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认知语言学提出概念隐喻理论,认为基本概念隐喻是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基础。通过分析基本隐喻与诗歌隐喻的关系,可知后者是以前者为基础展开的,其展开途径表现为拓展对应关系、增加细节描述、整合多个隐喻和质疑常规隐喻四种。  相似文献   

2.
情感隐喻是指与喜悦、悲伤、愤怒、恐惧等情感相关的隐喻概念。本文旨在从隐喻的视角来找到情感隐喻化过程的特点,应用互动理论、映射理论、合成理论探究诗歌中的情感隐喻,并通过实例赏析诗歌中的情感体验。对诗歌中的情感隐喻的解读有助于人们进一步了解情感隐喻的实质,同时也有利于理解情感隐喻这种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3.
隐喻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但在诗歌中表现得最为充分。隐喻被称为是诗歌的生命原则。因此诗歌中的隐喻的翻译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译诗的整体质量。本文主要讨论中诗英译中隐喻的翻译策略并结合翻译实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如何使译文呈现出与原文对等的意境和美感是古典诗歌翻译的重难点。从意象图式中的容器图式出发,进而引申到以容器隐喻来探讨古典诗歌翻译的意境构建。指出从容器隐喻的视角来翻译古典诗歌能再现原文的意境,达到与原文风格一致的效果,为诗歌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诗歌中的隐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诗的语言来说,隐喻极为重要,而隐喻往往是诗歌理解的障碍。诗人运用隐喻并不是转移意思,使诗变得晦涩难懂,而是用隐喻在我们的脑海里产生一个可见的图像,使我们看得更清晰、更明白,从而更好地理解诗的含义。  相似文献   

6.
诗歌中的隐喻丰富多彩,但过去的研究多从修辞等层面着手,这种方法限制了研究的立体性、系统性。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将语言学理论和文学理论相结合,对诗歌隐喻类型及其功能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将诗歌隐喻分为语音隐喻、词汇隐喻和诗形隐喻三种类型,并分析了其在诗歌中的功能问题,从而解决了传统上划分的零碎和不一致现象,为进一步全面系统研究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7.
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语言是语言研究的一个方面,因为语言能力是人类认知能力的体现,认知语言学对隐喻的研究突破了如何运用语言能力和实现语言能力的籓篱,使传统的隐喻理论得到了重大的发展。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现象,它还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Glen Phillips的诗歌,指出Glen Phillips诗歌中的隐喻其实是来自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基本体验,是诗人用灵心慧眼对一些基本概念隐喻的延伸和拓展。  相似文献   

8.
从语言文化看中国古典诗歌的隐喻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的象形表意特征以及丰富的信息容量使古汉语书面形式从词汇到句式都显得相对精简单调,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古典诗歌独特的语言形式局限了古代诗人在叙事描物、表情达意方面的舒展自由。隐喻以活跃的想象拉开了喻依和喻旨之间的审美距离和审美张力,营造出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充分体现了诗歌艺术的本质特征和表现功能。隐喻又是汉民族具象、直觉、整体的思维模式在语言文化上的镜观,因而中国古典诗歌的隐喻特征极为广泛突出。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6,(A0):87-88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性是语言的一大特性。作为人类思想宝贵遗产的诗歌中富含隐喻,包括常规隐喻和新奇隐喻。赏析常规隐喻有助于理解人类思维认知的共性和个性,提高学生中西方文化的对比能力;理解新奇隐喻有利于拓展思路,开阔视野,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诗歌隐喻赏析对英语教学偏重技能训练、忽视人文素养提供了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10.
11.
洪雯 《广西教育》2013,(23):111-113
选取波德莱尔和陈敬容以时间为主题的诗歌各一首,采用对诗歌文本内部分析和外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两首诗隐喻手法的分析和比较,试图揭示两位诗人在诗学创作和美学理念中交集和不同点:陈敬容通过隐喻意象抒发生命的张力,而波德莱尔则以隐喻意象表达了现代性态度。  相似文献   

12.
选取波德莱尔和陈敬容以“时间”为主题的诗歌各一首,采用对诗歌文本内部分析和外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两首诗隐喻手法的分析和比较,试图揭示两位诗人在诗学创作和美学理念中“交集”和不同点:陈敬容通过隐喻意象抒发生命的张力,而波德莱尔则以隐喻意象表达了“现代性”态度.  相似文献   

13.
隐喻是诗歌的生命,它构建了诗歌的灵魂.同时,隐喻以其特有的方式从词、句、段三个方面构建了诗歌的语篇连贯,这种连贯性也正好证实了隐喻和人的理解过程是相互促进的.  相似文献   

14.
在博尔赫斯的诗歌中,隐喻具有独特而深刻的意义,是构成博尔赫斯独具个性的表达方式的一部分。首先它常作为一种不动声色的技巧,赋抽象、模糊予具体可感,同时它具有质朴却迷人的语言之美;其次它揭示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契合,是对不同事物之间神秘联系的发现或建立;最后,他诗中那些惯用的隐喻意象,指向它们背后诗人对世界、时间、存在、自我、艺术创造的追索、认识与领悟。  相似文献   

15.
隐喻是理解诗歌的有效途径,隐喻思维是英语学习的必要手段.该文基于隐喻在诗歌如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歌中的作用和表达探讨了隐喻的重要性并力求开辟出阅读教学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认知手段,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作为“隐喻式语言”的诗歌自然离不开隐喻,隐喻翻译是诗歌翻译的关键。结合认知的观点,认为诗歌中的隐喻既有同质性的一面,又有异质性的一面,提出了中国诗歌隐喻的英译实践可归结为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的选择。分析一些古诗名句的译文表明,归化翻译策略中的意译法、换喻法与异化翻译策略中的明喻法、直译加解释的方法,是英译中国诗歌隐喻较为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李思衡 《新读写》2009,(5):23-24
古典诗歌鉴赏题,无论从哪一角度出题,无论考查哪一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都与理解把握全诗(词或曲)的内容或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或观点态度有关,快速准确地理解并把握诗歌内容或作者的思想观点,是解答古代诗歌鉴赏题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18.
在认知语言学家的眼中,隐喻被看作一种认知工具,是人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手段。在 Lakoff & Johnson 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的基础上,对李白诗歌中的隐喻现象进行认知解读,旨在说明其诗歌的独特魅力和广泛流传有赖于隐喻的大量确切的使用。  相似文献   

19.
隐喻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但在诗歌中表现得最充分。本文主要是运用莱考夫的认知理论来探索隐喻在中英诗歌中的运用,包括对其特点和分类的分析。从而得出增强隐喻意识,提高隐喻能力,从认知的角度理解诗歌隐喻是诗歌欣赏的最好途径。  相似文献   

20.
对古典诗歌的解读虽然存在着诸多的方法,但解读者对它最终的解读意见却不外乎三种:一种是以求真为旨归的历史意见,一种是以顺应政治需要和社会思潮为旨归的时代意见,一种是以指向解读者的内心为旨归的个人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