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善取舍,巧安排课堂教学要组织成功,能留出“空白”,需要教师精心备课,写好教案。备课,既要紧扣教学大纲悉心研究教材,同时还得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有对大纲、教材、学生都十分熟悉、了解,备课时才能做到对将要讲授的内容善于取舍,重点、难点突出。我在教《涉江》一课时对此深有体会。一开始我考虑到《涉江》是屈原“楚辞”体作品,在这课之前,学生还没有学过屈原的作品。因此,我在备课时查阅了屈原的资料、“楚辞”的资料。我想,学生只要充分了解屈原及“楚辞”作品的特点,我再对文章进行串讲、分析,学《涉江》就不成问题了。在一个班我用了三节课的时间按课前设计进行了讲解。出乎我的意  相似文献   

2.
我刚开始教初中语文,怎样备课,怎样上课,都没有实践经验,但是,我相信一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做教师的应当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教学生读书。要使学生读懂,教师自己首先得读懂。因此,我开始备课,总是先把课文读熟,然后再考虑教案,边写教案边读书,有时教案写好了,但读书又有新的理解,就再修改重写教案。至于要求学生背诵的课文,我总是  相似文献   

3.
备课是一个过程,结果是完成一个计划,具体的形式是教案。备课要写教案,且要体现整个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内容的科学性、操作的可行性和质量的可检性,它应该立足于教师对大纲的理解、教材的掌握、业务水平、特别是对学生情况的了解。因此,备课决不单单是写教案,更不是抄人家的教案,教案只是备课成果的具体体现形式。  相似文献   

4.
吉冰 《现代教学》2008,(7):144-145
备课中教学设计不仅应该包括“教什么”,还包括“如何教”,乃至“如何指导学生学”“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和发展”。也就是说,在备课时,教师应该要注重学情分析,了解学生的需求,从学生的学法上考虑有关的学习设计。下面我就以新教材第五册《巧取报酬》一课的备课为例,谈谈自己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5.
教师要上好课,必须先备好课。在备课过程中,要了解学生,摸准他们在哪些问题上“已知”,在哪些问题上“未知”,或哪些问题点到即可,哪些问题需要花费较大的力气。陶行知说过:“好教师不是教,而是教学,教学生学。”又说:“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地去开发文化宝库和宇宙的宝藏。”可见,教育内容的重点将从学“知识”转向学会“学习”、学会思考,转向科学的思维和科学的方法,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教师备课要重视备学法。 那么,备学法应从哪些方面下手呢 ? 一是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教案是对教学设计的进一步加工、概括和梳理,是教学设计的文字表达形式,是教师备课的结晶,上课的备忘录.如果说教学设计阶段教师的精力主要花在思考上的话,那么教案编写是教师内部语言的外化.在这个外化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策划必然得到进一步精确化和系统化,就像建筑设计师把头脑中的创造想像转化为设计图纸一样.对于教师来说,教案虽是人人要写,课课要写,但要真正写好,却很不容易.要想写好教案首先要深入地钻研教材,还要切实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懂得教学规律,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教学设计用表格式教案更能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结合起来,能更加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论教师备课     
教师的教学活动可以概括为备课(包括写教案)、授课、批改作业、辅导等几个环节。备课是对教学活动的构思,教案是备课的文字体现。可见,备课、写教案,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备课一般是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所谓“备教材”需要达到“六要”:一要熟悉《教学大纲》要求;二要熟悉教学“计划”安排;三要明确教材的目的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四要了解教学内容在教材中所处地位和作用;五要突出重点、突  相似文献   

8.
1.关注学生前概念,充分预设课堂教学中的可能情况 备课精细。备课时不要只想我怎么教,应该先了解学生的现有知识基础是什么?在此基础上怎么去引?怎么去导? 以学定教。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学情去备课,以“学生为中心”从备课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9.
在新的《音乐课程标准》的贯彻实施中,"以学论教"使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可能反应,并思考相应的对策。促使教师从以往"只见教材不见学生"的备课方式中转变出来,注重花时间去琢磨学生、琢磨活生生的课堂,注重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而不是在课堂上简单地再现教材。因此,写教案这种传统的备课方式已不能满足"以学论教"评价模式对课堂教学的要求。除了写教案,教师可能更需要走进学生中间,了解他们对即将讲解的内容的兴趣、知识储备和他们所关心的话题。也只有了解学  相似文献   

10.
一位做过教师的朋友回忆自己从教的经历时,曾经“心有余悸”地说过这么一句话:我最害怕写教案了!朋友当初属于那种“教而优”型的教师,他说的害怕写教案,绝不意味着不愿意备课。还是来看看我们的教师是如何写教案的吧!现在我们许多教研部门和领导都很强调备课,一些市、县搞的“教学五认真”、“质量在课堂”等主题活动无不把备课置于首要位置。但强调的往往是刻板的模式备课,写出详尽的“规范”的教案。比如语文每一课教完都要写课后小结,每一课时都要有板书设计,大小测试都要做卷面分析,都要写讲评教案,每一次教案都要写满两页纸……这就好…  相似文献   

11.
新一轮课程改革使“以学论教”成为课堂教学新的评价模式,这就促使我们要从以往“只见教材不见学生”的备课方式中转变过来,注重花时间去琢磨学生、琢磨活生生的课堂,注重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而不是在课堂上简单地再现教材。因此,写教案这种传统的备课方式已不能满足“以学论教”评价模式对课堂教学的要求。除了写教案,我们可能更需要走进学生中间,了解他们对即将讲解内容的兴趣、知识储备和他们所关心的话题。而教案的使用和设计也必须随着新要求的变化而改进,增强适应性。新的课程环境要求我们教师不单是一个执行者,更要是一个决策者。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需要创造出特有的班级气氛和学习环境,通过师生互动来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因此,只有勇于开拓、善于反思的教师,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专业技术人员。  相似文献   

12.
一位做过教师的朋友回忆自己从教的经历时,曾经“心有余悸”地说过这么一句话:我最害怕写教案了!朋友当初属于那种“教而优”型的教师,他说的害怕写教案,绝不意味着不愿意备课。还是来看看我们的教师是如何写教案的吧!现在我们许多教研部门和领导都很强调备课,一些市、县搞的“教学五认真”、“质量在课堂”等主题活动无不把备课置于首要位置。但强调的往往是刻板的备课模式,写出详尽的“规范”的教案。比如语文每一课教完都要求写课后小结,每一课时要有板书设计,大小测试都要做卷面分析,要写讲评教案,每一次教案都要写满两页纸…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新型的综合性课程,教师必须更新观念,用新课程的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改变传统的教学备课方式,实现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真正体现新课程的要求。一、更新教学理念,真正体现新课程的要求新课程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可能反应,并准备相应的对策。在备课时,要摆脱以往那种“只见教材,不见学生”的做法,而应花时间去琢磨学生、琢磨课堂。教师备课不只是埋头写教案,更应该走进学生中,了解他们对即将学习的内容的兴趣、知识储备情况和…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师要按照《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备课进行一番新思考。要把“假如我是学生”作为座右铭,以学论教,以教促学;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教材教,不要教教材”;要树立一种资源意识,使备课具有开放性;备课不能截止到教案的书写完毕,应该引向课中、课后。备课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需要从课前准备、编写教案、课上实践到课后反思的不断改造、不断完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5.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备课怎么备”、“教学设计如何设计”、“写教案如何写”之类的问题。在大学读书时,教《教育学》的老师在讲到“如何备课”这一节时,苦口婆心地强调要“备教材”、“备学生”,以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学情”作为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的依据。记得期末考试时出的考题就是“怎样备课”。自己做了教师之后,我一直按“备教材”和“备学生”这两个要求来设计我的教学。后来我发现,“备教材”与“备学生”其实是合而为一的事情而并非分开的两个要求或两个程序。我将它理解为“根据学生的学情梳理教材的知识结…  相似文献   

16.
要想不断提高备课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就要养成一个认真写好“教后记”的习惯。上完一节课后,把成功的喜悦或失败的教训及时如实地记录下来,或一句话或一个片断,或颇有“分量”的文章,不拘形式,不拘长短,这就是“教后记”。但如何撰写呢?下面谈几点做法。一、课前寻求“空白”写教后记,不一定是教后才写,在教案编写好后,要备有一定空白,及时调整、修正教案。有时备课写教案与上课时间相隔较长,或在上课前发现有好的方法,需要进行浓缩。如,我在上“通分”前已将板书设计好,可在某杂志上看到一个独具匠心的板书颇有新意,就把…  相似文献   

17.
过去我备课写教案,本子上写得密密麻麻,觉得这也重要,那也重要,好象什么都要给学生讲一讲才放心,其实那样做教学效果并不好。学生对我这种满堂灌的教学不欢迎,有的反映有时课教了,还不知道教到哪儿。针对这一实际情况,这次我教《“友邦惊诧”论》就改变了过去的做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分析课文中哪些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哪些要学生一般了解的,哪些是学生不懂而  相似文献   

18.
教师要创造性的备课 ,这是创新的教与创新的学的重要环节 .而传统的备课对教法、学法及学科思想、能力培养挖掘较少 .创新的备课是突破教材对学生教育教学的禁锢 ,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作为备课的出发点和归宿 ,变备教法为备学法 ,变备教案为备学案 .用创新的眼光审视教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能成为教材的奴隶 ,做到把好“两关”、“三个吃透”和“三个转化” .“两关”即学生关和教材关 .备课首先要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心理、学习态度、情趣等 .其次 ,要过好教材关 ,一是吃透教材教学内容所占的地位、作用、主要线索及纵…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 ,教师在备课写教案时 ,脑子里只是想这节课要教什么 ,而不认真想一想学生要学什么。结果讲课效果总是欠佳。在备课时备学生是一个颇值得思考的问题。几年来 ,笔者研究发现 ,要改变教师备课无学生的现状 ,必须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做到三清楚 :一是清楚学生学什么  相似文献   

20.
当前 ,按照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 ,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备课指导思想 ,打破传统备课的模式 ,以带有崭新的教学观念的教学设计来代替传统的格式化教案 ,着眼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求新、求实上狠下功夫。一、树立“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体”的备课观现代教学理论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的“教”要落实到学生的“学”上。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的思路 ,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师生之间选取什么样的交流方式 ,这些问题都必须作周密思考 ,并体现在教案之中。也就是说教案要从重视教师的“教”的构思转向重视学生“学”的引导 ,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