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苏东坡在诗文方面都很擅长,但他对词的贡献更为突出。他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扩大了词的题材,开创了豪放派先河,不乏浪漫主义色彩。超尘闲逸的风格,使他的词折射出人性,给人以思想的启迪。襟怀旷达、清高孤傲、超凡脱俗的性格,使人们谈词必谈苏东坡。  相似文献   

2.
苏轼创作的女性词在内容上大体可分为闺怨词、赠妓词、悼亡词与寄内词四大类型。在词的发展历史中,苏轼女性词突破了晚唐五代至北宋初年女性词创作的传统,取得了新的超越和成就,其悼亡词和寄内词更是另辟蹊径,实践了他倡导的"以诗为词"的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开心果     
<正>最爱东坡肘子鹏鹏是三年级的学生,放学后他跟爸爸说:"我真崇拜苏东坡。"爸爸进一步问他:"鹏鹏,苏东坡诗写得好,词写得好,散文写得好,书法也写得好,你最爱哪一项啊?"鹏鹏用  相似文献   

4.
柴铭姝 《文教资料》2007,(23):95-96
宋代伟大的词人苏东坡和辛弃疾,他们词的风格既有同,又存异。苏轼以他豪放的感情,坦率开朗的胸怀,改变了晚唐五代词家婉约的作风,开创了豪放词派的风格;辛弃疾则继承发扬了这种豪放的、浪漫主义词风,创造了更为雄奇阔大的意境,他的词风生动突兀,笔酣墨饱,气势飞舞。苏东坡、辛弃疾作为宋词豪放派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苏轼的三首词中探讨了苏东坡对人生奥秘探求的三个境界:①对人生缺陷的勇敢确认;②对人生缺陷进行弥补的希求;③对世俗“营营”的超越,即人生自由的真正获得。认为这种境界使他成为自古至宋人生思辨成果的集大成者,并成为此后所有士大夫们崇拜的对象,从而奠定了他广泛影响于封建社会中后期文学的极高地位。  相似文献   

6.
苏东坡从出仕起,便开始了他矛盾的人生旅程。他在出仕与退隐间彰显个性,理想与现实间困顿徘徊,宇宙与人生中淡定通达,本文将透过苏东坡词文从这三方面探讨其人生思考。  相似文献   

7.
齐心苑 《文教资料》2012,(26):101-103
北宋时,词在风格、题材、内容、创作手法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王安石作为一个文学家虽不以词闻名,但是他为数不多的词,却为词的变化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他的词,有的化用典故抒写历史兴亡之感,有的以禅语佛理入词,有的则用旧语铸新意即集句为词。上承欧阳修以词抒怀的词心,下启苏东坡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是词发展史上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北宋著名诗人和书法家苏东坡任杭州刺史时,有一次去逛庙会.老和尚见他衣不出众,貌不惊人,就显得很冷淡,对他说:"坐."然后对站在一边的小和尚说:"茶."交谈了几句之后,老和尚发现苏东坡知识渊博,并非凡人,于是改变态度,谦恭地说:"请坐."又对小和尚说:"敬茶."最后,当老和尚了解到此人就是当时颇负盛名的苏东坡时,立即显得十分殷勤,笑容可掬地说:"请上坐."又连忙叫小和尚:"快敬香茶."临走时,老和尚请苏东坡题词留念,苏东坡挥笔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坐,请坐,请上坐";下联是"茶,敬茶,敬香茶".老和尚顿时羞得面红耳赤,无地自容.……  相似文献   

9.
一、苏东坡是民歌的继承者在中华民族活动的广袤土地上,给属于八十二位之一①的历史代表人物苏东坡立碑塑像②,为人景仰,不是没有理由的。苏东坡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和科学家。他通晓诗.词、歌、赋、散文、评论,乃至琴、棋、书、画;对农业、园艺、医药、养生、历史、文物与考古,也有很深的造诣.苏东坡不仅是苏派诗的开创者,而且是  相似文献   

10.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苏东坡突围(节选)余秋雨苏东坡在黄州还是很凄苦的,优美的诗文,是对凄苦的挣扎和超越。苏东坡在黄州的生活状态,已被他自己写给李端叔的一封信描  相似文献   

11.
东坡生于眉山,平生对常州情有所钟,最后终老于常州。理解东坡的常州情缘,是深入体会东坡精神世界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考核了东坡在常州境内所作的六首词,对其写作时间和背景作了辨定,对其内容进行了分析解读。  相似文献   

12.
浅谈苏轼的创新人生——以东坡美食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轼不仅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坛大家,而且还是一位独具高见的美食家。他在美食上的许多创见,都是在他贬谪黄州、惠州、儋州时形成的;他发明的东坡美食,鲜明地体现了他的创新实践精神。这种创新,不仅仅是对烹饪技术、理论方面的创新,也是其精神层面的一种革新。  相似文献   

13.
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在他仕途不幸遇阻之时,其文学成就则尽得天时、地利、人和;经几年历炼,他便由只知读书应试和做官的苏轼,成就为一位处世从容,成就卓著的文学家苏东坡。他的文学创作日趋成熟,且各体皆工,全面勃发,出现了他一生中最辉煌的创作高峰期。个中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其自己思想和创作技巧的成熟,更有其生活和政治命运的特殊遭遇。  相似文献   

14.
饶学刚先生的苏东坡研究,在国内甚至国外都有一定的影响。其研究成果连同个人名字,一齐进入国学网,成为“现代苏学学者”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东坡研究特色鲜明:爱求异思维,不吃现成馍;重实地考察,重文献稽征;强调读懂读通原著,多让东坡说话;擅长利用边缘学科知识,形成多维视角。他虽年逾古稀,仍甘心寂寞,安于清贫,孤守寒窗,继续走东坡研究之路,提携后学者,为弘扬东坡文化和保护东坡遗迹而呼号而奉献。  相似文献   

15.
对苏东坡离开黄州后,本应奉札量移汝州,而实北辕南辙居于常州的哲学考量可以归结为:观变酬志;归隐避祸;恋常(州)宜居。苏东坡深知"福兮祸所伏"的哲学意义,在其人生"重大事件"到来之际,进行利弊得失的哲学考量,是富有意义的,也为世人留下了一位大智者的思维轨迹,这对人生、对事业,对谋事成事都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苏轼早年得志开始其从政生涯,但终其一生却仕途失意,其人生轨迹亦飘零辗转,多灾多难。然虽遭巨变,其深受禅学思想影响,能够超然于物外,在悲苦的人生境遇中,以佛救心,实现其自我心灵的救赎及文学创作实绩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苏东坡诗词中有不少写个人情感的,归结起来,大致分为三类:其一是对歌妓技艺的欣赏、对她们悲惨境地的同情以及对玩弄歌妓的轻薄子弟的无情嘲讽;其二是对倾慕他的女子的理解和怜惜,但这种爱怜是有度的;其三是对妻子的关怀和挚爱。通过这些诗词,我们可看出苏轼的情感世界丰富而多情,更可探知苏公高洁、正直的人格情操。这种真实情感和人格情操与其政治品格、思想行为交相辉映,方可构成一个鲜活完满的苏东坡,其人格亦才“自足千古”。  相似文献   

18.
苏东坡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但他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下仍能保持积极乐观的进取精神,尤其是首度被贬黄州,虽然曾痛苦彷徨,但他却凭自己的精神力量,调整了生活态度,身心上得到了自我解脱。苏东坡每到一地,不仅能接受现实,随遇而安,而且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他内心自我调适之道,至今还值得我们学习研究;他的人格精神和文学成就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9.
满意也好,失落也罢,在愿与不愿中都将写成晴的天、泪的眼;但只要拥有一颗感悟生命的心,便会有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佛陀的圣影.尘世人生,在苏东坡浩浩瀚瀚、坦坦荡荡的心中,便再容纳不下现实的窘迫,也容纳不下未来的空淡.在宦海沉浮中的贬逐生涯彰显的则是苏东坡自身精神生命的升华.生存过后,不免要提及死亡,沉重感也由此而来,然而,沉重的却并非是死亡,而恰恰是生存本身.将一生的贬谪看成是最大的功绩,将五十九年的放逐指向"生不契家,死不扶柩",这便是不计此身何处还的"东坡家风".  相似文献   

20.
苏轼随笔集《东坡志林》中的记游文学作品。满怀对已逝友人曾经的追念。表现对生死的达观,他正是通过精神的闲适与情性的闲逸来对抗迫害、化解心灵伤痛的,这也是他多次遭受政治迫害却从不屈服的根本原因。诗话和考古札记。是苏轼学术成就的补充。反映了作者渊博的学识和严谨的学术精神。《志林》中对名物的题咏记述也构成苏轼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志林》不论是情的阐释,还是理的透彻。无不蕴含苏轼澄澈的心性和洒脱的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