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平家蟹》和《蜘蛛》是两篇介绍自然界生物知识的说明文。两篇文章在内容和写法上有同也有异,下面就对两文的异同点进行比较分析。一相同点1.文体相同。两文均是说明文,同属于科普性的知识短文。2.说明顺序相同。两文在介绍说明中均采用了逻辑顺序。《日本平家蟹》先借一个传奇故事引出话题,然后介绍“人工选择”的作用和“自然选择”的作用,条理十分清楚。《蜘蛛》先介绍蜘蛛的生活习性,重点介绍了它的捕食特点,然后再依次介绍了蜘蛛的物理特征,蜘蛛丝的利用,蜘蛛  相似文献   

2.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和苏轼的《石钟山记》是古典文学中具有哲理性的姊妹篇。两文形似游记散文,但都落脚于议论。它们不像一般游记,不重山川景物的描写,而重因事说理;也不同于一般议论文的写法,而是通过具体记游来阐发道理。两文都采用了叙议结合的写法,但在思想内容上又各异其趣,在行文构思上又各呈其妙。首先,在思想内容上,两文都借题发挥,因事说理,都写出了观感和体会。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一样,两文又同中各异。王安石在回家探亲途中游山探洞,却因轻信随从,中途而返,是一次未能“极乎游之乐”的半途而废的游览,未免乘兴而来…  相似文献   

3.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192 7年在清华大学任教时写的一篇写景抒情的优美散文 ,它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写作技巧著称 ,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产生过较大的影响。《荷塘月色》属于抒情散文 ,读抒情散文必须善于把握作品的抒情基调和抒情线索。《荷塘月色》一文的抒情基调 ,教参一般释为“淡淡的喜悦夹杂淡淡的哀愁。”重读几回之后 ,我发现 ,《荷塘月色》一文里 ,根本看不出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来 ,只见作者的“哀愁” ,而且是“浓浓的哀愁”。何以见得呢 ?作品开始写“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这是作品抒情线索的缘起。由于心里颇不宁静 ,…  相似文献   

4.
《爱莲说》和《陋室铭》是两篇脍炙人口的文言作品,两文在内容和形式上既有相同之处,又情态各异。因此,比较两文的“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对理解、把握课文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同中之异从主题上看,两文表述的都是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但《爱莲说》的作者表达的不是隐逸,而是在污浊的尘世间保持自己清白的节操;《陋室名》流露的则是作者消极遁世、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从立意方式看,两文都以衬托手法托物言志。但《爱莲说》是通过正面赞美莲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高洁情操;《陋室铭》则以反向立意的方式,只字不写“陋…  相似文献   

5.
【教学设想】《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是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的两篇写景抒情散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自然情怀",学习任务群分属"文学阅读与写作"。选择从审美的角度切入,契合写景抒情散文的文体特征,也是落实"审美鉴赏与创造"核心素养的内在要义。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到。  相似文献   

6.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一句,是抒情散文《与妻书》的文眼。这文眼可分两层:儿女情与爱国情。一个“情”字,将看似矛盾的两层有机地统一起来了。我讲《与妻书》,就是紧紧抓住这个“情”字,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  相似文献   

7.
《桂林山水》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文章具有以下两大特点:  相似文献   

8.
《背影》教学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代散文大家朱白清先生在他不很长的一生中,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散文作品,如大家熟知的《春》《绿》《荷塘月色》《匆匆》等,其中《背影》一文是不着粉黛,纯用白描的诚朴之作,被誉为“天地间第一等至情文学”。为什么一篇短小的文章会有如此之大的感染力,以至于具有超越时空的不朽的艺术价值呢?笔者试图从两个层面来解读一下这篇著名的抒情散文。  相似文献   

9.
一、同中之异 从主题看,两文表现的都是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但《爱莲说》的作者表达的不是隐逸,而是在污浊的尘世间保持自己的清白节操,《陋室铭》流露的则是作者消极循世、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从立意看,两文都以衬托手法托物言志。但前者是通过正面赞美莲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高洁情操,后者则以反向立意的方式,只字不提陋室之“陋”,只写陋室“不陋”的一面,而“不陋”是因为“德馨”,从而自然地达到了抒怀的目的。 从表达方式看,都聚描写、抒情、议议于一体。但前者对“莲”进行的是人格化描写:“出淤泥而不染…  相似文献   

10.
《荷塘月色》和《又见荷塘月色》两篇散文虽然创作于不同的背景 ,但都采用移步换景、情景交融等手法 ,可谓异中有同 ,同中见异。《荷塘月色》是现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于 192 7年 7月写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这篇散文描写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素淡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忧愁和淡淡的喜悦水乳交融 ,通过写景抒情、联想抒情 ,反映了作者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找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又见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又侧重于议论抒情的散文。这篇散文追慕先贤、寻访胜迹 ,因景抒情 ,感慨良深。通过记叙夜游荷塘的见闻 ,歌…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需通过比较阅读才能达到。《广玉兰》和《夹竹桃》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课文,属于状物类抒情散文,通过比较阅读,将会发现这两篇文章各自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2.
一、文本解读 《项脊轩志》一文属人教版教材第三册第六单元内容,是一篇出色的抒情散文。全文以项脊轩起,以项脊轩结,用一问旧屋作线索,将人物、事件联系在一起,所写的都是日常生活中感人至深的小事。  相似文献   

13.
著名作家萧乾的《枣核》与美籍华裔诗人刘庶凝的《〈还乡梦〉自序》(分别见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一、五册)均是精讲课文。两文写法各具匠心,但异中存同,确有异曲同工之妙。一、选材异,意境同《枣核》一文以物(枣核)为线索铺展情节表现人物,《〈还乡梦〉自序》则着重介...  相似文献   

14.
《风筝》写于一九二五年,最初发表在《语丝》周刊上,后来,被作者收入《野草》。鲁迅自称《野草》是“散文诗”。这种文体,与一般的抒情散文有明显的区别,同诗却十分接近,可以说,是用散文的形式写出来的诗。其特点是,不论写人,还是叙事,作者的真正用意  相似文献   

15.
《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都是脍炙人口的古代抒情散文,两文都以“文情并茂”的特色著称于世。《岳阳楼记》倾吐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醉翁亭记》抒发了“与民同乐”的思想。这两种政治境界都是积极向上的。比较研读,又同中有异,确有“异曲同工”之妙。[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猫》是老舍先生的一篇状物抒情散文。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多次教学,我深深地认识到引导学生抓住文眼来深入、准确地理解课文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相似文献   

17.
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与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都是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短文精品。现将两文放在一块进行比较分析,同中寻异,异中找同,从相同处去品析作品的思路,从相异处去赏析各自的风采,从而使我们对作品有进一步的理解,更能有效地提高我们的阅读水平与写作能力。文眼标题之比较《陋室铭》(以下简称《室》)与《爱莲说》(以下简称《莲》)两文的标题都是各自的文眼,均为由三个字组成的短语,并都含有一个表示文体的词。《室》中的“铭”是文体名,原指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以警戒自己或陈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  相似文献   

18.
从《繁星》教学看因文而异兰州市五里铺小学徐兆霞《繁星》一文是现代著名作家巴金1927年1月赴法国留学途中在船上所作的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课文讲述了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观看星天的不同感受,表达了作者爱星天、爱大自然和对光明前途充满信心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9.
《陋室铭》《爱莲说》这两篇托物言志的名文被编者放在人教版初中语文八(上)第五单元同一课中,编者的比较教学意图显而易见;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的老师往往看到两者"托物言志"手法的同,围绕相同点去组织教学,而恰恰没有看到两文在"托物言志"这"同"的外衣下,包裹着迥然不同的内涵和旨趣这一巨大的"异",  相似文献   

20.
韩愈的《祭十二郎文》(以下简称韩文)与袁枚的《祭妹文》(以下简称袁文)都是古代抒情散文中的名篇,都是以特有的文学形象和文学魅力向人们展现了人世间的人情美与人性美,从而强烈地叩击人们的心扉。下面就两文的感情基调、表现手法、语言等方面的特点略作比较。 首先,文章的感情基调相似。两文自始至终贯注着至亲的拳拳爱心和绵绵亲情。两文都以痛惜、内疚之情来叙事。事件中饱含着天伦之常理与人情之底蕴。韩文写他与十二郎的情谊和对十二郎之死的悲痛;袁文写与三妹素文情深意淳和三妹命运乖蹇,身葬异处。两篇祭文看似平淡,却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