长的密码,  相似文献   

12.
童心     
成熟了,却不世故,依然一颗童心;成功了,却不虚荣,依然一颗平常心.兼此二心者,我称之为慧心. 童心和成熟并不相互排斥.一个人在精神上足够成熟,能够正视和承受人生的苦难,同时心灵依然单纯,对世界依然怀着儿童般的兴致,这完全是可能的.我不认为麻木、僵化、世故是成熟,真正的成熟应该具有生长能力,因而毋宁说在本质上始终是包含着童心的.  相似文献   

13.
“自然无为”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显著特色。老子思想中“自然无为”命题并不是无所作为,随心所欲,而是要以辩证法的原则指导人们的社会生活,帮助人们寻找顺应自然、遵循事物客观发展的规律。结合道法自然的生态理念、清静无为的处世哲学、自然纯真的人生旨趣等若干问题,揭示老子“自然无为”这一思想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4.
学会尊重儿童的权利,保持一颗纯真的童心,进入儿童的世界,与儿童呼吸与共,是青年教师走向成熟的标志.  相似文献   

15.
《夏洛的网》有双重视角:小女孩弗恩的儿童视角与以阿拉布尔夫妇为主的成人视角。成人视角与儿童视角形成鲜明对比,一边是世俗功利的天地,一边是绝假纯真的童心,两相对比,便造成一种反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童心犹如一颗蕴藏于蚌里的珍珠,晶莹闪亮,纯真透明,具有向真性、向善性、向美性.明代思想家李贽在他的《童心说》里说到“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夫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可见要做真人还得拥有一颗童心,不然就难修成正果.教师永葆一颗童心,在教学中以儿童为中心,尊重童心,顺应童心,才能满足儿童言语与精神共生的需要,课堂里学生才会心门洞开,睿智绽放.  相似文献   

17.
英国童话小说作家罗尔德·达尔的主要生平事迹与法国现代作家圣·埃克絮佩里十分相似,且在童话作品观念上也有重要的共同之处,皆呈现了儿童与成人的矛盾冲突,呼唤成人世界最纯真的童心回归。本文将从童心角度出发,探讨儿童与成人对立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8.
学会尊重儿童的权利,保持一颗纯真的童心,进入儿童的世界,与儿童呼吸与共,是青年教师走向成熟的标志。——全国知名特级教师于漪一教学评论是教学评价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和表现形式,是在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中经常运用的一种工作方式。只要提及教学评论,很多人都认为是教师的“专利”。但现代教学论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数学教学的对象是学生,他们是最大的受益者。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参与教学活动,对教学有最真切的感受。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课堂表现及课后反馈中直接感觉到教学的成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进而提出切实的建议与思考,达到…  相似文献   

19.
学前儿童道德教育应避免成人化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学前儿童有道德问题吗?在成人身上发生的一些道德问题如果出现在学前儿童身上,人们会不会认为这个学前儿童有道德问题呢?如果成人干的一些缺德事发生在学前儿童身上,人们会不会骂他们缺德呢?显然不会。如果有人说学前儿童是有道德问题,那么大多数人就会认为这似乎太“上纲上线”了。即使学前儿童存在一些行为或习惯上的问题,人们也不会归因于道德品质方面的问题,顶多冠以“淘气”“不懂事”而已。再从道德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思考。道德哲学认为,道德的行为不是产生于强制,而是产生于自觉;如果一种行为是不情愿地产生的,那…  相似文献   

20.
童心是世间最可贵的一种心境,它晶莹剔透,纯真而明净,不容半点杂质。不论是成人、老人,都曾经年少,都有着未泯的童心。童心,是人们心灵深处珍藏着的普遍共有的美好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