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是长春市科技、文化、教育、商贸中心城区。多年来,在朝阳区委、朝阳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依托区域雄厚的经济与文化优势,朝阳教育以尊重生命本质、提升生命质量为根本,以实现区域教育均衡优质为目标,以保障教育民生为主线,以构建完善的教育工作机制为策略,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使区域教育工作得到持续、内涵发展。  相似文献   

2.
太仓市作为典型的苏南地区县级市,经历了从乡镇企业带动城镇化发展,到建成以德企与港城为特色的全国十强县市,再到建设以人为核心、以生态为特色、以文化为标志的新型化城镇的苏南县域城镇化发展历史进程。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之下,太仓市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追求以人为本的教育之路,追求公平和谐的教育之路,追求具有文化内涵的特色教育之路,追求超前规划的未来教育之路。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远程开放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的基础之上,探索以国家政策支持为支援点、以院系功能整合与机构合并为载体、以教育观念与学习方式转变为突破口、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以教学资源共享共建为途径等实现路径,促进两类教育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4.
权麟春 《教育与职业》2012,(21):184-185
教育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教育活动进步状况和发展程度的标志。"教育文明"概念的提出,不仅在理论上有一定的现实性,在实践中也具有可操作性。它以尊重教育规律为前提,以育人启智为主旨,以建立可持续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为内涵,以促进受教育者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着眼点,强调教育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追求教师与学生的和谐、教与学的和谐、教育教学硬环境与软环境的和谐。  相似文献   

5.
衢州市根据当地经济、文化、教育相对欠发达的现状和未来社会综合发展目标,力图建立以重在基础、强化应用、不断创新、追求质量为特色,适度超前发展的衢州教育模式。具体措施包括:以体制创新为途径,大力推动教育体制改革;以学校布局调整为方向,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以农村幼儿园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提高幼儿教育质量;以教育公平为基准,构建具有衢州特色的义务教育体系;以优质高中建设为重点,提高全市文化基础水平;以社会需求为立足点,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多元化;以应用性为目标,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以建设学习化社会为指针,建设成人教育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6.
进入新的世纪以来,北京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进一步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实施北京市教育"十五"计划和率先实现首都教育现代化为契机,以发展为主题,以调整为主线,以重组和优化配置教育资源为突破口,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战略调整,全面推了职成教事业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高职院校发展的早期阶段,学校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延式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方式的转变,高职院校以外延式发展为基础的发展模式难以适应和服务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高等职业院校纷纷调整学校的发展战略,反思自身在发展过程中的不足,积极探索内涵式发展的本质属性,走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养制度为动力、以示范性院校建设为引领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高等职业教育集约化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林苏 《教育研究》2007,28(5):47-50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式应从单纯追求数量扩张的粗放型尽快转变为以注重质量效益为特征的集约型。正视并改善高等职业教育规模扩张引发的失衡状况,高等职业院校应致力于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特别要注重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以形成高等职业教育以质量效益为特征的整体优势,构建以结构效益为目标的发展格局,提高办学效益。  相似文献   

9.
面对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发展的新形势,我们必须坚持以观念更新为前提,注重教育科研。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提高质量为根本,在学校发展、教师成长过程中发挥教育科研强大的助推器作用。  相似文献   

10.
教育发展是我国百年现代教育进程的逻辑主线,教育发展观念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点上正式确立,导引了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现代教育实践的深刻变革,进入教育现代化新时代,教育发展观念突出表现为三副面孔,即以进步为价值中心的教育发展观、基于经济学标准的教育发展观及以科学-技术化为合理性判断的教育发展观。教育发展观念在创造出巨大历史成就的同时,自身的内在矛盾性或潜在风险正逐渐显现,需引起警惕并进行批判性分析,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线性进步主义的教育发展观批判,回归教育发展的文化与空间多样性尺度;经济学主义的教育发展观批判,构建教育发展的多维内部话语及价值体系;科学-技术主义的教育发展观批判,释放作为教育发展根本性依据的主体生命活力与教育实践活力。  相似文献   

11.
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受到办学主体满意程度、学生满意程度和社会满意程度的制约,由此产生了以办学主体为中心的质量观、以学生为中心的质量观和以社会为中心的质量观。应用型本科教育更应关注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满意程度,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质量观。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中国不同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与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构建不同地区教育共同发展的战略及其决策思想:把“从根本上解决不利地区不利人口教育问题”作为中国教育发展的价值最大化;从“以教育事业发展为目标的战略取向”转向“在教育事业发展基础上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的战略取向”;顺应教育由因变量向自变量的转化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建立以实施国家文化为导向、以立法与公共财政作保证、以政府行为为主导的新体制与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3.
现代教育是以现代社会的大经济为基础,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内容,以社会化大生产和全体公民为对象,以实现教育的现代化、科学化、大众化、终生化为目标的社会性、开放性、民主性和多样性的教育。由于远程教育突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突破了教育的时空限制,从而把教育从学校的课堂和校园解放出来,把教育对象扩大到全体公民,把教育时段从青少年扩大到成人乃至终生,把教育场所从学校校园扩大到社会乃至家庭,把教育手段从单一的课堂面授扩大到函授、自考乃至应用广播、电视、卫星节目及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远程的教育教学等等。这不能不说…  相似文献   

14.
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人的生命为本。在生命的视野下,审美教育不只是认识美、欣赏关、创造美的教育,其价值追求也不只是审美观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审美教育应该是人的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全面和谐的发展。构建审美教育要以生命的自然属性为根本,以社会属性为核心,以多方参与、共同关注为模式,以艺术教育为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门头沟区教育科学发展战略:以教育信息化为突破口,通过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从而推动全区教育的均衡发展。北京市门头沟区基础教育信息化整体发展思路:以资源建设为主线,以应用为目的,服务教育、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16.
发展我国社区教育的主要限制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与教育需求的冲突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没有摆脱传统产业的束缚,经济增长方式仍以外延扩张为主,以消耗稀缺资源和污染环境为代价.尽管我们多次强调"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但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以智力资源为主要依托的新型经济,还没有成为我国内涵式经济增长方式的主体.就全国范围而言,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总数不到5%,其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不到15%.以知识密集型为主的服务贸易出口占全部出口不到10%,且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的某些大城市.而在广袤的农村,农业生产科技含量较低,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的将是一个漫长过程,对绝大多数农民而言,在一定的时期内,手工劳动仍将是他们主要的生产方式,由于生产经验尚未上升为近代自然科学,劳动力再生产无求于教育,因此"手工劳动本身就是劳动能力再生的‘学校',带有排斥教育的自然倾向".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淮安教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教育现代化建设为中心,紧扣“苏北领先、全省进位、特色显著”的奋斗目标,大力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和内涵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市教育事业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在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淮安教育人深刻认识到,信息化是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8.
在新形势下政法职业院校如何定位和转轨是学院发展的关键问题。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立足政法、服务社会,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走“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办学路子,坚持以教学质量为中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法律职业人才,对政法职业院校的改革与发展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9.
论教育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溯历史,观照现实,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有必要重新审视教育的目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发展的逻辑归宿。在社会转型期这一关键的历史关头,我们尤其需要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教育发展和实践,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尺度,确立解决教育问题的新思维。  相似文献   

20.
2008年银川市教育工作总的思路是:按照“积极统筹城乡教育,努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总体要求,以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协调、均衡、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改革和刨新为动力,努力实现银川教育跨越式发展。我们将团结带领全市教育工作者,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