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课内作文教学的延伸、补充和发展 ,是作文教学的第二课堂。课内的作文教学毕竟是有限的 ,要使学生写好作文 ,使作文更加真实、生动 ,还要联系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 ,指导学生开展课外写作练习活动。课外的学习与练笔 ,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增加了写作素材 ,又有利于学生写作习惯和兴趣的培养 ,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我认为可从以下方面去做 :一、提高教学质量 ,以课内的作文训练效果促进课外作文活动的开展课内作文教学与课外作文活动 ,具有奠定基础知识、传授写作技能、示范样板的作用。不…  相似文献   

2.
语文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要给语文教学引入活水,激发活力,必须形成语文教学的开放系统。在学习时间上,提供学生一切机会,在学习空间上,包括学校、家庭、社会。要把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延伸到课外。得法于课内,得宜于课外,课内外相互促进,知识与能力相互增益,给学生以更加广阔的天地。  相似文献   

3.
孟德生 《作文》2023,(8):55-56
<正>“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新课标背景下,更应提倡大语文观,把“核心素养,关键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课堂教学活动是生活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因此,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又用课外习得来反哺课内语文学习,才是正道。下面,就以评析学生课外自由写作为例,试图激活、引领学生深层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4.
所谓深内外结合的大语文教学。就是教师要把课堂内的语文教学同学生的课外阅读、课外写作、课外生活有意识地给合起来,使学生课内的语文学习得到充实、丰富的机会,让学生课外的语文活动得到语文学习的帮助和指导。一、课内语文学习应对课外语文活动具有指导性教师课内的语文教学一方面传授有关语文知识,使学生的语文知识逐渐积累起来。只有当这种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学生才能广泛地阅读理解课外各类文章。同时,学生在课外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就能得到课内学习的语文知识的潜意识指导和帮助;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内主要是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和…  相似文献   

5.
课内外相衔接 ,实质是促使语文教学与生活相联系。语文教育是为了“造成善于处理生活的公民” ,“衔接实验”倡导“立足课内 ,经营课外 ,由课内辐射课外 ,由课外扩展课内”“语文教学生活化”“社会生活语文化”。语文是生在社会之中的 ,社会生活是语文素材的最大来源地 ,又是语文赖以流传、锤炼发展的依托。社会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向生活汲取语言和思想的材料 ,到生活中学习语言。引导“学生由单一的语文课堂教学‘狭的笼’ ,步入广阔的社会空间 ,在学语文的同时学做人 ,在长智力的同时养成好习惯 ,在练就终生受用的语言本领的同时提高…  相似文献   

6.
梁爽 《成才之路》2013,(12):38-39
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在"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这一大语文观的指导下,立足教材,又超越教材,通过阅读与活动,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展。只有实施这样开放的语文课程,才能让孩子爱上语文,才能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课外小花朵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内语文学习与课外语文活动相结合是语文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新大纲把语文课外活动正式列入了“教学内容”,这就意味着:它不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教学内容。我校于1984年成立的“小花朵”文学社,一直坚持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之外,以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为主,以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探索、创造和应变能力为中心,在一系列语文课外活动中主动获取知识,提高写作能力,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文学人才。我们经常开展课外阅读、课外写作及参观访问等实践活动。得益于课…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走进了语文课堂。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注重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生生活与社会生活之间的整体联系。它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综合性的学习内容和综合性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它的实施有力的促进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从系统论的观点来认识,我们可以把整个语文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它是由学校语文教育、家庭语文教育和社会语文教育三个子系统构成的。树立生活语文观,就要求语文教学要以课堂语文教学为核心,构建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开放性语文课程体系,把语文学习过程辐射、延伸到学生的课余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要如何做呢?笔者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的。  相似文献   

10.
语文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新课标的进一步实施,语文教学也有了新的要求,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引入活水,激发活力,需要形成语文教学的开放系统.课内是基础,是根本,课外是继续,是延伸.让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延伸到课外.得法于课内,得宜于课外,课内外相互促进,知识与能力相互增益,给学生以更加广阔的天地.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衔接实验中时刻不忘“把脚伸到课外去”,本着立足课内,注目课外,由课内辐射课外,由课外拓展课内的大语文实验宗旨,坚持以教材中的读写能力训练点来确定寻找与生活相联系的“衔接”点,注重课内与课外的有机衔接,并以“内引”“外联”“对比”三种衔接方式来打开课内通向课外的训练渠道,从而引进时代活水,以实现“语文教学一与生活相联系,必将面目一新”的课堂教学境界。现将我们在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做法,例说如下:一、内引 即“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到阅读中来”。美B·R·布格尔斯基在《应用于教学的学习心理学》…  相似文献   

12.
语文是最具开放性、最容易与生活发生联系的学科,生活的空间有多么广阔,语文学习的天地就有多么宽广。我们要树立开放的语文教学观,引导学生衔接好课本上和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开拓学生的学习空间,使语文学习由课内走向课外,帮助学生形成迁移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外学习主要是由学生自己开展的听说读写活动,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能更好地发挥主动学习、敢于探索和大胆创造的精神。语文教师必须依据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和教学内容,配合课内教学,认真加强指导,使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和才能得以充分发展,使课内课外相互贯通、紧密联系、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4.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逐步认识到,教材仅是我们教学的"材料"而不是唯一内容,所以在教材处理上,就要打通课内与课外的联系,形成以课内带动课外、课外补充课内的一个相互补充的课内外循环开放性教材。这就在某种程度上要求教师应以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现状和生活实际为前提,用学生的眼光去审视将要学习的新知识、新技能。因此,教师就要由教科书的被动使用者变成新课程的塑造者。  相似文献   

15.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 :语文教学活动如果仅仅局限于语文课堂教学这个天地里 ,绝对不可能使学生的语文水平得到理想的发展 ,更不可能发挥语文学科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的巨大作用。因此 ,要实施“实践教学” ,建立一个以课堂教学为主体 ,以语文活动和良好的语文环境为辅助的教学体系 ,就要求改变语文教学的封闭局面 ,实行四个结合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语文学科同其他学科相结合 ,语文教学同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相结合 ,语文教学同学生的社会生活相结合。也就是说 ,要走课前、课中、课后一条龙的实践创新之路。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要千方百计为学…  相似文献   

16.
"学讲方式"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作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以"学进去"、"讲出来"作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导向和学习目标达成的基本要求的课堂教学方式。在"学讲计划"教学模式下,要求我们教师能够领会其精神;要求教师以大语文观、大作文观为指导,把理论知识与我们的教学生活紧密相连,力求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张成 《考试周刊》2010,(47):46-47
语文探究性学习方式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表现方式。倡导语文探究性学习方式,课堂教学仍是一个重要途径.并在此基础上,由课内辐射到课外,由课外联系课内。课堂教学中的语文探究性学习包括:创设情境、整合知识、研讨解疑、归纳评价。语文探究性学习的课外延伸包括:面向生活学习语文、开展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18.
张锐 《陕西教育》2009,(7):54-55
著名语文教育家刘国正先生曾说过:“语文教学要联系生活,只靠课内是不行的,还必须把脚伸到课外去。语文教学如果同生活相联系,必将面目一新。”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教学中要把学生语文学习,置于社会文化生活和和社会生产科技发展的大背景下。  相似文献   

19.
语文素养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要求教师不仅仅要提高学生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还要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要注重改革语文教学方法,优化语文教学过程,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时间上,为学生提供一切机会,在学习空间上扩大到学校、家庭、社会,要把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延伸到课外。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内外相互促进,知识与能力相互增益,给学生学习创造更加广阔的天地。  相似文献   

20.
周成锦 《语文天地》2010,(12):93-94
“精讲多练”这条原则符合语文教学的性质和规律。为此笔者进行了探索与尝试.希望通过课前、课内、课外让每个学生都“练”起来,练口、练手、练脑,做到趣练、精练、巧练相结合。同时,将课内延伸到课外。以课内激发课外兴趣和求知欲,以课外补充深化课内知识.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既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又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