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白先勇小说中的人物有一个重要的精神特征就是精神的漂泊,人物的这种漂泊源于家园感的丧失。从他的前期小说到后期的《纽约客》、《台北人》和长篇小说《孽子》来看,精神漂泊者成为其小说中连绵不绝的形象系列,他们对安放自我灵魂的精神家园的痴情追寻终成可望而不可及的幻梦。  相似文献   

2.
死亡作为一种意象广泛存在于白先勇的小说创作。母亲的逝世使他获得了对死亡的明确体认,在创作中他分别从情感、文化、历史——命运以及政治角度展示了人物的死亡现象,并且在不同的死亡形态上寄寓了他的死亡观。表现死亡。体现了白先勇的悲悯情怀,同时给人留下对生之意义的追问。  相似文献   

3.
白先勇作为旅美华人作家,在台湾及海外文坛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短篇小说集《台北人》是白先勇小说创作的成熟之作,其中中包了含丰富的历史内容、深刻的认识价值以及精湛的艺术技巧。而作品中真正能够令读者印象深刻的则是浓郁的感伤主义色彩。他的每一篇作品,几乎都流露出隐藏在心中的无限哀愁和悲悯情怀。正是这种悲悯情怀使得他的作品成为经典之作,使读者能够从深层次领悟人生的意义及人存在的本质。  相似文献   

4.
白先勇认为同性恋是人性的一部分,他所写的是同性恋的人,而不是同性恋,他以人道主义的悲悯情怀看待同性恋,作品充满了生命的悲剧意识。通过对三对同性恋关系分析他们共同的特质:对生命有强烈的渴求与执着;爱情建立在怜悯的基础上;死亡情结。其次,根据《孽子》,从社会人生各方面渲染同性恋者的人生悲剧,写他们人性艰辛向善的斗争、人性的破坏与抚慰以及父子关系所代表的中国社会对待同性恋的态度。最后肯定白先勇探索同性恋题材的价值:深入人的精神与灵魂探索人的生存状态,反映出人类普遍被压制的情感。  相似文献   

5.
杨眉 《文学教育(上)》2013,(24):130-130
白先勇《永远的尹雪艳》是后来结集的《台北心的开篇。他笔下写的都是从大陆逃亡到台北的遗老遗少,这些失去家园的“台北人”,白先勇对他们流亡异乡的孤寂落寞感同身受。而尹雪艳这个如神一般“总也不老”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正是这些无处安放的落寞灵魂中的一抹“红”。几乎所有人都如飞蛾扑火向她扑去,寻找那一份心灵慰藉,与此相比,生命也不足惜。  相似文献   

6.
刘慧 《现代语文》2009,(11):94-95
白先勇在他的小说集《台北人》中通过对琐碎的生活和普通的人生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不同人物背后所蕴藏的普遍人性和人生无常。而白先勇的这一创作特色的形成,是受中国古典文学传统影响的结果,更是社会的变迁和他自己的人生阅历的真实再现。  相似文献   

7.
对传统的回归与认同,使白先勇的作品日趋成熟。白先勇曾信心十足地说道:“对西方文化的追寻、了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与认同,这两种思潮融合,我想就会有一个新的文学局面出来。”本文就白先勇的代表作——短篇小说集《台北人》,来探讨他是如何将传统与现代融为一体的。白先勇的《台北人》中的十四个短篇,写作技巧各篇不同,长短相异,每篇能独立存在,可称得上是上流的短篇小说。在这些作品中,作者自觉地将传统的、现代的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台北人》中可以看到传统文学对白先勇这位现代派小说家的影响是巨…  相似文献   

8.
对传统的回归与认同,使白先勇的作品日趋成熟。白先勇曾信心十足地说道:“对西方文化的追寻、了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与认同,这两种思潮融合,我想就会有一个新的文学局面出来。”本文就白先勇的代表作——短篇小说集《台北人》,来探讨他是如何将传统与现代融为一体的。  相似文献   

9.
《台北人》是白先勇小说创作成熟的一个转折点,作品充分显现出一种深深的悲剧意识。由于个人出身和国家历史等原因,白先勇经历且目睹了一幕幕人生的悲欢离合。在小说中采用了黄昏、落花等苍凉的意象作为他思想的荷载物,来表达他对生命苍凉的体悟。  相似文献   

10.
白先勇短篇小说集《台北人》、《纽约客》,以历史沧桑为经,文化乡愁为纬,抒写沉重的人生悲歌、文化悲歌。白先勇将中国传统文学与西方现代写作技巧相结合,把特定年代中国人的种种悲欢离合之情升华到文化的高度进行审美观照,表达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次思考,使当代中国文学拥有了一个具有独特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艺术园地。  相似文献   

11.
白先勇用其悲天怜人的如椽之笔深入到“台北人”悲苦的现实命运中。在今昔荣辱、物是人非、命运无常的变迁中,表达了人世沧桑的悲凉之感,历史兴亡的伤怀之情,为这些“台北人”和逝去的时代唱出了一曲无尽哀婉的悲歌。  相似文献   

12.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白先勇、田纳西.威廉斯这两个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剧作家却能在各自作品中产生思想上的共鸣,而其各自笔下的女性人物形象在某种程度上散发出她们特有的魅力。这些女性人物在时代背景、身世遭遇、性格特点等三个方面有着某种契合,虽然她们来自不同国别、不同阶层,却有着殊途同归的悲惨结局。她们的迷茫失落是一代代人共有的青春创痛,也更是一代代人共有的时代创痛。本文选取三部作品《谪仙记》、《金大班的最后一夜》和《欲望号街车》的女性人物形象,通过对这三方面的评析,加深我们对这些迟暮美人的理解,深化我们对时代变迁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林纾的爱国思想研究已有丰硕的成果,而翻译爱国思想研究也较为丰富。学者们考察林纾译著的序跋,提炼出林纾的爱国思想,这方面工作做得较为充分。也有学者从批评话语分析理论和后殖民翻译理论研究林纾译著本身反映的翻译意识形态,包括爱国意识形态。但到目前为止,林纾翻译爱国思想研究基本以定性为主。  相似文献   

14.
迄今为止,人们虽然就乔伊斯的创作技巧和小说艺术讨论了很多,而对他的美学思想进行深入与系统研究的论文并不多见。分析乔伊斯的小说结构,探讨乔伊斯小说结构变化的过程,并揭示出在其小说结构变化发展背后的美学思想,应是文化价值追求的应然。  相似文献   

15.
周碧初是我国著名的油画家,他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留学法国,一生致力于油画事业,每个时期的油画各具特色:早期具有较浓的印象主义色彩,中期是绚丽的印尼风格,后期呈现多种基调并存的面貌,晚期树立了中国写意油画的新风尚,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6.
鲁迅的思想和人格对当代作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在其深邃思想的影响下,当代作家对社会和人生有了深刻的认知,并对自己的文学和人生之路做出选择;在其坚毅的战士人格的熏陶下,当代作家继承了他鲜明的爱憎立场和为捍卫真理而献身的硬骨头精神。  相似文献   

17.
梁衡是人民日报副总编,著名散文家。他的散文作品、新闻理论等已被社会各界广泛认可,业内专家学者高度认可。探究梁衡成功的原因,一是丰富的人生阅历,二是完备的知识结构,三是科学的治学态度,四是理想信念与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18.
爱因斯坦不仅是伟大的科学家,而且也是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即所谓的哲人科学家。他对哲学有独到的见解和非同寻常的看法,他的哲学也颇有特点。本文着重论述了爱因斯坦的哲学发源地,他的科学哲学、社会哲学、人生哲学。尤其是他的科学哲学是一种独特而微妙的多元张力哲学,并探讨了形成这种多元张力哲学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申跃中几十年起伏多变的创作命运,始终没有离开过中国当代这一特定历史时期时代因素的缠绕。这一因素既把他涌向潮头,也把他推向低谷,使他与时代、与社会结下了永远的不解之缘。在这一过程中,作家对创作道路的自觉选择和对艺术境界的自觉追求对创作命运具有重要意义,时代感召和主体抉择的共同作用,使作家走上了一条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20.
楚地和楚文化历史悠久,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因“永贞革新”被贬楚地的刘禹锡在他贬谪诗的创作中受楚地敬巫祝、日火崇拜等风俗影响,其诗显现出新的光芒色彩;对楚地的古迹风物这类人文意象的描写,使其诗有了深刻的内涵;对楚地风雨四季这类自然意象的描绘,使其诗有了更多的灵动气息。不幸的遭际却让刘禹锡的诗歌创作有了新的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